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规模化养猪新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规模化养猪新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3/30514789.jpg)
- 段诚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64514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33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71页
- 主题词:猪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规模化养猪新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规模化养猪与农户传统养猪的区别1
(一)传统养猪1
(二)规模化养猪1
1.规模化养猪的概念及意义1
第一章 规模化养猪的类型与规模大小1
2.规模化养猪的基本特点4
3.规模化养猪具备的物质技术条件5
4.当前我国规模化养猪存在的主要问题7
2.猪种及经营规模8
3.饲料及饲养方式8
4.猪舍环境8
1.生产目的与经营方式8
(三)规模化养猪与传统养猪的区别8
5.生产效率与饲养效果9
二、规模化养猪场的类型9
(一)母猪专业场9
(二)商品肉猪专业场11
(三)自繁自养专业场12
(四)公猪专业场14
三、养猪专业场规模的确定15
(一)影响养猪专业场规模的主要因素15
1.生产力水平15
2.市场状况15
3.管理人员水平和技术人员素质15
1.确定经营规模的主要指标与步骤16
(二)确定养猪专业场规模的方法16
2.经营规模的确定方法16
5.社会经济条件16
6.资金数量16
4.自然资源条件16
(三)养猪专业场的饲养规模20
第二章 猪场适宜品种(品系)的选择与利用23
一、我国现有猪种概述23
(一)地方猪种的类型及主要性能23
1.地方猪种23
2.地方猪种的主要生产性能23
3.地方猪种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的利用29
(二)培育品种29
1.培育猪种类型的划分29
2.培育猪种的主要生产性能30
(三)国外引入的主要猪种及性能31
1.主要猪种31
2.外种猪的利用35
二、品种(系)的选择35
(一)性状的选择36
1.性状的遗传力及遗传相关36
2.性状的选择40
(二)适宜品种的确定46
1.国外猪品种使用情况46
2.我国猪品种使用情况47
(三)个体选择48
1.公猪的选择49
2.母猪的选择50
(一)国内外发展状况52
三、种猪性能测定52
(二)测定方法53
1.测定猪的条件53
2.测定期54
3.饲喂方式54
4.测定指标55
5.资料的处理办法55
(三)测定制度57
1.后裔测定57
2.场内测定59
(四)氟烷基因型检测60
2.PCR扩增的反应条件62
1.DNA的提取62
3.酶切及电泳63
(五)国内中心测定站测定方法64
1.送检猪的要求64
2.日粮64
3.饲养管理65
4.测定内容65
5.测定结果65
四、杂交组合的选择66
(一)杂交的方式66
1.两品种简单杂交67
2.三品种杂交67
(二)杂种优势68
3.四品种杂交68
1.杂种优势的理论基础69
2.杂种优势的类型71
3.杂种优势及其效应的估计72
(三)遗传互补性72
1.遗传互补性的概念72
2.利用遗传互补性的举例74
(四)杂交组合的确定74
1.配合力测定74
2.国外优良杂交组合利用概况76
3.我国优良杂交组合利用概况78
五、繁育体系的建立81
(一)繁育体系的概念81
2.种猪繁殖场82
(二)猪场(群)的专业化分工82
1.原种猪场82
3.商品猪场83
(三)猪群的结构84
(四)繁育体系的任务85
第三章 猪的繁殖87
一、母猪的繁殖87
(一)母猪生殖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功能87
1.卵巢87
2.内生殖道88
3.外生殖器官89
1.母猪发情的调节90
(二)发情与适时配种90
2.初情期91
3.发情征状与周期93
4.排卵与适时配种95
(三)妊娠与分娩97
1.妊娠诊断97
2.预产期的推算99
3.分娩99
(四)影响母猪繁殖成绩的因素102
1.遗传力的影响102
2.繁殖障碍103
3.营养的影响103
二、公猪的生殖104
(一)公猪的生殖器官104
4.环境的影响104
5.疾病的影响104
(二)公猪的生殖生理106
1.生殖的调节106
2.精子的发生106
3.初情期108
4.适配年龄108
(三)公猪的合理利用108
1.初配年龄和体重108
2.性行为与调教108
4.公母比例109
3.使用强度109
5.使用年限110
6.配种场地110
