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 秦宣著;杨耕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22230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55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467页
  • 主题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

一、“冷战”后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的新特点2

二、“冷战”后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7

三、社会主义理论研究面临的新挑战30

四、深化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对策35

第一章 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历史贡献41

一、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43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阶段58

三、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历史贡献64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71

第二章 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75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76

二、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81

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88

四、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99

第三章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110

一、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112

二、实现绝大多数人利益是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116

三、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19

四、消灭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前提122

五、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无产阶级的统治是建立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124

第四章 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和主要经验128

一、中国人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偶然性129

二、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134

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经验141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历史地位14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14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阶段151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62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和主要内容169

一、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的争论169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174

三、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179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183

第七章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189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多维探索190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201

三、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205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08

第八章 社会主义改革的多层次解读221

一、改革是革命性的变革,是一场革命222

二、改革是体制机制的改进、改良和完善227

三、改革是重建、重组和革新232

四、全面深化各个层次的改革,避免改革中的“瞎折腾”236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244

一、社会制度的多层含义245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250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构成和层次254

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几点思考258

第十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62

一、概括提炼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要性263

二、概括提炼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论依据266

三、概括提炼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实践依据271

四、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方法278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民主及其在中国的实践286

一、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和国家形态287

二、民主是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形式291

三、民主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295

四、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的实践300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309

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310

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内涵313

三、推进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途径318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329

一、准确理解“社会”“和谐”的含义329

二、准确把握“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336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及主要特征343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经验351

一、改革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351

二、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364

三、改革必须依靠人民,改革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374

四、改革必须正确处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386

五、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两点启示397

第十五章 大数据与社会主义的未来402

一、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决定性力量403

二、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以“大数据”为标志的新时代409

三、大数据为开辟社会主义未来创造了良好条件414

结束语 21世纪社会主义复兴的先决条件425

一、通过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壮大社会主义的整体实力426

二、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429

三、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续写科学社会主义新篇章433

索引442

主要参考文献449

后记4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