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感证治法与类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感证治法与类方](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5099350.jpg)
- 张灿玾著;张鹤鸣整理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6424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64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189页
- 主题词:外感病-验方-汇编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感证治法与类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解表法1
第一节 辛温解表1
苏羌达表汤1
新加三拗汤1
小青龙汤(1)桂枝橘皮汤1
辛温解表法1
三拗汤1
第二节 辛凉解表2
葱豉桔梗汤2
越婢加半夏汤2
桑薄银翘汤加减2
桑杏蒌贝汤加减2
蒡葛银翘汤加减2
辛凉解表法2
银翘散3
桑菊饮3
桑杏汤3
翘荷汤3
防风解毒汤3
普救化温散3
荆防解肌败毒汤3
消毒散3
治喉表散方4
加减桑菊饮4
加减银翘散4
桑杏汤4
银花竹叶汤4
桑杏消风汤4
消风透痧汤4
葱豉汤4
银翘祛暑方4
陆氏凉辛解表法5
陆氏苦辛清气法5
陆氏疏风透疹法5
陆氏辛凉透解法5
陆氏辛凉汗解法5
陆氏辛凉疏透法5
陈氏凉解表邪法5
第三节 宣肺解表5
止咳散5
荆防苏豉汤5
加减杏苏散5
第四节 辛散解表6
葱豉荷米煎6
香苏葱豉汤6
葱白香豉汤6
荆防查曲汤加减6
微辛轻解法6
新加香薷饮6
葛根葱白汤6
刘氏苏羌饮6
葱豉加葛根汤6
荆防解表汤6
人参败毒散7
九味羌活汤7
香苏葱豉汤7
参苏饮7
陆氏苦辛温解法7
第五节 益气发汗7
九味仓廪汤7
第六节养血发汗7
七味葱白汤7
第七节 滋阴发汗8
加减葳蕤汤8
第八节 助阳发汗8
参附再造汤8
麻附五皮饮8
麻附甘汤8
第二章 和解法9
第一节 和解表里9
柴胡枳桔汤9
柴芩双解汤9
柴胡桂姜汤9
柴平汤9
新加木贼煎9
柴胡白虎汤9
柴胡陷胸汤10
大柴胡汤10
小柴胡汤10
柴胡四物汤10
加减小柴胡汤10
柴胡羚角汤10
柴芩清膈煎10
四逆散10
和解兼攻法11
参胡芍药汤11
增损大柴胡汤11
柴胡清燥汤11
柴平汤11
桑菊芩连汤11
柴胡白虎汤11
柴胡丹皮汤11
柴胡骨皮汤11
第二节 分消上下12
蒿芩清胆汤12
芩连二陈汤12
黄连温胆汤12
参胡温胆汤12
升降散12
第三节 疏利募原12
柴胡达原饮12
宣透膜原法12
新定达原饮13
达原饮13
三消饮13
柴胡达原饮13
清脾饮13
加减达原饮13
第四节 表里双解13
厚朴七物汤13
通圣消毒散加减13
防风通圣散14
大柴胡加芒硝汤14
增损双解散14
柴葛解肌汤14
柴胡双解汤14
柴胡白虎汤14
九味羌活汤14
加味太极丸14
第三章 化湿法15
