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湾的社会福利 历史与制度分析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台湾的社会福利 历史与制度分析 第2版
  • 林万亿著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57116862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808页
  • 文件大小:159MB
  • 文件页数:8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台湾的社会福利 历史与制度分析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福利发展的理论观点1

前言2

第一节 我国社会福利的内涵4

壹、中华民国宪法中的社会安全条款(1947年)5

贰、民生主义现阶段社会政策(1965年)7

参、社会福利政策纲领(1994年)9

肆、社会福利政策纲领修正(2004年)16

伍、社会福利政策纲领第二次修正(2010年~)19

第二节 社会政策发展的理论性解释20

壹、社会政策出现与扩张的理论性解释22

贰、福利国家转型的理论性解释29

参考书目39

第二章 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49

第一节 社会福利发展迟缓阶段(1945年~1964年)50

壹、政治经济环境50

贰、社会福利理念52

参、军公教福利国的形成53

第二节 社会福利支持经济发展时期(1965年~1978年)55

壹、政治经济环境55

贰、社会福利理念56

参、生产主义式的残补福利资本主义粗具雏形57

第三节 安抚政治与社会骚动时期(1979年~1989年)58

壹、政治经济环境58

贰、社会福利理念60

参、社会福利的消音作用61

第四节 社会福利的黄金十年?(1990年~1999年)62

壹、政治经济环境62

贰、社会福利理念65

参、社会福利黄金十年?69

第五节 民进党的新中间路线(2000年~2008年)72

壹、政治经济环境72

贰、社会福利理念75

参、实现新中间路线福利国?78

第六节 政党再次轮替的社会政策发展(2008年~2012年)87

壹、政治经济环境87

贰、社会福利理念88

参、社会政策马上好吗?92

参考书目102

第三章 社会福利行政体系105

前言106

第一节 社会行政的基本概念106

壹、社会行政的定义106

贰、欧美各国的社会行政体系107

第二节 我国的社会行政组织114

壹、社政、卫政、劳政均隶属内政部时期(1945年~1970年)114

贰、社政、卫政、劳政分立时期(1971年~1987年)117

参、社会福利行政组织升格规划时期(1987年~1998年)127

肆、台湾省政府组织调整(1998年~2001年)132

伍、政府组织再造时期(2001年~2011年)136

参考书目145

第四章 社会服务输送体系与社会福利支出147

第一节 社会服务输送体系148

壹、社会福利公共化149

贰、社会福利民营化150

参、社会福利分散化155

第二节 我国的社会福利服务输送体系157

壹、公私部门平行发展服务输送(1945年~1982年)157

贰、社会福利服务「方案委托」的兴起(1983年~1985年)159

参、社会福利「公设民营」模式的崛起(1985年~2000年)161

肆、照顾服务产业化之争(2001年~2008年)168

伍、照顾服务的再民营化与营利化(2008年~2011年)171

第三节 社会福利支出173

第四节 我国的社会福利支出178

壹、社会福利支出低水平阶段(1965年以前)178

贰、社会福利支出缓慢成长阶段(1965年~1977年)179

参、社会福利支出稳定成长阶段(1978年~1989年)180

肆、社会福利支出快速成长阶段(1990年~2000年)181

伍、社会福利支出维持稳定阶段(2000年~2011年)183

参考书目188

第五章 社会津贴与社会救助191

前言192

第一节 我国的社会津贴192

壹、军公教人员生活津贴192

贰、中低收入户老人生活津贴202

参、敬老福利生活津贴204

肆、老年农民福利津贴208

第二节 我国社会救助的演进215

壹、清治台湾时期的慈善救济(1895年以前)215

贰、国民政府在中国大陆时期的社会救济(1911年~1945年)218

参、日治时期台湾的社会救济事业(1895年~1945年)220

肆、战後初期停顿的台湾社会救济(1945年~1962年)223

伍、订颁社会救助调查办法(1963年~1979年)223

陆、社会救助法通过施行(1980年~1996年)224

柒、社会救助法修正(1997年~2009年)227

捌、社会救助新制(2010年~)229

第三节 我国社会救助的内涵232

壹、低收入户之定义232

贰、家庭总人口数234

参、家庭总收入235

肆、最低生活费标准与家庭财产限额237

伍、资产形成措施239

陆、生活扶助239

柒、医疗补助243

捌、急难救助245

玖、灾害救助247

拾、游民收容辅导248

拾壹、提升弱势族群数位运用能力——数位台湾计画250

拾贰、马上关怀251

参考书目253

第六章 社会保险257

前言258

第一节 我国的社会保险体系258

第二节 劳工保险261

壹、劳工保险立法沿革261

贰、普通事故保险270

参、职业灾害保险278

第三节 就业保险281

第四节 劳工退休金条例288

第五节 军人保险292

壹、保险立法沿革292

贰、保险内容293

第六节 公教人员保险与退休抚恤295

壹、公教人员保险295

贰、公务人员退休抚恤303

参、政务人员退职抚恤316

第七节 私立学校教职员工保险317

壹、立法沿革317

贰、保险内容317

第八节 农民保险319

壹、立法沿革319

贰、保险内容321

第九节 国民年金保险325

