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孙应鳌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孙应鳌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0463910.jpg)
- 孙应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978702012011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589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637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古典文学-作品综合集-清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孙应鳌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校点说明1
孙应鳌文集卷一3
乡试策凡四首3
第壹场3
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3
醴酒之用玄酒之尚割刀之用鸾刀之贵莞簟之安而槀鞂之设4
第贰场6
拟赐文华堂肄业编修张唯等白金弓矢鞍马谢表 洪武六年6
第叁场7
问:瞽宗配食,以明反始,上丁舍采,曰惟美报,若今释奠先师之礼是也。汉唐而下,代有褒仪矣。至我皇上始酌古礼而厘正之,说者以为适於中义,虽百王不能易矣。其所厘者何制?而所适者何义?可得而扬厉欤?近世之议者乃欲极褒崇之典,复古始之仪,或以为南面而享近於渎,或以为二仲而祀近於疏,或以为焚香近於俗,或以为秉炬近於陋,此数者果皆合诸古典而足以补今制之未备乎否也?尔多士助献有年,习於典故矣,其斟酌损益之以告我,毋曰笾豆之事则有司存7
奏疏凡三道11
重建郧阳提督军务行台疏11
议加兵备职衔疏12
恳乞圣明裒集英才以弘教育事疏16
议停援纳入监事例疏18
孙应鳌文集卷二20
序凡二十八首20
古文关键叙20
世史正纲叙21
西玄集叙24
世用录叙25
重刻海叟集叙27
丘隅集序28
左粹题评序30
古文集序31
日程序32
射礼仪节序32
谷音序33
道林先生诸集序35
蒋见岳初志稿叙37
大唐六典叙38
陈王二先生诗抄序39
稽古绪论叙40
江云海日卷叙41
正学心法序43
衡庐诗稿后叙44
痘疹心法序45
淮海易谈题辞46
道林蒋先生粹言序47
公馀漫稿序49
西征杂述序51
四书近语自序52
唐诗会选序52
李襄敏公奏议序53
庄义要删序55
孙应鳌文集卷三58
序凡二十七首58
赠大司马吴皋喻公序58
送张晴湖任嘉兴大尹序60
奉贺王植菴寿文62
送侍御邵缨泉之南台叙63
送卢云冈擢长芦运司同知序64
送田梦鹤入贺序66
送郭麓池令孝感叙68
送罗贯溪令枣强叙69
送陈守默奉使归省叙70
送左使两城靳公考绩叙72
送梅山陈老先生陞浙江宪副叙74
送宪使莓厓周公赴河南右辖任叙75
奉别鉴川王公叙77
茹母刘夫人七袠叙79
送江新原守安吉州叙81
贺衡州郡公游行野诞辰叙82
赠辰州太守蔡澹塘擢陕西按察副使叙84
送参戎王雪湖赴龙州叙86
贺刑部主事吴定泉考绩貤恩叙88
奉寿张母周夫人叙89
荣寿纪遇篇奉祝静菴耿公洎秦太夫人91
奉寿胡母周太安人七袠序92
贺姜泉南公寿序94
