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设计的防火性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建筑设计的防火性能
  • 黄镇梁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8373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32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246页
  • 主题词:建筑物-防火系统-建筑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建筑设计的防火性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则1

第一节 建设项目的分类1

1-1 全社会的建设项目1

1-1-1 全社会建设项目的组成分析1

1-1-2 建设项目类型1

1-1-3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适用项目3

1-1-3-1 建筑设计防火类规范3

1-1-3-2 建筑设计规范(包含防火设计条文)4

1-1-3-3 消防系统的设计、施工与验收规范7

1-1-4 有待充实制定防火设计规范的建筑8

1-1-4-1 文物建筑的保护设计8

1-1-4-2 正常使用的历史建筑修复8

1-1-4-3 大空间建筑8

第二节 区分建筑设计防火性能类别的依据8

第三节 本章防火性能探讨13

1-3-1 防火设计分析13

1-3-3-1 注意点15

1-3-3-2 记忆方法15

1-3-3 本章小结15

1-3-2 防火设计建议15

第二章 建筑耐火技术17

第一节 历史建筑的耐火技术17

第二节 建筑的耐火性能18

2-2-1 材料耐火性能19

2-2-1-1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19

2-2-1-2 建筑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21

2-2-1-3 防火涂料的耐火性能测试22

2-2-2-2 钢材24

2-2-2-1 混凝土24

2-2-2 建筑材料高温下的力学性能24

2-2-2-3 钢筋混凝土25

2-2-2-4 石材25

2-2-2-5 砖25

2-2-2-6 木材25

2-2-2-7 石膏26

2-2-2-8 石棉水泥26

2-2-2-9 胶合板和纤维板26

2-2-2-15 铝合金板27

2-2-2-14 玻璃27

2-2-2-13 砂浆抹灰面层27

2-2-2-12 塑料板27

2-2-2-11 各种专用绝热材料27

2-2-2-10 水泥刨花板或木丝板、细木工板27

2-2-3 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28

2-2-3-1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28

2-2-3-2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28

2-2-3-3 建筑构件的受火条件28

2-2-3-4 确定火灾时建筑构件耐火性能的方法29

2-3-1 建筑耐火等级的设计要求31

第三节 建筑的耐火等级31

2-3-2 规范中一些专项建筑的耐火设计规定33

2-3-3 火灾危险性建筑的耐火要求35

2-3-3-1 厂房和库房的耐火等级35

2-3-3-2 厂房和库房的耐火要求37

2-3-4 火灾危险性建筑的耐火设计专项规定37

第四节 建筑的耐火设计38

2-4-1 建筑火灾的空间形态38

2-4-2 不同建筑结构的耐火设计38

2-4-2-1 钢筋混凝土结构耐火38

2-4-2-3 钢结构的耐火设计41

2-4-2-2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41

2-4-2-4 木结构的耐火要求43

2-4-2-5 索膜结构的耐火性能43

2-4-3 建筑构件耐火保护层的计算方法43

2-4-3-1 耐火保护材料的热物理性质43

2-4-3-2 耐火保护材料的吸热类型44

2-4-3-3 耐火保护材料厚度计算44

2-4-3-4 受火构件的临界温度Ts44

2-4-3-5 钢结构耐火保护层设计的几种方法52

2-4-4 耐火保护层计算实例56

第五节 建筑电气的耐火对策58

2-5-1 电气导线材料的选择58

2-5-2 用电设备的防火59

2-5-2-1 电动机防火59

2-5-2-2 照明灯具系统防火保护措施60

2-5-2-3 家用电器防火对策60

第六节 本章防火性能探讨61

2-6-1 防火设计分析61

2-6-2 防火设计建议63

2-6-3-1 注意点65

2-6-3-2 记忆方法65

2-6-3 本章小结65

第三章 建筑的隔火技术66

第一节 可燃物的阻燃措施66

3-1-1 阻燃材料66

3-1-2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阻燃67

3-1-3 淬火67

3-1-4 阻断燃烧热的方法67

第二节 建筑物的隔火构造要求67

3-2-1-1 水平防火分区隔火构件68

3-2-1 防火分区的隔火设计68

3-2-1-2 垂直方向防火分区的分隔构件70

3-2-1-3 几类建筑的隔火构造要求71

3-2-2 防火分区的设置72

3-2-2-1 厂房的防火分区72

3-2-2-2 库房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和隔火面积74

3-2-2-3 民用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允许的最大防火分区面积74

3-2-2-4 高层建筑的防火分区77

3-2-2-5 大空间建筑的隔火对策77

第三节 建筑之间的隔火要求——防火间距79

3-3-1 民用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79

3-2-3 建筑装饰的隔火79

