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热带医学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热带医学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5113495.jpg)
- 俞守义,邹飞,陈晓光,陈清,李明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30000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071页
- 文件大小:304MB
- 文件页数:1115页
- 主题词:热带医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热带医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1章 热带医学概论3
1.1热带医学概念3
1.2研究对象4
1.3研究内容4
1.4研究方法5
1.5现代热带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8
第2章 热带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10
2.1常见肠道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10
2.2常见虫媒传播疾病流行病学33
2.3常见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54
第3章 流行病学方法在热带医学研究中的应用63
3.1流行病学方法的分类63
3.2主要用于描述疾病人群现象的流行病学方法64
3.3主要用于探讨病因的流行病学方法70
3.4主要用于疾病防治措施评价的流行病学方法80
3.5主要用于医学突发事件的流行病学方法85
第4章 气候变化对热带病防治的影响92
4.1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92
4.2气候变暖的现状92
4.3全球气候变暖与热带病94
4.4经济全球化与传染性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95
4.5热带病(传染性疾病)对社会的危害97
4.6面临的挑战与机遇97
第5章 热带心理卫生学研究100
5.1热带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00
5.2热带心理卫生学的研究方法107
5.3热带环境下常见的心理问题及障碍111
第6章 环境基因组计划简介125
6.1环境基因组计划(environmental genome project, EGP)的确立125
6.2环境基因组计划的主要目标与意义126
6.3环境基因组计划研究的相关疾病和缺陷126
6.4环境基因组计划的候选基因127
6.5环境基因组计划实施进度127
6.6环境基因组计划的研究项目128
6.7我国有关环境基因组研究的概况129
6.8环境基因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30
6.9 EGP对预防医学发展产生的影响131
第7章 现代生物学技术在热带病防治研究中的应用134
7.1基因组技术在热带病防治研究中的应用134
7.2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热带病防治研究中的应用148
7.3生物信息学技术在热带病防治研究中的应用164
7.4抗体工程技术在热带病防治研究中的应用173
7.5新型疫苗技术在热带病防治研究中的应用186
7.6新型诊断技术在热带病防治研究中的应用202
7.7纳米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212
第二篇 新近发现的感染性疾病223
第8章 艾滋病223
8.1病因学224
8.2流行病学227
8.3发病机制228
8.4临床表现230
8.5实验室检查232
8.6诊断与诊断依据233
8.7预后234
8.8治疗234
8.9预防240
第9章 埃博拉出血热242
9.1病因学242
9.2流行病学243
9.3发病机制243
9.4临床表现243
9.5实验室诊断244
9.6诊断与鉴别诊断245
9.7治疗处理245
9.8预防245
第10章 军团菌病247
10.1定义247
10.2病因学247
10.3流行病学248
10.4发病机制248
10.5临床表现248
10.6实验室诊断248
10.7诊断与鉴别诊断249
10.8预后249
10.9治疗处理249
10.10预防250
第11章 霍乱弧菌O139感染251
11.1定义251
11.2病原学251
11.3流行病学256
11.4临床表现257
11.5诊断与鉴别诊断260
11.6预后261
11.7治疗与预防261
第12章 拉沙热267
12.1定义267
12.2病因学267
12.3流行病学268
12.4传染源与传播途径268
12.5流行特征268
12.6发病机制与病理269
12.7临床表现269
12.8实验室诊断270
12.9诊断与鉴别诊断270
12.10治疗处理271
12.11预防272
第13章 莱姆病273
13.1定义273
13.2病因学273
13.3流行病学274
13.4发病机制275
13.5临床表现275
13.6实验室诊断276
13.7诊断与鉴别诊断277
13.8治疗处理278
13.9预防278
第14章 病原性大肠埃希菌O15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279
14.1定义279
14.2病因学279
14.3流行病学280
14.4发病机制282
