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景新,鲁可荣,刘重来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719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46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455页
- 主题词:城乡建设-研究-中国-民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 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的渊源、发展脉络及框架体系1
一 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的渊源及历史影响1
二 中国近现代(百年)乡村建设思想发展脉络8
三 中国近现代(百年)乡村建设思想史研究框架和方法27
第一章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33
第一节 梁漱溟生平33
一 呆笨的少年33
二 北大哲学门讲师34
三 致力于乡村建设36
四 为民主和平奔走38
五 新中国成立以后参政议政40
六 老骥伏枥,晚霞灿烂41
第二节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渊源及形成42
一 经世致用的人生观42
二 改造社会的学术探索47
三 现实社会的引发49
第三节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54
一 乡村建设思想之源:文化观54
二 “乡治”与“村治”61
三 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唤醒乡村72
第四节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实践与反响81
一 邹平乡村建设实验82
二 邹平乡村建设实验的社会反响100
三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评价107
第二章 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110
第一节 晏阳初生平110
一 巴山之子110
二 海外八年111
三 推行平教113
四 抗日救国117
五 膺选殊荣118
六 走向世界119
七 怀念祖国120
第二节 晏阳初乡村建设思想来源、形成及发展121
一 “三C”是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思想渊源121
二 晏阳初乡村建设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130
三 晏阳初乡村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132
第三节 晏阳初乡村建设历程137
一 定县实验138
二 创办中国乡村建设学院151
三 开展新都实验、衡山实验及华西实验154
四 乡村建设走向世界161
第三节 晏阳初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贡献及历史评价166
一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新贡献166
二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运动是一项为和平与民主奠基的工程168
三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增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168
四 晏阳初乡村建设思想的历史局限性169
第三章 卢作孚的乡村建设思想171
第一节 卢作孚生平及乡村建设历程171
一 卢作孚生平、事迹172
二 卢作孚乡村建设历程177
第二节 卢作孚乡村建设思想185
一 卢作孚乡村建设思想形成与发展186
二 卢作孚乡村建设思想的特点及内容207
第三节 卢作孚乡村建设思想的实践与反响235
一 卢作孚乡村建设模式235
二 对卢作孚乡村建设成就的反响及评价255
第四节 卢作孚乡村建设的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261
一 卢作孚乡村建设成效突出的特殊原因261
二 卢作孚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借鉴意义263
三 卢作孚乡村建设的历史评价267
第四章 地方实力派的乡村建设思想270
第一节 米春明、米迪刚及孙发绪的翟城村自治思想270
一 翟城村自治的社会历史背景270
二 翟城村自治思想及其主要实践271
三 翟城村自治成效及历史评价274
第二节 阎锡山的山西村治思想275
一 山西村治的历史社会背景276
二 山西村治思想的主要内容278
三 山西村治实施的主要阶段及政策措施284
四 阎锡山山西村治实施的主要成效286
五 阎锡山山西村治的历史评价288
第三节 彭禹廷的宛西乡村建设思想292
一 彭禹廷生平及乡村建设历程292
二 彭禹廷乡村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96
三 彭禹廷乡村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303
四 彭禹廷乡村建设思想的实践311
五 彭禹廷乡村建设思想的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325
第四节 沈定一的萧山东乡自治思想326
一 开展东乡自治的政治社会背景326
二 沈定一东乡自治思想的主要内容328
三 东乡自治历程及主要实践活动330
四 沈定一东乡自治思想的历史评价334
第五章 高校及其他社会团体的乡村建设思想338
第一节 高校乡村建设思想339
一 高校乡村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339
二 高校乡村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347
三 高校乡村建设思想的典型实践360
四 高校乡村建设思想及实践的历史价值367
第二节 其他社会团体的乡村建设思想368
一 黄炎培、江恒源与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乡村教育与农村改进思想368
二 陶行知与中华教育改进社的乡村教育及乡村改造思想379
三 中国基督教的乡村建设思想390
四 华洋义赈会的乡村建设思想396
第六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乡村建设思想401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乡村建设的起因及主要措施401
一 为巩固政权、稳定乡村秩序而“救济农村”“复兴农村”401
二 力图掌控乡村建设运动和汲取更多资源而推动县政改革403
三 受中国共产党的农村势力扩展刺激而制定和推行复兴农村的政策406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乡村建设思想及发展演变407
一 农村土地政策思想及发展演变408
二 合作运动实践及其政策思想发展412
三 重视农政和发挥政府在复兴农村经济中的作用417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县政改革实践420
一 县政改革实验县概况及主要特点420
二 县政改革实验县的主要实践428
参考文献439
后记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