3-3-2 厂房的防火间距81

3-3-3 室外变配电站的防火间距82

3-3-4 甲类物品库房和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堆场有关的防火间距84

3-3-5 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和湿式氧气罐的防火间距86

3-3-6 液化石油气的防火间距88

3-3-7 易燃、可燃材料的露天、半露天堆场的防火间距89

3-3-8 库房、储罐、堆场与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89

3-3-9 人防工程的防火间距90

3-3-10 汽车库类建筑的防火间距90

3-4-1-1 变配电建筑的隔火要求92

3-4-1-2 变压器的类型92

第四节 电气设备和管道线路隔火技术92

3-4-1 电气设备的隔火要求92

3-4-1-3 变配电建筑耐火等级和火灾危险性类别93

3-4-1-4 发电厂电工类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93

3-4-1-5 室内变配电间和电缆的防火95

3-4-1-6 蓄电池室防火95

3-4-1-7 电容器室防火95

3-4-2 导线电缆管道的隔火要求95

3-4-2-1 架空线路的防火间距要求95

3-4-2-3 室内、外线路的防(隔)火要求97

3-4-2-2 接户线和进户线防(隔)火要求97

3-4-2-4 电缆线路的隔火要求99

3-4-2-5 电缆隔火阻燃材料100

3-4-2-6 照明灯具的隔热防火100

第五节 本章防火性能探讨100

3-5-1 防火设计分析100

3-5-2 防火设计建议102

3-5-3 本章小结102

3-5-3-1 注意点102

3-5-3-2 记忆方法103

4-1-1 烟囱效应105

第四章 建筑防、排烟措施105

第一节 受限空间烟气的流动105

4-1-2 大气风压的影响106

第二节 受限空间烟气的控制107

4-2-1 防烟分区的划分107

4-2-2 非着火区烟气的稀释108

4-2-3 火场的排烟108

第三节 防排烟设计要求109

4-3-1 建筑防排烟组表109

4-4-1 烟气的流通(漏风)面积111

4-3-2 防、排烟的设计规定111

第四节 加压送风的设计问题111

4-4-2 加压送风量的常用计算式112

4-4-3 几种门的烟气流通(漏风)面积值(表4-4-1)113

4-4-4 加压送风时门的开启力113

第五节 大空间烟气的控制114

4-5 大空间火场的排烟114

第六节 本章防火性能探讨114

4-6-1 防火设计分析114

4-6-3-1 注意点116

4-6-3-2 记忆方法116

4-6-3 本章小结116

4-6-2 防火设计建议116

第五章 火灾时保障生还的安全技术117

第一节 建筑的安全指示标志117

5-1-1 烟气的浓度和遮光性117

5-1-2 火灾时的应急照明设施118

5-1-3 火灾照明设施的技术要求118

5-1-4 建筑的疏散指示标志118

第三节 安全疏散的允许最大距离119

5-2-2 建筑的允许疏散时间119

第二节 利用好极其短暂的安全疏散时间119

5-2-1 安全疏散时间的限制因素119

5-3-1 厂房的疏散要求和允许最大疏散距离120

5-3-2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122

第四节 安全疏散的出口122

5-4-1 设单一的安全出口的条件122

5-4-2 安全疏散通道设计要求122

5-4-2-1 门、走道、楼梯的最小疏散宽度123

5-4-2-2 安全出口的数量和宽度计算方法123

5-4-2-3 疏散楼梯126

5-4-2-4 消防电梯128

5-4-2-5 其他避难设施129

第五节 避难层129

5-5-1 避难层的竖向间距129

第六节 屋面直升飞机停机坪130

5-6-2 直升飞机的设计参数130

5-6-1 直升飞机起降区130

5-6-3 直升飞机救援等候区130

5-5-4 避难层的设备130

5-5-3 避难层的净面积指标130

5-5-2 避难层与防烟楼梯安全出口130

5-6-4 高层建筑屋面直升飞机停机坪信号灯和照明131

第七节 本章防火性能探讨131

5-7-1 防火设计分析131

5-7-2 防火设计建议131

5-7-3 本章小结133

5-7-3-1 注意点133

5-7-3-2 记忆方法133

6-1-1 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场所134

第一节 火灾自动报警设施134

第六章 消防设施的配置134

6-1-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构成136

6-1-2-1 火灾探测器136

6-1-2-2 建筑室内形态对探测器的影响137

6-1-2-3 火灾探测器数量的计算139

6-1-2-4 火灾探测器的灵敏度139

6-1-2-5 大空间建筑的火灾探测139

6-1-2-6 火灾报警控制器139

6-1-3 消防控制室140

6-1-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报警阀组等140

6-2-1 民用建筑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范围141

第二节 建筑自动灭火设备141

6-2-2 高层民用建筑自动灭火设备144

6-2-3 消防给水系统的功能分类和设备组成146

6-2-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2005年版)的设备要求147

6-2-4-1 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要求147

6-2-4-2 喷水喷头与配水支管的间距(GB 50084—2001.7.1.2条)148

6-2-4-3 喷水喷头与被保护物品的距离148

6-2-4-4 防火分隔水幕的喷头布置149

6-2-5 自动喷水灭火配水管道的设计要求149

6-2-7 系统用水水质和供水设施150

6-2-7-2 水泵设施150