14.5临床表现282
14.6实验室诊断284
14.7诊断与鉴别诊断285
14.8预后286
14.9治疗处理286
14.10预防287
第15章 克罗依茨费尔特-雅各布病290
15.1定义290
15.2病因学290
15.3流行病学291
15.4发病机制292
15.5临床表现293
15.6实验室诊断293
15.7诊断与鉴别诊断294
15.8预后295
15.9治疗处理295
15.10预防295
第16章 库鲁病297
16.1定义297
16.2病因学297
16.3流行病学297
16.4发病机制298
16.5临床表现298
16.6实验室诊断298
16.7诊断与鉴别诊断299
16.8预后299
16.9治疗处理与预防299
第17章 禽流感病毒感染301
17.1定义301
17.2病因学301
17.3流行病学303
17.4发病机制304
17.5临床表现305
17.6实验室检查305
17.7诊断与鉴别诊断306
17.8预后306
17.9治疗处理306
17.10预防307
第18章 西尼罗病毒310
18.1病因学310
18.2免疫性311
18.3流行病学312
18.4临床表现313
18.5诊断与鉴别诊断314
18.6治疗与预防315
第19章 新发现的两种人兽共患病(亨德拉病和尼帕病)317
19.1亨德拉病317
19.2尼帕病319
第20章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325
20.1定义325
20.2简史325
20.3病原学325
20.4流行病学328
20.5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329
20.6临床表现330
20.7实验室检查331
20.8并发症331
20.9诊断与鉴别诊断332
20.10治疗333
20.11临床转归334
20.12预防334
第21章 猪链球菌病336
21.1简史336
21.2病原学336
21.3致病机制338
21.4流行病学338
21.5临床表现339
21.6诊断与鉴别诊断340
21.7治疗与预防342
第三篇 病毒性疾病347
第22章 虫媒病毒感染概论347
22.1引言347
22.2虫媒病毒的分类347
22.3生物学性状349
22.4发病机制351
22.5临床表现352
22.6实验室诊断353
22.7虫媒病毒的自然循环354
22.8流行病学355
22.9预防356
第23章 发热性和出血性疾病360
23.1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360
23.2新疆出血热367
23.3流行性出血热371
23.4黄热病378
23.5基孔肯雅病381
23.6拉沙热383
23.7白蛉热385
23.8辛德毕斯热387
第24章 病毒性脑炎390
24.1森林脑炎390
24.2东部马脑炎与西部马脑炎394
24.3流行性乙型脑炎402
24.4加利福尼亚脑炎406
24.5圣路易脑炎408
24.6苏格兰脑炎(羊跳跃病)410
24.7墨累山谷脑炎412
24.8波瓦桑脑炎413
第25章 呼吸道病毒感染419
25.1流行性感冒419
25.2流行性腮腺炎423
25.3麻疹425
25.4风疹430
25.5幼儿急疹434
第26章 疱疹病毒感染436
26.1单纯疱疹436
26.2水痘与带状疱疹438
26.3天花441
26.4巨细胞病毒感染442
26.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45
26.6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447
26.7 Burkitt淋巴瘤447
第27章 肠道病毒感染450
27.1脊髓灰质炎450
27.2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感染455
27.3轮状病毒感染460
27.4诺沃克病毒与杯状病毒感染464
27.5其他与腹泻有关病毒感染468
第28章 病毒性肝炎489
28.1甲型肝炎489
28.2乙型肝炎493
28.3丙型肝炎503
28.4丁型肝炎510
28.5戊型肝炎514
第29章 狂犬病520
29.1定义520
29.2病因学520
29.3流行病学520
29.4流行特征521
29.5发病机制521
29.6临床表现522
29.7实验室诊断523
29.8诊断与鉴别诊断523
29.9治疗处理523
29.10预防524
第四篇 衣原体感染527
第30章 衣原体感染概论527
30.1简介527
30.2分类527
30.3形态与生活周期527
30.4生物学特性528
30.5致病性529
30.6实验室检查529
30.7治疗531
30.8预防531
第31章 沙眼衣原体感染533
31.1沙眼533
31.2包涵体性结膜炎535
31.3沙眼衣原体肺部感染536
31.4性病性淋巴肉芽肿537
第32章 泌尿生殖系统衣原体感染540
32.1简介540
32.2病原学540
32.3流行病学542
32.4发病机制543
32.5临床表现543
32.6实验室检查544
32.7诊断与鉴别诊断545
32.8并发症545
32.9预后546
32.10治疗546
32.11预防措施546
第33章 肺炎衣原体性肺炎548
33.1简介548
33.2病原学548
33.3流行病学548
33.4发病机制549
33.5临床表现549
33.6诊断与鉴别诊断550
33.7治疗550
33.8预防551
第34章 鹦鹉热552
34.1简介552
34.2病原学552
34.3流行病学552
34.4发病机制552
34.5临床表现553
34.6诊断与鉴别诊断553
34.7治疗554
34.8预防554
第五篇 支原体和脲支原体感染559
第35章 支原体和脲支原体感染概论559
35.1简介559