送司徒三川刘公序96
送庐山胡正甫序98
缮城奏绩序100
贺中丞沙城阮公抚定水西序102
孙应鳌文集卷四105
传凡一首105
邵隐君传105
记 凡十一首107
讲院种柏记107
陕西省城添设参将记108
辛酉举人题名记110
周公渠记111
让溪书院记113
菊记115
刘公井记117
孚吉堂记118
敬安堂记120
国子监祭酒司业题名记121
分守新镇道题名记123
孙应鳌文集卷五126
论 凡六首126
周亚夫论126
赵充国论127
魏武论128
孔明伐魏论129
淝水论131
三家弃地论132
议凡二首134
海运议134
立更始将军议135
辩凡五首136
庄公戒饬守臣辩136
孔子称叔向辩136
严尤议伐匈奴辩137
张纲治盗辩138
王霸辩139
解凡三首140
子产数子皙罪解140
更始杀刘縯解141
武宗能平泽潞解142
孙应鳌文集卷六143
书凡三首143
与李文麓求亡弟应豸圹铭143
答楚侗公书145
与邹聚所先生书147
语类凡三首148
合寿遥祝乞语148
禁语149
寄学孔书院诸会友琐言150
檄 凡一首154
谕陕西官师诸生檄154
题辞凡二首176
功冠南荒卷题辞176
峨眉稿题辞177
跋类凡六首178
书太祖梦游西岳文后178
书谕官师诸生檄文后179
书章草后180
书智永禅师帖后180
跋韦苏州刘随州孟东野诸集181
题鲁司寇孔子像181
孙应鳌文集卷七183
墓铭 凡七篇183
正学先生道林蒋公墓志铭183
乔三石公墓志铭188
明赠中宪大夫寿峰罗公洎配袁恭人合葬墓表190
总兵石公邦宪墓志铭192
培竹李公墓志铭198
兗州丞陈公近衡墓志铭201
江西按察使李廷龙墓志204
祭文凡五篇206
正学祠祭文206
祭蒋道林先生文207
三石祭文208
祭周慎轩先生文208
祭叔父南原先生文209
孙应鳌诗集卷一213
骚体凡三首213
谒南岳庙祭神三章213
四言古 凡一首214
南游得宝剑上有赤符作赤符曲214
五言古 凡九十八首215
己酉十月十三夜梦予身挟两羽飞入天宫见玉帝帝命予作步虚词一首以进觉而识之215
养痾秋怀215
山堂216
送陈对华216
东陵寺217
便归省觐暂息太玄亭别墅咏怀十首217
南望鬼谷山因忆其人山云有苏秦台张仪井220
三首赠别敬所221
十五夜四鼓到武阳是夜月食222
南岳道中222
登山222
半山亭223
衡山绝顶二首223
南台224
朱陵224
方广225
兜率225
集贤226
青玉坛226
黄庭观227
卜筑衡山四首227
别山228
华山诗八首228
鄜时231
赠别莓崖公231
磻谿232
种菊232
疑塚233
铜雀台233
具茨山233
紫霄福地234
缅怀234
述祖德235
小饮许少华宅少华初得子236
空夜236
毁誉237
选卜伟拔山237
家大夫植杜鹃花二株於松竹行窠栽已十年高逾三丈开时如火扶疏艳丽的的可爱237
送郭慊菴238
送别访川不及怅怀238
梦阳明先生述怀239
江门叔约坐禅林239
坐对南山240
谢高泉寄家居诗240
怀胡庐山241
广福观偶坐241
连得邹善颍泉书242
忆万合谿242
顾会塘闲过草堂242
同蒋杨二丈沿二水交流处坐啸243
同陈伯谦袁时汲王宪甫诸友雅坐243
与王允严诸友游东园243
白望行244
鸿飞引244
向伯真觅松子244
桃李笑歌行十六首245
又五首246
侯将军筑小堂三楹於太玄亭后坐对南山题赋247
六言古凡四首247
鹤鸣山辞247
云台引248
再归来249
哀二华谭公249
孙应鳌诗集卷二251
七言古 凡五十二首251
