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政全鉴 第1分卷 官鉴与政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资政全鉴 第1分卷 官鉴与政鉴](https://www.shukui.net/cover/3/30595936.jpg)
- 《资政全鉴》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3574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17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629页
- 主题词:领导学-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廉政建设-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资政全鉴 第1分卷 官鉴与政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理论阐述3
第一章 领导的本质、基础与作用3
第一节 领导的含义与界定3
官鉴3
第二节 领导的本质6
第三节 领导之本14
第四节 领导的基础和依据17
第五节 领导的地位与作用20
第一节 领导主体的概念、特点与构成24
第二章 领导主体与领导客体24
第二节 领导角色的含义与构成29
第三节 领导客体的概念与特征32
第四节 领导主体与领导客体的关系36
第五节 对领导主体的评鉴、监督与管束38
第三章 领导素质41
第一节 领导素质的概念与意义41
第二节 领导素质的特点及相关原理42
第三节 领导素质的构成46
第四节 领导素质的主要内涵50
第五节 领导素质运动57
第六节 领导群体结构59
第四章 领导人才62
第一节 领导人才的特征、地位与作用62
第二节 领导人才的构成及有关重要关系64
第三节 领导人才规律66
第四节 领导人才的选拔与使用69
第五节 领导人才的培养与造就71
第五章 领导环境73
第一节 领导环境的界定、特点与构成73
第二节 若干具体而重要的领导环境76
第三节 领导关系82
第四节 领导环境与领导的关系88
第六章 领导体制92
第一节 领导体制概述92
第二节 领导体制的类型95
第三节 领导体制对领导主体及领导业绩的影响98
第四节 领导体制的影响因素及变化发展规律100
第五节 领导体制改革与完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03
第六节 领导体制改革与科学化的目标和原则106
第七节 领导体制改革与科学化的关键和对策108
第七章 领导思维110
第一节 现代领导思维方法的发展、特点和作用110
第二节 现代领导思维方法的基本内容113
第三节 现代领导思维活动的模式117
第一节 领导者的内涵、职责与角色127
第八章 领导者127
第二节 领导者的选用131
第三节 领导者的权力、权威与影响力133
第九章 领导决策的基本理论140
第一节 领导决策的实质与意义140
第二节 科学决策的原理143
第三节 科学决策的程序与步骤146
第四节 科学决策的原则与要则156
第五节 科学决策的方法159
第十章 领导决策的组织实施165
第一节 动员165
第二节 指挥168
第三节 协调172
第四节 控制174
第五节 纠错与追踪决策180
第十一章 领导的发展与创新184
第一节 新领导者184
第二节 新领导定位189
第三节 新领导方式193
第四节 新领导文化200
实例精选204
领导者勤政务实经典案例204
近代精典案例204
先秦至隋唐时期经典案例227
宋辽金元时期经典案例234
明清时期经典案例247
第一节 政治统治的含义255
第一章 政治统治255
政鉴255
理论阐述255
第二节 政治统治的基础和类型261
第三节 政治统治的方式和作用265
第二章 政治管理270
第一节 政治管理的含义270
第二节 政治管理的职能和类型275
第三节 政治管理的方式和作用284
第一节 政党的含义294
第三章 政党294
第二节 政党制度300
第四章 政治社团307
第一节 政治社团的含义307
第二节 政治社团的类型310
第三节 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315
第五章 政治心理320
第一节 政治心理的含义320
第二节 政治心理的形成基础和构成要素324
第三节 政治心理的类型和作用330
第六章 政治社会化336
第一节 政治社会化的含义336
第二节 政治社会化的媒介和影响因素339
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的类型和作用343
第七章 树立正确观念,加强政治鉴别能力348
第一节 世界观教育348
第二节 人生观教育349
第三节 价值观教育351
第四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354
第五节 社会主义信念教育357
第六节 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359
第八章 政治鉴别能力提高的途径364
第一节 加强理论学习364
第二节 加强和改进公务员培训372
第三节 积极进行实践锻炼378
第九章 政治鉴别能力的培养原则384
第一节 目的性原则384
第二节 知行统一原则385
第三节 全员性、全过程、以人为本原则387
第四节 层次性原则388
第五节 与时俱进原则390
第六节 预防为主原则391
第七节 循序渐进原则392
第十章 提高理论水平巩固政治鉴别能力395
第一节 马列主义基本原理395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400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404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09
第十一章 政治鉴别能力培养的方法412
第一节 理论教育法412
第二节 典型教育法415
第三节 实践锻炼法417
第四节 批评与自我批评法418
第五节 自我教育法421
第六节 预防教育法424
第一节 崇尚“法治”法律至上427
第十二章 依法行政能力的原则427
第二节 慎思笃行防微杜渐428
第三节 身体力行从自我做起431
第十三章 依法行政能力的内容434
第一节 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434
第二节 人性化执法435
第三节 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438
第四节 团结好同级441
第五节 领导好自己的下级442
第六节 理清与亲友的界限444
第十四章 依法行政能力的途径446
第一节 向前看——制定“宏伟”目标446
第二节 向后看——钻研先前“案例”448
第三节 改善“心智模式”——进行“五商”修炼450
第四节 借用外脑——别人是借鉴的镜子456
第五节 “真知来自实践”——进行“干中学”459
实例精选462
优秀领导范例462
腐败分子案例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