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绘画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菊生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 ISBN:753561034X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500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5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绘画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中国绘画理论研究的对象1
(一)中国绘画的概念1
(二)中国绘画理论的由来4
(三)中国绘画理论研究的对象5
二 中国绘画理论研究的任务7
(一)着重研究中国绘画的民族传统特征及美学观7
(二)继承和发展中国绘画理论的优秀遗产9
(三)从实践中总结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10
三 中国绘画理论研究的方法12
(一)要作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交叉立体研究12
(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方法作指导14
(三)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15
第一章 性质特征论18
第一节 中国绘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18
一 社会生活是中国绘画的唯一源泉18
二 中国绘画是社会生活在中国画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22
三 如何正确反映生活23
第二节 中国绘画的艺术特征25
一 形象性27
二 审美性29
三 情感性32
四 典型性36
五 视觉幻像39
六 空间幻像41
七 凝固幻像43
第三节 中国绘画的社会地位和作用49
一 中国绘画的社会地位50
二 中国绘画的社会作用53
第二章 起源发展论58
第一节 中国绘画的起源60
一 人类起源和中国绘画的萌芽61
二 原始社会的中国绘画64
第二节 中国绘画的发展71
一 社会经济基础是中国绘画发展的最终根源73
二 其他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对中国绘画发展的影响83
第三节 中国绘画的继承与创新96
一 中国绘画的纵向继承性96
二 中国绘画的横向继承性102
三 继承与借鉴必须坚持批判的原则105
四 中国绘画的革新和创造112
第四节 中国绘画的未来与展望120
一 中国绘画在西方现代绘画思潮的冲撞面前125
二 中国绘画的未来与展望131
第三章 作品构成论145
第一节 中国绘画的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146
一 内容制约形式147
二 形式的独立能动作用149
三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151
第二节 中国绘画作品的内容151
一 素材、题材和主题的关系152
二 题材的多样性154
三 主题的性质156
第三节 中国绘画作品的形式159
一 组织和结构159
(一)组织结构的基本环节是剪裁和布局160
(二)组织结构的基本原则161
二 绘画语言171
(一)绘画语言的几种类型171
(二)绘画语言的几项要求179
第四章 体裁分类论187
第一节 中国绘画种类的形成和发展189
一 从单纯到多样化189
二 从民间来又回民间去190
三 从写实到抽象化191
四 种类的比较存在192
第二节 中国绘画的种类划分和体裁系统192
一 根据作品的功能用途来划分193
二 根据作品的思想倾向来划分197
三 根据绘画的工具材料来划分201
四 根据作品的题材内容来划分205
第三节 中国绘画的三大体裁209
一 人物画210
(一)中国人物画的特点211
(二)中国人物画的两大体裁212
(三)中国人物画的分类221
二 山水画221
(一)山水画的基本特征222
(二)山水画法224
(三)山水画的体裁227
三 花鸟画229
(一)花鸟画的历程229
(二)花鸟画的两大体裁230
(三)花与鸟的画法233
(四)花鸟画的分类234
第四节 中国绘画各门类的相互联系234
一 各门类画种在联系中发展234
二 几种联系方式237
三 各门类相互取长补短,扬长避短241
第五章 绘画创作论243
第一节 中国绘画的创作过程244
一 创作过程的实质245
二 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247
(一)对生活的观察体验247
(二)艺术构思248
(三)艺术表现249
(四)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250
三 创作中的思维活动251
(一)形象思维是艺术思维的主要方式251
(二)创作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252
第二节 中国绘画的观察认识法则253
一 应物移情的观察法则254
(一)以情观景256
(二)以理观景259
(三)以心观景264
(四)以生观景266
二 立意象形的为象法则273
(一)表现性274
(二)不似之似275
(三)着眼结构278
(四)形象记忆281
三 空间经营的造境法则283
(一)以动观景284
(二)以小观大287
(三)超越时空291
第三节 中国绘画的表现手法294
一 中国绘画空间的远近法294
(一)远视法296
(二)远景近取法299
(三)近视法301
(四)空间联想法302
二 中国绘画构图的位置经营304
(一)位置经营的传统特点304
(二)位置经营的形式法则306
(三)位置经营的空白处理312
三 中国绘画造型的形神论316
(一)形神关系之历程316
(二)以形写神,形神兼备319
(三)追求神似,遗貌取神322
(四)传统画论对于“神”的不同论说324
四 中国绘画造型的笔墨论331
(一)笔墨发展论332
(二)以线造型,骨法用笔335
(三)笔法墨法和笔情墨趣341
五 中国绘画的装饰手法354
(一)夸张变形法355
(二)符号程式化359
(三)平面布置法361
(四)色彩理性化363
(五)节奏韵律化368
(六)装潢美化372
六 中国绘画的书卷气373
(一)书画同源亦同流374
(二)款识题跋的补充376
(三)诗词印章的配合378
(四)诗书画印的结合380
第四节 中国绘画的创作方法383
一 创作方法的概念383
(一)创作方法的演变和发展385
(二)几种主要创作方法387
(三)创作方法多样变化的原因394
二 中国绘画美学观397
(一)中国绘画美学的基本特征399
(二)中国绘画美学观的发展简况407
(三)中国绘画美学观的各类形态413
一 中国绘画的风格422
第五节 中国绘画的风格与流派422
(一)个人风格423
(二)时代风格426
(三)民族风格427
二 中国绘画的流派430
(一)流派的形成430
(二)扬州画派432
第六节 创作的准备和画家的修养436
一 丰富的生活经验与广博的文化知识437
二 进步的世界观441
三 熟练的艺术技巧443
一 鉴赏的意义446
第六章 鉴赏批评论446
第一节 中国绘画的鉴赏446
二 鉴赏的规律447
(一)画家的主导性和观众的主动性的统一447
(二)绘画鉴赏的差异性和一致性的统一450
(三)绘画鉴赏的理性与感性、思想与情感的统一451
第二节 中国绘画的批评453
一 批评的性质453
二 批评的标准455
(一)艺术性标准455
(二)思想性标准457
(三)艺术性标准和思想性标准的关系458
三 搞好批评的重要环节459
第三节 中国绘画的鉴定460
一 鉴定的性质和意义460
二 鉴定的主要依据461
三 鉴定的辅助依据462
(一)印章462
(二)纸绢462
(三)题跋款识463
(四)著录463
(五)装璜463
后记465
图录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