春堂夜宴歌251
公无渡河哭波石徐师252
送孔振斋之澜沧卫经历任253
海上行253
韶松歌赠三叔255
紫芝行为见岳作256
题李咸熙画257
泛彭蠡歌258
重游白鹿洞歌259
寻访名迹屈曲龙虎山中260
望日台261
望月台261
南山篇为北川陆公乃翁寿南山陆翁别号262
宛转歌赠王鉴川公263
观昭陵六骏碑264
梦登太和265
无麦谣266
昭陵笔266
听彭两泉弹樵歌267
再听弹梅花268
又弹双清268
赠别两城靳公269
张子仪买鹤行270
太岳朝天宫270
四山四歌271
忧来四首272
郑滇仙障子272
阎道士自太和寄拂子273
阎道士再寄瓢273
送五叔父南还歌274
孙知微寿星275
送阮中江275
石阡太守行275
采葛篇276
四时怀远曲 予从病归,日远同志山川既阻,音讯亦稀。见《三百篇》诸诗,义关朋友,词託夫妇,爰准《子夜》之古词,翻为《怀远》之清曲。久要永矢,奋脩不忘,将寄天末故人,庶以见志云耳276
喜睡谣277
激水篇278
结交行278
虎狼叹279
见岳送藤枕279
鸡初鸣送少松入贺280
洞庭图歌280
重游太岳返均阳坐沧浪精舍281
杂体凡十七首282
道吾山人读书处三句体三首282
关塞曲十首283
述帝德二首见西域贡狮子作284
鞠歌行送别罗江公还海南284
坚白行285
孙应鳌诗集卷三286
五言律凡一百五十六首286
晓发怀化286
桃源夜泊287
秋兴287
钱绍湖约游圆通寺288
咏料丝灯288
赋得雨霞晴曙289
悼弟应豸四首 应豸生庚子二月十一日。初,母宜人孕时,梦凤立左肩。生之夕,再如其梦。父大夫梦文庙东哲火。既生,资质清妙,性灵敞达。甫三周,即知嗜书。渐长,孝敬和谨,言行动容卓有礼法,盖得之性成。术者览其格,咸谓不常,未有言短折者。丁未来病疟,辛亥始脱体。壬子,甫十三岁,乃五月二十三日病热,六月七日死矣。於戏!父母生子二,予与豸。豸今弃予,予将畴依?即使豸得成立,德业所诣,或不可限,豈修短前定乎?抑门祚不能锺也?痛手足之亏残,悲枝辅之脆剥,赋诗四章,用纾哀愫289
传胪291
寄永昌禺山张公二首291
送张西吴太史册封江西王府292
上元观灯应制292
秋祀诸陵293
朱时法寄所作春兴诗依韵裁答示怀293
夜梦随侍法从跪陈民事觉后漫赋294
送刘默菴分教深州294
喜李云壁至京赋此五首示怀294
栾城道中喜遇晴山296
恒山行台见陈近衡所题有忧时颇恨成名晚之句怅然兴怀近衡时坐谪官296
河南道中述怀297
博望亭297
周洞岩水部招饮夜坐静观水亭297
锺鼓洞298
舟中298
九江喜会吴川楼299
开先寺骤雨299
柴桑299
寄方奎山300
天师炼台300
太平兴国宫用王龙谿韵300
谒濂谿墓次罗念菴韵301
念菴公寄示近作301
沙河阻水过石佛寺301
过翠岩僧院302
喜闻王杜陵连得二子口占述怀302
问纪山疾兼致鄙怀303
纪山示近作奉谢303
题鸣鹤轩二首303
送刘仁山榷税回家304
匡庐雪霁304
同台峰游岳305
问朱射陂太守疾305
寄余九崖二首305
四月八日游终南二首306
望华岳307
坐青柯坪307
游空同山307
空同山招鹤308
七月十五日同沧崖游清凉寺308
寄楚侗文宗四首309
寄吴中?310
汉中岁暮抒怀四首310
两亭再邀过金胜寺311
试士商州藩臬诸公饯饮郊亭312
送横泉南归二首312
褒城313
栈道313
说经台313
讲院病314
再病书怀314
病中闻虏寇京师三首315
奉别见送诸大夫二首316
与段虚舟言别作五言古律二首为赠316
游嵩岳二首317
清微317
