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免疫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免疫学
  • 张涛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843337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83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免疫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免疫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肿瘤抗原1

一、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分类1

第一章 肿瘤免疫1

二、根据肿瘤抗原诱发和发生情况分类2

三、根据肿瘤抗原编码基因分类3

第二节 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6

一、体液免疫机制6

二、细胞免疫机制7

三、固有免疫机制8

二、肿瘤细胞分泌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9

第三节 肿瘤的免疫逃避机制9

一、肿瘤细胞膜分子表达异常9

三、肿瘤生长因子的分泌10

四、诱导抑制性细胞11

五、诱导免疫促进作用11

第四节 肿瘤的免疫治疗11

一、主动免疫治疗11

二、被动免疫治疗12

三、细胞因子为基础的免疫治疗14

四、非特异性免疫治疗15

第一节 概述16

第二节 移植抗原16

一、白细胞抗原16

第二章 移植免疫16

二、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17

三、人类ABO血型抗原17

四、组织特异性抗原17

第三节 移植排斥反应17

一、宿主抗移植物反应18

一、正确合理配型选择理想供者20

二、免疫抑制20

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20

第四节 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20

三、抗体的清除23

四、诱导免疫耐受24

第五节 移植免疫学的前沿研究25

一、免疫耐受研究25

二、异种移植26

二、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28

一、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28

第三章 超敏反应28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28

三、重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29

四、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防治原则30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31

一、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31

二、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32

三、重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32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33

三、重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34

一、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34

二、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34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35

一、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35

二、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35

三、重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35

第四章 自身免疫病37

第一节 自身免疫病的分类37

一、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38

第二节 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和实验室检查38

二、按器官特异性与非器官特异性分类38

一、按病理损伤类型分类38

二、实验室检查39

第三节 自身免疫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40

一、自身耐受与自身免疫病40

二、触发自身免疫病的有关因素41

第四节 重要的自身免疫病43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43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44

二、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45

一、消除诱因45

第五节 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原则45

三、免疫抑制治疗46

四、免疫调节治疗46

五、重建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疗法46

六、对症治疗46

第五章 免疫缺陷病47

第一节 免疫缺陷病的临床表现47

一、反复和慢性感染47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淋巴瘤47

一、以体液免疫缺陷为主的PIDD48

第二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48

二、以细胞免疫缺陷为主的PIDD49

三、联合免疫缺陷病50

四、补体系统缺陷52

五、吞噬细胞缺陷52

第三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53

一、继发于某些疾病的AIDD53

二、医源性AIDD53

一、概述54

第五节 艾滋病专题54

第四节 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54

二、发病机制55

三、AIDS的治疗57

第六章 抗感染免疫59

第一节 概述59

第二节 抗感染免疫机制59

一、非特异性免疫59

二、特异性免疫62

三、抗各类病原体感染的免疫学特性63

四、感染对宿主免疫功能的影响66

第七章 衰老与免疫67

第一节 衰老机体免疫系统的改变67

一、衰老与胸腺67

二、衰老与免疫细胞68

第二节 免疫系统变化机制71

一、免疫细胞膜性质改变71

二、免疫细胞信号传导障碍71

七、神经内分泌调节的影响72

六、转化生长因子产生增加72

五、产生抑制淋巴细胞增生的物质72

四、淋巴细胞抗氧化能力及清除自由基能力下降72

三、损伤细胞修复能力降低72

八、MHC基因与衰老73

第三节 衰老与自身免疫73

一、衰老机体自身免疫的特点73

二、衰老机体易发生自身免疫病的机制73

第四节 免疫调节与抗衰老74

一、细胞因子74

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75

四、天然免疫药物75

二、激素75

第八章 神经系统疾病与免疫77

第一节 精神神经免疫相关性77

一、神经系统的免疫学特点77

二、心理、精神与免疫80

三、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81

第二节 常见疾病87

一、重症肌无力87

二、多发性硬化91

三、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94

四、急性炎症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95

第九章 血液系统疾病与免疫97

第一节 免疫性红细胞病97

一、免疫性溶血性贫血97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102

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05

第二节 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07

一、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共性)107

二、同种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08

三、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09

四、药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10

第三节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11

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2

二、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5

三、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117

四、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118

五、HIV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9

六、药物诱导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20

一、非特异性免疫122

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免疫特点122

第十章 呼吸系统疾病与免疫122

二、特异性免疫123

三、呼吸系统的免疫相关疾病125

第二节 常见疾病126

一、支气管哮喘126

二、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133

三、肺出血—肾炎综合症134

四、特发性肺纤维化136

五、结节病137

一、产生肾脏免疫性损伤的抗原140

第十一章 肾脏疾病与免疫140

第一节 概述140

二、肾脏免疫损伤的相关因素141

第二节 常见疾病143

一、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143

二、微小病变型肾病144

三、膜性肾病145

四、IgA肾病147

五、肾小管间质疾病149

一、消化道与免疫153

第一节 概述153

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疾病与免疫153

二、肝脏与免疫154

第二节 常见疾病156

一、炎症性肠病156

二、感染性胃病158

三、甲型病毒性肝炎163

四、乙型病毒性肝炎165

五、丙型病毒性肝炎171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75

第一节 格雷夫斯病175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与免疫175

二、诊断与治疗177

第二节 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178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78

