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清时期关中士人生存境遇与文学生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明清时期关中士人生存境遇与文学生态
  • 常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0483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士-研究-关中-明清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明清时期关中士人生存境遇与文学生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文学实力的消长与文学的地域性11

第一节 明清关中文学版图11

一 明清关中的经济与文运12

二 文学力量的倾斜16

三 文学流派中的关中诗派23

第二节 地域性与文学风格27

一 文学地域性的文化学考察27

二 关中士人文学的地域意识31

三 汉唐气象的遗韵35

第三节 明清关中文学生态40

一 本地文学环境的封闭性40

二 文学的风气与接受43

三 文学体裁的传统性47

四 “秦风”与“婉丽清雅”50

第四节 “西北之音”与“东南之音”54

一 复古运动中的“南”“北”问题54

二 东南文人的地域优越感57

三 服膺“西北之音”的东南文人62

四 “西北之音”与东南文学的论争65

第五节 “西北之文”与河洛文学的互动69

一 明清关中与河洛文学的同质性70

二 复古运动中的关中士人与河洛士人73

三 李梦阳与何景明的论争76

四 李梦阳家居时与河洛的文学团体78

第二章 地域文学发展的文化土壤82

第一节 科举与文学风气82

一 科举与士人的身份82

二 关中士人的科举状态86

三 八股文与文学93

第二节 基层书院与文学98

一 明清关中地区书院的复兴98

二 书院的学术102

三 书院与科举105

四 书院与文人之风气109

第三节 刻书、藏书与文学112

一 经济、阅读与刻书的宏观考察112

二 明清关中的刻书状况114

三 官宦士人与民间士人作品的刊刻形式121

四 刻书与文学作品的传播126

第四节 商业活动与文学129

一 明清关中的商业与民俗状况129

二 士人对待商业的态度136

三 士人与商人的交往139

四 作品的种类、风格与商业的关系141

第五节 文学领袖对士人的奖掖144

一 明清与关中士人相关的文学领袖145

二 关中士人与文学领袖的交往149

三 文学领袖对关中文人的延誉与奖掖152

第六节 地方官员与文学156

一 振兴文学的自觉意识156

二 文学人才的发掘与培养160

三 地方官员与地方士人的交往164

第三章 士人活动的空间与文学169

第一节 结社与文学169

一 明清的文学结社170

二 关中士人京城结社与文学活动173

三 明清关中的结社考察177

四 寓居江南关中士人的结社181

第二节 宴集与文学184

一 士人宴集的社会背景184

二 宴集与文学创作的契机186

三 宴集与文学创作形式189

四 宴集文学作品的内容与价值191

第三节 流寓与文学194

一 关中士人的流寓类型194

二 关中士人流寓的心境197

三 流寓过程的文学活动200

第四节 逆旅与文学203

一 逆旅中的经济与居住问题203

二 逆旅中的孤寂与贫病206

三 逆旅中的文学意象208

四 逆旅中的现实主义文学211

第四章 士人的身份与文学215

第一节 明清关中士人家世与文学215

一 明清关中文学家家世分布216

二 明清关中的文学家族223

三 境遇的变迁与文学230

第二节 致仕之后的境况与文学233

一 致仕后的文学活动233

二 黜落官员的心态与诗文237

三 致仕后的山水与村居文学240

四 归田文人的交游243

第三节 游幕与文学248

一 清初关中文人游幕的背景249

二 游幕文人的境遇254

三 幕府中的文学活动257

第四节 遗民与文学261

一 易代之际关中遗民的出处261

二 遗民文学作品的历史意识264

三 遗民文学作品的逃世思想269

四 遗民与山水田园文学276

第五章 公共事件与文学279

第一节 历史的际会与文学力量的崛起279

一 文学复古运动前夕的文学280

二 关中士人的性格与担当意识284

三“复古运动”中关中士人及其后继者287

第二节 “刘瑾事件”与关中文学的命运290

一 刘瑾与李东阳的关系291

二 关中士人与刘瑾的关系293

三 “刘瑾事件”的实质296

四 政治生命与文学生命300

第三节 博学鸿词科与文学302

一 清初的文治政策与士风、文风的转变302

二 被征召中的关中士人及其态度304

三 士人在京城的文学活动309

四 对关中士风、文学声誉的影响311

第六章 与文学相关的其他文化形式314

第一节 关中理学与文学314

一 传统关学学者的文学态度315

二 亦理亦文的士人传统318

三 文与道、文与情320

四 对士风与文风的批判与反思326

第二节 明代关中修志与文学328

一 明清关中的修史之风328

二 地方志的文学色彩332

三 地方志中的人物志与艺文志334

四 明代关中士人修志的社会影响336

第三节 明清关中的戏曲与演剧339

一 演剧的土壤与条件339

二 明代关中演剧的地位342

三 关中演剧的形式344

四 关中曲家与南派曲家的比较348

参考文献352

后记3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