寄怀鉴川王司马四首318
寄答张助甫兼讯乃弟四首319
太和宫320
感怀八首320
与见岳夜坐二首321
访五山胜寿禅林322
送陈敬亭322
坐敬所乐寿亭322
宿李伯贞百斝庄三首323
十三夜月323
十四夜月324
十五夜月324
十六夜月324
十七夜月325
送冯纬川归寿母二首325
喜接明卿325
新法326
平旦草堂咏怀三十首326
馀仙寺见邹颍泉诗怀赋330
于信夫约余馀仙洞天余至信夫未至330
怀赋330
五言排律凡九首331
拟献圣寿无疆词331
西苑观获应制331
送叶少亭复任贵州332
七月十五夜同洋山海渠养白泛舟章江332
送姜蒙泉兵备淮阳333
送白石蔡公巡抚河南333
宿草堂寺334
览五津写峨山障子并赋335
邵台山寄碧云洞赋到辄兴远怀335
六言律凡八首336
太玄亭336
瑞虹桥337
牡丹砌337
君子亭338
所翁画龙338
于梦元惠我好音怅然兴怀二首338
归来有怀经筵一时同事诸公马乾菴汪远峰林璧东申瑶泉王荆石陈对谿何震川许海岳张洪阳于谷山十君子辄成短咏339
孙应鳌诗集卷四340
七言律凡一百六首340
谒昭烈祠340
观楚人竞舟作此以吊屈原340
忆安乡令李孟慱341
平谿高指挥请登獭崖341
九日舟次芷水342
送邓春塘守新化342
送松谿先生南行二首343
送王吉士请告归长沙343
送张文江任兴化县344
同翰林诸寮院内观红莲次黄泰泉詹事韵四首344
寄答友人345
送任冽泉宰庐山任谷阳倅抚州345
巡行坝上先柬近衡346
送白沙村往真阳346
王杜陵约游城外347
登大毘卢阁347
志怀四首348
咏榴 予庭前有千叶榴一株,繁花既谢,数实渐垂,露霜饫满,朱颗硕美。凡花千叶者多不实,即实亦不成果览兹嘉树,心颇异之,聊奋笔为之赋云349
送张少源两淮巡盐349
送蒋毅所按南350
奉旨阅视京营将士350
同乡士夫饯别351
将至彰德先柬张竹亭351
柬谢四溟352
渡河352
太岳先生为予谈衡山之胜因示登游诸作353
柬越润斋353
会龙菴354
闻谢岷山廷杖罢官感赋354
汀洲355
安仁行台冬夜志怀355
同双江臬使水东藩伯夜坐东林寺356
宿天池356
白鹿洞357
访栖贤桥357
访仙亭358
归宗寺寻逸少墨池358
演法观358
上清宫359
出龙虎山359
杨源山闻予游龙虎有诗来赠倚韵和答且定弋阳龟峰之约359
信州望灵山偶览海岳从游稿因怀蒋丈灵山盘亘葱苍,几六十里,三十六洞天之一也360
同赵南菴谒濂谿祠次阳明先生韵360
辰州会狄榜山361
九日饮鸣泉宅见鸣泉清查疏稿行边诸诗361
坐朋来亭奉怀敬所兼次其韵二首362
登祝融峰是夜梦白沙先生362
游方广363
喜雨363
寄乔三石公363
谒西岳庙364
仙掌364
赠别两峰二首365
题韩两亭别业365
辋川四首366
示别诸弟子367
示别书院弟子367
重经华阴感别名岳368
南岩368
题培竹李公仰泉书院369
题南明精舍369
题姚碧崖金紫重封卷370
怀马心菴370
闻马心菴欲来同隐370
送李太宇赴春官371
赠李槎谿371
送槎谿371
草堂独坐372
哭柳洞阳372
送英兰洲游蜀372
似王笔山373
寄孟月波373
小至日闻薛敬轩先生从祀孔庭喜赋374
渔隐374
樵隐374
耕隐375
牧隐375
秋郊访见岳375
甘太谿寄东游诗因怀泰山二首376
紫霞宴坐376
杨明府屡访山斋376
醉歌377
题吴晋轩莲花荡鸥鸟同游楼377
寄答鸣泉中丞二首377
挽颜淮汉378
同冯治斋杨醴泉秋郊游饮378
督府蔡公谬荐378
送秦黄门册封东王府379
