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社会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网络社会学
  • 郭玉锦,王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6376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74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影响-社会生活-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社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研究的新视界1

第一节 新的文化形态1

一、理解文化2

二、网络文化及其现象5

三、网络文化及全球文化9

第二节 新的信息形态14

一、信息的含义及类型特征14

二、信息形态18

三、新的信息方式20

一、社会结构重塑22

第三节 新的社会形态22

二、网络社会与社会理论28

三、网络社会学研究对象33

第二章 网络社会37

第一节 网络社会的概念37

一、互联网概说38

二、社会的概念41

三、网络社会42

四、网络社会特质45

第二节 网络社会构成53

一、社会构成的机制53

二、网络社会构成55

第三节 网络文本58

一、符号与意义58

二、文本60

三、超文本63

第三章 网民77

第一节 网民概说78

一、网民含义78

二、网民初始形成79

三、网民数量的发展80

二、按特征分类82

一、按质或量分类82

第二节 网民的分类82

第三节 网民特征——以中国为例85

一、一般状况85

二、网民上网地点与时间93

三、网民上网目的96

第四节 中国不上网者分析99

一、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99

二、来自互联网实验室网站的报告101

三、网民、非网民对互联网的看法101

一、公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意涵106

二、网上参与与沟通106

第五节 网民的公共参与106

三、网民的公共领域108

第四章 网络身份114

第一节 网络身份114

一、身份114

二、网络身份识别118

第二节 网络自我认同126

一、自我意识126

二、网络自我认同128

三、网络多元自我131

一、什么是认同兼容132

第三节 认同兼容132

二、网络认同兼容的特点133

第五章 网络社会行为137

第一节 社会行为138

一、社会行为的概念138

二、社会行为的结构139

三、行为指号分类139

第二节 网络社会行为140

一、网络社会行为140

二、网络社会行为的特点141

第三节 网络求助与利他行为145

一、人际关系及基本倾向151

第六章 网络人与人的关系151

第一节 网络人际关系概述151

二、网络人际关系理论153

第二节 网络人际关系的性质和特点155

一、网络人际关系的真实性155

二、网络人际关系的特点158

第三节 网络人际关系模式160

一、网络人际关系的发展模式160

二、网络人际吸引161

三、网络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163

四、网络社会支持中的陌生人和熟人164

第七章 网络社会群体167

第一节 网络群体的含义168

一、现实中的群体168

二、网络社会群体与现实社会群体的异同169

三、网络社会群体的特征170

四、网络群体对个体的功用172

第二节 网络群体分类174

第三节 网络群体分析176

一、网络初级群体176

二、网络地缘群体177

三、网络业缘群体178

四、网络趣缘群体179

五、网络小站群体184

六、网络群体动力学特点187

第八章 网络社会组织191

第一节 网络组织及其结构191

一、网络组织的概念192

二、网络群体与网络组织比较193

三、网络组织结构194

第二节 网络组织分类196

一、组织类别196

二、网络组织划分197

一、单纯型网络非营利组织199

第三节 网络非营利组织199

二、混合型网络非营利组织200

第四节 网络营利组织201

一、网络营利组织201

二、单纯型网络营利组织205

三、混合型网络营利组织——企业网站209

第五节 网络型组织216

一、网络型组织概念216

二、网络型组织的基本类型219

三、构建网络型组织结构220

第一节 网络社区概说230

第九章 网络社区230

一、网络社区含义231

二、网络社区构成235

三、网络社区的功能237

四、网络社区的种类238

第二节 高校BBS网络社区242

一、BBS社区242

二、高校BBS分析243

第三节 网络交友社区245

一、网络交友社区的特点246

二、网络交友动机248

三、哪些人上网交友249

四、交友“程序”252

第十章 网络社会秩序258

第一节 网络心理契约258

一、心理契约的概念与功能260

二、网络心理契约264

三、网络心理契约分析265

第二节 网络社会规范271

一、理解社会规范271

二、社会规范分析272

三、网络社会规范的形成与构建275

二、早期的社会控制理论282

第三节 网络社会控制282

一、社会控制的含义282

三、网络社会控制的类型283

四、网络有害行为的管制285

第十一章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289

第一节 日常生活方式290

一、方便生活290

二、价值观念变化291

第二节 网络与青少年社会化293

一、社会化与网络293

二、家庭教育的疑虑294

三、网络社会化295

第三节 网络对教育的影响296

一、网络与教育资源297

二、网络教育298

三、网络与教学过程分析303

第四节 网络对经济的影响306

一、网络与经济概说307

二、网络与金融309

三、网络与人力资源314

四、网络经济与现实市场319

一、对政治思想的影响322

第五节 网络对政治的影响322

二、网络政治组织与现实社会323

三、网络电子政务325

第十二章 网络社会问题335

第一节 网络社会问题335

一、网络病毒335

二、网络黑客336

三、网络犯罪338

四、网络色情341

一、网络成瘾现象343

第二节 网络成瘾343

二、网络成瘾的症状及其判断标准346

三、成瘾者的特征348

四、网络依赖者与非依赖者比较350

五、网络成瘾问题讨论351

第十三章 网络社会展望356

一、对网络社会的三种观点357

二、未来网络社会的发展特点359

三、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362

四、对科学技术的反思363

五、网络社会的发展前景364

参考文献3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