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通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济通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0559462.jpg)
- (德)马克斯·韦伯著;姚曾廙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ISBN:754262362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经济史-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通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英译者原序1
德文版编者序1
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转折点上——马克斯·韦伯《经济通史》新中文版序 韦森 1
第一篇 家庭、氏族、村落和庄园(农业组织)3
第一章 农业组织和农业共产主义问题3
凯尔特农业组织18
第二章 财产制度和社会集团18
原始农业18
原始农业共产主义的学说18
德国的农家公社18
印度的农业组织18
中国的农业组织18
荷属东印度的田制18
俄罗斯村社,村社对于经济生活的影响及其起源18
罗马土地分配的残余18
日耳曼农业制度的起源和瓦解18
扎德鲁加18
阿耳派恩的经济18
威斯特伐利亚18
日耳曼定居方式的传布18
农民中的阶级关系18
财产关系18
定居关系18
德国农业组织18
预言和氏族34
氏族的历史34
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氏族34
官僚制度和氏族34
(丁)氏族的演化34
男子的家长威权34
群婚制34
(戊)家庭共同体的演化34
原始家庭公社和财产关系34
向其他经济组织形式的发展34
家长制家庭公社34
它的解体34
作为唯一的婚姻形式的一夫一妻制34
第三章 领主产权的起源34
氏族的类型34
社会主义学说中性生活的其他历史阶段34
(甲)占有形式34
(乙)家庭共同体和氏族34
小家庭34
关于婚姻起源的社会主义学说34
卖淫制34
性的自由及其形式34
家长制法律和母权制法律的斗争34
家长制法律下的合法婚姻和它的对比34
(丙)以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为转移的家庭演化34
原始经济生活,三个经济发展阶段的学说34
两性34
之间劳动分工和公社化的类型34
男馆34
第四章 庄园42
西方、日本和俄罗斯的封建制度42
殖民地区的领主所有权42
把赋税委托给酋长或地主42
利用征税权的方法42
庄园经济42
王公的赋税制度42
王公的私人贸易,现代东方的灌溉农业42
领主所有权的各种财政根源42
个体贸易42
巫术的神力42
敌族人口的征服、投靠、领主的土地定居和租佃42
领主所有权的根源:族长的地位42
作为起点的小家庭42
第五章 在进入资本主义以前西方各国农民的地位48
通过租税对农民的剥削及其各种形式48
自由农民的自由和不自由48
政治(“定役租佃地”)区域(司法权实施区域)和庄园法48
庄园式持有地48
租佃和封授48
优免权和司法权48
庄园发展背后的条件48
法国51
意大利51
德国51
英国51
第六章 庄园的资本主义发展51
德国的东部,奥地利73
德国的南部和西部73
法国73
英国73
普鲁士73
希腊和罗马73
日本73
印度,近东73
各式各样的国家:中国73
俄国73
现在的农业组织73
继承法,长子继承制73
托管制和限嗣继承73
封建制,土地贵族制瓦解的政治后果73
土地私有制73
第二篇 资本主义发展开始以前的工矿业73
第七章 工业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73
易北河以东的一个地产的组织73
集约的资本主义畜牧经济73
(甲)种植园73
种植园的类型73
古代的种植园73
美国南部各州73
(乙)地产经济73
地产的类型73
没有资本或只有很少资本的畜牧业73
土地和农民解放的原因和程序73
英国的谷物生产73
俄国73
德国,西部73
东部和“世袭的73
依附关系”73
波兰和白俄罗斯73
(丙)庄园制的瓦解73
第八章 工矿业发展的阶段77
与固定投资的关系77
与劳动场所的关系77
劳动者与市场的关系77
与工作的关系77
专业化和共同劳动77
家庭公社中的工业,两性之间的劳动分工77
原料转化的类型77
工业观念的范围77
技术行业77
走向为订货和为市场而生产的过渡,作为劳动力或作为纳税人的劳动者86
第九章 手工业行会86
工业组织86
中世纪的手工艺和城市86
古代和中世纪劳动组织的区别,奴隶制86
作坊工业和工作间86
