图书介绍
要素培育 从政策性开放向创新性开放战略升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要素培育 从政策性开放向创新性开放战略升级](https://www.shukui.net/cover/6/35094366.jpg)
- 朱斌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55200444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经济开放-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要素培育 从政策性开放向创新性开放战略升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导论1
第一节 提出“要素培育”的背景及意义2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7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创新与不足12
第一章 要素流入条件下的国家经济实力评估:规模与绩效17
第一节 国家经济实力评估的理论基础18
一、早期经济学观点18
二、古典、新古典以及新兴古典经济学观点20
三、生产力学派观点23
四、管理经济学观点24
五、演化经济学观点24
第二节 现有的国家经济实力评估方法26
一、基于规模视角的评估27
二、基于效率视角的评估33
第三节 要素流入条件下的国家经济实力评估41
一、基于国家整体层面的评估41
二、基于产业层面的评估47
三、基于企业层面的评估66
本章小结77
第二章 开放进程中要素引进激励政策的经济效应79
第一节 要素流入的激励政策与经济发展的道路80
一、全球化发展后激励高级要素流入成为各国发展政策的重点81
二、要素流入在开放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83
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化过程中获得快速发展87
第二节 开放型经济条件下要素激励与要素扭曲的理论分析98
一、价格扭曲情形下的局部均衡分析100
二、价格扭曲情形下的一般均衡分析102
第三节 要素引进激励政策的负效应107
一、要素价格扭曲会造成经济福利损失的相关实证研究107
二、激励政策造成的要素价格扭曲108
三、激励政策下的成本收益分析112
四、外资主导下的发展结构特征117
本章小结123
第三章 开放型经济发展中扭曲的消除125
第一节 以开放型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消除政策引致性扭曲126
第二节 消除开放进程中的各类要素价格扭曲128
第三节 中国需要形成适应开放型经济体制的政策体系130
第四节 进一步从政策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132
本章小结133
第四章 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要素培育135
第一节 经济开放战略的理论分析136
一、比较优势战略的意义与局限136
二、要素引进型经济开放战略137
第二节 要素流入与经济发展的道路140
一、开放型发展道路及其与传统民族产业观的差异140
二、要素引进型发展战略的局限性分析141
三、要素引进型发展战略未能改变高级要素的国际分布144
四、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动态演进147
第三节 要素培育战略的架构与主题151
一、要素培育战略的理论基础151
二、高级要素培育的一般规律156
三、要素培育主体视角下的高级要素培育战略框架159
本章小结171
第五章 历史上后发国家的发展战略——以要素观重新审视173
第一节 英国作为后发国家时的要素引进与吸收之路174
第二节 美国:技术、人才引进吸收的集大成者176
一、美国作为一个全新的移民国家,有其吸收先发国家技术、人才的天然优势177
二、美国在立国之初就确立了工业化的思想与战略178
三、对工业化的重视贯穿美国发展的大部分时期180
四、对高科技人才的引进吸收成为美国发展战略中的特色181
第三节 德国作为赶超国家时期的发展战略182
一、德国注重企业在发明创新中的前沿地位182
二、德国非常重视高等学校在科技发展中的基础地位183
三、德国注重利用国家、私人资本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培育本国高级要素183
第四节 日本作为赶超国家时期的发展战略185
一、日本经济的现代化转型起源于政府主导的发展战略185
二、“要素吸收型战略”是战后日本高级要素培育的关键战略186
第五节 韩国快速发展中的要素培育战略189
一、韩国实行不断升级的要素培育战略190
二、政府努力提供要素培育所需的公共品191
本章小结193
第六章 要素引进条件下的高级要素培育: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证据195
第一节 引言196
第二节 分析框架及模型设置198
一、相关研究回顾198
二、数据与描述性分析199
三、计量模型202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206
一、全行业检验结果206
二、分行业检验结果210
三、总结与启示221
本章小结223
结论与进一步思考225
参考文献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