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教本 生物学纲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学教本 生物学纲要
  • 黄赓祥译 著
  • 出版社: 龙门联合书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48
  • 标注页数:732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7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学教本 生物学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物学之范围1

甲 生命之起源2

乙 生物科学3

丙 生物学与人生5

第二章 构成生命之细胞7

甲 细胞9

乙 细胞分裂13

第三章 生命之基本物质14

甲 原生质观念15

乙 生命物质一元化18

一 结构19

二 化学组成21

三 代谢作用25

四 维持常状与生长27

五 生殖28

六 激感与适应29

一 绿球藻32

甲 绿色植物32

第四章 生物之代谢作用32

二 营养料之综合33

三 呼吸36

乙 动物37

一 变形虫38

二 摄取营养料39

三 呼吸与排泄40

一 细菌41

丙 非绿色植物41

二 自然界中元素之环轮43

三 烂草浸液中之小世界46

第五章 复细胞生物50

第六章 植物本体58

甲 结构61

一 根之种类64

二 根之组成68

三 茎之种类71

四 茎之组成73

五 叶之种类78

六 叶之组成81

乙 生理83

一 转运85

二 蒸发88

三 养料之利用90

四 激感与适应90

第七章 植物之生殖95

甲 胞子之组成96

乙 配子之组成98

丙 性之分化99

丁 生殖器官101

戊 世代交替103

一 藓族植物103

二 羊齿植物106

三 水蕨族109

四 种子植物110

己 种子与果实116

甲 叶状体植物123

第八章 植物界之回顾123

一 藻族124

二 菌族130

乙 苔藓植质136

一 苔纲137

二 藓纲139

丙 羊齿植物140

一 石松纲141

二 木贼纲141

三 羊齿纲142

丁 种子植物144

一 裸子植物145

二 被子植物147

A.双子叶植物纲149

B.单子叶植物纲154

戊 古代植物160

己 植物分布164

庚 植物分类168

甲 主要动物170

第九章 动物本体(无脊椎动物)170

乙 水螅172

丙 蚯蚓174

一 身体之设计175

二 纤维与器官179

三 器官系统181

丁 龙虾182

一 外部解剖188

二 内部解剖189

第十章 动物界之回顾(无脊椎动物)194

甲 原生动物194

乙 海绵动物门207

丙 腔肠动物门212

丁 扁形动物门221

戊 圆形动物门223

担轮类,苔藓类,腕足类225

己 环形动物门227

庚 棘皮体物门230

辛 软体动物门235

壬 节足动物门240

癸 无脊椎动物分类250

第十一章 动物界之回顾(脊椎动物)254

甲 鱼纲257

一 软骨鱼257

二 硬骨鱼259

乙 两栖纲262

一 蝾螈与水蜥263

丙 爬虫纲265

二 蟾蜍与蛙265

一 龟与鳖267

二 尖鼻鳄与短吻鳄267

三 蜥蜴与蛇267

丁 鸟纲269

戊 哺乳纲271

一 一穴类272

二 有袋类273

三 有胎盘类274

己 脊椎动物分类277

第十二章 动物本体(脊椎动物)280

甲 身体之设计281

乙 皮肤284

丙 肌肉285

丁 骨骼287

戊 人体297

己 脊椎动物最显著之特徵299

第十三章 营养304

甲 口腔,喉头,与食道307

乙 胃308

丙 小肠309

一 肝与胰310

二 吸收313

三 分布313

丁 大肠314

戊 食物之功用316

己 维生素316

庚 内分泌腺320

第十四章 循环321

甲 下等脊椎动物之循环324

乙 高等脊椎动物之循环329

第十五章 呼吸337

甲 肺338

乙 呼吸机构340

丙 呼吸轮回342

第十六章 排泄345

甲 腮与肺346