地产或庄园的专业化86
村落工业和封建庄园的专业化86
地方专门化,造物主式的劳动86
集团之间分工的类型,种姓86
家庭工业和部落工业86
行会的性质91
不自由的行会91
礼仪行会91
行会的对内政策91
对外政策91
晚期行会政策的产物91
第十章 欧洲行会的起源91
行会的生活政策96
行会同农村手艺人、工人和商人的斗争96
领主96
行会战争96
第十一章 行会的瓦解和家庭工业制度的发展96
庄园法学说96
自由的和不自由的手艺人96
庄园所产生的熟练手艺人96
学说的批判96
行会、城市和城市96
行会的废替,手艺人的跻身于商人和经理商的地位102
行会的分裂和合并102
同进口商和出口商的关系102
家庭工业,它在欧洲各国的种种不同的发展102
家庭工业制和发料加工制的发展各阶段102
家庭工业的普遍于全世界102
第十二章 作坊生产——工厂和它的先驱者102
专业化的大工业的市场、政治需求,奢侈品需求和奢侈品的代用品112
第十三章 现代资本主义发展以前的矿业112
在不同国家内作坊工业之发展成为现代工厂的障碍112
工厂工业对企业主和工人来说的后果112
作为更早的大规模工业之基础的垄断权和国家让与权112
工厂、手工艺、家庭工业和机器之间的关系112
私人企业(早期的英国工厂)112
西方工厂的先驱,公共企业112
自由劳动力的供应112
发工厂的先决条件,稳定的大规模的需求和有效的技术112
作坊生产的形式,工厂和制造厂112
通过劳动的专业化和协作同非人类动力的应用的交互作用而取得的新发展112
中世纪德国矿业史的各时期123
第十四章 商业发展的起点123
第三篇 资本主义时期前的商业和交换123
煤矿业123
矿石贸易123
熔矿场123
直到现代资本主义出现时止工业形式的发展123
德国123
其他西方各国123
罗马和中世纪123
希腊123
矿业法和矿业的历史,西方以外最早的采矿业123
法律问题123
第一个工业化的采矿业123
第十五章 货物运输的技术条件126
王公的贸易126
领主贸易和它种种不同的形式126
礼品贸易和126
贸易种姓126
肩挑负贩126
种族集团之间最古老的贸易126
作为一个丧失等级身份的商业阶级的犹太人126
原始运输条件128
陆路运输和它的原始可能性128
水路运输128
航运128
航行术的发展128
第十六章 运输和商业的组织形式128
坐商为城市市场垄断权进行的斗争140
取缔垄断的禁令,分润权140
为内部机会平等的斗争140
街道和市场的限定140
在中世纪商业中占支配地位的零售贸易140
发展阶段140
坐商的城市起源140
(乙)坐商140
同消费者的斗争140
批发贸易的发端140
(丙)集市贸易140
集市的性质140
香槟的集市140
其他集市140
第十七章 商业企业的形式140
商人的保护,安全经营140
中世纪的情况140
(甲)外国贸易商140
远洋商业和海盗140
古代世界中王公和私人的商船140
希腊和罗马的船舶和商业组织140
商事法的形式140
古代的海商借贷140
市场组织140
卡孟达和海上合伙140
中世纪海上贸易的周转140
陆路贸易和运输工具140
周转、出航期间和商业组织140
中世纪的内河航运140
法律上的保护、报复制度、代理制、抵押品和商人公会140
商人居留地140
第十八章 商业行会144
汉撒同盟的公司形式144
委托制144
信用和保证信用的手段,家庭公社和联合责任144
公司财产的分立144
作为临时企业的委托制144
进位数字、会计和贸易公司144
预测性和利益的联合144
商业企业永久组织的起源144
商业行会的性质148
西方外国人的地方行会,商人公148
会148
中国和印度的坐商行会148
西方的坐商行会148
西方行会的历史148
行会的政策,特别是德国商人公会的政策148
第十九章 货币和货币史148
自由铸造159
金银价值的历史,东亚和古代东方159
中世纪铸币的贬值159
各种金属本位159
16世纪以来海外贵金属的增产159
走上货币合理化的障碍159
现代货币政策159
第二十章 资本主义时期前的银行和银钱交易159
罗马和中世纪159
铸造货币的技术159
铸币159
作为货币制度之基础的贵金属159
不同形式的估值159
各式各样的货币159
作为一般交换媒介的货币159
作为积累手段和阶级区别标志的货币159
货币的功能,只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和国内货币159
货币和私有财产159
第二十一章 资本主义时期前的利息167
欧洲以外的银行,中国和印度167
英国的银行,英格兰银行167
汇票167
流动性,银行垄断权的建立167
中世纪银行的职能167
古代寺院银行和国家的银行垄断权167
罗马的银行167
最古银行业务的性质167
早期社会的没有利息或禁止利息173
规避禁令,动产借贷173
中世纪满足信贷需要的方法,教会取缔利息的禁令173
犹太人的作用173
基督新教的作用173
第四篇 现代资本主义的起源173
