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记录她们20年的行动足迹 北京+20妇女活动家访谈录 第1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李玺主编;王晓明,李洪涛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 ISBN:978751271218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45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女性-人物-访问记-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记录她们20年的行动足迹 北京+20妇女活动家访谈录 第1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绽放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朵铿锵玫瑰——张幼云访谈录2
编者按2
一、与社会性别平等领域结缘3
1.担任国际劳工组织女工问题特别顾问3
2.对社会性别平等概念的认识4
二、亲历’95世妇会的感受7
1.如何看待’95世妇会7
2.’95世妇会的历史意义7
三、’95世妇会前后,推动社会性别平等的行动9
1.提出响亮的口号“all women are working women”9
2.首次提出进行“性别审计”10
3.成立性别平等局,并担任第一任局长11
四、对国内社会性别平等发展状况的评价13
五、职业生涯中的重要经历14
1.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学习和工作14
2.任职于国际劳工组织的10年15
3.中国就业促进会的工作经历20
4.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评价21
六、家庭环境及价值观23
1.母亲的影响23
2.对下一代的教育24
七、对青年一代的寄语25
1.活到老,学到老25
2.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25
3.心存感恩,不怨天尤人26
4.将自身成长同社会进步相联系26
访谈员后记28
照亮“农家女”的人生之路——谢丽华访谈录32
编者按32
一、我与世妇会33
1.世妇会召开之前的积淀33
2.为筹备世妇会所做的工作38
3.亲历世妇会的印象和感受39
4.’95世妇会的影响40
5.对'95精神内涵的理解47
二、国内外妇女运动的比较48
1.内容方面48
2.工作方式方面49
3.大陆推进性别平等运动的现状49
三、对社会性别平等的理解56
1.男女平等与社会性别平等56
2.性别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56
3.意识的“现代性”与行为选择的“传统性”57
四、20年做公益的体会59
1.与农村妇女的天然联系59
2.目标感强的个人性格59
3.有利的外部环境60
4.一起做事的工作团队60
五、坚持至今的动力和信念63
六、我的成长经历66
七、从事性别平等事业对个人生活的影响68
八、对年轻群体的期望71
访谈员后记73
勿忘初心——王明英访谈录76
编者按76
一、与社会性别平等领域结缘77
1.’95世妇会之前涉及社会性别领域的工作77
2.与’95世妇会结缘80
3.’95世妇会最大的收获80
二、’95世妇会后的行动83
1.推动社会性别平等的大致脉络83
2.环保事业和社会性别的结合88
3.克服困难,勿忘初心90
三、社会性别平等与自己93
1.成长经历中形成的动力和信念93
2.5年难忘的农村经历造就的坚定信念94
3.社会性别平等对家人的影响95
四、’95世妇会前10年和后10年的变化96
五、对男女平等和社会性别平等的认识97
六、我眼中的’95精神98
1.改变从行动开始98
2.路还很长,不断反思99
七、青年要“从小事做起,坚持行动”100
访谈员后记101
与贫困人在一起就是我的使命——王佐芳访谈录104
编者按104
一、从意识的形成到开始行动105
1.成长中的困惑与思考105
2.毕业后的第一份正式工作106
3.留学后开始社区发展工作108
4.从香港乐施会到国际宣明会110
二、1995年北京世界妇女大会113
1.怀柔所见所感:做女人真好113
2.’95世妇会的成果与影响115
3.社会性别分析框架与性别暴力116
三、世妇会后开始专门做社会性别工作118
1.作为联合国社会性别工作志愿者118
2.对妇女参与和妇女需求的思考121
3.社会性别与女男平等123
4.迫切需要具有使命感的人126
四、作为中国项目部负责人129
1.重回乐施会后的工作推进130
2.GAD网络的发展131
3.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132
4.国内妇女运动的契机和挑战136
5.离开乐施会后的继续探索137
五、寄语年轻人141
访谈员后记146
弄潮儿向涛头立——方刚访谈录150
编者按150
一、患“缺爱综合征”的童年151
二、书写同性恋153
三、初识女权主义与男性解放156
四、走入校园:研博之路158
五、转向性教育领域163
六、投身“白丝带”运动168
七、成功与失败178
八、研究与亲密关系182
九、评价与期待:性别平等与男性运动186
访谈员后记192
在服务农村妇女中探寻社会性别平等的历程——赵惠燕访谈录194
编者按194
一、个人生活经历195
1.家庭历史问题——挥之不去的阴影195
2.上山下乡——别样的人生财富196
3.命运的转折198
4.才华始露199
二、结缘’95世妇会200
1.WID小组200
2.陕西农村妇女科技服务中心201
3.社会性别培训202
4.陕西农村妇女科技服务中心的现状204
5.观念的转变,行动的巨变207
6.’95世妇会的影响209
7.中国民间机构的影响力212
8.遭受的困难213
9.坚持的动力215
10.最自豪的事220
三、反思与总结222
四、’95世妇会与家庭224
五、’95精神的传承227
1.对当代社会性别平等的看法227
2.对男女平等和社会性别平等的理解230
3.对“推动社会性别平等”内涵的理解231
4.对年轻群体的期望231
访谈员后记234
“红凤妈妈”眼中的’95世妇会——班理访谈录238
编者按238
一、家庭的土壤培育了我“社会性别”的意识239
二、与’95世妇会结缘241
1.初次接触’95世妇会241
2.间接参与“红凤千花帐”的绣制242
3.基层妇女的声音太小了243
三、’95世妇会后的行动244
1.主动要求回省妇联宣传部工作244
2.从认识到行动:开启环保事业245
3.“我无愧于我的研究工作”249
4.“红凤工程”的渊源与发展253
5.开展项目管理工作258
四、对’95世妇会的感受和评价260
1.最自豪的成果:人过50学了门手艺,做了件很实在的事儿260
2.我的挫败源于黑发熬成白发,但男女平等的进程很缓慢261
五、对大陆社会性别平等运动的评价263
访谈员后记266
温柔地亮剑——李洪涛访谈录268
编者按268
一、曾经的知青和学徒工269
二、来到妇干校,开始妇女教育和性别研究与实践271
1.就职全国妇联管理干部学院271
2.社工系转型,创办“妇女咨询与活动中心”273
3.对妇女以救助为主的理念275
三、亲历’95世妇会280
1.’95世界妇女大会的背景280
2.’95世妇会的经历280
3.’95世妇会对学术界的影响281
4.’95世妇会精神283
四、’95世妇会后的行动286
1.北京市九五社科规划课题“妇女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286
2.接触社会性别288
3.接受中德心理治疗师培训290
4.乐在参与式培训中292
5.将社会性别敏感度纳入项目及服务300
6.反家暴网络的行动足迹305
7.创建中国女性图书馆309
五、对20年来大陆妇女和社会性别平等的评价和思考312
1.男女平等和社会性别平等312
2.依托妇联,有所作为314
3.策略性的女权主义推进317
4.近20年来大陆妇女社会性别平等推动的评价318
六、家庭中的丈夫和女儿320
七、投身于性别平等的动力和信念323
八、对年轻群体的希望325
访谈员后记327
附录 女权主义口述史:作为女权主义行动的口述史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