第一节 芳香宣化15
青蒿二香汤加减15
新加香薷饮15
邵氏热郁汤15
五叶芦根汤15
宣疏表湿法15
宣痹汤15
三香汤16
香苏葱豉汤16
加味荆防解表汤16
青蒿杏朴蔻参汤16
古欢宝湿温初起方16
陆氏辛凉清解法16
薛氏芳香化湿法16
第二节 芳香化浊16
藿香正气汤16
神术汤16
白术和中汤17
肠风汤加味17
温化湿邪法17
治乱保安法17
芳香化浊法17
清宣温化法17
一加减正气散17
二加减正气散17
三加减正气散17
四加减正气散18
五加减正气散18
藿香正气散18
霍朴二陈汤18
不换金正气散18
半夏藿香汤18
加减藿香正气汤18
仁香汤18
香砂平胃汤18
六和汤19
十味香薷饮19
二香散19
枇杷叶散19
清气饮19
香砂二陈汤19
醉乡玉屑19
正气散19
除瘟化疫汤19
薛氏辛开中焦法20
薛氏辛泄清热法20
徐氏正气散20
第三节 淡渗利湿20
张氏五苓散20
茯苓皮汤20
薏苡竹叶散20
加味五苓散20
猪苓汤合豭鼠矢散20
吴氏四苓汤21
薛氏分利湿邪法21
芦根竹叶汤21
通阳利窍汤21
第四节 辛开苦降21
生姜泻心汤去甘草方21
小陷胸合栀朴枳实汤21
小陷胸合枳实理中汤21
调中饮加减21
清暑开痰法21
承气合小陷胸汤22
小陷胸加枳实汤22
半夏泻心汤去干姜甘草加枳实杏仁22
人参泻心汤22
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甘草大枣加枳实生姜22
加味小陷胸汤22
加味小陷胸合半夏泻心汤22
黄连泻心汤22
清暑镇呕饮22
小陷胸汤合朴黄丸22
朴黄丸22
第五节 辛泄淡利23
苓术二陈煎23
大橘皮汤23
胃苓汤23
五苓散23
薷杏汤23
桂苓甘露饮23
增损胃苓法23
三仁汤23
半苓汤24
小半夏加茯苓汤24
藿朴夏苓汤24
茵陈胃苓汤24
藿香左金汤24
加味二陈汤24
香砂胃苓汤24
香朴饮24
消暑丸25
却暑散25
藿朴胃苓汤25
厚朴草果汤25
陆氏两清表里法25
陆氏理湿清热法25
薛氏芳化淡利法25
加味天水散25
第六节 理气化痰25
香砂二陈汤25
星香导痰丸26
第七节 清热利湿26
栀子大黄汤26
葛根芩连汤加味26
三黄熟艾汤26
清凉涤暑法26
栀子柏皮汤26
黄芩滑石汤26
清热渗湿汤26
桂苓甘露饮26
旋枢廓清饮27
展轮四维饮27
陆氏清热利湿法27
陆氏清肺理法27
第八节 通利水肿27
猪苓汤27
加味四逆散27
第九节 清热化湿28
杏仁滑石汤28
蚕砂汤28
燃照汤28
连朴饮28
加味连茹橘半汤28
昌阳泻心汤28
增减黄连泻心汤29
连翘枝豉汤29
芩连二陈汤29
周氏化浊汤29
杏朴芩连汤29
陈氏升泄温邪法29
黄连黄芩汤29
第十节 辛热化湿29
大顺散29
纯阳正气丸29
参芪建中合二陈汤30
第十一节 利湿退黄30
茵陈蒿汤30
矾硫丸30
费氏玉露饮30
陆氏运脾理湿法30
加味枳实栀豉合小陷胸汤30
甘露消毒丹30
第四章 清凉法31
第一节 轻清化气31
荷杏石甘汤加味31
栀子豆豉汤31
邵氏热郁汤31
刘氏桔梗汤31
荷杏石甘汤31
加味栀豉汤31
栀豉芩葛汤31
芳香饮31
清心凉膈散32
王氏清署益气汤32
枳桔栀豉汤32
桑菊蝉衣饮32
除瘟败毒汤32
青蒿滑石汤32
