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玻璃器皿生产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玻璃器皿生产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0508309.jpg)
- 刘新华,刘静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9518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玻璃器皿-生产工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玻璃器皿生产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玻璃器皿的发展史1
1.1.1 天然玻璃和玻璃的发现1
1.1.2 国外玻璃的发展1
1.1.3 中国玻璃的发展2
1.2 玻璃器皿的分类6
1.2.1 按用途分类6
1.2.3 按制造方法分类7
1.2.2 按功能分类7
1.3 玻璃器皿的未来8
1.3.1 绿色器皿玻璃组成8
1.3.2 器皿玻璃原料8
1.3.3 器皿玻璃熔化9
1.3.4 玻璃器皿造型9
1.3.5 器皿玻璃生产设备9
1.3.6 生产技术管理9
2.1.2 玻璃无固定的熔点10
2.1.1 透明及各向同性10
2.1 玻璃态的特性10
第2章 器皿玻璃的性能10
2.1.3 玻璃的亚稳性11
2.1.4 玻璃变化的可逆性11
2.1.5 玻璃的可变性11
2.2 器皿玻璃的性能12
2.2.1 热膨胀系数12
2.2.2 热稳定性能17
2.2.3 折射率和透光率19
2.2.4 玻璃机械强度的基本概念24
2.2.5 化学稳定性25
2.2.6 玻璃的析晶29
2.2.7 黏度-温度特性(料性)31
第3章 器皿玻璃的原料33
3.1 器皿玻璃的主要原料33
3.1.1 引入二氧化硅的原料33
3.1.2 引入氧化铝的原料35
3.1.3 引入氧化硼的原料36
3.1.4 引入氧化钠的原料38
3.1.5 引入氧化钾的原料39
3.1.6 引入氧化钙的原料39
3.1.7 引入氧化镁的原料40
3.1.8 引入氧化钡的原料41
3.1.9 引入氧化锌的原料41
3.1.10 引入氧化铅的原料42
3.2 器皿玻璃的辅助原料43
3.2.1 着色剂原料43
3.2.2 澄清剂原料49
3.2.3 脱色剂原料51
3.2.4 乳浊剂原料52
3.2.5 助熔剂原料53
3.2.6 氧化与还原剂原料54
3.2.7 碎玻璃54
4.1.2 玻璃化学组成的设计程序56
4.1.1 玻璃化学组成的设计原则56
第4章 器皿玻璃的化学组成56
4.1 器皿玻璃化学组成的设计56
4.2 普通无色明料器皿玻璃的化学组成58
4.2.1 坩埚窑人工吹制成形玻璃的化学组成58
4.2.2 池窑玻璃的化学组成59
4.3 普通颜色玻璃的化学组成61
4.3.1 钴蓝玻璃化学组成62
4.3.2 铜蓝色玻璃化学组成63
4.3.4 锰红色玻璃化学组成64
4.3.3 铬绿色玻璃化学组成64
4.3.5 氧化镍灰色玻璃化学组成65
4.3.6 混合着色剂着色玻璃66
4.4 稀土氧化物着色玻璃68
4.5 红黄玻璃化学组成69
4.5.1 硒红玻璃69
4.5.2 硒镉红玻璃70
4.5.3 硒镉黄玻璃71
4.5.4 铜红玻璃72
4.5.5 锑红玻璃73
4.6 硫碳着色玻璃化学组成74
4.7 乳浊玻璃的化学组成75
4.7.1 白色乳浊玻璃75
4.7.2 颜色乳浊玻璃78
4.8 套料玻璃器皿的化学组成78
4.9 晶质器皿玻璃的化学组成79
4.9.1 铅晶质玻璃化学组成80
4.9.2 无铅晶质玻璃的化学组成81
4.10 耐热器皿玻璃的化学组成84
4.11 特殊器皿玻璃的化学组成85
第5章 器皿玻璃配方与性能计算87
5.1 玻璃配方的计算与设计87
5.1.1 根据确定的玻璃化学组成计算配方88
5.1.2 以100份重石英砂为基础时的配方计算92
