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化学与生化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物化学与生化技术
  • 王凤山,凌沛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8453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02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15页
  • 主题词:生物化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物化学与生化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1

二、生物化学与医药卫生各学科的关系1

三、生化技术的特点2

四、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2

第一章 蛋白质的化学与研究技术4

第一节 蛋白质的重要性4

第二节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5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5

二、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5

第三节 蛋白质的分类11

一、根据分子形状分类11

二、根据组成分类12

三、根据溶解度分类12

第四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2

一、概述12

二、肽键与肽链13

三、蛋白质的空间结构14

四、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5

第五节 蛋白质的主要性质16

一、蛋白质的两性解离与等电点16

二、蛋白质的胶体性质16

三、蛋白质的变性17

一、蛋白质的提取18

第六节 蛋白质的主要研究技术18

五、蛋白质的免疫学性质18

四、蛋白质的颜色反应18

二、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19

三、蛋白质的纯度检查和含量测定22

第二章 核酸的化学与研究技术24

第一节 概述24

第二节 核酸的分子构成25

一、化学组成25

二、核苷与核苷酸26

三、体内重要的游离核苷酸27

一、DNA的分子结构29

第三节 核酸的分子结构29

二、RNA的分子结构33

第四节 核酶35

第五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36

一、核酸的分子大小36

二、核酸的溶解度与黏度36

三、核酸的酸碱性质36

五、核酸的变性、复性与杂交37

四、核酸的紫外吸收37

第六节 核酸的主要研究技术38

一、核酸的提取、分离和纯化38

二、核酸的含量测定40

第三章 酶及其研究技术42

第一节 概述42

一、酶与一般催化剂的比较42

一、酶的分类43

第二节 酶的分类和命名43

二、酶的催化机制43

三、酶的专一性43

二、酶的命名44

第三节 酶的组成、结构与功能44

一、酶的组成44

二、酶的活性中心与必需基团45

三、酶原激活46

第四节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47

一、酶浓度的影响48

二、底物浓度的影响48

三、温度的影响与酶的最适温度49

四、pH的影响49

五、酶的激活剂和酶的抑制剂49

第五节 同工酶、变构酶和固定化酶50

第六节 酶的制备与主要研究技术51

一、酶的提取与纯化51

第七节 酶的应用53

二、酶的活性测定53

第四章 糖的化学与研究技术55

第一节 概述55

一、糖的概念、分布及主要生物功能55

二、糖的分类56

第二节 多糖的化学56

一、多糖的分类56

二、自然界重要多糖的化学结构与生理功能57

三、多糖的一般理化性质60

第三节 多糖的主要研究技术61

一、多糖的提取61

二、多糖的分离纯化61

三、多糖的纯度鉴定63

四、多糖的理化性质测定64

二、脂质的性质及生理功能66

一、脂质的概念与分类66

第一节 脂质的概念、分类及生理功能66

第五章 脂质的化学与研究技术66

第二节 单脂的化学67

一、脂肪的化学结构67

二、脂肪酸68

第三节 复脂的化学69

一、磷脂70

三、固醇类71

二、糖脂71

第四节 脂质的主要研究技术73

一、脂质的提取73

二、脂质的纯化73

三、脂质的分析原理74

第六章 维生素的化学76

第一节 概述76

一、维生素的概念76

二、维生素缺乏病76

三、维生素过多症76

一、维生素A77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77

二、维生素D78

三、维生素E79

四、维生素K80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81

一、维生素B181

二、维生素B282

三、维生素PP82

四、维生素B683

五、泛酸84

六、生物素85

七、叶酸85

八、维生素B1286

九、维生素C87

一、甲状腺激素90

第二节 主要激素的化学与生理功能90

二、激素的分类90

一、激素的概念90

第一节 激素的概念与分类90

第七章 激素的化学90

二、甲状旁腺素91

三、降钙素92

四、胰岛素92

五、胰高血糖素93

六、肾上腺素93

七、肾上腺皮质激素93

八、性激素95

九、垂体激素96

十、下丘脑激素98

十一、胃肠道激素99

十二、心钠素99

十三、胸腺激素100

十四、激肽100

十五、前列腺素100

十六、褪黑素101

二、生物氧化的方式103

一、生物氧化的意义103

第八章 生物氧化103

第一节 概述103

三、生物氧化的部位104

四、生物氧化的特点104

第二节 参与生物氧化的酶类104

三、不需氧脱氢酶类105

第三节 呼吸链的成分与作用105

四、其他酶类105

二、需氧脱氢酶类105

一、氧化酶类105

一、呼吸链的组成及作用机制106

二、重要的呼吸链108

第四节 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109