题诸黄门哀思册叶379
送复斋刘太史册封韩府380
送衡野刘太史册封周府380
裴淡泉貤封二亲380
七言仄律凡六首381
家居感怀秋兴六首381
孙应鳌诗集卷五383
五言绝 凡一百一十一首383
再与闇斋王丈话别三首383
昆明池泛舟二首384
玄亭莲开偶成口号二首384
道旁见梅开因忆草堂385
开先寺偶得三首385
衡山纪事四首386
咏甘雨堂四绝为白石公作386
忆少南同春楼之宴寄怀一首387
夜梦与纪山对弈觉后枕上赋怀四首387
花萼龙池故址388
望袁云麓不至388
题王摩诘风竹雨竹二绝388
太岳天池389
海天寺389
辰沅舟行六首390
云锦屏390
卧龙潭391
五老峰391
会仙桥391
妙花岩392
滴水岩392
仙侣岩392
紫霄岩392
独阳岩393
谢天地岩393
参斗泉393
试剑石393
青崖394
琼台394
万松亭394
渊默亭394
紫盖峰395
松萝峰395
桃源峰395
伏龙峰396
五龙峰396
灵应峰396
隐仙峰396
太和阳鹤峰397
复朝峰397
青羊峰397
七星峰397
系马峰398
茅阜峰398
隐仙岩398
磨针涧398
万虎涧399
日月池399
五龙井399
希言严道士399
梦中作400
友人夜酌400
同见岳伯贞游华峰醴泉以事不往400
秋气400
崇安江趺坐咏四首401
龙江寺401
登华峰四首401
华藏寺谈酌402
再宿龙江402
口占赠见岳402
赠李伯贞403
憩李默虚龙泉洞403
华岩采兰归植草堂四首403
李伯贞邀酌云谿洞404
梅花落二首404
偶题四首404
文与可竹405
秋夜吟405
焚香405
明月篇406
缓声歌406
怀耿在伦406
怀邹继甫406
晤李同野407
别罗近谿407
陈愚所见访407
六言绝凡八十七首408
次答永昌禺山张公五首408
闻克平倭贼作破阵乐八首409
辰阳行次二首410
观衡岳诸峰泉七首410
山中吟和虎谷先生二首411
由洵阳至金州412
收菊花貯枕感怀412
出关望嵩岳412
太岳叠字峰413
金鼎峰413
健人峰413
太子岩414
白龙岩414
风岩414
常春岩414
集云岩415
武当涧415
西涧415
鬼谷涧415
双谿涧416
黑龙涧416
白云涧416
九渡涧416
黑龙潭417
卧龙岩417
尹喜岩417
朱砂岩418
云母岩418
杨仙岩418
紫霄涧418
鸦鹄岭419
观运甫弟写竹二首419
李伯贞邀北郭观莳禾二首419
漫题四首420
菊420
赏梅二首420
山楼偶成421
赐鲥鱼421
赐枇杷421
赐藕422
赐杨梅422
赐筍422
赐扇422
赐貂鼠423
赐万历新宝423
辟雍诗十首423
山中424
孙应鳌诗集卷六425
七言绝 凡二百五十七首425
西峰小景为蒋见岳和425
登高明楼即事425
太玄亭前开竝头山丹426
雨后望西山应制426
送刘贞斋宰青神426
送程武分教东安427
桃花427
闻归雁427
巡视二十四外?歌六首428
九日428
过白沟河有感429
裕州熊双明留饮429
桃冈泛舟429
平谿与顾约斋言别口号三首430
庐山四绝句430
再览庐山诸峰431
五老峰431
铁船峰431
紫霄峰432
双剑峰432
上霄峰432
泛云锦谿四首433
咏麻姑433
湖口县石锺寺434
见都门酒肆偶题434
寄桃岗诸友434
衡山感怀八首435
柬桑南皋四绝436
景德镇御厂谣八首436
商山437
观都会三庠行射礼示诸生二绝437
游沉香亭翻清平调三首438
游骊山温泉华清宫怀古二首438
题龙门禹迹439