清暑饮32
清卫汤32
清凉透邪法33
凉泄气分法33
银翘加梨蔗二浆方33
加减凉膈散33
陆氏清泄肺肾法33
清解汤33
凉解汤33
清疹汤33
第二节 辛寒清气33
新加白虎汤33
人参白虎汤34
竹叶石膏汤34
苍术白虎汤加减34
凉解里热法34
清凉透邪法34
清凉透斑法34
却暑调元法34
白虎汤34
白虎加桂枝汤35
减味竹叶石膏汤35
三石汤35
加减白虎汤35
加味犀35
羚白虎汤35
知母石膏汤35
葱豉白虎汤35
玉泉散35
玉露散35
石膏二母汤35
寒解汤35
凉解汤36
第三节 苦寒直折36
加味白头翁汤36
三黄石膏汤36
黄连黄芩汤36
葛根芩连汤36
黄芩汤36
凉膈合天水散36
栀子黄芩汤36
三黄丸36
三黄泻心汤36
凉膈散37
加味凉膈散37
黄龙丸37
第四节 透热转气37
犀地玄参汤37
透斑解毒汤37
羚角清营汤37
缪氏竹叶石膏汤37
清营汤38
银翘汤38
加减银翘散38
犀地桑丹汤38
肘后黑膏38
水解散38
玄参升麻合黑膏38
叶氏竹叶地黄汤38
加味翘荷汤39
羚地清营汤39
加减小柴胡汤39
神解散39
托里举斑汤39
犀角玄参汤39
犀角石膏汤39
柴葛解肌汤39
消斑青黛饮39
化疹汤40
两清营卫法40
陆氏清气透斑法40
陆氏清营转气法40
代天靖疫饮子第二方40
代天靖疫饮子第三方40
清心驱疫饮子第二方40
清心驱疫饮子41
第五节 气血两清41
新加玉女煎41
清凉荡热法41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41
化斑汤41
竹叶玉女煎41
人参化斑汤41
白虎加生地黄汤42
大清凉饮42
小清凉饮42
千金生地黄煎42
玉女煎42
陆氏清营却热法42
竹叶石膏化斑汤42
第六节 凉血散血42
犀角地黄汤42
导赤泻心汤加减42
叶氏犀角地黄汤加味43
凉血固经汤43
经验加减解毒活血汤43
清营泄热方43
地榆散43
第七节 清热解毒43
三豆汤43
犀角大青汤43
犀角玄参汤43
犀角大青汤43
消毒犀角饮44
三豆银翘汤44
清热解毒法44
祛署解毒法44
普济消毒饮去升麻柴胡黄芩黄连44
银翘马勃散44
拔萃犀角地黄汤44
加味犀羚白虎汤44
加减犀羚二鲜汤44
平阳清里汤45
三黄石膏汤45
加减普济方消毒饮45
代赈普济散45
荆防败毒散加金汁方45
伍氏凉血解毒汤45
费氏清火解毒汤46
十全苦寒救补汤46
黄连解毒合犀角地黄汤46
陈氏四虎饮46
陈氏夺命饮46
犀羚二鲜汤46
石膏大青汤46
增损三黄石膏汤47
清化汤47
增损普济消毒饮47
清瘟败毒饮47
加味解读活血汤47
透癍解毒汤47
解毒化斑汤47
加减大连翘饮47
银花解毒汤48
加味清毒化斑汤48
清营解毒汤48
治喉解表清里方48
治疫清凉散48
人中黄丸48
消毒散48
消毒饮48
应验疫证方49
经验肃疫方49
治疫奇方49
肃疫验方49
出斑方49
经验良方49
犀地桑丹汤49
犀角五汁饮49
除瘟化毒汤50
银翘马勃射干牛蒡汤50
银翘败毒汤50
消毒饮50
神犀饮50
玉露饮50
清热解毒汤50
蒋氏化毒方50
犀角解毒饮51
黄连解毒加味汤51
神仙活命汤51
除瘟化毒汤51
人中黄散51
陈氏解毒提斑法51
薛氏凉血解毒法51
青盂汤51
