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关于时间意识的贝尔瑙手稿 1917-1918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关于时间意识的贝尔瑙手稿 1917-1918](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0061480.jpg)
-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瑞士)鲁道夫·贝耐特,(德)迪特尔·洛马尔编;肖德生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1829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84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499页
- 主题词:胡塞尔,E.(1859~1938)-现象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关于时间意识的贝尔瑙手稿 1917-191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编者引论1
第一编 论原初时间意识的基本结构:原体现、滞留和前摄的流动关联37
第一篇 原初时间意识中滞留与前摄的交织·原体现与新奇之物的意识37
第1节 原体现的意向性·注意的朝向一个当下新物、过去之物或者将来之物37
第2节 原过程流逝中滞留性意向性与前摄性意向性的编结40
第3节 现象学时间构造中“期待”(前摄)的作用·前摄性充实过程与滞留性脱实过程中双重意向性的连续变异42
第4节 现象学时间对象性构造与时间构造中滞留和前摄的交织·现在意识和一个新事件的原体现难题45
附录1 (关于第一篇文字第4节):用图表展示滞留与前摄交织的几个尝试49
第二篇 滞留与前摄的组合·充实等级性与当下意识·原过程图示56
第1节 滞留中的前摄——前摄中的滞留·一个新图表56
第2节 作为充实过程的滞留与前摄的交织60
第3节 滞留性与前摄性的充实过程包含一个无限后退?时间意识诸阶段63
第4节 原进程:按步骤考察67
第5节 原河流中关于进展的充实与脱实关联的新图示·滞留性与前摄性变异关联中体验时间的构造71
第6节 最后构造的意识在每一个相位具有肯定与否定趋向·切身的当下作为变异的零点75
第7节 关于诸时间对象的意识与关于河流的意识78
第8节 关于现实性与非现实性的当下意识·最后的与神的意识82
第9节 在其现实化与脱现实化的连续变化中河流的自身意识83
第10节 诸增补性问题·河流中的间断性85
第三篇 原现前滞留性与再造性的当下化87
第1节 感知、滞留、再回忆与想象中同一对象立义那里的明白性变异87
第2节 滞留与当下化·有别于想象与图像意识的滞留不是再造,而是一个印象意识的要素·原现前与消退92
第3节 再造和滞留原现前与滞留性过去被给予性中的立义与立义内容99
第四篇 关于消退现象的现象学103
第1节 基本概念的引入:一个当下被给予性的连续消退,诸直观被充实与空泛的消退形式,一个活的或者无生气的延续统一性的消退103
第2节 消退与滞留的连续统一体中直观贫乏化(变暗)和透视变小的难题·空间定位与时间定位之间的类似109
第3节 一个无成效的解决办法尝试:在时间域中渐渐消逝或者透视变小期间可能涉及感性融合中的一个强度区别113
第4节 一个新的解决方法尝试:时间透视可以理解成渐渐消逝事件的一个或多或少迅速的进一步缩拢·关于直观性和细微差别零点的确定115
附录2 (关于第四篇文字):直观消退和原声响与消退的滞留的关联的疑难理解样式120
a)假定:有别于滞留的消退是实项的当下性,因而像“原声响”一样120
b)把刚刚过去之物的直观意识设想成图像性的尝试·兼论再回忆现象学125
附录3 (关于第四篇文字):如果消退被确定为一个感觉素材,那么还如何区分感知、滞留与想象?128
第二编 论原过程与其中被构造的带刚性时间秩序及流淌时间样式的时间对象性的被给予性133
第五篇 直观的时间样式的河流与关于流淌的意识133
第1节 引论:刚性的时间秩序与时间样式的河流·唯我论的与交互主体的时间·客观时间的构造·“现前时间”·时间与空间133
第2节 一个关于流逝现前的流淌意识如何可能?瞬间素材的河流及其诸时间样式的河流·现象学的本质规律137
第3节 现前域中流动的感知与关于流淌的活的意识·流淌现前的梯级排列143
第4节 河流原事实的不同阶段·河流中当下的出现与过去·河流描述中不同的反思视向148
第六篇 行为作为“现象学时间”中的对象·时间对象性与构造的原河流151
第1节 内在素材的感知如何有别于这个感知的内意识?151
第2节 原河流的被给予性与行为的被给予性以及行为相关项作为内在时间对象·内在感知的不同概念154
第3节 内在时间对象的流逝与构造其进程的流逝平行,但并不真正同时发生159