第二十二章 现代资本主义的含义和先决条件173
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演变中的外部事实175
资本主义存在的普遍必要条件175
可计算的规律175
资本主义一种满足需要的供应方法175
西方所特有的日常需要的资本主义方式的供应175
商业化179
股份公司,战争贷款179
商业企业的资金筹措,限制公司179
大殖民公司179
国家的资金179
筹措,没有预算的行政,包税179
王室财政部,专款专征制度179
垄断179
第二十四章 第一次大投机危机179
英国南海公司183
第二十五章 自由批发贸易183
后来的投机危机资本的创造,铁的时代183
投机和危机183
约翰·劳183
郁金香风潮183
18世纪批发贸易同零售贸易的分离,批发贸易的形式187
集市和交易所187
通讯机关和批发贸易187
商业组织和运输187
第二十六章 自16世纪至18世纪的殖民政策187
第二十七章 工业技术的发展190
对殖民地的资本主义剥削随着奴隶制的废除而告终190
奴隶制和奴隶贸易190
通过对殖民地剥削的财富积累190
殖民地贸易和资本主义190
奢侈品的需求198
第二十八章 市民198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198
西方资本主义的特征和原因198
创造发明198
广大群众的需求198
16世纪和17世纪的价格革命198
工厂的市场,军事需求198
劳动力的补充198
结果,生产从有机原料和劳动的限制中以及从传统中的解放198
煤和铁的主导作用198
对劳动合理化和机械化具有关键性的棉纺织198
英国最早的真正工厂198
工厂、机器和装置198
作为以军事侵略为有切身利益的一个政治行会的古代城市,和作为正常状态的长期战争中世纪欧洲南部和北部城市发展的对比城市和资本主义,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合理的资本主义,中世纪结束以后西方的一个产物以强制贡纳和劳役扼杀了资本主义的官僚组织的国家和世界帝国剥夺了古代城212
阶级区别随着民主制的成长而愈益尖锐化212
以有地者和无地者之间的冲突为特征的古代212
缺乏行会和行会政策212
古典民主制和中世纪民主制的对比,前者212
古典民主制和中世纪民主制的相似点212
古代城市和中世纪城市的相似点212
巫术思想的障碍212
灌溉农业和行政组织212
军事组织的特点对东方城市勃兴的妨碍212
起源于盟誓的城市212
作为西方所特有的单元社会的城市,其原因212
城市这种名词的各种不同的意义212
城市在各种不同文化领域中的贡献212
作为一个经济、政治和社会阶级观念的市民212
皇帝和领有土地的王公221
英国221
(丙)重商主义221
重商主义的性质和意义221
教会,特别是寺院的经济政策221
作为重商主义突出的发祥地的英国221
重商主义的两种形式,(1)阶级垄断权(2)民族主义的重商主义221
资本主义在英国伴同重商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和清教教义221
英国重商主义的告终221
第三十章 资本主义精神的演变221
重商主义的方案221
礼仪、种姓和氏族对东方深谋远虑的经济政策的障碍221
在重商主义发展以前财政利益和公共福利这两种类型的国家经济政策221
(乙)合理国家的经济政策221
正式的法律和资本主义221
资本主义特征性制度的历史来由221
罗马法的复活和资本主义221
罗马法,诉讼程序通过和教会法的交互作用而进行的合理化221
专家管理和合理的法律221
西方所特有的合理国家221
(甲)国家,法律和官僚221
西方,加罗林朝统治者方面的经济政策的发端221
禁欲主义对于生活合理化的意义,中国西藏的中世纪的寺院制度232
巫术为合理的预言所打倒232
中国的缺乏预言和印度所建立的宗教寡头制232
作为平民宗教的犹太教和基督教232
犹太教灌输给基督教的对巫术的敌视232
古老的禁欲主义因宗教改革而传布于世俗的生活232
基督新教的天命观念和资本主义232
基督新教的禁欲主义经济伦理被启蒙运动夺去了它的宗教重要性;社会后果232
附录:马克斯·韦伯论现代西方资本主义——韦伯《经济通史》导读 伊拉·科恩 232
经济伦理的历史,起初的传统主义,经营的定型化232
犹太人和现代资本主义的建立无干232
教会的经济伦理232
在有敌视资本主义的一种理论存在的地区资本主义产生的必然性232
冲破对内伦理和对外伦理的束缚232
单纯经济动机所不能克服的传统主义232
传统主义因物质利益和巫术而强化232
理性主义的经济伦理的决定性作用232
资本主义发展的外在条件232
人口的增长和贵金属的进口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创立并非关键性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