壹、政策背景325

贰、保险内容331

结论338

参考书目339

第七章 儿童与少年福利服务341

前言342

第一节 儿童福利服务343

壹、清末台湾的育婴堂343

贰、日治时期台湾的儿童福利344

参、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台湾的儿童福利(1946年~1972年)346

肆、儿童福利法颁布施行(1973年~1987年)350

伍、现代儿童福利的开展(1987年~2011年)357

第二节 少年福利服务378

壹、少年福利法立法之前(1989年以前)378

贰、少年福利法颁布施行以後(1989年~2011年)382

参考书目398

第八章 妇女与家庭福利服务401

前言402

第一节 妇女福利服务402

壹、妇女福利专款预算之前(1991年以前)403

贰、妇女福利专款预算以後(1991年~2011年)407

第二节 家庭福利服务415

壹、弱势妇女与家庭扶助415

贰、高风险家庭介入417

参、家庭政策421

肆、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体系424

第三节 外籍配偶的家庭福利服务436

参考书目444

第九章 身心障碍者福利服务447

前言448

第一节 残障福利法颁布施行以前(1980年以前)448

壹、残障养护机构448

贰、残障职训机构452

参、启智教育中心454

肆、残障教育455

伍、残障福利团体455

第二节 残障福利法立法之後(1980年~2011年)457

壹、残障福利法制订与修正457

贰、身心障碍者之鉴定与需求评估462

参、身心障碍者的福利服务466

肆、ICF制度推动面临的困境485

参考书目490

第十章 老人福利服务493

前言494

第一节 老人福利法立法之前(1980年以前)495

第二节 老人福利法颁布施行後(1980年~2011年)497

壹、老人福利立法与修正497

贰、老人福利服务501

第三节 荣民福利服务515

壹、荣民就养服务516

贰、荣民照顾服务518

第四节 长期照顾519

壹、计画背景519

贰、长期照顾十年计画内容525

参、四年内开办长期照顾保险?530

参考书目541

第十一章 原住民族福利543

前言544

第一节 原住民委员会成立之前545

壹、山地行政545

贰、山地人民生活改进546

参、百合计画548

肆、原住民社会运动549

第二节 原住民委员会成立之後551

壹、原住民委员会成立551

贰、原住民族社会福利552

参、原住民工作权保障556

结语560

参考书目562

第十二章健康照护563

前言564

第一节 健康保险前的医疗照护564

壹、清帝国时期564

贰、日治时期565

第二节 全民健康保险立法沿革566

壹、分立片段的医疗给付566

贰、全民健康保险立法569

参、全民健康保险民营化试探579

肆、全民健康保险改革583

第三节 二代健保改革586

壹、李明亮时期586

贰、杨志良时期589

第四节 经济弱势家户医疗权益保障592

壹、经济困难民众的健保费与医疗协助措施593

贰、安心就医593

结论595

参考书目598

第十三章 国民就业599

前言600

第一节 我国国民就业政策的沿革600

壹、工业化前期600

贰、工业化时期603

参、後工业社会606

第二节 职业训练612

壹、职业训练法公布施行以前(1983年以前)612

贰、职业训练法公布施行之後(1983年~2011年)615

第三节 就业服务617

壹、就业服务法公布施行以前(1992年以前)617

贰、就业服务法公布施行之後(1992年~1999年)618

参、民进党执政时期(2000年~2008年)623

肆、国民党执政时期(2008年~)637

参考书目644

第十四章 社区发展与社区营造645

前言646

第一节 前社区发展时期(1945年~1969年)647

壹、日治时期台湾的鄰保制度647

贰、农村四健会的兴衰649

参、从基层民生建设运动到社区发展的萌芽651

第二节 社区发展蓬勃阶段(1968年~1982年)653

第三节 社区发展组织社团化(1983年~2011年)658

第四节 社会福利社区化(1995年~2011年)665

第五节 社区总体营造(1993年~2011年)667

壹、社区总体营造的推动667

贰、社区总体营造的内涵669

参、健康社区六星计画672

参考书目680

第十五章 社会住宅683

前言684

第一节 我国国民住宅政策的演进686

壹、贷款兴建住宅阶段(1954年~1975年)688

贰、国宅六年兴建计画(1976年~1981年)691

参、国民住宅兴建与预售(1982年~1989年)693

肆、新社区发展计画(1990年~1999年)694

伍、整体住宅政策(2000年~2005年)697

第二节 我国社会住宅的推动706

壹、社区居住排除707

贰、社会住宅入法709

参、社会住宅运动风起云湧715

肆、居住不正义718

第三节 为弱势国民兴建的社会住宅722

壹、平价住宅722

贰、原住民住宅725

参、劳工住宅728

肆、农渔民住宅730

伍、老人住宅731

陆、受暴妇女庇护住宅739

柒、出租国宅740

第四节 游民服务742

壹、我国游民服务的演进742

贰、当前游民服务的困境746

参考书目749

第十六章 台湾社会福利的展望753

前言754

第一节 台湾社会福利发展的外部环境755

壹、全球化755

贰、後工业化759

参、人口老化762

肆、少子女化765

伍、家庭结构变迁769

陆、跨国婚姻771

柒、贫富不均772

捌、财政赤字777

第二节 台湾社会福利发展的内部环境784

壹、政治的福利784

贰、现金给付福利国786

参、非专业领导787

肆、人力配置789

伍、人力素质790

陆、外包政府792

柒、资源分配不均795

捌、过度评鉴799

结论800

参考书目8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