乙 皮肤346

丁 肾脏347

丙 肝脏347

一 尿348

二 肾脏之进化350

第十七章 生植353

甲 生殖腺353

乙 子宫之发展357

丙 肾殖系统359

第十八章 调济作用(内分泌)363

甲 胰腺364

乙 生殖腺365

丙 小肠366

丁 甲状腺366

戊 甲状腺附近腺368

己 副肾腺368

庚 黏液腺369

辛 松果腺370

壬 胸腺371

第十九章 调济作用(神经)372

甲 中枢神经系统375

乙 脑神经与脊神经380

丙 自动神经系统386

丁 感觉器官386

一 触觉388

二 味觉388

三 嗅觉388

四 听觉389

五 视觉392

戊 一发动全身396

甲 生物发生说与自然发生说399

第二十章 生命之起源399

乙 地球上生命之起源403

一 宇宙间起源404

二 地球上起源406

第二十一章 生命之连续411

甲 生殖411

乙 种细胞之起源422

一 间接分裂424

二 种细胞之染色体430

三 精虫之组成431

四 卵子之组成432

五 染色体之轮回436

第二十二章 授胎作用440

甲 配子440

乙 配子之接合442

一 合一胞核444

二 授胎之意义445

原生动物445

後生动物450

第二十三章 胚胎发展453

甲 蚯蚓之胎生学453

乙 蛙之胎生学458

一 种细胞形成与产卵458

二 授胎作用与胚胎形成459

三 幼虫期与变态462

丙 高等脊椎动物之胎膜463

丁 胚胎发展问题之检讨469

一 新生论对预成说470

二 组成物质476

三 机能之实现478

第二十四章 遗传480

甲 歧异性质之遗传483

一 变更484

二 复合487

三 突变487

乙 哥尔通法则488

丙 孟德尔原则490

一 单性遗传491

二 二性遗传495

三 三性遗传499

四 总论499

丁 孟德尔比率之变更502

戊 遗传机械508

一 两性之判定512

二 群聚515

三 交切518

四 突变519

己 天然与养成525

第二十五章 生物之适应529

甲 环境适应530

一 生理上之适应530

食物530

热力533

气压536

二 构造上之适应537

哺乳动物放射性之适应537

动物体色542

蜜蜂之肢548

乙 生活适应555

一 同生植物557

二 团聚559

三 共栖560

四 寄生562

五 免疫566

丙 个体适应568

第二十六章 物种之起源574

甲 有机进化之证据576

一 分类学577

二 比较解剖学582

三 古生物学586

四 胎生学594

五 生理学598

六 分布600

一 拉马克主义604

乙 有机进化之因素604

二 达尔文主义605

三 遗传与天演609

选择609

天演法则614

第二十七章 人之初619

甲 人类之远祖619

乙 人类进化之特徵627

一 直立人猿—爪哇人628

丙 化石人628

二 海垤尔堡人629

三 披尔德唐人630

四 尼安台尔塔尔人631

五 北京人633

六 罗迪先人633

七 近世人635

克罗曼农人635

格林摩尔地人635

丁 人种及其分布637

一 曙石器时代638

戊 文化638

二 古石器时代640

三 中石器时代644

四 新石器时代646

五 金属器时代649

第二十八章 生物学与人生653

甲 医药655

一 微生物与疾病656

1 疟疾658

2 黄热病661

3 梅毒663

二 寄生虫664

吸虫664

条虫668

线虫670

三 健康与福利671

乙 生物学与农业673

一 动物性与植物性营养物673

二 动物之害虫675

三 植物之害虫679

四 益虫685

五 有害植物689

丙 天然富源之保存691

丁 建设生物学694

一 植物与动物695

二 人类695

第二十九章 生物学史701

甲 希腊时代与罗马时代之科学701

乙 中古时代与文艺复兴时代之科学704

丙 显微镜发明家707

丁 生物学之分门711

一 分类学712

二 比较解剖学713

三 生理学715

四 组织学720

五 胎生学721

六 遗传学725

七 有机进化论7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