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当代护理大全 第2卷 护理实践与管理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当代护理大全 第2卷 护理实践与管理 下
  • 王春生,曾熙媛,顾美仪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904700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854页
  • 文件大小:373MB
  • 文件页数:893页
  • 主题词:护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当代护理大全 第2卷 护理实践与管理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3篇 传统医学护理3

第一章 中医护理学概述3

第一节 阴阳五行学说3

一、阴阳学说3

二、五行学说4

第二节 藏象学说6

一、五脏六腑7

二、气、血、津液12

第三节 病因病机与病情观察14

一、致病因素14

二、发病机理16

三、病情观察17

第二章 中医护理学与少数民族医学19

第一节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19

一、整体观念19

二、辨证施护20

第二节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21

一、预防为主的护理原则21

二、扶正祛邪的护理原则23

三、护病求本的护理原则23

四、标本缓急的护理原则25

五、三因制宜的护理原则25

第三节 中医一般护理26

一、四时节气更变护理26

二、生活起居护理26

三、情志护理27

四、饮食护理27

五、用药护理28

第四节 中医八法与护理29

一、汗法与护理29

二、吐法与护理29

三、下法与护理29

四、和法与护理30

五、温法与护理30

六、清法与护理31

七、消法与护理31

八、补法与护理31

第五节 少数民族医学31

一、蒙古族医学31

二、藏族医学32

三、壮族医学32

四、苗族医学33

第三章 中医中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34

第一节 中医中药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34

一、Ⅱ~Ⅲ期压疮的原因与特点34

二、压疮的中药治疗与护理34

三、压疮的预防35

第二节 中医中药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35

一、口腔炎的病因与特点35

二、口腔炎的中药治疗与护理35

三、口腔炎的预防36

第三节 中医中药在静脉炎护理中的应用36

一、静脉炎的病因与特点36

二、静脉炎的中药治疗与护理37

三、静脉炎的预防37

第四章 常见病症辨证护理38

第一节 中医急危重症辨证护理38

一、高热38

二、卒中39

三、中暑41

四、血证43

五、痛证45

六、药物中毒47

七、痉证51

第二节 内科病症辨证护理53

一、感冒53

二、哮证55

三、喘证56

四、悬饮59

五、肺痈61

六、胃脘痛62

七、呕吐65

八、泄泻67

九、黄疸70

十、水肿72

十一、淋证74

十二、癃闭76

十三、消渴79

十四、心悸81

十五、胸痹83

十六、眩晕86

十七、不寐87

十八、痹证89

第三节 中医外科常见病症辨证护理91

一、疖91

二、疔93

三、痈95

四、脱疽96

五、乳岩98

六、蛇串疮100

七、湿疮101

八、白疕103

九、筋伤105

十、痔107

十一、肛裂109

第四节 中医妇科常见病症辨证护理111

一、月经不调111

二、痛经119

三、崩漏121

四、妊娠恶阻124

第五节 中医儿科常见病症辨证护理126

一、鹅口疮126

二、惊风127

三、痄腮129

四、遗尿131

参考文献133

第14篇 军事医学护理137

第一章 战伤伤员的护理137

第一节 战伤护理概述137

一、现代战争战伤特点及救治原则137

二、现代战伤救护技术140

第二节 战伤的现场救护151

一、火器伤的现场救护151

二、多发伤的现场救护151

三、冲击伤的现场救护153

四、烧伤的现场救护153

五、挤压伤的现场救护156

六、核武器伤害的现场救护156

