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河上游滑坡泥石流时空演化及触发机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殷志强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9043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黄河-上游-滑坡地区-泥石流-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黄河上游滑坡泥石流时空演化及触发机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黄河上游地质地貌与气候环境1
1.1 地形地貌1
1.1.1 平原地貌2
1.1.2 丘陵地貌2
1.1.3 山岳地貌2
1.1.4 山间盆地地貌3
1.1.5 黄河上游层状地貌4
1.2 地层岩性6
1.2.1 前第四系地层及岩性10
1.2.2 第四系地层及岩性11
1.3 新构造活动与古地震12
1.3.1 区域新构造运动14
1.3.2 不同时间和不同地区抬升速率差异15
1.4 气候环境18
1.5 水文地质19
第2章 黄河上游滑坡泥石流时空分布21
2.1 滑坡空间几何展布特征21
2.1.1 滑坡空间形态展布特征22
2.1.2 滑坡体的长、宽、面积、体积特征24
2.1.3 滑坡体的坡度特征26
2.1.4 滑坡体的高程分布特征28
2.2 滑坡分类研究29
2.2.1 按物质组成分类30
2.2.2 按力学性质分类31
2.2.3 按诱发因素分类31
2.3 巨型滑坡空间分布特征31
2.4 泥石流空间分布特征36
2.4.1 贵德盆地泥石流空间特征37
2.4.2 贵德盆地二连村泥流群38
2.4.3 贵德盆地泥石流危害40
2.5 巨型滑坡时间分布特征41
2.5.1 巨型滑坡年龄样品采集测试41
2.5.2 巨型滑坡发育分期研究48
2.5.3 泥石流时间分布特征49
2.6 小结50
第3章 黄河上游典型巨型滑坡群演化过程52
3.1 夏藏滩滑坡群52
3.1.1 夏藏滩巨型滑坡发育特征53
3.1.2 夏藏滩巨型滑坡演化过程56
3.1.3 夏藏滩巨型滑坡形成机制58
3.1.4 夏藏滩滑坡稳定性数值计算60
3.2 阿什贡滑坡群67
3.2.1 尕让河阶地序列68
3.2.2 阿什贡滑坡群形成期次及发育特征73
3.2.3 阿什贡地区地貌与滑坡演化79
3.2.4 阿什贡滑坡群形成机制80
3.2.5 阿什贡滑坡群稳定性分析80
3.3 席笈滩滑坡群81
3.3.1 滑坡区地质环境81
3.3.2 滑坡空间展布与发育期次82
3.3.3 巨型滑坡诱发因素87
3.3.4 滑坡与区域地貌演化90
3.4 小结91
第4章 黄河上游滑坡堰塞湖及环境效应92
4.1 戈龙布滑坡堰塞湖及环境效应92
4.1.1 戈龙布滑坡及堰塞体特征93
4.1.2 滑坡堰塞湖范围及沉积物特征94
4.1.3 堰塞湖及消亡后环境效应96
4.1.4 喇家红黏土分布特征及来源99
4.1.5 红黏土与喇家遗址的关系100
4.2 锁子滑坡堰塞湖及环境效应102
4.2.1 锁子滑坡及堰塞体特征102
4.2.2 滑坡堰塞湖范围及沉积物特征104
4.2.3 堰塞湖及消亡后环境效应107
4.3 松巴滑坡堰塞湖及环境效应108
4.3.1 松巴滑坡及堰塞体特征108
4.3.2 滑坡堰塞湖范围及沉积物特征110
4.3.3 堰塞湖及消亡后环境效应111
4.4 革匝滑坡及滑坡堰塞湖分期114
4.4.1 革匝滑坡形态特征114
4.4.2 革匝滑坡体物质组成115
4.4.3 革匝滑坡分期115
4.4.4 阿什贡滑坡与革匝滑坡的关系116
4.4.5 松巴峡滑坡与革匝滑坡的关系117
4.5 小结118
第5章 贵德盆地二连泥流扇演化过程121
5.1 盆地内泥(石)流展布特征121
5.2 二连泥流扇地貌特征与粒度组成124
5.2.1 二连堆积扇地貌特征124
5.2.2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124
5.3 二连泥流扇的分期与演化过程129
5.3.1 早期泥流堆积扇形成过程129
5.3.2 黄河古河道对早期泥流扇的侵蚀改造131
5.3.3 晚期泥流扇形成过程132