华山杂咏十绝439
回山戏咏一绝440
谒黄帝桥陵辄成四咏441
渔441
樵442
耕442
牧442
鉴川梦鹤二公枉过讲院看桃花443
蓝桥道中雨雪443
又雪443
离省半月归来桃花尚开偶成口号444
经城固张子房辟谷处444
太岳天柱峰444
显定峰445
狮子峰445
皇崖峰445
笔峰446
七星峰446
中笏峰446
千丈峰446
万丈峰447
大小莲花峰447
落帽峰447
白云峰447
仙人峰448
隐士峰448
大明峰448
竃门峰449
九卿峰449
五老峰449
甘泉449
试心石450
飞升台450
紫霄峰450
香炉峰450
九渡峰451
展旗峰451
三公峰451
伏魔峰452
玉筍峰452
大夷峰452
把针峰453
丹竃峰453
天马峰453
鸡鸣峰454
太上岩454
玉虚岩454
蒿谷涧454
梅谿涧455
与周懒拙小谈因赠455
望仙台455
紫云亭456
下太岳456
怀胡庐山456
耿楚侗信来游太岳457
洪芳洲登太岳见怀457
怀颜沖宇457
瑞竹词十二首隆庆己巳,余移疾得归田里,卜筑城西别墅,为草堂。誉髦多士,时时来从予游,奉亲之暇,日与讲道谈艺。明年,草堂成,产瑞竹一本,上分两枝,与古图籍所载合,亲朋於是多携酒为赏,且宠以诗文余久荒於诗,亦聊述数章,用志岁月,因答群公之贶云458
并蒂梔子花459
枯橼复发荣459
元旦见岳过我弹琴二首460
梅花落二首460
春和461
雪吐461
满榻461
杏花461
桃花462
沈慎斋惠笔462
同诸友北林行歌462
李伯益郊亭462
赠近衡463
及门诸友为余祝嗣华峰口占志谢二首463
辛未九月二十二日梦与见岳登游玄岳作绝句一首觉但记后二句前忘之矣因为足之463
盛子昭山水四首464
荒城谣十二首464
祝近衡六袠八首465
先天图466
端居深怀阙里466
刘世儒红梅466
和晦翁武夷櫂歌十首467
述怀寄温一斋二首467
辛未正月二十四夜梦予游一密室中景象极清和桌上铜印数颗有童子携取一颗印与予形方而长盛以铜池语予曰此伏羲心印也予受而藏之箧中印文如薤叶状奇古莫辨上有一柄可手握云觉后识之系诗八绝468
同醴泉坐紫霞宫469
徽宗鸜鹆469
思虑吾先叔469
别纬川469
同少松游宿华峰八绝470
答川楼二首470
送许赐山入贺三首471
闻王凤洲大征材官阅武郧郊赋此六诗奉赠471
祝年鹤曲十二首寿闇丈472
赠李及泉473
大理卿署小亭感赋二首473
讲筵恭述四首473
密意474
附录一传记资料477
传凡八首477
工部尚书孙应鳌&明 郭子章477
孙文恭先生传&明 丘禾实480
孙应鳌传&明 吕克孝等483
孙应鳌传&明 过庭训484
孙应鳌传&清 万斯同486
尚书孙文恭公应鳌&清 徐开任487
孙文恭公小传&清 莫友芝488
拟明孙应鳌传&清 冒广生493
祭文凡二首495
祭大司空淮海孙文恭先师文&明 温纯495
祭孙司空文代人作&明 茅坤496
墓志铭凡一首497
南京工部尚书孙应鳌墓志铭&明 陈尚象497
记 凡五首500
世德楼记&明 胡直500
学孔书院记&明 胡直502
重建提督军务行台记&明 王世贞503
南工部尚书孙文恭公祠记&明 郭子章505
孙文恭公祠碑记&清 田雯507
疏 凡四首509
覆贵州巡按御史蔡廷臣论都御使孙应鳌等疏&明 高拱509
敬采舆论共推士品恳乞查明录用昭雪疏&明 邹元标510
请谥孙尚书疏&明 郭子章512
礼部覆孙应鳌谥疏&明 吕克孝516
檄凡一首517
建二尚书六中丞坊檄&明 郭子章517
附录二 序跋提要518
序凡十一首518