第三节 战伤的组织与后送157

一、战伤抢救的组织流程157

二、战伤伤员的后送158

第四节 战伤的治疗与护理161

一、火器伤的治疗与护理161

二、多发伤的治疗与护理164

三、冲击伤的治疗与护理167

四、烧伤的治疗与护理169

五、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的治疗与护理171

六、核武器伤害的治疗与护理175

第五节 战伤的心理护理177

一、前线伤员的心理护理178

二、治疗阶段伤员的心理护理178

三、康复期伤员的心理护理179

第二章 海战伤伤员的护理180

第一节 卫生船舶上护理工作的特点与要求180

一、卫生船舶上护理工作的特点180

二、卫生船舶上护理工作的要求181

三、战伤合并海水浸泡的特殊伤情观察184

第二节 海战伤伤员的急救与护理186

一、战伤合并海水浸泡的现场急救护理186

二、战伤合并海水浸泡紧急救治的护理186

三、冷水浸泡低温症的护理187

四、常见海战伤伤员的护理188

第三节 海战伤伤员的心理护理201

一、海战伤伤员心理护理的基本步骤201

二、海战伤伤员心理护理与干预方式205

第四节 海上伤员的后送方法207

一、伤员的分类207

二、伤员的后送208

三、医疗后送文件的填写211

第三章 航空护理213

第一节 航空护理概述213

一、航空护理的特点213

二、航空护理的现状213

三、航空护理的发展与展望214

第二节 航空性疾病患者的护理215

一、高空减压病215

二、空中晕厥216

三、飞行错觉218

四、空晕病220

五、航空性中耳炎221

六、航空性鼻窦炎223

第三节 飞行人员体检护理224

一、飞行人员常规体检224

二、飞行员改装体检225

三、航天员临床医学初选体检226

第四节 飞行人员特殊检查及训练226

一、立位耐力试验226

二、低压氧舱试验227

三、离心机检查228

四、前庭功能检查228

第五节 空运后送护理230

一、伤员空运前医学准备230

二、伤员检伤分类232

三、空运前特殊伤情处置233

四、空运前伤员健康教育235

五、伤员空中护理236

参考文献239

第15篇 社区护理243

第一章 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护理概述243

第一节 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概念243

一、社区243

二、社区卫生服务243

三、社区护理244

第二节 社区护理发展的历史与现状245

一、社区护理发展的历史245

二、国内外社区护理的发展现状246

第三节 社区护士的角色与工作范围248

一、社区护士的角色248

二、社区护士工作的范围249

第四节 社区护理管理250

一、社区护理行政管理250

二、社区护理业务管理251

三、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253

四、社区护理绩效考核255

第二章 社区儿童、青少年保健257

第一节 婴幼儿保健257

一、新生儿访视257

二、3岁前儿童日常保健261

第二节 计划免疫概述264

一、我国计划免疫的发展历程265

二、计划免疫的内容265

三、预防接种反应、处理和效果评价267

第三节 儿童传染病管理270

一、消化系统常见传染病管理270

二、呼吸系统常见传染病管理271

第四节 集体与散居儿童卫生保健274

一、幼儿园儿童的卫生保健274

二、中小学学生的卫生保健276

三、散居儿童的卫生保健278

第三章 社区妇女保健280

第一节 计划生育指导280

一、婚前保健280

二、女性各期计划生育咨询指导281

第二节 孕产期保健282

一、孕前保健282

二、妊娠期保健282

三、分娩期保健284

四、产褥期保健284

五、孕产期保健服务286

第三节 围绝经期保健292

一、围绝经期妇女常见健康问题292

二、围绝经期妇女的社区管理及家庭护理292

第四节 妇女常见病防治293

一、妇女常见病及其筛查293

二、妇女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295

第四章 社区老年人保健297

第一节 老年人健康评估297

一、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与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297