6-2-7-1 水质、水源150

6-2-6-1 系统设计流量的计算公式150

6-2-6-2 系统的设计流量计算规定150

6-2-6 系统的设计流量150

6-2-7-3 消防水箱151

6-2-7-4 系统水泵接合器151

6-2-7-5 系统的控制151

第三节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151

6-3-1 火灾的种类151

6-3-3 灭火器的保护距离152

6-3-2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灭火级别152

第四节 消防给水设施153

6-4-1 消火栓灭火给水的水源153

6-4-1-1 消防水池153

6-3-4 灭火器的配置要求153

6-4-1-2 消防水泵房154

6-4-2-2 室外消火栓155

6-4-3 室内消防给水设施155

6-4-2-1 给水管道155

6-4-2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和室外消火栓155

6-4-3-1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156

6-4-3-2 室内消火栓的设置157

6-4-3-3 水泵接合器159

6-4-3-4 高层建筑消防水箱160

第五节 消防用水量161

6-5-1 民用建筑的消防用水量161

6-5-1-1 民用建筑室外消防用水量161

6-5-1-2 室内消防用水量165

6-5-1-3 人防工程消防用水量165

6-5-2 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用水量166

第六节 用水量计算实例167

6-5-3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消防用水量167

第七节 消防用电168

6-7-1 消防电源的负荷分级168

6-7-2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169

6-7-2-1 配电线路的保护措施169

6-7-2-2 配电线路水平防护距离170

6-7-3 应急电源容量估算170

6-8-1-1 直接自然通风171

6-8-1-2 空气的循环使用171

6-7-4 高层民用建筑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设计要求171

6-8-1 通风171

第八节 通风和空气调节171

6-8-2 空气调节172

6-8-2-1 空气调节设备172

6-8-2-2 空气调节管道的设置172

6-8-2-3 防火阀173

第九节 采暖173

6-10-1 防火设计分析174

第十节 本章防火设计性能探讨174

6-10-2 防火设计建议175

6-10-3 本章小结176

6-10-3-1 注意点176

6-10-3-2 记忆方法176

第七章 防火救灾环境和建筑布局178

第一节 城市防灾环境178

7-1-1 城市的防火专业规划设计要求178

7-1-1-1 城市防火规划设计要点178

7-1-1-3 消防车道179

7-1-1-2 城市消防的扑救标准179

7-1-2 城镇的防火规划180

第二节 不同建筑形态的防火环境181

7-2-1 单体建筑的防火环境181

7-2-2 应单独设立的设备用房184

7-2-3 可以贴邻主体建筑的设备房184

第三节 本章防火设计性能探讨184

7-3-1 防火设计分析184

7-3-2 防火设计建议185

7-3-3 本章小结186

7-3-3-1 注意点186

7-3-3-2 记忆方法187

第八章 建筑设计防火性能汇总表188

第一节 建筑设计防火性能的分类表188

第二节 不同耐火等级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表190

第三节 建筑防火设计的隔火性能表191

8-3-1 建筑之间的隔火性能——防火间距191

8-3-1-1 民用建筑和非甲类厂房和库房的防火间距191

8-3-1-2 甲类库房与其他建筑物的防火间距(m)191

8-3-1-3 高层民用建筑相关防火间距193

8-3-1-4 汽车库类建筑的防火间距194

8-3-1-5 人防工程的防火间距197

8-3-2 建筑内部的隔火性能——防火分区198

8-3-2-1 厂房的防火分区198

8-3-2-2 库房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199

8-3-2-3 高层建筑、民用建筑允许最大防火分区面积表200

8-3-2-4 其他建筑的特定防火分区201

第四节 建筑防、排烟202

8-4-1 民用建筑和地下车库防、排烟202

8-4-2 高层民用建筑的防、排烟203

8-5-1-1 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204

8-5-1 疏散的安全距离204

第五节 建筑安全疏散设计204

8-5-1-2 民用建筑、高层建筑、人防工程、汽车库疏散的安全距离205

8-5-2 安全疏散出口206

8-5-2-1 规定允许建筑设一个安全出口的条件206

8-5-2-2 应设二个以上安全出口的要求208

8-5-3 安全疏散净宽度和总宽度指标208

8-5-4 安全疏散楼梯210

8-6-1 消防给水设施的空间尺度212

8-6-2 人工水源设施的设计规定212

第六节 消防给水设施的设计规定212

第七节 消防环境条件213

8-7-1 消防救援道路系统213

8-7-2 消防对建筑的要求213

附录214

附录一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214

附录二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222

附录三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223

附录四 术语224

主要参考文献230

后记2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