(四)公猪的生殖障碍110
1.遗传缺陷110
2.环境应激111
3.传染病感染112
三、人工授精112
(一)人工授精概述112
1.人工授精的历史112
2.人工授精的优点113
3.人工授精的缺点114
2.精子的形态和结构115
(二)精液生理115
1.精液的特性115
3.精清116
(三)人工授精技术116
1.采精前的准备116
2.采精方法117
3.精液品质检查118
4.精子畸形的原因122
5.精液的稀释和保存122
6.运输125
7.输精126
8.人工授精实验室常用设备126
1.能量129
(一)营养需要129
第四章 猪的营养与饲料饲养129
一、猪的营养需要129
2.蛋白质133
3.矿物质137
4.维生素142
5.水146
(二)饲养标准146
1.猪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的差异147
2.营养需要或饲养标准的制定原则148
3.猪的饲养(营养需要)标准的选择和合理使用148
二、猪的常用饲料161
(一)饲料种类161
1.能量饲料162
(二)营养特点162
2.蛋白质饲料174
3.矿物质饲料191
4.维生素饲料192
5.青绿饲料197
6.粗饲料199
7.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200
(三)常用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209
三、饲料的配制技术222
(一)预混合料的配制222
1.微量元素预混料222
1.蛋白质浓缩料的配制方法225
(二)蛋白质浓缩料225
2.维生素预混料225
2.蛋白质浓缩料配制的注意事项226
3.蛋白质浓缩料的配合及配方示例226
(三)全价配合饲料226
1.十字交叉的配方示例227
2.全价饲料配合的技巧228
3.全价料配方示例231
四、饲料的加工方法236
(一)粉碎236
(二)制粒236
(三)膨化238
(四)焙炒熟化238
1.青贮设备239
2.青贮方法239
(五)发酵239
(六)青贮239
3.青贮料的品质鉴定240
(七)打浆240
五、饲养技术241
(一)初生及哺乳仔猪的饲养241
1.初生仔猪的饲养241
2.哺乳仔猪的饲养241
3.饲养技术要点242
(二)仔猪早期断奶243
1.早期断奶的可能性和适宜断奶时间243
2.早期断奶的优越性和不足243
3.早期隔离式断奶244
4.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245
(三)生长育肥猪的饲养246
1.生长育肥猪机体蛋白和脂肪沉积的规律247
2.生长育肥猪的饲粮与饲养248
3.适时出栏248
(四)种猪的饲养248
1.后备种猪的饲养248
2.配种前的饲养249
3.孕期饲养249
4.产仔前后饲养251
5.泌乳期的饲养251
6.成年公猪的饲养管理252
第五章 集约化养猪的生产工艺253
一、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技术254
(一)生产工艺流程254
1.一点一线的生产工艺255
2.两点或三点生产工艺258
(二)生产工艺263
1.繁殖节律的确定263
2.母猪繁殖周期与肉猪生产周期264
3.主要工艺技术264
(三)车间、单元和栏位的设置270
1.车间数的确定270
2.生产工艺流程中各种技术参数的确定270
3.各车间单元数和栏位数的设置272
4.各车间栏位面积274
二、管理技术规程276
5.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276
(一)配种怀孕舍的管理技术规程278
1.种公猪的管理技术规程278
2.配种母猪的管理技术规程280
(二)妊娠舍的管理技术规程282
1.妊娠母猪的管理技术282
2.妊娠舍日常工作程序283
(三)产仔哺乳舍管理技术规程283
(四)保育舍管理技术规程291
(五)生长肥育舍管理技术规程293
第六章 猪场的建设与设备297
(一)气候特点及其与猪舍建筑的关系298
一、猪场场址选择及建筑物规划布局298
(二)猪场场地选择应考虑的因素301
1.地势和地形301
2.水源302
3.土质303
4.交通条件304
5.社会联系304
(二)猪场内部的规划和布局304
1.猪场建筑物的总体分区规划304
2.猪场建筑物的合理布局306
二、猪舍设计与猪舍建筑311
(一)猪舍设计的基本原则311
1.猪舍建筑材料312
(二)猪舍建筑312
2.各类猪舍的建筑特点314
(三)猪舍设计参考图例317
1.配种公母猪舍317
2.妊娠母猪舍319
3.产仔母猪舍320
4.断奶仔猪保育舍321
5.生长肥育猪舍324
三、猪舍内部设备及猪场必备设施327
(一)选择设备的原则327
(二)舍内必备设备及规格327
1.围栏设备327
2.饲料加工设备332
3.饲喂设备337
4.供水设备340