5.1.3 根据给定的玻璃配方计算玻璃的化学组成93
5.1.4 根据给定的摩尔分数计算质量分数95
5.2.1 玻璃热膨胀系数的计算97
5.2 玻璃性能计算97
5.2.2 玻璃密度的计算101
5.2.3 玻璃抗张强度和耐压强度的计算102
5.2.4 玻璃硬度的计算103
5.2.5 玻璃比热容的计算104
5.2.6 玻璃黏度的计算105
5.2.7 玻璃熔化温度的计算106
第6章 器皿玻璃的配料108
6.1 玻璃器皿生产工艺108
6.2 配合料制备工艺108
6.2.1 排仓配料工艺109
6.2.2 群仓配料工艺109
6.2.3 双排仓配料工艺110
6.2.4 半机械配料工艺111
6.2.5 手工配料工艺111
6.3 配合料的称量113
6.4 配合料的混合114
6.5.1 配合料的成球原理115
6.5 配合料的粒化115
6.5.2 影响球粒产量和质量的工艺因素116
6.6 配合料的输送与贮存117
6.7 原料的管理117
6.8 配合料的质量要求与控制118
6.8.1 配合料的正确性和稳定性118
6.8.2 配合料的水分118
6.8.3 配合料的气体率119
6.8.4 配合料的均匀度119
6.8.5 配合料分层控制119
6.9 配合料的质量检验121
6.9.1 化学分析检验121
6.9.2 配合料均匀度检验121
6.9.3 配合料水分检验122
6.10 配合料均匀度测定122
6.12 配料设备123
6.12.1 混料设备123
6.11 配合料的除铁123
6.12.2 称量设备127
6.13 器皿玻璃原料采购与技术要求130
6.14 常用玻璃原料简易鉴别133
第7章 器皿玻璃的熔制140
7.1 玻璃的熔制过程140
7.1.1 硅酸盐形成阶段140
7.1.2 玻璃的形成阶段142
7.1.3 玻璃液的澄清阶段144
7.1.4 玻璃液的均化阶段145
7.1.5 玻璃液的冷却阶段146
7.1.6 影响玻璃熔化的因素147
7.2 玻璃熔炉概况147
7.2.1 坩埚炉148
7.2.2 池炉155
7.2.3 电熔炉165
7.3 硒硫化镉玻璃的生产173
7.3.1 着色机理173
7.3.2 基础玻璃组成174
7.3.3 原料的选择与配料176
7.3.4 熔制工艺177
7.3.5 生产问题分析178
7.4 乳浊玻璃的生产179
7.4.1 乳浊玻璃的分类179
7.4.2 乳浊玻璃形成的机理179
7.4.3 乳浊玻璃的生产工艺特点180
7.5 硫碳着色玻璃的生产182
7.6 铅晶质玻璃的熔制183
第8章 玻璃器皿制品的成形185
8.1 玻璃成形的理论基础185
8.1.1 玻璃黏度对成形的作用185
8.1.2 玻璃表面张力对成形的作用186
8.1.3 相关性质对成形的影响187
8.1.4 玻璃的成形制度188
8.2 玻璃器皿的成形方法189
8.2.1 人工吹制成形189
8.2.3 艺术玻璃的成形方法简介192
8.2.2 自由成形192
8.2.4 离心浇注法成形194
8.2.5 压制法成形194
8.2.6 压吹法成形195
8.2.7 机械吹制成形196
8.2.8 高脚酒杯的成形198
8.3 玻璃成形模具200
8.3.1 玻璃模具分类200
8.3.2 模具材料要求201
8.3.3 模具材料种类202
8.3.4 模具的检查203
第9章 玻璃器皿制品的应力与退火204
9.1 玻璃制品中的应力204
9.1.1 玻璃中的热应力204
9.1.2 玻璃中的结构应力205
9.1.3 玻璃中的机械应力206
9.2 玻璃制品中应力的检查206
9.2.1 应力测量原理与计算206
9.2.2 应力的测量与设备207
9.3 玻璃器皿的退火209
9.3.1 玻璃的退火温度209
9.3.2 玻璃器皿制品退火过程210
9.3.3 玻璃制品退火曲线的计算211
9.3.4 制品退火的有关问题212
9.3.5 玻璃制品退火炉212
9.3.6 退火炉的发展方向215
9.4.1 玻璃制品的破裂机理216
9.4 玻璃器皿制品的破裂216
9.4.2 套料制品的破裂217
9.4.3 套料制品的应力检查219
