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渔街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渔街志
  • 黄华山编著 著
  • 出版社: 天马出版社
  • ISBN:962450286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渔街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一&彭汉媛1

序二&沈志高2

序三&李新民3

概述5

上篇 古渔街市志 (公元前690年-公元1900年)13

第一章 渔街市的形成13

第一节 罗民迁湘13

第二节 鱼与渔业14

第三节 屈原作《渔父》15

第四节 转运码头16

第五节 街市建筑16

第六节 渔街市的衰落19

一、改朝换代,机构更替。19

二、兵刃连绵,战争频繁。19

三、灾难重重,民不聊生。22

四、骄横拢扈,贫困潦倒。22

第二章 辖区·建置沿革25

第一节 地理位置25

第二节 建置沿革25

附建置沿革表31

第三节 村民小组34

第三章 龙舟文化39

第一节 龙舟竞渡的起因39

第二节 龙舟竞渡的演变40

一、漫游式竞渡40

二、好胜式竞渡41

三、好争式竞渡42

四、龙舟竞渡43

第三节 制作龙舟的规矩47

一、雕龙头47

二、制龙舟49

第四节 龙舟竞渡的过程50

一、关头50

二、亮舟51

三、下水52

四、朝庙53

附:贾谊《吊屈原赋》56

五、竞渡57

六、赞龙舟58

七、回赞59

第五节 屈子祠源流60

第四章 民间文化63

第一节 民间传说63

洞庭湖63

磊石山64

第二节 地名解释64

汨罗江64

仁义河65

凤凰台65

第三节 民 歌66

十哭歌66

楚难歌68

游览歌69

挽男词69

百事歌71

亡灵叹73

劝善文74

四季咏75

结交行75

第四节 谚语·谜语76

第五节 民 谣77

第五章 民情·风俗79

第一节 民情79

一、勇敢顽强79

二、坚持正义81

三、艰苦奋斗82

四、慷慨舍施84

第二节 风俗89

一、婚事婚俗89

二、丧事风俗93

三、生小孩风俗96

四、节日风俗97

五、茶水习惯99

六、做寿100

七、尊坐位100

八、菜谱102

九、择吉日、定坐向104

附:28宿星断语105

第六章 姓氏·宗族·庙宇107

第一节 姓氏源流107

周108

吴108

李109

高109

杨109

黄110

熊110

曾110

许110

张111

罗111

卢111

虞112

田112

尹112

彪112

袁113

谢113

方113

唐113

彭114

宋114

伍114

邱114

郑114

朱115

刘115

余115

何116

潘116

冯116

涂116

湛117

陈117

雷117

胡117

喻118

钱118

孙118

沈118

褚119

苏119

欧阳119

向119

徐119

蔡120

傅120

邓120

邹120

廖121

王121

钟121

江121

赵121

任122

戴122

鲁122

霍122

孟122

血123

柳123

严123

汤123

赖123

蒋123

曹124

金124

秦124

毛124

童124

凌125

翁125

孔125

简125

第二节 氏族迁徙·谱牒·派语126

一、吴氏126

附吴氏文卿公谱序126

附吴氏家教篇127

二、黄氏128

附睦族堂流考128

三、杨氏130

附清乾隆丁卯谱注130

四、曾氏130

附曾氏家教131

附曾子简介131

五、罗氏132

六、高氏132

七、湛氏133

八、刘氏133

九、李氏134

十、熊氏134

十一、蔡氏135

十二、许氏135

十三、鹭鸶田许氏136

十四、彭氏136

十五、潘氏137

十六、赖氏137

十七、虞氏137

十八、涂氏138

十九、袁氏138

二十、谢氏139

二十一、钟氏139

二十二、周氏140

第三节 氏族宗祠140

第四节 庙阁142

金沙洲庙142

汴洲殿庙142

土地千岁庙142

文昌阁145

屈子祠145

下 篇 渔街市村志(公元1900—2000年)147

第一章 地理147

第一节 地形·土壤147

第二节 气候·物候147

第三节 自然资源150

一、动物150

二、植物150

三、矿物151

四、水源151

第二章 政治153

第一节 党派153

一、中国国民党分部153

二、中国共产党村支部153

附村党支部负责人名录154

附市(县)党代表名录156

三、三青团157

四、共青团157

附团村支部书记名录157

第二节 行政机构158

附(市)县代表名录163

附历届校长名录164

附村名小组长简介165

第三节 群众团体167

一、农民协会167

二、贫下中农协会168

三、妇联组织169

附村妇联主任名录170

四、少先队组织170

第三章 经济171

第一节 农业171

一、农业体制171

二、经济结构172

三、作物种类与主要产品172

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175

五、农田基本建设178

六、农机局的改革181

第二节 工副业183

一、村办企业183

二、家庭工副业184

第三节 村内交通建设185

第四节 商业187

一、民国时期商业店铺187

二、解放后的商业网点187

附个体经销户名录188

第五节 金融·财政188

一、金融188

二、财政189

第四章 文化191

第一节 教育191

一、国民教育191

附育英小学捐田名录192

二、业务教育193

三、业余教育194

四、教育设施195

附《千秋伟业序言》196

附后记197

五、教育成果199

附全村研究生、大、中专毕业生名录200

第二节 文艺205

一、民间艺术205

二、文艺和文艺创作208

第三节 卫生210

一、医药网点210

二、卫生防疫211

三、饮水的改善213

第四节 体育214

第五节 科学技术215

一、种植业科学技术215

二、养植业科学技术216

三、医药科学技术216

四、沼气的应用217

第五章 社会219

第一节 人 口219

一、姓氏219

二、民族219

三、人口数量220

四、劳动力220

五、年龄状况221

六、婚烟状况221

附姓氏人口统计表222

第二节 社会福利224

一、优抚224

二、社会救济224

三、五保户225

第三节 宗教225

儒教225

附蓼莪诗229

释教231

附大藏正教血盆真经232

道教233

第四节 人民生活234

衣234

食235

住235

行236

第六章 人物239

第一节 古代人物239

第二节 现代人物240

第三节 当代人物241

一、国家党、政、军、企业领导(副科级以上)241

二、国家科技、专业人员(中级职称以上)247

三、国家工作人员(行政、专业初级职称)248

四、已故国家工作人员250

五、基层工作人员251

大事纪略253

附 录261

一、《渔街志》初稿审定261

二、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批复263

三、历代帝王略纪265

三皇纪265

五帝纪266

夏朝纪267

商朝纪268

周朝纪270

春秋战国纪272

秦朝纪273

汉朝纪274

三国纪276

两晋纪276

南北朝纪278

隋朝纪279

唐朝纪280

五代纪281

宋朝纪283

元朝纪284

明朝纪285

清朝纪287

中华民国纪287

四、杂叙288

五、错杀杨德伦案289

六、三女投江·四女投河案295

七、瘟疫略叙297

八、雷击略叙297

九、建教纠纷略叙299

十、编者生平略叙301

十一、修志始末略叙3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