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歌剧概论 修订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歌剧概论 修订版
  • 钱苑,林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 ISBN:978755230321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73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歌剧-概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歌剧概论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歌剧艺术的基本特征1

第一节 音乐与戏剧的最高综合形式1

歌剧观念1

综合艺术2

音乐主导3

第二节 歌剧与戏剧之比较3

时间艺术3

空间艺术5

文学血缘:题材/情节/角色/语言6

话剧配乐与歌剧音乐11

戏曲音乐与歌剧音乐14

第三节 歌剧的戏剧性特征16

音乐的戏剧性:立意/冲突/心理16

戏剧张力与音乐张力:高潮/互补/形式美19

第二章 音乐戏剧的发展轨迹22

第一节 雏形和成型22

礼拜剧/田园剧/牧歌套曲/幕间剧/巴洛克时代/佛罗伦萨歌剧/威尼斯乐派/那不勒斯乐派29

第二节 歌剧类型29

十七、十八世纪:意大利正歌剧/法国抒情悲剧/英国假面剧/意大利喜歌剧/法国喜歌剧/英国民谣歌剧/德奥歌唱剧29

十九世纪歌剧:大歌剧/喜歌剧/抒情歌剧/轻歌剧/乐剧/室内歌剧/诵唱剧/音乐剧36

第三章 歌剧的结构形式56

第一节 戏剧结构与音乐结构56

体裁57

情绪57

循环58

第二节 歌剧的宏观结构原则59

分幕59

情节59

第三节 发展程式的结构功能60

开场白60

呈示:起述/开场/场面/结束60

展开:性格/悬念/推进64

结局:悲剧/历史剧/喜剧/正剧66

尾声71

第四节 素材交织秩序71

套曲结构:全剧套曲化结构/幕内套曲化结构71

循环交织结构:素材循环/调性循环/织体循环/拱型结构76

第五节 连续剧与组合剧80

第四章 歌剧演员的声部划分83

第一节 歌剧与美声83

音色审美观念83

阉伶时代85

音色类别的形成86

第二节 声部的划分87

女高音: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抒情斯宾托/花腔女高音87

女中音96

女低音99

男高音:抒情男高音/戏剧男高音/花腔男高音101

男中音:抒情男中音/戏剧男中音/炫技性男中音108

男低音:歌唱男低音/戏剧男低音/深沉男低音/丑角男低音113

第三节 歌剧角色的音色配置120

按年龄结构设置声部121

按音色特性安排嗓音类别122

按声部结构平衡原则123

第五章 歌剧的独唱样式125

第一节 日常生活语言与歌剧音乐语言125

语言的叙述功能和抒情功能125

戏剧语言与歌剧语言:形式结构/语言时值/声部设定126

歌剧唱段样式的形成134

第二节 传统歌剧的唱段类型134

宣叙调:早期宣叙形式/干念宣叙调/器乐宣叙调134

咏叹调:早期咏叹调/十八世纪咏叹调/十九世纪前期咏叹调/十九世纪后期咏叹调151

咏叙调178

插曲184

第六章 歌剧中的多声部形式186

第一节 多声织体186

发展沿革186

听觉信息接受机制:音响信号解读/音调与歌词187

第二节 重唱组合形式191

重唱功能191

织体形式193

空间处理194

二重唱:音色分类/结构方式/多段综合194

三重唱:赋格式/交响式203

四重唱219

五重唱以上223

独唱与重唱229

复式重唱231

第三节 合唱232

歌剧中合唱的作用:群体形象/风俗背景与特定气氛/叙述剧情/结构功能233

歌剧中的合唱形式:童声/齐唱/女声/男声/混声238

多种样式的交置:独唱与合唱/重唱与合唱/多重合唱246

第七章 歌剧中的器乐252

第一节 歌剧乐队的发展概况252

早期的歌剧乐队252

十八世纪的歌剧乐队253

十九世纪的歌剧乐队257

二十世纪的歌剧乐队的多元格局258

第二节 歌剧乐队的作用259

唱腔烘托259

形态意象262

心理刻画272

环境描写272

动作陪衬276

细节点缀277

主导动机278

第三节 音乐会性质的器乐曲284

序曲的沿革284

序曲的功能:预示剧种样式/先现音乐主题提示人物形象/暗示剧情精要286

序曲的结构:早期序曲的结构/奏鸣曲式/集锦曲/大型集成曲295

间奏曲302

第八章 歌剧的两大音乐体制307

第一节 分曲体制307

场308

过场310

终场310

组合与布局:宣叙调-咏叹调场景/独立咏叹调/宣叙调与咏叹调交替/终曲311

第二节 连缀体313

贯穿发展313

现代吟诵314

记谱方式315

第九章 歌剧大师的创作319

第一节 十八世纪的歌剧大师320

巴洛克盛期:亨德尔320

古典时期:格鲁克/莫扎特321

第二节 十九世纪的歌剧大师324

德国早期:贝多芬/韦伯324

意大利浪漫主义时期:罗西尼/唐尼采蒂/贝利尼325

法国浪漫主义时期:梅耶贝尔/古诺/托马/比才330

德国、英国浪漫主义时期333

后期浪漫主义时期:威尔第/瓦格纳/柴科夫斯基334

第三节 民族乐派歌剧大师337

俄罗斯:穆索尔斯基/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338

东欧:斯美塔那/德沃夏克/雅那切克340

第四节 真实主义歌剧大师342

意大利:普契尼/马斯卡尼/列昂卡伐洛343

第十章 二十世纪歌剧大师347

第一节 印象主义歌剧大师348

德彪西/拉威尔348

第二节 现代民族歌剧大师350

巴托克/格什温350

第三节 表现主义歌剧大师353

勋伯格/贝尔格354

第四节 新古典主义歌剧大师357

斯特拉文斯基/米约/奥涅格/普朗克/普罗科菲耶夫/欣德米特/肖斯塔科维奇/布里顿357

第五节 先锋派歌剧大师367

诺诺/达拉皮科拉/贝里奥/亨策367

其他369

主要参考书目371

后记3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