9.4.4 制品破裂原因分析与判断219
第10章 玻璃器皿制品的加工224
10.1 玻璃器皿制品的爆口224
10.2 玻璃器皿制品的磨口226
10.3 玻璃器皿制品的抛光228
10.3.1 机械抛光228
10.3.2 化学抛光229
10.4 玻璃器皿制品的烘口232
10.3.3 火焰抛光232
10.4.1 圆盘式烧口机233
10.4.2 带式烧口机235
10.5 玻璃制品的切割与钻孔236
10.5.1 切割236
10.5.2 钻孔237
10.6 玻璃器皿制品的钢化237
11.1.1 基础釉的化学组成及要求241
第11章 玻璃器皿制品的装饰241
11.1 玻璃制品的彩饰241
11.1.2 基础釉的制备243
11.1.3 色料的制备244
11.1.4 彩釉料的制备247
11.1.5 彩釉的应用248
11.1.6 彩釉的烧成(烤花)259
11.2 玻璃制品的刻花装饰262
11.2.1 机械刻花263
11.2.2 等离子弧刻花266
11.2.3 激光刻花267
11.2.4 喷砂雕刻269
11.3 玻璃制品的化学装饰273
11.3.1 化学蚀刻装饰273
11.3.2 化学蒙砂装饰274
11.4 彩虹和描金装饰275
11.5.1 银黄扩散装饰276
11.5 扩散着色装饰276
11.5.2 铜红扩散装饰278
11.6 其他装饰方法279
第12章 玻璃器皿制品的造型设计281
12.1 玻璃器皿制品的造型设计281
12.1.1 实用造型281
12.1.2 艺术造型281
12.1.3 需要注意的问题282
12.2.2 外观283
12.2 玻璃器皿制品的设计基本要点及原则283
12.2.1 功能283
12.2.3 适用性284
12.2.4 便利性与安全性284
12.2.5 语意表达284
12.3 玻璃器皿制品的时尚性286
12.3.1 简洁和抽象287
12.3.2 流线型290
12.3.3 色彩与绘画290
12.3.4 科学创新性293
12.4 玻璃器皿制品的形态构成294
12.4.1 变化与统一295
12.4.2 形象的重复296
12.4.3 整体的韵律297
12.4.4 对比与调和297
12.4.5 对称与平衡299
12.5 玻璃器皿制品的系统设计300
12.5.1 人因方式设计300
12.4.6 形象的特异300
12.5.2 绿色设计301
12.5.3 非物质设计302
12.5.4 感性设计304
12.6 玻璃器皿制品造型的设计程序305
12.6.1 玻璃器皿制品的市场调研与分析305
12.6.2 初步设计——确定目标305
12.6.5 模型——最后定案306
12.6.4 设计效果图——形态功能展示306
12.6.3 深化造型设计——逐步完善306
第13章 玻璃器皿制品的缺陷308
13.1 玻璃中的气泡308
13.1.1 气泡的产生原因308
13.1.2 气泡缺陷的判断与检验方法313
13.2 玻璃中的结石314
13.2.1 结石的来源分析314
13.2.2 结石的检验321
13.3 玻璃中的条纹和节瘤323
13.3.1 玻璃中条纹产生的原因324
13.3.2 表面张力对消除条纹的作用325
13.3.3 条纹的检验325
第14章 器皿玻璃性能测定方法与标准327
14.1 测定方法327
14.1.1 玻璃热膨胀系数测定方法327
14.1.2 玻璃的热稳定性测定方法331
14.1.3 玻璃密度的测定方法336
14.1.4 玻璃软化点的测定方法(自重伸长法)339
14.1.5 玻璃透光率的测定方法340
14.1.6 玻璃折射率的测定方法342
14.1.7 玻璃化学稳定性的测定方法345
14.1.8 玻璃退火温度的测定方法(偏光仪法)351
14.2 玻璃器皿标准352
14.2.1 机压玻璃杯(ZBY 22002—1986)353
14.2.2 人工吹制玻璃杯(ZBY 22003—1986)355
14.2.3 英国晶质玻璃标准357
14.3 玻璃及玻璃器皿术语定义359
参考文献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