35.2分类559
35.3形态559
35.4生物学特性559
35.5致病性560
35.6实验室检查560
35.7治疗561
35.8预防561
第36章 肺炎支原体性肺炎562
36.1简介562
36.2病原学562
36.3流行病学563
36.4发病机制563
36.5临床表现564
36.6实验室检查564
36.7诊断与鉴别诊断565
36.8预后566
36.9治疗566
36.10预防566
第37章 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568
37.1简介568
37.2病原学568
37.3流行病学568
37.4发病机制569
37.5临床表现569
37.6实验室检查570
37.7诊断与鉴别诊断570
37.8并发症571
37.9预后571
37.10治疗571
37.11预防措施572
第六篇 螺旋体感染577
第38章 螺旋体感染概论577
38.1疏螺旋体属577
38.2密螺旋体属577
38.3钩端螺旋体属577
第39章 梅毒580
39.1简史580
39.2病原学580
39.3流行病学585
39.4发病机制与病理585
39.5临床表现587
39.6实验室检查600
39.7诊断604
39.8鉴别诊断604
39.9治疗605
39.10预防607
39.11预后608
第40章 钩端螺旋体感染610
40.1简史610
40.2病原学610
40.3流行病学613
40.4发病机制617
40.5病理改变618
40.6临床表现619
40.7实验室检查621
40.8诊断622
40.9鉴别诊断623
40.10并发症624
40.11预后625
40.12治疗625
40.13预防626
第41章 莱姆病628
41.1简史628
41.2病原学628
41.3流行病学630
41.4发病机制与病理631
41.5临床表现632
41.6实验室检查634
41.7诊断635
41.8鉴别诊断636
41.9治疗636
41.10预后与预防636
第42章 回归热638
42.1简史638
42.2病原学638
42.3流行病学639
42.4发病机制与病理640
42.5临床表现641
42.6并发症与预后641
42.7实验室检查642
42.8诊断与鉴别诊断642
42.9治疗643
42.10预防措施643
第43章 鼠咬热645
43.1简史645
43.2病原学645
43.3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645
43.4临床表现646
43.5诊断646
43.6治疗646
第44章 雅司648
44.1病原学648
44.2流行病学648
44.3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648
44.4临床表现648
44.5实验室检查649
44.6诊断与鉴别诊断649
44.7治疗650
44.8预后650
44.9预防650
第45章 其他密螺旋体感染651
45.1病原学651
45.2临床类型651
45.3治疗652
第七篇 真菌感染655
第46章 真菌感染概论655
46.1定义与分类655
46.2病原学655
46.3真菌感染的诊断661
46.4流行病学667
46.5预防668
第47章 皮肤癣菌感染670
47.1简史670
47.2病原学670
47.3流行病学与分子流行病学672
47.4发病机制673
47.5临床表现673
47.6诊断与鉴别诊断675
47.7并发症675
47.8预后675
47.9治疗675
47.10预防676
第48章 假丝酵母感染678
48.1简史678
48.2病原学678
48.3流行病学与分子流行病学678
48.4发病机制679
48.5临床表现680
48.6诊断与鉴别诊断682
48.7并发症683
48.8预后683
48.9治疗683
48.10预防684
第49章 隐球酵母感染686
49.1简史686
49.2病原学686
49.3流行病学与分子流行病学687
49.4发病机制687
49.5临床表现688
49.6诊断与鉴别诊断689
49.7并发症690
49.8预后690
49.9治疗690
49.10预防692
第50章 曲霉感染694
50.1简史694
50.2病原学694
50.3流行病学与分子流行病学695
50.4发病机制696
50.5临床表现696
50.6诊断与鉴别诊断698
50.7并发症699
50.8预后699
50.9治疗699
50.10预防700
第51章 毛霉感染701
51.1简史701
51.2病原学701
51.3流行病学701
51.4发病机制702
51.5临床表现702
51.6诊断与鉴别诊断703
51.7并发症704
51.8预后704
51.9治疗704
51.10预防704
第52章 着色真菌感染706
52.1简史706
52.2病原学706
52.3流行病学与分子流行病学706
52.4发病机制708
52.5临床表现708
52.6诊断与鉴别诊断708
52.7并发症709
52.8预后709
52.9治疗709
52.10预防710
第53章 孢子丝菌感染711
53.1简史711
53.2病原学711
53.3流行病学711
53.4发病机制712
53.5临床表现712
53.6诊断与鉴别诊断713
53.7并发症714
53.8预后714
53.9治疗714
53.10预防715
第54章 组织胞浆菌感染716
54.1简史716
54.2病原学716
54.3流行病学716
54.4发病机制717
54.5临床表现717
54.6诊断与鉴别诊断718
54.7并发症719
54.8预后719
54.9治疗719
54.10预防720
第55章 球孢子菌感染721
55.1简史721
55.2病原学721
55.3流行病学721
55.4发病机制722
55.5临床表现722
55.6诊断与鉴别诊断723
55.7并发症724
55.8预后724