一、高能化合物和高能磷酸化合物109

二、ATP的生成110

三、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111

四、能量的转移、贮存和利用111

一、二氧化碳的产生112

第五节 二氧化碳的生成112

二、二氧化碳生成的生理意义113

第九章 糖代谢114

第一节 糖的消化与吸收114

一、糖的消化114

二、糖的吸收115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115

一、糖的无氧分解115

二、糖的有氧氧化118

三、磷酸戊糖通路122

第三节 糖原合成、糖原分解和糖异生123

一、糖原合成123

二、糖原分解125

三、糖异生125

第四节 血糖126

一、血糖的来源126

二、血糖的去路126

三、血糖浓度的调节127

四、糖代谢紊乱128

第十章 脂质代谢130

第一节 脂肪的消化与吸收130

一、脂肪的消化130

二、脂肪的吸收130

第二节 血脂与脂质的运输、储存和动员131

一、血脂131

二、脂质在血浆中的运输形式——血浆脂蛋白131

三、脂肪的储存和动员133

第三节 脂肪的代谢133

一、脂肪的分解代谢133

二、脂肪的合成代谢137

第四节 磷脂的代谢140

一、磷脂的消化和吸收140

二、甘油磷脂的合成代谢141

第五节 胆固醇的代谢142

一、胆固醇的合成142

三、甘油磷脂的分解代谢142

二、胆固醇的转化与排泄144

第六节 脂质代谢紊乱与调血脂药物144

一、脂质代谢紊乱144

二、调血脂药物145

第十一章 蛋白质分解代谢147

第一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147

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47

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148

二、氮平衡148

四、蛋白质的需要量149

第二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腐败149

一、蛋白质的消化149

二、蛋白质消化产物的吸收151

三、蛋白质及其消化产物在肠道中的腐败作用151

第三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152

一、氨基酸的代谢概况152

二、氨基酸的脱氨作用153

三、氨的代谢156

第四节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158

一、氨基酸的脱羧作用158

四、α-酮酸的代谢158

二、“一碳基团”的代谢159

三、色氨酸的代谢161

一、氨基酸与糖代谢的关系162

三、蛋白质与脂质代谢的关系162

二、氨基酸与脂肪代谢的关系162

第五节 蛋白质与糖类、脂质代谢的相互关系162

四、精氨酸、鸟氨酸及脯氨酸的代谢162

第十二章 核酸的代谢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64

第一节 核酸的分解代谢164

一、核酸的消化与吸收164

二、核酸的分解164

三、核苷酸的分解165

四、嘌呤的分解165

五、嘧啶的分解166

二、嘌呤核苷酸的合成167

第二节 核苷酸的合成代谢167

一、核糖的来源与5-磷酸核糖焦磷酸的生成167

三、嘧啶核苷酸的合成168

四、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169

第三节 脱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合成170

一、DNA的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170

二、参与DNA复制的主要酶170

第四节 DNA的损伤与修复172

一、损伤的因素与类型172

二、损伤的修复173

第五节 RNA的生物合成174

一、转录174

二、RNA的复制176

第六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76

一、从遗传特征到生命活动特征177

二、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177

三、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178

第七节 药物对核酸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影响181

一、抗代谢物类182

二、抗生素182

三、中药类182

第十三章 物质代谢的调节183

第一节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183

一、糖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183

二、糖类代谢与脂质代谢的相互联系184

三、蛋白质代谢与脂质代谢的相互联系185

第二节 物质代谢的调节方式185

一、细胞水平的调节185

二、激素对物质代谢的调节187

第十四章 生化药物189

第一节 生化药物的概念和现状189

一、生化药物的定义和范围189

二、生化药物的现状190

第二节 胸腺激素190

第四节 尿激酶191

第三节 胰岛素191

第五节 辅酶A192

第六节 肝素193

第七节 类肝素193

一、低分子肝素194

二、十二指肠类肝素194

三、其他几种类肝素194

第八节 玻璃酸钠195

第九节 鱼油多不饱和脂肪酸196

第十节 生长因子197

一、表皮生长因子198

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8

三、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198

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99

五、肿瘤坏死因子199

六、集落刺激因子200

七、白介素201

八、促红细胞生成素201

九、干扰素2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