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代宫廷绘画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明代宫廷绘画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0439227.jpg)
- 单国强,赵晶著 著
-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 ISBN:978751340810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87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497页
- 主题词:宫廷-中国画-绘画史-研究-中国-明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明代宫廷绘画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明代的画院16
第一章 明代画院的体制17
第一节 画院制度的建立和变化19
一 洪武——初创阶段19
二 永乐——基本定型24
三 洪熙至正德——延续和发展28
四 嘉靖至崇祯——转折和衰落29
第二节 画院的管理机构32
一 御用监沿革33
二 御用监对画院的管理37
第三节 画家的工作场所39
一 仁智、武英、文华三殿概况40
二 宫廷画家的入值体例48
第四节 画家的选拔和考核62
一 画家进入画院的途径62
二 画家的选拔、业绩等考核66
三 画家的日常工作71
第五节 画家的待遇和赏罚84
一 无官职画家的待遇84
二 有官职画家的待遇89
三 其他优待与赏赐92
四 处罚96
第六节 画院的规模99
一 弘治时期100
二 成化时期100
第二章 明代画院的职官制度106
第一节 明代宫廷画家官职概况106
第二节 宫廷画家的武官职衔108
一 锦衣卫108
二 金吾、府军等卫118
第三节 宫廷画家的文官职衔119
一 中书舍人119
二 文思院大使、副使,工部营缮所所丞125
三 鸿胪寺序班、主簿127
四 御用监直长128
五 “画士官”129
六 例外情况及其他非宫廷画家寄禄官职129
第四节 宫廷画家的主要授官方式——传奉135
一 明代的传奉官135
二 宫廷画家的传奉任官136
三 传奉任官对宫廷画家官职的影响140
第五节 官职的升迁143
一 宫廷画家的升迁体例143
二 嘉靖以后的情况147
三 宫廷画家官职及升迁方式变迁之原因152
第六节 画家的袭职与代职155
一 明代武职袭替的一般规定155
二 宫廷画家的袭替情况156
下编 明代的宫廷画家163
第三章 宫廷画家名录考164
第一节 姓名可考的明代宫廷画家总数情况164
一 姓名可考的明代宫廷画家人数原有之统计164
二 俞剑华、穆益勤统计中需要剔除的非宫廷画家167
三 俞剑华、穆益勤统计中宫廷画家身份存疑的画家174
四 较为可靠的明代宫廷画家总数统计178
五 明代存疑宫廷画家统计194
第二节 洪武至宣德时期的宫廷画家201
一 概况201
二 汇考充实新资料的宫廷画家205
第三节 正统至成化时期的宫廷画家222
一 概况222
二 汇考充实新资料的宫廷画家223
第四节 弘治、正德时期的宫廷画家275
一 概况275
二 汇考充实新资料的宫廷画家276
第五节 嘉靖至崇祯时期的宫廷画家288
一 概况288
二 汇考290
第四章 代表性画家或存世作品306
第一节 洪武至宣德时期代表性画家306
一 边景昭306
二 商喜310
三 谢环314
四 李在317
五 戴进320
六 其他画家存世名作325
第二节 正统至成化时期代表性画家330
一 孙隆330
二 林良336
三 倪端341
四 刘俊341
五 吴伟346
六 其他画家存世名作352
第三节 弘治、正德时期代表性画家357
一 吕纪357
二 王谔363
三 朱端363
四 其他画家存世名作366
第四节 嘉靖至崇祯时期代表性画家375
一 吴彬375
二 丁云鹏376
三 陈洪绶381
四 其他画家存世名作390
第五节 明代宫廷画家作品的真伪鉴定393
一 诸多明代宫廷绘画被改款为宋元画393
二 明代著名宫廷画家的临仿伪作402
第五章 明代宫廷绘画的艺术特色411
第一节 画风衍变的阶段性411
一 洪武至永乐初创阶段411
二 宣德至正德鼎盛阶段413
三 嘉靖至崇祯衰落阶段414
第二节 不同画科的各自特色415
一 人物画的多样性415
二 山水画的融合性430
三 花鸟画的创新性433
第三节 “院体”绘画的共性特色437
一 为皇室服务的御用性质437
二 平民化的贵族品位449
第四节 “院体”与“浙派”和历史评价454
一 “院体”与“浙派”的“同源异流”454
二 明代“院体”的影响和评价459
插图目录466
参考文献473
后记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