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循证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鹏,陈金玲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3490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99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211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循证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EBM产生的背景1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信息爆炸1
二、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1
三、临床科研方法学兴起2
四、Meta分析引入临床研究2
五、临床经济学的发展对临床医疗实践提出新的要求2
六、制药业的蓬勃发展给临床决策带来困惑2
七、临床证据的出现3
第二节 EBM的核心思想4
第三节 EBM在国外的发展5
第四节 EBM在国内的发展6
第五节 EBM的创始人7
一、科克伦7
二、费恩斯坦8
三、萨科特9
上篇 循证医学的概念及方法学基础11
第一章 循证医学的概念11
第一节 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11
第二节 循证医学实践的基础12
一、高素质的临床医生12
二、最佳的研究证据12
三、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和知识13
四、患者的参与13
第三节 循证医学实践的类别13
第四节 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14
第五节 循证医学实践的目的及其对临床医学的影响15
一、循证医学实践的目的15
二、循证医学实践对临床医学的影响16
第一节 概述17
一、找出临床问题的重要性17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17
二、找准临床问题应具备的条件18
第二节 寻找循证医学临床问题的方法19
一、临床问题的类型19
二、临床问题的构建形式和方法20
三、针对病人实际情况提出问题22
四、为临床科研提出问题23
第三章 证据及证据的检索24
第一节 证据的种类和分级24
第二节 证据的来源26
一、一级来源证据26
二、二级来源证据28
第三节 证据的检索30
一、基本思路30
二、基本步骤31
一、生物学依据37
第四章 个体化原则与统计方法学原则37
第一节 个体化原则37
二、病理生理学依据38
三、社会-心理及经济特点38
四、应用研究证据要权衡利弊39
第二节 统计学方法39
一、临床证据的数据资料类型39
二、证据资料的质量判断41
第三节 统计学方法的正确抉择43
一、数据资料统计描述的基本要求44
二、有关统计学假设检验方法的正确抉择45
第五章 系统评价49
第一节 系统评价概述49
一、系统评价的概念50
二、Meta分析与系统评价的区别与联系50
一、有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的系统评价51
第二节 系统评价的基本方法51
三、叙述性文献综述与系统评价的区别与联系51
二、其他类型的系统评价57
第三节 评价系统评价的基本原则58
一、系统评价的结果是否真实59
二、系统评价的结果是否重要59
三、系统评价的结果是否适用于我们的患者60
第六章 Meta分析61
第一节 概述61
一、基本概念61
二、与传统文献综述的区别62
三、进行Meta分析的指征62
第二节 Meta分析的步骤和方法63
一、拟定研究计划63
二、收集资料63
五、提取变量,填写记录表,建数据库64
六、计算各独立研究的效应大小64
三、根据入选标准选择合格的研究64
四、复习每个研究并进行质量评估64
七、异质性检验65
八、计算合并后综合效应的大小65
九、敏感性分析65
十、总结报告66
第三节 Meta分析常用统计方法67
一、两均数之差的合并和一致性检验67
二、两率之差的合并和一致性检验69
三、病例-对照研究OR值的合并和一致性检验70
第四节 偏倚及其检查71
一、偏倚的种类71
二、偏倚的检查73
第五节 Meta分析展望75
第七章 临床诊断性研究的开展77
下篇 循证医学的分析77
第一节 诊断试验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78
一、金标准78
二、选择研究对象78
三、估算样本量79
四、诊断试验临界值的制定79
五、诊断试验结果的测量80
第二节 诊断性研究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81
一、诊断试验评价的四格表81
二、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指标及临床意义81
第三节 参照试验86
第四节 提高诊断试验效率的方法87
一、筛检试验时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高危人群)87
二、采取联合试验87
第五节 评价诊断试验的原则88
一、金标准选择缺陷90
第六节 医学论文中诊断试验评价的常见方法学错误90
二、研究对象选择缺陷91
三、金标准比较方法缺陷92
四、诊断性试验评价指标缺陷94
第八章 如何正确开展临床疗效研究96
第一节 临床疗效研究的设计要点96
四、估算样本量97
三、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方案97
二、在均衡和齐同的条件下设立对照97
一、明确研究对象,确保研究对象对目标人群的代表性97
