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护理学 第6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础护理学 第6版
  • 李小寒,尚少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4225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550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576页
  • 主题词:护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础护理学 第6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绪论1

一、课程的地位和基本任务3

二、课程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3

三、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要求4

第二章环境7

第一节 环境与健康9

一、环境概述9

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10

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14

第二节 医院环境15

一、医院环境的特点及分类16

二、医院环境的调控17

第三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27

第一节 医院感染29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与分类29

二、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30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32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33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35

一、消毒灭菌的方法36

二、医院清洁、消毒、灭菌工作44

第三节 手卫生50

一、概述50

二、洗手52

三、卫生手消毒54

四、外科手消毒55

第四节 无菌技术56

一、概述56

二、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57

第五节 隔离技术67

一、概述67

二、隔离种类及措施70

三、隔离技术基本操作方法71

附3-1 与医院感染管理有关的主要法律法规、标准规范79

附3-2负压隔离病区80

附3-3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隔离81

附3-4埃博拉出血热的隔离与预防81

附3-5特殊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隔离81

第四章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83

第一节 病人入院的护理85

一、入院程序85

二、病人进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85

三、病人床单位的准备86

四、分级护理96

第二节 病人的卧位97

一、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97

二、卧位的分类97

三、常用卧位98

四、变换卧位法103

第三节 运送病人法108

一、轮椅运送法108

二、平车运送法110

第四节 病人出院的护理113

一、病人出院前的护理113

二、病人出院当日的护理114

第五节 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115

一、常用的力学原理115

二、人体力学运用原则117

附4-1 护士腰背损伤的预防118

第五章病人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121

第一节 病人的安全123

一、影响病人安全的因素123

二、病人安全需要的评估124

三、医院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125

四、保护病人安全的措施126

第二节 护士的职业防护134

一、职业防护的相关概念及意义134

二、职业暴露的有害因素134

三、护理职业防护的管理136

四、常见护理职业暴露及预防措施137

附5-1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防护142

第六章病人的清洁卫生145

第一节 口腔护理147

一、评估147

二、口腔的清洁护理148

第二节 头发护理153

一、评估153

二、头发的清洁护理153

第三节 皮肤护理158

一、评估158

二、皮肤的清洁护理160

三、压疮的预防与护理167

第四节 会阴部护理176

一、评估176

二、会阴部的清洁护理176

第五节 晨晚间护理180

一、晨间护理181

二、晚间护理181

附6-1灭头虱、虮法182

第七章休息与活动185

第一节 休息与睡眠187

一、休息187

二、睡眠188

第二节 活动198

一、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198

二、病人活动的评估200

三、协助病人活动202

第八章医疗与护理文件207

第一节 医疗与护理文件的记录和管理209

一、医疗与护理文件的记录209

二、医疗与护理文件的管理210

第二节 医疗与护理文件的书写211

一、体温单211

二、医嘱单213

三、出入液量记录单215

四、特别护理记录单216

五、病区交班报告217

六、护理病历218

附8-1计算机在医嘱处理中的应用219

附8-2体温单(范例)221

附8-3长期医嘱单(范例)222

附8-4临时医嘱单(范例)223

附8-5序号式长期医嘱执行单(范例)224

附8-6表格式长期医嘱执行单(范例)225

附8-7粘贴式长期医嘱执行单(范例)226

附8-8出入液量记录单(范例)227

附8-9特别护理记录单(范例)228

附8-10入院病人护理评估表(范例)229

附8-11 住院病人护理评估表(范例)230

附8-12护理计划单(范例)231

附8-13健康教育计划实施记录单(范例)232

第九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235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237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237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239