二、诊断与治疗179

第三节 Ⅰ型糖尿病180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80

二、诊断与治疗182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83

第四节 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183

二、诊断与治疗184

第五节 多内分泌腺自身免疫综合征184

第十四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与免疫186

第一节 风湿热186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86

二、诊断与治疗188

第二节 病毒性心肌炎18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89

二、诊断与治疗191

一、扩张型心肌病193

第三节 心肌病193

二、肥厚型心肌病199

第四节 多发性大动脉炎201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01

二、诊断与治疗202

第十五章 结缔组织病与免疫204

第一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204

一、病因204

二、免疫异常205

三、发病机制207

一、病因208

四、免疫学检查208

第二节 类风湿关节炎208

二、免疫异常210

三、发病机制212

四、免疫学检查213

第三节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213

一、抗ENA抗体213

二、抗RNP抗体213

四、抗U1RNA抗体214

三、抗hnRNP抗体214

第十六章 皮肤疾病与免疫215

第一节 皮肤免疫系统及功能215

第二节 常见疾病217

一、接触性皮炎217

二、特应性皮炎219

三、荨麻疹222

四、银屑病224

五、药疹231

六、白癜风234

七、疣238

八、单纯疱疹239

九、真菌病239

十、尖锐湿疣241

十一、梅毒242

十二、淋病243

十三、硬皮病243

十四、皮肌炎244

十五、大疱性类天疱疮245

十六、天疱疮247

第十七章 眼科疾病与免疫250

第一节 眼的免疫特点250

第二节 免疫性眼表疾病253

一、春季结膜炎253

二、蚕食性角膜溃疡254

三、眼干燥综合征256

第三节 葡萄膜炎257

一、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前葡萄膜炎)260

二、脉络膜炎(后葡萄膜炎)261

三、中间葡萄膜炎262

四、Behcet病眼症262

五、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263

六、Fuchs虹膜异色性葡萄膜炎264

七、眼结节病264

八、交感性眼炎265

第四节 免疫反应性眼眶病266

一、炎性假瘤266

二、Graves眼病267

一、角膜移植的免疫反应268

第五节 眼的移植免疫268

二、视网膜移植269

第十八章 妇产科疾病与免疫271

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71

二、反复自然流产272

三、子宫内膜移位症274

四、卵巢早衰275

五、女性免疫不孕276

第二节 常见疾病279

一、牙周病279

第一节 概述279

第十九章 口腔疾病与免疫279

二、龋病288

三、牙髓病291

四、尖周病296

五、口腔黏膜病299

第二十章 耳鼻咽喉疾病与免疫304

一、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304

二、分泌性中耳炎306

三、鼻息肉306

四、变应性鼻炎308

五、病灶性扁桃体炎310

第二十一章 麻醉与免疫312

一、麻醉对免疫系统的直接作用312

二、麻醉对免疫系统的间接作用314

第二十二章 创伤与免疫316

一、创伤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316

二、创伤对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319

第一节 概述322

一、女性生殖道组织的局部免疫322

第二十三章 生殖与免疫322

二、生殖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323

第二节 妊娠与免疫326

一、配子免疫326

二、胚胎免疫326

三、母体—胎儿免疫327

四、胎盘免疫328

第三节 免疫性不孕328

一、抗精子免疫性不孕328

第四节 避孕与免疫331

三、免疫性不孕的诊断标准331

二、抗透明带免疫性不孕331

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免疫避孕332

二、抗精子免疫避孕332

第五节 常见疾病333

一、反复性流产333

二、红细胞同种免疫性疾病336

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39

四、卵巢功能早衰341

五、子宫内膜异位症343

六、更年期综合征346

第二十四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349

第一节 体液免疫测定技术349

一、免疫球蛋白测定349

二、自身抗体检测技术354

三、B细胞表达产物测定357

第二节 细胞免疫功能检测360

一、细胞表面分子的检测技术360

二、T细胞及其亚群的定量和功能检测367

三、其他免疫活性细胞的定量和功能检测369

附:临床免疫学词汇英中文对照3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