五、疗效考核指标的确定98
六、防止沾染与干扰98
第二节 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99
一、干预措施99
二、疾病的自行缓解99
三、霍桑效应99
一、95%可信限(95%CI)100
第三节 评价临床疗效研究结果的几个指标100
四、安慰剂效应100
五、其他100
二、临床意义的评价指标101
第四节 随机对照试验103
一、概述103
二、设计方法104
三、应用范围104
四、数据的统计分析104
五、RCT方案的优点及缺点105
六、RCT试验的一些特殊模式106
第五节 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107
一、概况107
二、设计方法107
三、NRCCT设计方法的优缺点107
一、设计方案108
二、配对设计的类型108
第六节 配对设计108
三、配对设计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案109
第七节 交叉对照试验111
一、产生背景111
二、设计方法111
三、应用范围112
四、统计分析112
五、交叉对照设计的优点112
六、交叉对照设计的缺点112
第八节 历史对照研究113
一、定义113
二、设计要点113
三、应用范围114
四、历史对照研究的优点114
五、历史对照研究的缺点114
第十节 Zelen设计115
第九节 序贯设计、成组序贯设计与期中分析115
第十二节 临床试验中的随机分组方法116
第十一节 叙述性研究116
第十三节 临床疗效研究的评价标准117
第十四节 医学期刊中有关临床疗效研究论文中的常见错误119
第九章 如何正确开展临床病因学研究126
第一节 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127
第二节 队列研究129
一、基本定义129
二、特点129
三、资料收集129
四、队列研究的样本量估算130
五、结果分析130
七、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缺点131
八、应用范围131
六、前瞻性队列研究的优点131
第三节 病例对照研究132
一、基本概念132
二、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特点132
三、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要点132
四、资料分析136
五、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138
六、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139
七、病例对照研究的适用范围139
八、病例对照研究论文的评价139
第四节 嵌入式病例对照设计140
第五节 病因学研究中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141
一、选择性偏倚141
二、测量性偏倚142
三、混杂偏倚143
二、因果联系的联系强度如何146
一、因果联系的结果是否来源于真正的人体试验146
第六节 因果联系的判断标准及评价原则146
三、因果联系的时间顺序是否合理147
四、因果联系的一致性如何147
五、是否存在剂量、时间-效应关系147
六、因果联系是否符合流行病学规律148
七、因果联系的生物学依据是否充分148
八、联系的特异性如何148
九、对所研究的因果效应,有无类似的因果联系的证据148
第十章 如何正确开展疾病的预后研究149
第一节 常见的预后因素149
第二节 疾病预后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案及评价指标150
二、确定研究对象的来源152
三、随访要力争完整152
第三节 疾病预后研究的注意事项152
一、研究对象应处于其病程早期的同一起始点152
四、盲法评定结果153
第四节 随访资料的生存分析153
一、随访资料的记录(数据结构)153
二、生存时间(完全数据、截尾数据)154
三、死亡率、死亡概率、生存概率155
四、生存率、生存曲线155
一、乘积极限法156
五、半数生存期156
第五节 生存率及其标准误156
二、寿命表法157
三、k年生存率与半数生存期估计158
四、生存资料的基本要求159
第六节 生存曲线比较的假设检验159
一、log-rank检验159
一、COX回归简介161
第七节 COX回归分析161
二、Breslow检验161
三、注意事项161
二、COX回归因子筛选162
三、拟合多因子模型164
四、危险效应指标165
五、COX回归生存率165
第八节 预后研究的评价原则166
第十一章 临床经济分析167
第一节 概述167
一、进行临床经济分析的必要性167
二、临床经济分析的重要性168
三、临床经济分析的局限性168
四、临床经济分析的类型168
第二节 临床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169
一、费用分析169
五、临床经济分析的条件169
二、效果分析171
三、费用-效果分析172
四、费用-效益分析173
五、费用-效用分析176
六、临床经济评价综述177
二、用恰当的主题词进行计算机资料的检索181
一、提出临床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寻找最恰当的相关资料181
第一节 循证医学在诊断中的应用181
第十二章 循证医学的应用181
三、评价文章的科学性182
四、估计临床应用的指标182
五、将临床研究结果用于自己的病人183
第二节 循证医学案例分析184
附录Ⅰ 循证医学信息资源189
附录Ⅱ 循证医学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193
附录Ⅲ 循证病案撰写模式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