三、体温的测量242

第二节 脉搏的评估与护理247

一、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化247

二、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248

三、脉搏的测量249

第三节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252

一、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252

二、异常血压的评估及护理254

三、血压的测量255

第四节 呼吸的评估与护理259

一、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259

二、异常呼吸的评估及护理261

三、呼吸的测量263

四、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265

第十章冷、热疗法277

第一节 概述279

一、冷、热疗法的概念279

二、冷、热疗法的效应279

三、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280

第二节冷、热疗法的应用281

一、冷疗法281

二、热疗法289

附10-1 冰槽的使用298

第十一章饮食与营养299

第一节 概述301

一、人体对营养的需要301

二、饮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301

三、饮食、营养与疾病痊愈的关系304

第二节 营养状况的评估305

一、影响因素的评估305

二、饮食营养的评估307

第三节 医院饮食308

一、基本饮食308

二、治疗饮食309

三、试验饮食310

第四节 一般饮食护理311

一、病区的饮食管理311

二、病人的饮食护理311

第五节 特殊饮食护理313

一、胃肠内营养313

二、胃肠外营养319

附11-1胃管种类320

第十二章排泄323

第一节 排尿护理325

一、与排尿有关的解剖与生理325

二、排尿的评估326

三、排尿异常的护理329

四、与排尿有关的护理技术331

第二节 排便护理338

一、与排便有关的解剖与生理338

二、排便的评估339

三、排便异常的护理342

四、与排便有关的护理技术344

第十三章给药355

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357

一、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357

二、给药的原则358

三、给药的途径358

四、给药的次数与时间359

五、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360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363

第三节 注射给药法365

一、注射原则365

二、注射前准备366

三、常用注射法369

第四节 雾化吸入法382

一、超声波雾化吸入法382

二、氧气雾化吸入法384

三、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法386

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法388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388

二、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法392

三、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393

四、普鲁卡因过敏试验394

五、碘剂过敏试验394

六、链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394

第六节 局部给药395

一、滴药法395

二、插入法395

三、皮肤给药398

四、舌下用药399

附13-1 静脉注射泵的使用399

附13-2动脉注入药液的方法400

附13-3压缩雾化吸入法401

附13-4 胰岛素笔注射403

第十四章静脉输液与输血405

第一节 静脉输液407

一、静脉输液的原理及目的407

二、静脉输液的常用溶液及作用407

三、常用输液部位409

四、常用静脉输液法409

五、输液速度及时间的计算415

六、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416

七、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416

八、输液微粒污染419

九、输液泵的应用420

第二节 静脉输血422

一、静脉输血的目的及原则422

二、血液制品的种类423

三、静脉输血的适应证与禁忌证424

四、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425

五、静脉输血的方法428

六、自体输血和成分输血431

七、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432

八、输血反应和意外的监测与报告435

附14-1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437

附14-2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438

附14-3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法441

第十五章标本采集447

第一节 概述449

一、标本采集的意义449

二、标本采集的原则449

第二节 各种标本的采集450

一、血液标本的采集450

二、尿液标本的采集457

三、粪便标本的采集459

四、痰液标本的采集462

五、咽拭子标本的采集464

第十六章疼痛病人的护理467

第一节 疼痛概述469

一、疼痛的概念470

二、疼痛的原因及发生机制470

三、疼痛的分类471

四、疼痛对个体的影响471

第二节 影响疼痛的因素473

一、内在因素473

二、外在因素474

第三节 疼痛的护理475

一、疼痛的护理流程475

二、疼痛的护理评估475

三、疼痛的护理措施478

附16-1疼痛控制的标准482

附16-2应用PCA泵病人的护理措施483

附16-3疼痛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484

第十七章病情观察及危重症病人的管理487

第一节 病情观察489

一、病情观察的概念及意义489

二、护士应具备的条件489

三、病情观察的方法489

四、病情观察的内容490

第二节 危重症病人的管理494

一、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抢救设备管理494

二、危重症病人的护理496

第三节 常用急救技术498

一、心肺复苏技术498

二、洗胃法504

三、人工呼吸器507

附17-1 危重病人APACHEⅡ评分表509

第十八章临终护理513

第一节 临终关怀515

一、临终关怀的概念和意义515

二、临终关怀的发展516

三、临终关怀的研究内容516

四、临终关怀的理念和组织形式517

五、临终关怀机构的基本服务项目518

第二节 濒死与死亡519

一、濒死与死亡的定义519

二、死亡的标准520

三、死亡过程的分期521

第三节 临终病人及家属的护理522

一、临终病人的生理评估及护理522

二、临终病人的心理评估及护理524

三、临终病人家属的护理526

第四节 死亡后的护理527

一、尸体护理528

二、丧亲者的护理529

附18-1 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技术规范(成人质控版)531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533

参考文献5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