二、家庭评估298

三、老年人健康评估300

第二节 社区老年护理303

一、我国社区老年护理发展的意义303

二、我国养老服务政策304

三、社区老年人护理基本原则及措施304

四、建立社区、家庭支持系统305

第三节 老年人家庭访视306

一、家庭访视的目的及类型306

二、家庭访视程序307

三、访视居家养老的老人308

第四节 老年人居家护理309

一、高龄老年人的居家护理309

二、困难家庭老年人的居家护理309

三、老年人居家护理内容309

四、社区老年人的安全防护311

第五章 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313

第一节 慢性病的社区管理313

一、慢性病概述313

二、慢性病的三级预防314

三、慢性病管理计划与工作流程316

四、常见慢性病的社区管理317

五、知己健康管理320

第二节 社区健康档案320

一、建立社区健康档案的意义320

二、健康档案的建立及要求320

三、健康档案的内容与记录形式321

第三节 社区双向转诊与护理会诊322

一、双向转诊322

二、护理会诊323

第四节 社区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323

一、慢性病社区管理的参与者323

二、患者的健康检查324

三、患者自我健康管理与病情观察324

四、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照护328

五、患者的心理调适330

六、慢性病患者的就医指导330

第六章 社区特殊人群护理管理332

第一节 政策法规332

一、残疾人群政策法规332

二、精神疾患人群政策法规335

第二节 社区康复336

一、残疾人群社区康复336

二、精神疾患人群社区康复339

第三节 家庭访视340

一、残疾人群随访及家庭照顾340

二、精神疾患人群随访及家庭照顾345

第七章 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351

第一节 社区健康教育概述351

一、健康教育的目标351

二、健康教育目的、要求与策略352

三、社区健康教育形式353

四、社区健康教育对象与方法353

五、健康教育工作程序355

第二节 健康促进356

一、健康促进的内容356

二、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关系356

三、社区的健康促进357

第三节 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357

一、社区常见慢性病健康教育内容357

二、社区不同人群健康教育357

参考文献360

第16篇 灾害护理363

第一章 灾害概述363

第一节 灾害的特点与类型以及造成的影响363

一、灾害的特点363

二、灾害的类型364

三、灾害的影响364

第二节 灾害周期366

一、准备期366

二、应对期366

三、恢复期367

四、重建期367

第三节 灾害的历史与社会现状367

一、灾害的历史367

二、灾害的社会脆弱性368

三、灾害防治的相关法律与制度369

四、灾害管理相关政策与救援体制370

第四节 灾害应对372

一、我国主要的灾害应对机制372

二、灾害后的信息利用与管理374

第二章 灾害医学377

第一节 灾害医学概述377

一、灾害医学的内容377

二、灾害医学的主要特点378

第二节 世界灾害医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379

一、世界灾害医学研究的兴起379

二、美国的灾害医学组织体系380

三、其他国家的灾害医学组织体系382

第三节 我国灾害医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384

一、我国灾害医学发展的历史384

二、我国灾害医学发展的现状385

第四节 灾害的疾病构成与健康问题387

第三章 灾害护理390

第一节 灾害护理概述390

一、灾害护理的发展过程390

二、灾害护理的建立392

三、灾害护理网络的建立393

第二节 灾害护理的特点395

一、灾害时特殊的护理需求395

二、灾害护理援助395

第三节 护理人员在灾害救援中的角色及素质要求397

一、护理人员的角色397

二、灾害救援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398

第四节 灾害护理相关伦理问题398

一、灾害情况下“对生命的尊重”的伦理问题398

二、灾害情况下个人与公众利益的协调399

三、灾害时支援与伦理研究的关系处理400

第五节 灾害护理信息的利用与管理402

一、国际防灾减灾中的信息传播402

二、我国防灾减灾中的信息传播404

三、防灾备灾的信息传播405

第四章 灾害救护的准备406

第一节 灾害救护的意识406

一、建立防灾、救灾应急预案406

二、建立防灾、救灾体系408

三、建立防灾、救灾知识与技能的意识409

第二节 灾害时医疗救护体系的构筑409

一、医疗救护的主要原则410

二、防灾、救灾的医疗救护预案411

三、医疗救护的组织准备412

四、医疗救护的人力与物力准备413

五、信息传递系统的构建413

第三节 灾害救护培训与训练414

一、灾害救护的培训对象414

二、灾害救护技能的训练414

第五章 急性期、亚急性期灾害救护活动417

第一节 灾害急性期的护理服务417

一、灾害急性期救护的目的与原则417

二、灾害急性期的护理需求与干预418

第二节 灾害现场的救护活动419

一、灾害现场的护理活动420

二、灾害现场的检伤分类420

三、灾害现场的紧急救护实践423

四、灾害现场伤员的转运与监护424

五、灾害现场的心理干预425

六、灾后现场传染病风险评估及预防426

七、遇难人员遗体的管理428

八、灾害丧亲者及其家庭的照护429

第三节 灾害急性期、亚急性期医院的救治活动430

一、医院内灾害救援体系的构成与作用430

二、医院内灾害救援流程设计431

三、医院内灾害救援实践432

四、院内搬运433

五、灾害紧急手术及配合433

六、院内感染的控制434

七、灾害急性期、亚急性期医院内救援阶段心理干预436

八、院内医疗救援志愿者的管理436

第六章 特定灾害损伤的救治437

第一节 爆震性损伤437

一、爆震性损伤的原理437

