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木文集 第2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木文集 第2卷
  • 公木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12560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66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6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木文集 第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国风选讲3

周南3

关雎3

诗经选释3

葛覃11

卷耳20

汉广27

召南33

草虫33

殷其雷37

小星40

邶46

柏舟46

击鼓59

凯风67

柏舟74

鄘74

墙有茨78

卫82

氓82

伯兮96

王100

黍离100

君子于役106

扬之水109

郑114

叔于田114

大叔于田117

遵大路122

褰裳124

还128

齐128

东方未明132

南山136

魏141

陟岵141

唐147

椒聊147

绸缪150

葛生155

秦160

蒹葭160

黄鸟165

无衣173

权舆178

东门之杨181

陈181

防有鹊巢184

株林187

桧191

羔裘191

素冠194

曹197

候人197

豳204

东山204

雅颂选译215

小雅215

伐木215

采薇217

六月220

车攻223

鸿雁225

祈父226

黄鸟227

斯干229

无羊232

节南山234

正月237

十月之交242

雨无正245

小旻248

小弁251

巧言254

巷伯257

蓼莪259

大东261

北山264

菀柳266

苕之华268

何草不黄269

大雅270

大明270

绵273

皇矣276

民劳281

瞻卬284

周颂287

思文287

丰年288

载芟289

良耜291

泮水293

鲁颂293

主要参考书目296

编后记297

商颂研究301

前言301

上编 商颂绎释303

一、那305

二、烈祖312

三、玄鸟316

四、长发324

五、殷武338

中编 商颂考索349

引语349

一、驳孔子删诗、辟定公名讳,改宋颂为商颂说352

二、驳商颂美宋襄公说356

三、驳商颂为正考父所作说365

四、驳正考父校商之名颂于太师为效(献)商之名颂于周太师说371

五、驳景山在宋境,因证商颂为宋颂说374

六、驳殷墟卜辞所纪祭祀与制度文物于商颂中无一可寻,因证商颂非商诗说378

七、驳周颂词简而章短,商颂词繁而篇长,因谓商颂为宋人所作说384

八、驳商颂中称至上神为天,因证商颂非商诗而为宋诗说389

小结397

下编 商颂论说400

一、商颁反映了殷商奴隶主贵族统治者的意识形态:暴力思想与祖先崇拜400

二、《那》、《烈祖》、《玄鸟》、《长发》、《殷武》分论405

三、结语:由中国奴隶制的特点说明商颂独特的风格形式414

后记419

跋语420

再跋421

周族史诗研究425

引言:周族的兴起425

神奇的诞生之歌:《大雅·生民》译释与说解434

爽朗的迁徙之歌:《大雅·公刘》译释与说解452

结语:史诗的探索467

附录一 《七月》译释481

附录二 《文王》译释500

附录三 《文王有声》译释514

编后记528

中国文字学概论532

第一章 绪论532

第一节 语言与文字532

一、人类表情达意的工具532

二、语言的起源533

三、文字的起源534

第二节 文字学的意义536

一、文字的三要素536

三、文字学名称的由来537

二、文字学的意义537

第三节 文字学的功用539

一、古人研究文字学的目的539

二、文字学的新使命540

第二章 字形的变迁543

第一节 未有文字以前的记事符号543

一、结绳543

二、八卦544

第二节 文字之始545

一、仓颉造字说545

二、仓颉造字说之荒诞545

三、文字是大众的产物546

四、最古的文字547

第三节 甲金文549

一、甲骨文549

二、金文551

三、甲金文之重要552

第四节 籀篆文553

一、籀文553

二、小篆555

第五节 隶书(附八分楷书)558

一、隶书558

二、八分560

三、楷书561

第六节 草书与行书562

一、草书562

二、行书563

第七节 总结565

第三章 造字的条例567

第一节 六书总说567

一、六书的起源567

二、六书的名称568

三、六书的次序569

四、总结570

第二节 六书大意571

一、形声571

二、指事573

三、会意574

四、象形576

五、转注577

六、假借579

第三节 总结581

一、六书的价值581

二、六书的演进582

三、由六书的演进推论汉字的前途583

第四章 字音概说585

第一节 发音机关585

一、发音机关的部位585

二、发音机关的作用587

第二节 语言的发生及演化588

一、引言588

二、语言的发生及形成588

三、语音与地域590

四、语音与时代591

第三节 声与韵(一)592

一、名称及意义592

二、声之类别593

三、清浊与声等595

第四节 声与韵(二)597

一、韵母597

二、四声598

三、阴阳599

四、等呼600

二、反切的原理及方法601

一、反切的起源601

第五节 反切601

三、反切的流弊603

第五章 字音的变迁605

第一节 总说605

第二节 古音607

一、引言607

二、古音的纽607

三、古音的韵608

第三节 今音610

一、引言610

二、广韵的纽611

三、广韵的韵612

第四节 国音616

一、引言616

二、中原音韵与洪武正韵617

四、注音字母618

三、王照官话字母与劳乃宣京音简字618

第五节 国音字母与各期声韵之比较623

一、与古音的比较623

二、与今音的比较624

三、与北音的比较624

第六章 论字义626

第一节 字义的变迁及其原因626

一、字义的变迁626

二、变迁的原因627

第二节 训诂举例628

一、训诂的意义628

二、训诂的条例628

第七章 汉字改革问题633

第一节 总论633

一、改革的理由633

二、改革运动的兴起636

第二节 创造新体形声字641

一、新体形声字及其条例641

二、提倡新体形声字的理由644

三、新体形声字的批判647

第三节 提倡简体字649

一、简体字运动史略649

二、汉字化简的原则650

三、简体字批判651

第四节 创制国语罗马字653

一、国语罗马字运动史略653

二、国语罗马字母及其读音654

三、国语罗马字拼法条例656

四、对于罗马字的疑难及其解答661

第五节 汉字的前途664

附录:为何出这第一本书6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