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命运与使命 中国知识分子问题世纪回眸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命运与使命 中国知识分子问题世纪回眸
  • 冯建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文出版社
  • ISBN:750752073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知识分子-问题-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命运与使命 中国知识分子问题世纪回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蒙昧主义再认识——关于知识的历史命运2

一、蒙昧时代与蒙昧主义2

二、“知识就是力量”4

三、中国近代知识发展的多舛命运7

四、蒙昧主义何以在革命的旗帜下一度泛滥成灾11

第二篇 “书生岂止皮上毛”——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产生18

一、中国近代历史的主题是什么18

二、近代知识分子的产生与洋学堂的功过是非21

三、为东方的亚当、夏娃重新填写“出生证”31

1.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产生早于民族资产阶级31

2.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产生于忧患与追求的历史大环境中,具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和参与政治的热情32

3.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产生于各种新式学校中,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朝前意识33

4.中国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社会总的状况,决定初生的近代知识分子处于软弱无力的社会地位36

四、从康有为现象看近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40

1.由维新派旗手到保皇党领袖的康有为40

2.“长慧烛天”、“琼花照世”的改革家梁启超42

3.从弘扬新学到皈依旧学的思想家严复44

4.撤离战场、退守书斋的国学大师章太炎47

第三篇 思想自由与文化繁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示53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53

二、“兼容并包”与思想自由56

1.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方针57

2.“兼容并包”不是只包新不包旧63

3.李大钊、陈独秀谈:思想自由是社会发展之必需65

三、“百家争鸣”年代的学术流派(上)68

1.“科学救国”主义与科技工作者的爱国心68

2.国粹主义与国学大师们的“复古”心态72

3.“实验主义”与实验主义者的实验76

四、“百家争鸣”年代的学术流派(下)81

1.无政府主义与无政府主义者的“互助公例”学说81

2.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各种批评中前进84

五、启蒙者的张扬与困惑88

一、创造东方世纪神话的第一代革命知识分子94

第四篇 “秀才造反”新识——四代革命知识分子分析94

二、“文人武化”的第二代革命知识分子98

三、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的第三代革命知识分子104

四、“第二条战线”主力军的第四代革命知识分子113

第五篇 “多余的人”不多余——人文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122

一、暴力革命的历史争论与革命年代知识分子的定位标准122

二、自由主义者对“五四”运动的反思132

三、文化保守主义的价值与贡献137

四、从知识分子“边缘化”想到“鲁迅现象”142

五、“中间路线”评说147

第六篇 “政治是短暂的,而方程式是永恒的”——科技知识分子的评价问题152

一、“政权决定一切”与“雷刚哲学”152

二、20世纪前半期科技工作者的组织活动与历史贡献155

三、民主革命年代科技工作者的人生之路162

第七篇 “知识分子必须永远严加管束”——“苏联文化模式”及其对中国党的影响174

一、高尔基“不合时宜的思想”与列宁的知识分子理论174

二、斯大林与“苏联文化模式”的形成181

三、“苏联文化模式”的三个特点185

四、“苏联文化模式”与社会主义中国190

第八篇 “老九不能走”——中共的知识分子政策和文化战略问题209

一、1949年以前中共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分析209

二、社会主义文化战略的几个问题216

1.“灭资兴无”口号与文化批判216

2.“皮毛理论”与思想改造运动222

3.防止“和平演变”与文化领域的“反修防修”227

三、社会主义的曲折与社会科学的误区235

1.“真理标准”讨论引发的另一种思考236

2.“康生现象”解析242

3.“百家争鸣”与“保持一致”247

第九篇 走进新的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的春天以及面对春天的感言257

一、反思“文革”重知识,冲破“凡是”搞平反257

二、新时期的知识分子理论、方针,在拨乱反正中形成262

三、关于“代表先进文化”的若干思考266

附录一:告别书273

附录二:为留正气在人间2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