第4节 关于同时性概念:时间流逝的不同层面与时间秩序的统一性·《观念Ⅰ》学说162
第5节 意向活动与意向相关项的时间性165
第七篇 关于诸时间样式的学说170
第1节 感觉对象那里的原初时间构造·关于一个延续声音的新现在与过去现在的意识的关联170
第2节 一个新现在何以有别于另一个相同内容的现在?意识的流动与关于一个对象的延续的意识172
第3节 过程的时间形式与被构造的对象的时间形式·时间秩序与诸时间样式175
第4节 几个时间与这一时间·主体的与交互主体的时间178
第5节 延续作为客观时间片段与主观被给予性180
第6节 时间作为全面的刚性形式与流淌的现在·诸时间样式与时间的被给予性方式182
第7节 补遗:内感知与外感知、再回忆与想象中的时间样式184
第8节 活的当下、滞留与再回忆中时间样式的时间性186
第八篇 从意向相关项方面描述诸时间样式189
第1节 过去与将来中现在的变异阶段·关于时间变异的两个概念·一个时间对象的流动意识与流动的意识189
第2节 河流和时间对象与时间片段的映射形式·时间与空间(关于术语)198
第3节 进一步研究时间对象性与时间范式视角之意向相关项与意向活动结构·适合时间构造的立义与被立义内容的样式同样恰当地适合空间对象的构造?200
附录4 (关于第八篇文字第3节):当下原本被给予的声音点是一个实项的意识内容?关于意向相关项的时间对象及时间意识中立义的问题域208
第三编 论原初时间意识分析中内容与立义模式的使用及无限后退的危险215
第九篇 外感知与内在感知中立义与被立义的内容215
第1节 外感知奠基于内在感知的时间对象215
第2节 关于不同地被形成的内在时间对象的活的作用与立义的把握217
第3节 外感知与内在感知中不同的立义概念·滞留、想象或再回忆的意向变异不包含新的立义223
第4节 构造时间的河流与核心素材的关系仍具有一个实项内容的立义形式?228
第十篇 关于最后构造的原过程的时间性与可感知性的问题·一个无时间与无意识的原过程的假定232
第1节 客观时间和诸主观时间样式(定位)·诸重要的时间本体论公理232
第2节 客观时间、现象学时间与最后构造的意识流·无限后退的危险235
第3节 不同阶段时间对象的可感知性·带有把握的感知与不带把握的感知241
第4节 现象学的观念主义·现实的与观念可能的主体与时间对象的可感知性244
第5节 对时间对象的构造来说需要一个把握的感知?存在一个无时间的与无意识的原体验?247
第6节 进一步考虑该假定,即时间性的构造是一个无时间的和无意识的原过程的一个后来立义的实事252
附录5 (关于第十篇文字第5节与第6节):关于原过程意识的问题256
a)问题的明确表达,是否原过程必然能够被理解为一个构造(也许合感知地尚未被把握的)时间对象的过程,或者是否只是在对原过程的一个后来反思中才可以谈论构造与意向对象256
b)把握不同阶段外部对象与内在对象的样式261
第十一篇 原体现、滞留与前摄中的内容与立义263
第1节 时间意识的基本事实263
第2节 原体现、滞留性的变异、想象意识265
第3节 原体现与滞留作为实项被包含的素材的立义269
第4节 滞留性的消退阶段作为一个实项内容的立义阶段271
第5节 对立观点:滞留不是奠基于实项被给予的当下素材274
第6节 本原意识与非本原意识·意识与把握275
第7节 当下原过程的本原意识中一个无限后退的危险·对一个非意向意识之把握的询问278
第8节 甚至在前摄那里存在一个无限后退的危险?280
第9节 解决办法的尝试:原过程当下的直接意识作为滞留性与前摄性间接性的两面连续性的界限281
第10节 细微区分图示的尝试(图表)284
附录6 (关于第十一篇文字第9—10节):上升的无细微差别性与间接性的解决办法模式的困难·滞留性下沉中的区别287
附录7 (关于第十一篇文字):关于过去意识及其变异的标明290
附录8 (关于第十一篇文字):对图表中时间位置与过去的连续统一体的展示291
附录9 (关于第十一篇文字):原生活流的形式系统及其在图表中的持续变异294
附录10 (关于第十一篇文字):原当下与过去作为形式与作为个体的被给予性·用公式展示滞留性的变异297
第十二篇 分析不带立义与被立义内容模式的原过程的一个尝试300
第1节 借助于立义与被立义内容模式概述分析由原印象被给予性与滞留性消退变异组成的河流·无限后退的异议300
第2节 抉择模式的发展:在其出现与变异的渐渐消逝中原过程仍不包含立义·对原素材及其消退的反思性感知的把握通过自我,意即通过时间对象性的构造才要求一个对过程的原素材的意向立义·消退变异之感知的特性303
第3节 研究(在这两个竞争模式中)原素材与消退作为时间对象构造的疑难·无限后退的危险312
第十三篇 通过证明构造时间的意识滞留性地回涉自身来规避时间构造中的无限后退316
第1节 难题状况的扼要重述:内在时间对象及其被给予方式的变化316
第2节 无限后退的异议:构造事件相位的体验自身不重又是被构造的?318
第3节 超越论反思的两个指向:对构造河流的大河的指向与对被构造事件的序列的指向320
第4节 构造意识的起作用的原进程的统一性及其在后来反思中的倍增·一阶与二阶被构造的内在时间对象性325