5.尸体处理设备342
6.清洗消毒设备343
7.运输设备346
8.检测仪器和用具347
(三)猪场的必备设施348
1.猪场卫生防护和消毒设施348
2.猪场内的排水设施349
3.猪场的贮粪设施349
4.猪舍附属设施351
5.后勤保障设施351
一、猪舍环境条件及控制353
第七章 环境控制353
(一)猪舍的适宜环境354
1.温度对猪生长的影响354
2.湿度对猪生长的影响356
3.气流对猪生长的影响357
4.有害气体对猪生长的影响358
5.其他因素对猪生长影响360
6.环境的有效温度361
(二)猪舍环境控制362
1.猪舍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363
2.猪舍采暖369
3.猪舍降温382
4.猪舍通风换气387
二、粪尿的处理与利用394
(一)规模化猪场粪尿对环境的污染394
1.大气污染394
2.水体和土壤污染395
(二)规模化猪场粪尿的产生及特性396
1.粪尿及污水产生量396
2.粪尿与废水水质396
(三)猪场污水排放要求396
(四)粪尿的收集与分离398
1.粪尿清除与收集398
2.粪尿分离400
(五)粪尿污水处理与利用401
1.厌氧处理401
2.好氧处理408
3.粪尿的综合利用414
第八章 猪场的卫生防疫421
一、规模化养猪卫生防疫措施421
(一)管理区与生产区划分421
(二)消毒422
(三)购进猪只的检疫423
(四)死猪尸体及粪污处理424
(五)灭鼠、灭蚊蝇424
(六)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424
二、规模化猪场主要传染病免疫程序425
三、病料采集、保存和运输426
(一)注意事项426
(一)常用细菌学诊断技术427
1.细菌标本片的制备和染色427
(二)样品的采集427
四、常用诊断技术427
(三)样品的包装与运输427
2.细菌形态学观察429
3.细菌的分离培养方法430
4.菌种保存方法430
5.细菌的鉴定431
(二)常用病毒学诊断技术431
1.病毒的分离培养方法431
2.病毒的收获433
3.病毒的提纯433
1.直接凝集试验434
4.电镜观察434
(三)血清学诊断技术434
2.间接凝集试验436
3.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438
4.沉淀反应439
5.中和试验440
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441
7.免疫荧光技术443
五、常用疫苗与消毒药物444
(一)常用疫苗444
(二)猪场常用消毒药445
1.用于环境和用具消毒药445
2.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药447
3.用于创伤的消毒防腐药448
六、规模化猪场兽医诊断室的建立449
(一)常规剖解器械、药品450
(二)细菌分离培养的相关仪器及药品450
(三)血清学检测的相关设备及药品451
(四)寄生虫检验的有关仪器及药品451
第九章 常见病的防治453
一、传染病453
(一)猪瘟453
(二)非洲猪瘟458
(三)猪口蹄疫459
(四)猪水疱病461
(五)猪水疱性口炎462
(六)猪伪狂犬病464
(七)猪细小病毒病467
(八)猪生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471
(九)猪流行性乙型脑炎475
(十)猪流行性感冒477
(十一)猪痘479
(十二)猪脑心肌炎480
(十三)猪腹泻性传染病481
(十四)猪丹毒489
(十五)猪肺疫492
(十六)猪喘气病495
(十七)猪水肿病497
(十八)猪链球菌病499
(十九)猪传染性胸膜肺炎501
(二十)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503
(二十一)猪布氏杆菌病504
(二十二)猪结核病505
(二十三)猪李氏杆菌病506
(二十四)猪钩端螺旋体病507
二、寄生虫病508
(一)猪蛔虫病508
(二)猪弓形虫病509
(三)猪疥癣512
2.胃肠炎513
1.消化不良513
(一)消化系统疾病513
三、普通病513
3.便秘514
(二)呼吸系统病515
1.支气管炎515
2.肺炎515
3.感冒516
(三)营养缺乏性疾病516
1.佝偻病516
2.仔猪贫血517
(四)非传染性繁殖障碍性疾病518
1.母猪难产518
2.胎衣不下519
3.母猪不孕症520
4.非传染性流产521
5.死胎522
6.子宫内膜炎522
7.乳房炎523
8.产褥热524
9.母猪产后瘫痪524
10.无乳及泌乳不足525
(五)中毒性疾病525
1.食盐中毒525
2.酒糟中毒526
3.棉籽饼中毒527
4.发霉饲料中毒528
5.氟乙酰胺中毒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