二、常见的爆炸原因437

三、爆震伤的常见类型438

四、爆震性损伤的临床特点438

五、爆震性损伤的救治要点439

第二节 挤压综合征441

一、挤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441

二、挤压综合征的救治要点442

第三节 四肢、脊髓及颅脑损伤444

一、四肢、脊髓及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444

二、四肢、脊髓及颅脑损伤的救治要点445

第四节 烧伤447

一、烧伤的原因447

二、烧伤的分类448

三、烧伤的急救448

四、烧伤的救治要点448

第五节 冻伤450

一、冻伤的分类450

二、冻伤的临床特点450

三、冻伤的救治要点451

第六节 化学损伤性疾病的救护452

一、化学损伤的常见类型452

二、化学损伤的护理要点452

第七节 生物性损伤疾病的救护454

一、生物性损伤的常见类型454

二、生物损伤的临床特点454

三、生物损伤的救治要点455

四、生物损伤的防护要点456

第八节 放射性损伤疾病的救护458

一、放射性损伤的常见类型458

二、放射性损伤的临床特点458

三、放射性损伤的救护要点459

第九节 创伤后应激综合征461

一、创伤后应激综合征的常见类型461

二、创伤后应激综合征的临床特点462

三、创伤后应激综合征的救治要点462

第七章 灾害中远期的护理干预464

第一节 灾害中远期的护理需求与特点464

一、中远期灾民的健康问题464

二、中远期灾民的护理需求465

三、中远期护理干预原则与特点467

第二节 灾区环境管理468

一、饮用水卫生要求和处理468

二、环境清理与消毒470

三、食品卫生471

第三节 灾区疾病监测与预防472

一、灾区疾病监测472

二、灾区疾病预防473

第四节 伤员的功能康复护理474

一、肢体功能的康复474

二、排泄功能锻炼477

第五节 灾民的心理支持480

一、灾民对灾害的身心反应480

二、灾民的心理评估480

三、灾害中远期常见的心理问题481

四、灾民的心理支持措施482

第六节 灾后居民健康生活的护理干预485

一、临时安置点灾民的生活护理支援485

二、临时住宅灾民的生活护理支援487

三、灾后永久性住宅灾民的护理支援489

四、灾后长期支援者的照护489

第七节 社区居民灾害预防性护理干预490

一、灾害健康教育策略490

二、灾害健康教育内容491

第八章 灾害后脆弱人群的护理494

第一节 灾害后对孕产妇及其家庭的护理494

一、孕产妇因灾害出现的常见反应494

二、对孕产妇及其家庭的护理干预495

第二节 灾害后对儿童及其家庭的护理496

一、儿童对灾害的反应496

二、对儿童的护理干预497

第三节 灾害后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护理499

一、老年人因灾害出现的常见反应499

二、对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护理500

第四节 灾害后慢性病患者及其家庭的护理502

一、灾害对慢性病患者的影响502

二、慢性病患者及其家人的护理干预和指导503

第五节 灾后残疾人及其家庭的护理505

一、灾害对残疾人的影响505

二、对残疾人及其家庭的护理506

第六节 灾后对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庭的护理508

一、精神病患者因灾害出现的常见反应508

二、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庭的护理508

第九章 灾害救护的护理管理与救援者心理干预512

第一节 灾害救治中的护理管理512

一、灾害救治中护理管理的特点与职能512

二、灾害救援紧急护理指挥体系的建立514

三、灾害救治中的护理管理分类516

第二节 救援者的心理压力与管理对策517

一、救援者心理压力的来源518

二、救援者心理危机的预检分诊518

三、救援者的心理干预护理对策520

四、各类救援人员的压力管理建议521

第十章 灾害护理学专业的发展523

第一节 灾害护理学教育523

一、国内外灾害护理学教育的发展历程523

二、灾害护理学教育发展的现状525

三、积极推动灾害护理学教育教学的发展526

四、国际护理协会提出灾害护理学教育的能力培养模式528

五、国际护理协会提出灾害管理中护士责任和作用530

六、灾害护理学教育的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将来培训的课题531

第二节 灾害护理学研究532

一、国内外灾害护理学研究的现状532

二、灾害护理研究发展的趋势535

附录537

附录1 灾害救援人员常用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及技巧537

附录2 灾害护理的教学管理、人才培养以及护士的作用538

参考文献539

第17篇 护理管理549

第一章 护理管理概述549

第一节 护理管理的发展历程549

一、护理管理的萌芽与雏形549

二、现代护理管理的发展550

第二节 管理与管理者551

一、管理的内涵与基本特征551

二、管理者的内涵与任务552

三、护理管理的特点554

四、影响护理管理的因素555

第三节 护理管理的现状与挑战557

一、我国护理管理的现状557

二、现代护理管理面临的挑战559

三、21世纪护理管理发展趋势560

第二章 管理理论与方法563

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论563

一、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及特点563

二、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564

三、古典管理理论的借鉴意义566

四、古典管理理论的影响567

五、古典管理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568

第二节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568

一、早期行为科学管理理论568

二、后期行为科学管理理论571