竹叶石膏汤加犀角金汁51
第八节 清络宣气52
聪耳达郁汤52
清络饮52
连茹绛覆汤52
第九节 清泄肝热52
清肝达郁汤52
增损旋覆代赭汤52
连茹绛覆汤52
龙胆泻肝汤53
陶氏逍遥汤53
加减一贯煎53
芩连泻青汤53
桃杏二青竹茹归芍汤53
龙胆清肝饮53
第十节 清肺止咳53
桑丹泻白汤53
重伤风标准汤54
清燥救肺汤加减54
二冬二母散加味54
加减玉竹饮子54
千金麦门冬汤54
桑杏清肺汤54
加味苇茎汤54
清宣金脏法54
金水相生法55
清金宁络法55
千金苇茎汤加滑石杏仁汤55
杏仁汤55
沙参麦冬汤55
清燥救肺汤55
麻杏石甘汤55
顾氏清金散55
陈氏清肺饮55
桑丹泻白散56
清肺饮56
咳血汤56
清燥汤56
牛蒡前胡汤56
轻扬宣肺法56
陆氏清肺泄热法56
陆氏清气透邪法56
陆氏清肺化邪法56
陈氏凉泄里热法56
第十一节 清心泻热57
导赤泻泻心汤57
导赤泻心合加味虎杖散57
加味导赤散57
第十二节 甘寒清润57
七鲜育阴汤57
七汁饮57
加减竹叶石膏汤57
清热保津法57
雪梨浆58
五汁饮58
加味芦根饮子58
雪羹加味煎58
叶氏养胃汤58
五汁一枝煎58
顾氏八汁饮58
参麦茯神汤58
三参冬燕汤58
参燕麦冬汤58
加味芦根饮子59
陆氏清养气液法59
竹茹汤59
第五章 攻下法60
第一节 苦寒泻下60
调胃承气汤60
小承气汤60
大承气汤60
陷胸承气汤60
犀连承气汤60
白虎承气汤60
解毒承气汤60
当归龙芩丸60
犀连承气汤61
大承气汤61
小承气汤61
调胃承气汤61
宣白承气汤61
导赤承气汤61
六一顺气汤61
加味六一顺气丸61
解毒承气汤61
加味三黄汤(即三黄甘草汤)61
中承气汤61
第二节 导滞通便62
六磨饮子62
枳实导滞汤62
枳实导滞丸62
会解神曲汤加减62
栀朴枳实汤合陆氏润字丸62
沉香百消曲62
小陷胸合朴黄丸62
朴黄丸63
神芎导水丸63
陆氏润字丸63
宣清导浊汤63
三黄枳木丸63
蒌贝二陈汤63
第三节 润肠通便63
三仁承气汤63
五仁橘皮汤64
雪羹合更衣丸64
张氏济川煎64
硝蜜煎64
蜜煎导64
六成汤64
通幽润燥汤64
松柏通幽法64
五仁丸64
第四节 破结逐瘀65
桃仁承气汤65
代抵当丸65
加减抵当汤65
桃仁承气汤65
抵当汤65
加减桃仁承气汤65
桃仁汤65
三甲散65
第五节 攻补兼施66
养荣承气汤66
陶氏黄龙汤66
润下救津法66
护胃承气汤66
新加黄龙汤66
增液承气汤66
千斤生地黄汤66
承气养营汤66
参黄汤66
陆氏逐邪养正法67
第六节 逐水蠲饮67
加味凉膈煎67
礞石滚痰丸67
控涎丹67
饮万灵汤67
神芎导水丸67
第七节 破阴达阳67
破阴丹67
来复丹67
第六章 开窍法68
第一节 清热开窍68
牛黄膏68
石氏犀角地黄汤68
叶氏神犀丹68
犀角三汁调炼雄丹方68
炼雄丹68
祛热宣窍法68
牛黄承气汤69
瓜霜紫雪丹69
新定牛黄清心丸69
犀珀至宝丹69
万氏牛黄丸69
加减服蛮煎69
大复苏饮69
小复苏饮70
牛黄散70
加减神犀汤合犀瑰至宝丹70
陆氏清营透邪法70
清温安脑汤70
安宫牛黄丸70
紫雪丹70
局方至宝丹71
护心至宝丹71
金蒲汤71
第二节 芳香开窍71
连翘栀豉汤71