5.4 盆地内近现代黄河河道变迁134
5.4.1 Ⅰ期黄河河道134
5.4.2 Ⅱ期黄河河道135
5.5 小结135
第6章 黄河上游烂泥滩滑坡发育特征136
6.1 滑坡体基本特征136
6.2 滑坡体岩心特性140
6.3 滑坡变形INSAR监测142
6.3.1 数据处理142
6.3.2 INSAR解译结果147
6.4 滑坡形成机制147
6.5 滑坡稳定性分析147
第7章 黄河上游共和-官亭盆地末次冰期以来气候波动与环境变化148
7.1 古气候记录类型与代表性剖面分布149
7.1.1 夏藏滩湖相剖面(XZT)150
7.1.2 共和河卡剖面(HK)152
7.1.3 贵德巴卡台剖面(BKT)152
7.1.4 循化循同路剖面(XH)153
7.1.5 循化白庄加仓剖面(BZ)153
7.1.6 民和峡口剖面(XK)153
7.2 古环境代用指标与分析方法154
7.2.1 古环境代用指标及测试方法154
7.2.2 剖面测年与时间标尺建立155
7.2.3 沉积物粒度组分分离158
7.2.4 风力强度和粉尘搬运距离指数159
7.2.5 大气湍流强度指数、春季近地面气温指数和有效湿度指数161
7.3 青藏高原东北缘末次冰期以来气候波动的湖相记录163
7.3.1 湖相纹泥层物质来源164
7.3.2 沉积物粒度多组分反映的气候干湿变化165
7.4 青藏高原东北缘全新世气候波动的黄土记录169
7.4.1 共和河卡黄土-古土壤剖面170
7.4.2 贵德巴卡台黄土-古土壤剖面175
7.4.3 循化白庄黄土-古土壤剖面180
7.4.4 循化循同路黄土-古土壤剖面184
7.4.5 民和峡口黄土-古土壤剖面188
7.5 青藏高原东北缘LGM以来气候波动的区域性特征192
7.5.1 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全新世时期夏季风特征193
7.5.2 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冬季风特征197
7.6 小结198
7.6.1 末次冰期气候特征198
7.6.2 全新世气候波动198
7.6.3 末次冰期以来气候波动与滑坡的关系199
第8章 黄河上游构造变动与滑坡200
8.1 新构造活动与滑坡200
8.1.1 尖扎黄河北岸正断层与滑坡200
8.1.2 循化黄河南岸积石山断裂与滑坡201
8.1.3 羊龙村古地震与滑坡203
8.1.4 官亭盆地拉脊山断裂与滑坡207
8.2 化隆卷坑黄土剖面记录的古地震记录208
8.3 小结209
第9章 黄河上游支流地貌演化与滑坡211
9.1 黄河上游纵剖面形态的地貌特征211
9.2 黄河上游支流纵剖面形态的地貌和构造意义212
9.2.1 共和盆地213
9.2.2 贵德盆地213
9.2.3 群科-尖扎盆地214
9.2.4 循化盆地215
9.3 黄河上游贵德盆地现代水系格局215
9.4 黄河上游支流地貌与滑坡发育关系217
9.4.1 麻吾峡滑坡与莫曲河河谷217
9.4.2 芒拉河左岸滑坡与芒拉河河谷地貌219
9.4.3 阿什贡滑坡与尕让河河谷219
第10章 黄河上游巨型滑坡主控因素221
10.1 巨型滑坡主控因素研究方法221
10.1.1 滑坡时空分布与触发机制221
10.1.2 滑坡与地貌演化过程222
10.1.3 滑坡主控因素研究223
10.2 巨型滑坡发育主控因素224
10.2.1 气候因素224
10.2.2 地震因素232
10.2.3 黄河上游滑坡堆积体特征245
10.3 小结246
第11章 黄河上游滑坡泥石流防治对策建议248
11.1 滑坡泥石流防治原则248
11.2 群科-尖扎盆地地质灾害防治249
11.3 典型滑坡泥石流防治对策建议250
11.3.1 夏藏滩滑坡250
11.3.2 李家峡Ⅲ号滑坡251
11.3.3 二连村泥流253
11.3.4 席笈滩滑坡254
11.3.5 加仓不稳定斜坡254
11.4 研究区未来可能会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254
第12章 结论与建议256
12.1 结论256
12.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259
参考文献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