三、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574

第三节 领导理论574

一、领导理论的主要内容574

二、领导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578

第四节 管理激励理论579

一、激励需求理论579

二、激励过程理论580

三、激励强化理论581

四、激励的基本原则582

五、激励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584

第五节 现代护理管理新理念与常用模式及方法586

一、现代护理管理新理念586

二、现代护理管理常用模式587

三、现代管理方法与护理实践589

第三章 管理的计划职能及应用592

第一节 计划概述592

一、计划的特性592

二、计划的种类593

三、计划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595

第二节 计划的制订596

一、制订计划的原则596

二、制订计划的步骤和方法597

第三节 目标管理599

一、目标599

二、目标管理601

第四章 管理的组织职能605

第一节 组织概述605

一、组织的特征605

二、组织的作用606

三、组织的类型606

第二节 组织理论607

一、古典组织理论607

二、新古典组织理论608

三、现代组织理论608

第三节 组织设计与组织结构609

一、组织设计的原则610

二、组织设计的内容611

三、组织设计的程序614

四、组织设计的结果614

五、医院护理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616

六、医院护理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619

第四节 护理管理组织结构620

一、国外护理管理组织系统620

二、我国护理管理组织系统621

第五节 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及任职资格624

一、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工作职责624

二、医院护理管理人员任职资格626

第六节 护理组织文化629

一、护理组织文化的特点630

二、护理组织文化的功能630

三、护理组织文化的内容631

四、组织文化相关理论631

五、护理组织文化测量633

六、护理组织文化的建设634

第五章 管理中的领导职能636

第一节 领导者的职能636

一、领导的含义636

二、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关系636

第二节 护理管理中的沟通637

一、沟通的相关概念637

二、沟通的管理作用638

三、管理沟通的过程639

四、沟通的类型640

五、沟通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642

第三节 管理决策643

一、管理决策的分类643

二、管理决策的过程644

三、管理决策的工具及方法645

四、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646

第四节 护理管理授权647

一、授权在护理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647

二、授权的过程和方法648

第五节 护理管理创新649

一、管理创新的内容649

二、常用的管理创新技术649

三、护理管理中的创新650

第六章 管理中的控制职能652

第一节 管理中的控制652

一、控制的基本过程652

二、关键控制点653

三、控制的类型653

四、控制的重要性654

第二节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655

一、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655

二、护理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656

第三节 控制与护理质量管理方法657

一、制定护理规章制度与工作流程657

二、确立护理质量评价标准659

三、护理质量管理组织660

四、护理质量控制的实施661

第四节 医院护理风险管理662

一、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的演变过程662

二、护理风险管理程序663

三、护理风险分析664

四、护理风险管理的内容665

第五节 患者满意度管理667

一、从顾客满意到患者满意668

二、满意度调查问卷的设计668

三、患者满意度调查实施669

四、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670

五、患者满意度的信息利用670

第六节 护理成本与预算671

一、护理成本的概念671

二、护理成本核算方法672

三、护理成本控制673

第七章 医院护理管理法规与制度675

第一节 医院护理管理法规675

一、我国卫生法律体系与护理法规675

二、我国医院护理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676

第二节 依法执业和执业安全677

一、依法执业677

二、执业安全678

第三节 临床护理管理制度679

一、临床护理管理制度的作用679

二、临床护理核心制度的内容679

第四节 特殊科室管理制度686

一、传染性疾病科管理制度686

二、手术室管理制度687

三、重症监护室(ICU)管理制度687

四、急诊科管理制度687

五、血液透析室管理制度687

六、产房管理制度688

七、母婴同室管理制度688

八、精神科管理制度688

第五节 护理教学及科研管理制度689

一、护理教学管理制度689

二、护理科研管理制度689

第八章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691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691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内容691