清芬辟疫汤71
芳香逐秽汤一72
太乙紫金丹72
厥症返魂丹72
苏合香丸72
卧龙丹72
营蒲郁金汤72
解毒万病丹72
葛蒲竹叶薄荷银翘汤72
陆氏表里承解法73
杏仁芥子汤73
杏仁桔梗汤73
第三节 开窍通络73
玳瑁郁金汤73
附方三汁宁络饮73
犀地清络饮73
西羚三汁饮73
青蒿鳖甲汤74
清宫汤74
加减银翘散74
第四节 强心提神74
可保立苏汤74
蟾酥心方74
第五节 清心涤痰75
五汁一枝煎75
增减黄连泻心汤75
导赤清心汤75
安神滚痰丸75
第六节 清心泻热75
妙香丸75
牛黄泻心汤75
三黄泻心丸76
羚熊清狂汤76
增减黄连泻心汤76
陆氏清心安神法76
第七节 通灵开窍76
飞龙夺命丹76
观音救急丹76
行军散76
红灵丹76
第七章 熄风法77
第一节 平肝熄风77
羚角钩藤汤77
犀羚竹石汤77
羚麻白虎汤77
羚角钩藤汤77
凉膈加羚羊汤77
四物镇痉汤77
羚羊清营汤77
犀羚镇痉汤77
清离定巽汤78
却热息风法78
清离定巽法78
犀羚镇痉汤78
犀羚白虎汤78
羚麻白虎汤78
新加桑菊饮78
小儿太极丸79
定风散79
犀羚甘露饮79
加减千金龙胆汤79
羚羊角汤79
羚羊竹沥薄荷钩藤汤79
桑杏羚羊汤79
清络汤79
清络熄风法80
薛氏清热平肝法80
蟾尿吞蝎尾法80
增损犀角地黄汤80
安脑丸80
镇风汤80
羚羊角汤80
第二节 滋阴熄风81
阿胶鸡子黄汤81
坎气潜龙汤81
龙壮潜镇汤81
阿胶鸡子黄汤81
加减阿胶黄连汤81
救逆汤81
一甲煎81
一甲复脉汤81
二甲复脉汤81
三甲复脉汤81
小逆风珠82
大定风珠82
阿胶鳖甲汤82
陆氏扶正熄风法82
第三节 疏风镇痉82
撮风散82
牛黄散82
钩藤熄风散82
第八章 滋阴法83
第一节 滋阴清热83
龟柏地黄汤83
滋任益阴煎83
阿胶黄连汤83
加味知柏地黄汤83
陶氏逍遥汤加减83
知柏地黄汤加减83
胶黄芩汤84
清燥汤84
冬地三黄汤84
黄连阿胶汤84
青蒿鳖甲汤84
连梅汤84
加减甘露饮84
千金生地黄煎84
滋液救焚汤84
青蒿鳖甲煎85
养阴清肺汤85
柴胡养营汤85
清燥养营汤85
柴胡养营汤85
青蒿鳖甲汤85
百合汤85
猪肤汤合黄连阿胶汤加茄楠香汁方85
归连石斛汤85
阿胶鳖甲汤86
甘露饮86
陆氏甘寒养阴法86
第二节 滋阴增液86
猪胃汤86
叶氏加减复脉汤86
六味地黄汤加减86
雪羹汤86
甘咸养阴法86
加减生脉散86
增液汤87
益肾汤87
加减复脉汤87
参麦六位汤87
顾氏保阴煎87
新加六味汤(一名经验加味地黄汤)87
桑味六味汤87
集灵羔87
养阴复液汤87
加味雪羹煎87
养阴清火汤88
霍斛玄参汤88
陆氏甘酸化阴法88
第三节 养阴化气88
理阴煎88
当归四逆汤88
新加酒沥汤88
补阴益气煎88
加味金匮肾气汤88
生脉散合二加龙蛎汤89
金匮肾气汤加减89
异功散加减89
元米益合参斛冬瓜汤89
温固肾气法89
生脉散89
护阳和阴汤89
三才汤89
麦门冬汤89
第四节 养阴补血90
清燥养营汤90
复脉汤90
四物绛覆汤90
千金生地黄汤90
六成汤90
第九章 补阳法91
第一节 温健脾阳91
香砂理中汤91
加味小建中汤91
香连治中汤91
参草姜枣汤91
吴茱萸汤91
缩脾饮91
