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音响师声学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音响师声学基础
  • 齐娜,孟子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4729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6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175页
  • 主题词:电声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音响师声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人类生活在声音世界1

1.2 声音2

1.2.1 声音是什么2

1.2.2 声音是怎么传播的3

1.2.3 人是如何说话的4

1.2.4 声音有哪些性质4

1.2.5 人的耳朵怎么能听见声音4

1.2.6 声音是如何接收的5

1.3 声学的发展史5

1.4 声学的广延性6

1.5 声音在视听技术中的地位7

1.5.1 声音在视听技术中的作用7

1.5.2 声音和光的争论8

1.6 关于学习方法、专业特点、素质教育8

第2章 振动与波10

2.1 与振动相关的基本概念及术语10

2.2 质点的自由振动11

2.2.1 质点振动系统的概念11

2.2.2 自由振动12

2.2.3 自由振动的能量14

2.3 质点的衰减振动15

2.3.1 质点衰减振动方程15

2.3.2 质点衰减振动规律16

2.4 质点的强迫振动17

2.4.1 强迫振动17

2.4.2 质点的强迫振动的规律17

2.4.3 电声器件的振动控制工作原理18

第3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0

3.1 波动的基本概念20

3.2 与声场波动特性相关的名词与术语23

3.2.1 声压的基本概念23

3.2.2 声功率与声强24

3.2.3 声压级与声强级的概念25

3.3 声音的传播速度及有关现象26

3.3.1 声速26

3.3.2 声速与风速和温度梯度等相关现象27

3.4 声波的反射与折射定理29

3.4.1 反射和折射定理29

3.4.2 与反射和折射相关的基本概念31

3.4.3 全反射和全透射31

3.5 声波的绕射和其他波动现象32

3.5.1 惠更斯原理32

3.5.2 声波的衍射32

3.6 运动声源的多普勒效应34

3.7 声学单位与声级35

3.7.1 常用的声学单位35

3.7.2 声级36

3.7.3 声压级的相加问题37

3.8 电—力—声类比38

3.8.1 机电类比38

3.8.2 电声类比40

第4章 人耳的听觉特性44

4.1 听觉生理系统44

4.1.1 听觉器官及听觉产生机理44

4.1.2 听觉感受的主观描述参量46

4.2 响度感分析47

4.2.1 感觉阈限与韦伯定律47

4.2.2 响度、响度级48

4.2.3 等响曲线48

4.2.4 声音的掩蔽效应50

4.3 音调感52

4.4 音色与谐和感52

4.5 声像感与双耳听觉53

4.6 听觉的时间效应54

第5章 声音信号分析55

5.1 信号的概念及分类描述55

5.1.1 信号的分类55

5.1.2 随机信号的描述和特征57

5.2 声音信号的频谱分析61

5.2.1 信号的频谱61

5.2.2 傅里叶级数及傅里叶变换62

5.2.3 信号的频谱与频带宽度63

5.3 音色与声谱65

5.3.1 决定音色的因素65

5.3.2 一些谐和谱的音色65

5.4 信号的数字化及处理68

5.4.1 数据采样68

5.4.2 量化及编码70

5.5 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72

第6章 音律分析74

6.1 听觉的谐和性及乐音74

6.1.1 听觉的谐和性74

6.1.2 乐音及乐音的基本要素75

6.2 音高标准75

6.3 音律计算法76

6.4 十二平均律77

6.5 五度相生律78

6.6 纯律80

6.7 不同律制的比较80

第7章 乐器声学82

7.1 乐器的基本结构82

7.2 乐器的分类82

7.3 乐器的声学参数83

7.4 弦乐器84

7.4.1 弦的振动方式和振动频率84

7.4.2 弦的音高84

7.4.3 弦的音色85

7.4.4 弦乐器举例86

7.5 管乐器88

7.5.1 边棱音管乐器88

7.5.2 簧管乐器89

7.5.3 唇管乐器90

7.5.4 管内空气柱的振动频率90

7.5.5 管长修正91

7.5.6 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简介92

7.5.7 实例分析——埙的声学原理分析93

7.6 打击乐器96

7.6.1 膜振动原理97

7.6.2 棒振动原理97

7.6.3 板振动原理98

第8章 声乐和语音分析基础99

8.1 发声机理99

8.1.1 发声器官的构造99

8.1.2 发声器官的声学特性100

8.2 歌唱发声102

8.3 汉语语音学103

8.3.1 汉语语音的特点103

8.3.2 声调104

8.3.3 语言频谱104

8.4 声乐与器乐的音区比较107

第9章 噪声评价及噪声控制标准109

9.1 噪声109

9.1.1 噪声的来源109

9.1.2 噪声的危害109

9.2 噪声评价量109

9.2.1 计权声级109

9.2.2 噪声评价曲线111

9.2.3 等效声级112

9.2.4 噪声渲染级113

9.2.5 感觉噪声级113

9.3 噪声控制标准114

9.3.1 听力保护与健康保护噪声标准114

9.3.2 环境噪声标准115

9.3.3 室内噪声标准115

9.4 吸声以及吸声降噪117

9.4.1 吸声系数118

9.4.2 常见的吸声材料118

9.4.3 吸声降噪120

9.5 隔声与隔声降噪120

9.5.1 隔声评价与隔声标准121

9.5.2 单层均匀介质的隔声122

9.5.3 双层均匀介质墙的隔声123

9.5.4 门窗的隔声124

9.6 振动控制124

9.6.1 隔振的概念124

9.6.2 隔振原理125

9.6.3 隔振装置的设计与应用126

9.6.4 振动的评价与标准127

第10章 室内声学原理129

10.1 室内声学基本概念129

10.2 室内声场的分析方法130

10.2.1 室内声场130

10.2.2 室内几何声学方法131

10.3 室内稳态声场132

10.3.1 室内声的组成132

10.3.2 室内声场的建立和稳定过程133

10.3.3 直达声场与混响声场133

10.4 房间内声场的衰减与混响时间135

10.5 房间共振136

10.5.1 房间共振与“声染色”136

10.5.2 驻波的原理137

10.5.3 房间的共振频率138

10.5.4 影响房间共振的因素140

10.6 音质设计的一般要求141

10.6.1 音质设计的一般要求141

10.6.2 室内音质设计的一般步骤142

第11章 音质评价144

11.1 音质评价的因素和复杂性144

11.2 评价术语145

11.2.1 音质主观评价术语145

11.2.2 音质客观评价参量148

11.3 音质的主观评价方法151

11.3.1 对偶比较法151

11.3.2 系列范畴法152

11.4 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的关系156

11.5 影视节目的音质评价问题156

11.6 电声产品质量的主观评价160

参考文献1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