55.9治疗724
55.10预防725
第56章 皮炎芽生菌感染726
56.1简史726
56.2病原学726
56.3流行病学726
56.4发病机制727
56.5临床表现727
56.6诊断与鉴别诊断727
56.7并发症728
56.8预后728
56.9治疗728
56.10预防728
第八篇 细菌性疾病733
第57章 呼吸道感染概述733
57.1上呼吸道感染733
57.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734
57.3肺炎735
57.4猩红热755
57.5风湿热759
57.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770
57.7白喉777
57.8百日咳781
57.9结核病784
第58章 胃肠道感染概述805
58.1霍乱弧菌感染805
58.2非流行性霍乱弧菌感染813
58.3细菌性痢疾816
58.4伤寒与副伤寒824
58.5沙门菌属感染831
58.6细菌性食物中毒836
58.7大肠埃希菌感染841
58.8弯曲杆菌属感染845
58.9耶尔森菌病866
58.10气单胞菌属感染871
58.11艰难梭菌性肠炎874
58.12产气荚膜梭菌感染883
第59章 破伤风895
第60章 肉毒中毒899
第61章 炭疽病901
第62章 发热性淋巴结炎906
62.1鼠疫906
62.2土拉热911
62.3布氏杆菌病914
第63章 麻风病919
第九篇 立克次体病931
第64章 流行性斑疹伤寒931
64.1简史931
64.2病原学931
64.3流行病学932
64.4发病机制933
64.5临床表现933
64.6诊断933
64.7治疗934
64.8预防934
第65章 地方性斑疹伤寒936
65.1简史936
65.2病原学937
65.3流行病学939
65.4发病机制939
65.5临床表现940
65.6诊断940
65.7治疗941
65.8预防941
第66章 斑点热942
66.1落基山斑点热943
66.2北亚蜱传斑疹伤寒947
66.3昆士兰蜱传斑疹伤寒949
66.4马赛热立克次体病950
第67章 恙虫病952
67.1简史952
67.2病原学953
67.3流行病学955
67.4发病机制957
67.5临床表现958
67.6诊断958
67.7防治959
第68章Q热961
68.1简史961
68.2病原学961
68.3流行病学962
68.4发病机制964
68.5临床表现964
68.6诊断964
68.7治疗965
68.8预防965
第69章 战壕热966
69.1简史966
69.2病原学966
69.3流行病学967
69.4临床表现968
69.5诊断969
69.6治疗970
69.7预防970
第70章 猫抓病971
70.1简史971
70.2病原学971
70.3流行病学971
70.4临床表现972
70.5诊断972
70.6治疗973
70.7预防973
第71章 埃立克体病974
71.1简史974
71.2病原学975
71.3流行病学978
71.4发病机制980
71.5临床表现981
71.6诊断982
71.7治疗983
71.8预防983
第十篇 原虫感染987
第72章 原虫感染概述987
72.1形态987
72.2生理988
72.3生活史类型989
72.4致病特点989
第73章 阿米巴类感染993
73.1溶组织内阿米巴病993
73.2致病性自营生活阿米巴1003
73.3其他非致病性阿米巴1005
第74章 鞭毛虫病1010
74.1利什曼原虫1010
74.2锥虫1016
74.3蓝氏贾第鞭毛虫1021
74.4阴道毛滴虫1023
74.5其他毛滴虫1025
第75章 疟疾1027
75.1简史1027
75.2形态1028
75.3生活史1029
75.4营养代谢1032
75.5流行病学1033
75.6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1034
75.7免疫1038
75.8实验诊断1039
75.9防治1040
第76章 弓形虫病1042
76.1简史1042
76.2形态1042
76.3生活史1044
76.4发病机制1047
76.5临床表现1048
76.6实验诊断1049
76.7流行1050
76.8防治1051
第77章 隐孢子虫病1052
77.1简史1052
77.2形态1052
77.3生活史1053
77.4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1053
77.5实验诊断1054
77.6流行1054
77.7防治1055
第78章 肺囊虫病1056
78.1简史1056
78.2形态1056
78.3生活史1056
78.4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1058
78.5实验诊断1058
78.6流行与防治1059
第79章 肉孢子虫病1060
79.1简史1060
79.2形态1060
79.3生活史1060
79.4病理与诊断1061
79.5流行与防治1062
第80章 等孢子球虫病1063
80.1简史1063
80.2形态1064
80.3病理与诊断1064
80.4流行与防治1064
第81章 微孢子虫病1065
81.1简史1065
81.2形态1065
81.3生活史1065
81.4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1066
81.5实验诊断1066
81.6流行1066
81.7防治1067
第82章 结肠小袋纤毛虫病1068
82.1简介1068
82.2形态1068
82.3生活史1069
82.4病理与临床表现1070
82.5实验诊断1070
82.6流行与防治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