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691

第二节 医院护理人力配置692

一、医院护理人力配置的相关规定与依据692

二、医院护理人力配置原则693

三、医院护理人力配置测算方法693

四、医院护理人员排班原则与方式694

第三节 护理人员招聘与使用696

一、医院护理人力资源规划696

二、医院护理人员的招聘原则与流程697

三、医院护理人员合理使用原则699

第四节 护理人员培训700

一、护理人员培训的意义、管理制度及原则700

二、护理人员培训实施步骤702

第五节 专科护士培训706

一、国内外专科护士发展现状706

二、我国专科护士的培训方式709

三、我国专科护士培训内容709

四、专科护士培训认证712

第六节 护士绩效考核与晋升713

一、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作用与原则714

二、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程序715

三、护理人员考核方法和工具716

第七节 护理人员薪酬管理718

一、薪酬设计的基本原则718

二、薪酬的分类718

三、常用薪酬基本模型720

四、护理人员薪酬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721

五、护理人员薪酬管理722

第八节 护理人员职业生涯管理724

一、护理人员职业生涯管理的作用724

二、职业生涯管理的理论基础725

三、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727

四、护理人员职业生涯管理方法和策略728

第九章 护理信息管理730

第一节 护理信息管理概述730

一、护理信息的特点730

二、护理信息的管理731

第二节 护理信息系统概述733

一、护理信息系统的特点733

二、护理信息系统的组成734

三、护理信息系统的功能734

四、护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735

第三节 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736

一、医院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736

二、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的应用737

三、远程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742

参考文献744

第18篇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751

第一章 医院感染概述751

第一节 医院感染发展简史与趋势751

一、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发展的起始阶段751

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现状756

三、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发展的趋势760

第二节 医院感染的范围与分类762

一、医院感染的范围762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763

第三节 护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764

一、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控制发展史中的角色764

二、护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特点765

三、医院感染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770

第二章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772

第一节 医院感染监测772

一、医院感染监测的发展772

二、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773

三、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773

四、医院感染监测的方法774

第二节 现代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的特点776

一、医院感染率776

二、医院感染的传播777

三、病源微生物778

四、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779

第三节 护理在医院流行病学中的作用780

一、护理人员在医院流行病学中的作用780

二、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作用783

第三章 常见医院感染的预防785

第一节 医院感染常见症状与体征785

一、发热785

二、脓毒症786

第二节 呼吸系统的医院感染787

一、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病率787

二、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菌787

三、呼吸系统感染的诊断787

四、呼吸系统的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788

第三节 泌尿系统的医院感染790

一、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病率790

二、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790

三、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790

四、泌尿系统的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791

第四节 外科手术部位的医院感染793

一、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病率793

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794

三、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794

四、外科手术部位的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794

第五节 消化系统的医院感染796

一、感染性腹泻796

二、抗菌药物相关性结肠炎797

第六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医院感染799

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发病率799

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菌799

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800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801

第七节 血液系统的医院感染801

一、血液系统感染的发病率801

二、血液系统感染的病原菌801

三、血液系统感染的诊断802

四、血液系统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802

第四章 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804

第一节 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总体要求804

一、建筑布局804

二、重点部门护理人员职责805

第二节 治疗室的管理805

一、治疗室区域划分及物品的放置805

二、治疗室的感染管理806

三、治疗室的药品管理806

第三节 换药室的管理807

一、换药室的设置807

二、换药室的感染管理807

三、换药程序的管理807

第四节 重症监护室(ICU)的管理808

一、重症监护室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808

二、重症监护室的建筑设计及布局809

三、重症监护室的感染管理809

四、按ICU要求管理的特殊部门810

第五节 手术室的管理811

一、手术室的建筑设计及布局811

二、手术室的感染管理812

第六节 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813

一、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筑设计与布局813

二、消毒供应中心的感染管理813

第七节 产房、母婴室、新生儿室的管理814

一、产房、母婴室、新生儿室的建筑设计及布局814

二、产房、母婴室、新生儿室的感染管理814

第五章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816

第一节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816

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所致的危害分类816

二、医务人员成为医院感染易感者的原因817

第二节 隔离预防的基本原则817

一、标准预防概述817

二、标准预防的隔离原则821

第三节 合理使用锐器821

一、医务人员锐器伤821

二、医务人员锐器伤处置824

三、安全注射825

第六章 医疗废物的管理828

第一节 医疗废物概述828

一、医疗废物的产生828

二、医疗废物的分类829

第二节 医疗废物的处置和运输830

一、医疗废物的处置830

二、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835

三、移送医疗废物837

四、医疗废物的运输837

第七章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839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分类839

一、β-内酰胺类839

二、氨基糖苷类841

三、大环内酯类841

四、多肽类抗菌药物841

五、四环素类842

六、氯霉素类842

七、林可酰胺类842

八、合成的抗菌药物842

第二节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843

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843

二、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845

三、护理人员在抗菌药物应用管理中的角色846

第三节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与防治846

一、毒性反应847

二、继发反应848

三、过敏反应848

四、不良反应的预防849

五、不良反应的治疗与护理850

参与文献8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