第二节 温补肾阳91
四逆汤91
通脉四逆汤92
附姜白通汤92
新加八味地黄汤92
正阳回还汤92
参归鹿茸汤92
七成汤92
第三节 温通脾肾92
神香圣术煎92
附子理中汤92
真武汤93
黑地黄丸93
脾肾双补法93
参附三白汤93
陶氏回阳救急汤93
冯氏全真一气汤93
第四节 扶阳固脱93
桂枝加附子汤93
回阳急救汤93
第五节 阴阳双补94
附姜归桂汤94
附姜归桂参甘汤94
参附养营汤94
辛温平补汤94
第六节 益气宁神94
二加龙牡汤94
又方94
第十章 杀虫法95
连梅安蚘汤95
椒梅丸95
乌梅丸95
椒梅汤95
第十一章 涌吐法96
瓜蒂散加味96
三物白散96
瓜蒂二陈汤96
第十二章 镇静法97
许氏惊气丸97
十味温胆汤97
生铁落饮加减97
参珀茯神汤97
金箔镇心丸97
朱砂安神丸97
第十三章 收敛法98
第一节 敛汗固脱98
卢氏桂枝参芪煎98
固汗屏风散98
回阳正气饮98
第二节 敛津益气98
增损复脉汤98
第三节 固涩止泻98
固下人参煎98
桃花汤99
桃花粥99
第四节 敛阴止血99
四炭阿胶汤99
第十四章 预防法100
第一节 预防痘疹100
三豆甘草汤100
加减雷击散100
贯众紫草汤100
银花茅根汤100
丝瓜藤根100
第二节 预防瘟疫100
避疫丸100
太乙流金散100
雄黄散101
辟温粉101
辟温虎头杀鬼丸101
蒜豉汤101
杀鬼丸101
赤小豆丸101
藿佩汤101
贯众汤101
天中茶101
搜风散102
紫金锭(又名玉枢丹)102
绿矾散102
二味代茶饮102
青龙白虎汤102
土牛膝方102
小金丹102
卫生防疫宝丹102
附录 引用医籍介绍103
一、《通俗伤寒论》&清·俞根初103
二、《时病论》&清·雷丰105
三、《温病条辨》&清·吴瑭107
四、《重订广温热论》&清·戴天章著 何廉臣重编109
五、《伤寒瘟疫条辨》&清·杨璿111
六、《温热经纬》&清·王士雄113
七、《温疫论》&明·吴有性115
八、《中医伤寒与温病》&时逸人117
九、《中国传染病学》&时逸人119
十、《松峰说疫》&清·刘奎120
十一、《温症斑疹辨证》&清·许汝楫122
十二、《医学答问》&清·梁玉瑜123
十三、《伤暑全书》&明·张鹤腾123
十四、《六气感证要义》&清·周岩125
十五、《鼠疫约编》&清·郑奋扬126
十六、《湿温时疫治疗法》&绍兴医学会128
十七、《温热经解》&沈汉卿129
十八、《中西温热串解》&吴瑞甫130
十九、《感证辑要》&严鸿志132
二十、《医宗金鉴幼科》&清·吴谦等132
二十一、《喉痧正的》&清·曹心怡133
二十二、《白喉治法忌表抉微》&清·耐修子134
二十三、《六因条辨》&清·陆子贤136
二十四、《外台秘要》&唐·王焘137
二十五、《医略十三篇》&清·蒋宝素139
二十六、《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140
二十七、《瘟疫条辨摘要》&清·吕田集录143
二十八、《温病指南》&清·娄杰144
二十九、《顾氏医镜》&清·顾靖远145
三十、《辨疫琐言》&清·李炳147
方剂索引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