题教秦绪言小引&明 任瀚518
刻孙山甫督学诗集序&明 任瀚519
督学诗集序&明 吴懋521
督学诗集序&明 乔因羽522
刻孙山甫督学文集序&明 胡直523
教秦总录序&明 温纯525
归来漫兴序&明 温纯526
孙先生格言序&明 刘伯燮527
学孔精舍汇稿序&明 刘伯燮528
学孔精舍汇编序&明 刘伯燮529
刻孙淮海先生督学文集序&清 黎庶昌531
跋 凡四首532
合刻孙文恭公三书跋&清 王枟532
学孔精舍诗钞跋&清 莫友芝533
孙文恭公遗书跋&清 孙茂橿534
督学文集跋语&李独清535
提要凡三首538
律吕分解律吕发明提要538
学孔精舍汇稿提要539
四书近语提要&伦明539
附录三 友朋书札541
书凡二十三首541
寄孙淮海五首&明 姜凤阿541
题陈图南睡像复孙山甫&明 任瀚545
与中丞孙淮海&明 张居正546
答中丞孙淮海&明 张居正546
报孙山甫中丞书&明 吴国伦547
寄孙淮海四首&明 张四维547
与孙淮海&明 王畿550
与孙淮海书&明 胡直551
答山甫中丞&明 胡直553
武陵饯孙廷尉启&明 徐学谟554
复郧阳孙中丞书&明 徐学谟555
与孙淮海书&明 徐学谟555
与孙淮海书&明 徐学谟556
上孙淮海公&明 邹德涵556
与孙南翁先生书&明 温纯558
答李中丞&明 唐伯元558
附录四 赠序559
赠序凡四首559
赠淮海孙公序&明 王宗沐559
淮海操有叙&明 任瀚560
送淮海孙公陞观察使序&明 任瀚562
赠淮海先生拜大中丞节制三藩序&明 颜鲸563
附录五 诗歌酬唱566
五言古诗凡六首566
白鹿图歌为孙参知淮海题&明 蔡汝楠566
淮海吟题号图赠淮海孙寅丈君先世自如皋宦贵阳,振宗奕业,笃念首丘,别号淮海。职秦臬文宗,与予笃。尝索河中宗人大石为淮海图,赋赠四首&明 王崇古566
怀孙祭酒山甫&明 吴国伦567
七言古诗凡十七首568
北风行送淮海孙寅丈晋蜀藩参便道归省&明 王崇古568
孙中丞淮海图歌&明 张九一568
南明精舍为淮海中丞尊人赋&明 张九一569
诵孙中丞山甫全集赋得长歌寄赠时镇郧阳&明 谢榛570
哭孙山甫师集杜诗八首&明 温纯570
孙天衢叔侄邀饯淮海先生别墅&明 丘禾实572
雨中望淮海先生墓&明 丘禾实573
书淮海先生楷书谕陕西官师诸生檄石本后&清 莫友芝573
和莫郘亭题淮海先生书《谕陕西官师诸生檄》石本韵&清 郑珍574
五言律诗凡五首575
送孙淮海督学关西&明 张翀575
寄孙山甫移病山居&明 张九一576
抵清平不得遽见山甫中丞先赋一诗奉怀兼订金凤山之约&明 吴国伦576
寄孙山甫二首&明 邵元吉576
七言律诗凡十三首577
暇日思楚侗淮海二君期春暖访之&明 胡直577
南明孙年伯构草亭於瑞虹桥以避俗诗以赠之&明 张翀577
秋日寄怀淮海孙寅丈时孙自秦文宗陟蜀参藩&明 王崇古578
奉怀贵竹孙山甫中丞二首&明 徐学谟578
武陵送孙山甫中丞赴任北廷尉公两抚郧台两荐余感其知遇赠诗二首&明 徐学谟579
寄送廷尉孙公渡襄北上时郧阳镇自公疏开督府申军令不佞忝继武云&明 王世贞579
送孙山甫佥宪北上因酬乃叔益之侍御时谪中山&明 谢榛580
孙山甫中丞宅道故&明 吴国伦580
过山甫书院因赠&明 吴国伦580
馀仟洞寄孙淮海诗&明 于文征581
七言绝句凡八首581
瑞竹吟二首和孙中丞&明 吴国伦581
大廷尉孙公山甫闻予阅兵以六绝句见遗此皆公节制之师予乐观厥成耳辄勉奉酬以申感谢&明 王世贞582
参考书目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