附录11 (关于第十三篇文字):扼要重述时间构造中无限后退及其新的可能性·原过程时间性的难题328
附录12 (关于第十三篇文字):无限后退难题的抉择的解决办法尝试:时间对象性的意识与这个意识的“感知”必然相互联系在一起331
第四编 发生考察中自我性的与原素的时间性335
第十四篇 我的体验流与自我335
第1节 还原到原初的、无自我的感性的时间性335
第2节 同一的、非对象的存在者与无时间的自我作为体验流起作用的极(原始状态)338
第十五篇 纯粹自我的时间关系343
第1节 心灵内向性的本质形态·时间的原发生、自我与原素343
第2节 纯粹自我与时间·自我作为全时的个体与作为次生的时间对象346
第五编 论个体化现象学:诸经验对象、想象对象与观念对象的时间性353
第十六篇 时间的流动与个体对象存在的构造353
第1节 时间对象的个体性与同一性(事实与本质):原体现与当下被给予性的个体性、连续的过去变异与同一的时间位置353
第2节 当下的出现和消逝与客观-同一的时间位置、时间延续与时间秩序的构造358
第3节 诸时间样式与信仰方式或存在方式的样式:诸时间样式按照事实与本质是进一步可区别的实存样式?360
第十七篇 论个体化现象学364
第1节 理念关系与事实关系=特殊本质的关系与此物的关系·自然的个体化的形式先天与自然的被个体化的、认定质性的质料先天364
第2节 此物·具体的、时间上被个体化的本质及其时间延展·形式考察中时间延展的分配或扩展(诸时间公理)368
第十八篇 观念对象的时间形式·被给予性时间与客观的时间形式375
第1节 个体对象时间延展与普遍对象时间延展之间的区别375
第2节 在诸感觉对象、自然对象与普遍对象上的这一时间与许多时间378
第3节 构造意识与(个体的与普遍的)被构造对象的时间本质确定384
附录13 (关于第十八篇文字第1节):行为作为现象学时间中的事件·观念对象及其有别于个体对象时间性的超时间性386
附录14 (关于第十八篇文字第1节):诸难题·时间统一性的不同形式·对个体对象进行事态陈述的时间有效性388
附录15 (关于第十八篇文字):事态的时间关系·观念-同一的对象的无时间性及其时间的现实化390
第十九篇 想象对象的时间延续·关于经验世界时间与想象世界拟-时间中的时间状况、时间关联与个体化394
第1节 一个现实对象的绝对时间状况及其在诸想象对象上的缺失·现实时间状况与个体化、唯一性与相同性、纯粹自我所有经验的时间统一性394
第2节 想象行为及其与其他想象行为或者与像感知与再回忆一样的现实性设定行为的关联400
第3节 一个想象或想象世界的统一关联及其统一时间·每一个想象世界有其本己联系与本己时间402
第4节 在一个普遍概念个别化与一个现实经验或想象的统一关联中时间-空间个体化之间的区分405
附录16 (关于第十九篇文字第4节):诸本质明察与想象明察·以现实与可能对象为例的可能性意识与观点·一个现实世界与诸多可能的想象世界409
第二十篇 想象中的时间与现时经验中的时间413
第1节 经验意向意义与想象意向意义之间的本质同一性·经验可能性与想象可能性413
第2节 感知与纯粹想象中的时间位置·经验对象的统一时间秩序与想象对象的不同时间秩序417
第3节 时间作为“感性”的“形式”与作为经验对象世界的形式:通过内时间意识构造经验与想象及其意向相关项的一个统一关联421
第4节 经验关联与想象关联之间的区别·这一个经验时间与许多想象时间425
第5节 经验时间与想象时间之间以及在经验的不同时间瞬间之间的“相合”·相合仍然不表明时间的同一性427
第六编 论再回忆现象学433
第二十一篇 不同种类的回忆及其重复433
第1节 重复构造的回忆、想起的回忆与模糊的积淀连同其对重又朝向的刺激433
第2节 同一个过去的个体对象的几个不同回忆之间的同一性相合436
第3节 概述:回忆同一个事件的不同种类的重复439
附录17 (关于第二十一篇文字):再回忆过程中的前摄与滞留无限的过去与将来440
附录18 (关于第二十一篇文字第1节):关于回忆学说的重要注解:以前之物的显露442
附录19 (关于第二十一篇文字第2节):本质与“观念”·同一-精确本质的观念化与观视·重复回忆的明见性作为同一性意识的明见性的先决条件443
附录20 (关于第二十一篇文字):重复与回忆:基于构造时间的意识连续性的不同种类的回忆被给予性与重又被给予性446
附录21 (关于第二十一篇文字):意识流统一性的被给予性·可能回忆与期待系列的动机引发449
第二十二篇 回忆作为充实的现象学分析454
第1节 一个个体进程回忆的渐次明见性:朝向进一步确定的意向及其理想的临界值454
第2节 回忆充实过程中不同种类的不明白性与不确定性·回忆中的被动进展与主动进展458
第3节 当接近回忆与感知中一个对象时对实践观点与精确观点的普遍区别·与不同兴趣相符的是不同的相即性形式463
附录22 (关于第二十二篇文字第1节):滞留作为一种感知与再回忆的明见性465
人名译名索引467
概念译名索引468
译后记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