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词语认知属性的知识库构建和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词语认知属性的知识库构建和应用
  • 李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ISBN:978751922025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词语认知属性的知识库构建和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引言1

1.1 词义描写的历史1

1.2 词义描写的三种知识5

1.3 词义描写的框架10

1.3.1 词义的两个经典分类11

1.3.2 词义描写的新框架14

1.4 词义的自动采集和分析方法25

1.5 研究意义26

1.6 研究重点和主要结论27

2 词义研究的历史与现状29

2.1 词义研究的六个流派29

2.1.1 历史文献语义学30

2.1.2 结构语义学30

2.1.3 生成语义学32

2.1.4 新结构主义语义学33

2.1.5 认知语义学33

2.1.6 分布语义学39

2.2 语义知识库42

2.3 汉语明喻句调查46

2.3.1 明喻句的数据来源和标注原则47

2.3.2 明喻句的分类统计及分析47

2.3.3 明喻的自动理解和生成机制50

2.4 本章小结51

3 汉语常用词语认知属性的自动采集分析52

3.1 引言52

3.2 研究现状53

3.3 基于互联网的采集方法54

3.4 汉语词语认知属性分析56

3.4.1 名词的认知属性57

3.4.2 动词的认知属性58

3.4.3 其他词类和短语59

3.4.4 分析62

3.5 认知属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63

3.6 本章小结64

4 英汉常用词语的认知属性对比分析66

4.1 引言66

4.2 相关工作66

4.3 中英文认知属性库的构建67

4.3.1 英文认知属性库的构建67

4.3.2 英文库的对比分析69

4.3.3 中文认知属性库的构建72

4.4 英汉对比72

4.4.1 共性分析73

4.4.2 差异分析74

4.5 基于认知属性的英汉双语情感分析75

4.6 本章小结79

5 英汉双语认知属性相似度计算81

5.1 引言81

5.2 数据资源82

5.3 词语认知属性相似度计算84

5.3.1 几组例词84

5.3.2 三种计算方法85

5.4 实验及分析87

5.4.1 实验一:英文名词认知属性相似度计算88

5.4.2 实验二:中文名词认知属性相似度计算89

5.4.3 实验三:跨语言名词认知属性相似度计算91

5.5 本章小结93

6 基于认知属性的副名结构新探94

6.1 引言94

6.2 数据资源95

6.3 副名结构中的名词属性特征分析96

6.3.1 地点名词97

6.3.2 指人名词99

6.3 3其他名词101

6.3.4 难以进入副名的名词103

6.4 理论分析104

6.4.1 对假设3的再分析105

6.4.2 统一的模型解释106

6.4.3 诸多名词难以进入副名结构的原因108

6.5 本章小结112

7 词语认知属性库的可视化及分析114

7.1 引言114

7.2 相关工作115

7.2.1 Sardonicus115

7.2.2 Aristotle117

7.2.3 Metaphor Magnet119

7.3 系统架构及实现方法120

7.4 可视化查询及分析121

7.4.1 查询词语和属性的一级扩展122

7.4.2 查询词语和属性的二级扩展123

7.4.3 词语和认知属性对对碰128

7.4.4 基于知网义类标签的扩展132

7.5 本章小结136

8 互联网数据的采集、多样价值及校对方法137

8.1 数据采集方法137

8.1.1 互联网采集语料的方法137

8.1.2 认知属性库的采集方法139

8.2 原始数据的多样价值139

8.2.1 认知的参照物141

8.2.2 认知的角度和方面146

8.2.3 其他价值149

8.3 “像”字句的分类标注150

8.4 校对方法152

8.5 校对结果的初步分析153

8.6 本章小结155

9 基于知网的认知属性标注库的统计分析157

9.1 基本数据的统计分析157

9.1.1 基本数据157

9.1.2 喻体字段高频词159

9.1.3 属性字段高频词164

9.1.4 单字词统计168

9.2 与知网词表的对比分析170

9.3 语义类分布174

9.4 语义选择限制177

9.5 本章小结180

10 基于认知属性库的原型范畴研究181

10.1 引言181

10.2 原典型成员的验证183

10.2.1 水果184

10.2.2 鸟187

10.2.3 交通工具192

10.3 基本层次范畴与层次分类体系的讨论194

10.3.1 分类体系的讨论194

10.3.2 带权二部图196

10.4 在认知科学语言研究中的潜在应用197

10.5 本章小结199

11 结论及未来的工作200

附录204

附录A 北京大学词性标记集204

附录B 中文认知属性库校对版数据204

附录C 与本书相关的成果275

参考文献278

后记2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