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介语语言学多维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杨连瑞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ISBN:978751356749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120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中介语-语言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介语语言学多维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内外中介语研究状况1
1.中介语理论的基本概念1
2.国外中介语研究状况2
2.1 七十年代的中介语研究理论建构3
2.2 八十年代的中介语研究发展3
2.3 九十年代的中介语研究壮大4
2.4 近年来中介语研究趋势5
3.国内中介语研究状况6
3.1 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中介语的研究6
3.2 外语教学界对中介语的研究8
4.结语12
第二章 中介语发展的语言共性研究13
1.引言13
2.语言类型学的研究14
3.生成语言学的研究16
4.结语23
第三章 中介语石化问题的多学科探究25
1.引言25
2.理论探源26
2.1 语言学习关键期的作用26
2.2 认知与情感因素的制约27
2.3 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28
2.4 交际策略与学习策略29
2.5 来自外界的反馈29
3.实证研究的方法论问题30
4.石化研究的教育学意义32
5.结语33
第四章 第二语言习得的临界期假说34
1.引言34
2.第二语言习得临界期假说的研究现状35
2.1 第二语言习得临界期假说支持派35
2.2 第二语言习得临界期假说反对派38
3.对临界期假说的再思考41
4.结语43
第五章 中介语表征中的普遍语法45
1.引言45
2.普遍语法的可及性46
3.中介语的初始状态49
4.中介语的终端表征51
5.结语52
第六章 从普遍语法到认知科学:语言迁移研究的视角转换54
1.引言54
2.中介语表征中的母语迁移55
2.1 完全迁移/完全可及假设55
2.2 最简树假设56
2.3 特征值缺省假设57
3.语言加工制约与母语迁移59
4.结语61
第七章 中介语初始状态中的母语迁移62
1.研究背景62
2.语言可加工性理论对语言迁移的解释64
3.研究设计65
4.结果与讨论67
5.结语69
第八章 中介语假被动句式的语言类型学阐释71
1.引言71
2.话题和主语72
3.中介语假被动句式的生成机制76
4.中介语假被动句式存在的理据79
5.结语81
第九章 中介语口-笔语从句使用特征分析82
1.引言82
2.文献综述83
3.研究方法86
4.语料分析结果88
5.讨论90
6.结语91
第十章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定语从句产出变异研究93
1.引言93
2.研究设计94
2.1 研究问题94
2.2 任务和假设96
2.3 受试和过程97
3.结果与分析98
3.1 基本观点98
3.2 语言语境效应99
3.3 交际语境效应101
3.4 其他可能引起变异的因素101
3.5 语言顺应论对中介语变异的阐释103
4.结语104
第十一章 语言产出与书面中介语流利度、准确度和复杂度研究106
1.研究背景106
2.文献综述107
3.研究设计109
3.1 被试109
3.2 实验过程110
3.3 数据收集与分析110
4.结果与讨论111
4.1 阅读后测的结果111
4.2 写作后测结果112
4.3 组内的前后测比较114
5.结语116
第十二章 中介语语用学视角117
1.引言117
2.中介语语用学研究的理论基础118
2.1 言语行为理论118
2.2 会话含义理论118
2.3 礼貌原则119
3.中介语语用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现状120
3.1 语用迁移120
3.2 语用理解122
3.3 语言行为122
3.4 语用效果与语用失误123
3.5 第二语言语用能力的发展124
3.6 中介语语用学的课堂研究126
4.国内的中介语语用学研究128
5.结语129
第十三章 中介语语用学研究中的语料收集及原则131
1.中介语语用学及其研究的方法131
2.中介语语用学研究中语料收集的常见方法及原则132
2.1 口语会话中的观察性语料132
2.2 自我汇报型问卷语料134
2.3 口头和叙述式自我报告135
3.中介语语用学研究语料收集的原则136
4.结语138
第十四章 信息状态对英语前置句式习得的语用制约139
1.引言139
2.文献综述140
2.1 前置句式的信息结构140
2.2 前置句式的习得研究141
3.研究设计143
4.结果与讨论144
4.1 数据分析144
4.2 讨论148
5.结语149
第十五章 语篇层面的话题和话题链研究151
1.引言151
2.话题和话题链152
3.话题研究概述153
4.话题的语篇属性154
5.话题链的语篇功能156
6.结语158
第十六章 语用迁移的影响因素研究159
1.引言159
2.语用迁移的分类160
3.语用迁移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160
3.1 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结构差异161
3.2 社会语用模式的差异162
3.3 学习者的二语语言水平163
3.4 语言学习环境及在目的语社区居留时间164
3.5 课堂教学165
4.结语165
第十七章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168
1.认知语境中的语言学习168
2.程序制约的作用170
3.最佳关联与话语理解172
4.结语174
第十八章 英语中介语话题突出结构的类型学研究175
1.引言175
2.文献综述176
2.1 语言类型学176
2.2 类型学共性176
2.3 中介语发展中的话题/主语类型学研究177
3.研究设计178
3.1 研究问题178
3.2 受试178
3.3 研究工具179
3.4 数据收集179
4.结果179
4.1 各组中介语话题突出结构分布179
4.2 组间中介语话题突出结构多重比较182
5.讨论186
5.1 难度等级假设186
5.2 话题向主语转移假设187
5.3 与母语相关的类型学迁移188
5.4 语用目标的优选189
6.结语189
第十九章 语篇视角的汉英中介语话题突出现象研究191
1.引言191
2.研究背景192
2.1 语言类型学192
2.2 话题和话题链192
2.3 零回指193
2.4 类型迁徙与语篇迁徙194
2.5 中介语话题突出的研究195
3.研究设计196
3.1 研究问题和假设196
3.2 受试197
3.3 数据收集197
3.4 数据分析198
4.结果199
4.1 不同类型前指的分布199
4.2 零形回指的特殊分布200
4.3 零形回指的多重比较200
5.讨论202
5.1 中介语语篇中零形回指的使用202
5.2 零形回指的可迁移性203
6.结语204
附录205
第二十章 二语写作中的母语隐喻迁移研究206
1.引言206
2.理论背景207
2.1 隐喻理论207
2.2 母语隐喻迁移理论208
2.3 二语写作与母语隐喻迁移209
3.母语隐喻迁移研究的必要性210
3.1 负迁移211
3.2 正迁移212
4.结语213
第二十一章 中介语词汇概念迁移的认知范畴化阐释214
1.引言214
2.认知范畴化理论概述215
3.范畴化差异引起的汉英词汇概念差异类型216
4.外语环境下的汉英词汇概念迁移219
5.结语221
第二十二章 中英双语者家族词汇的加工机制研究222
1.研究背景222
2.实验设计225
2.1 受试225
2.2 实验材料225
2.3 实验程序226
2.4 实验结果226
3.讨论234
3.1 L2水平(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被试)与三个被试内变量之间的关系234
3.2 L2水平(非英语专业的高分段和低分段)与三个被试内变量之间的关系235
3.3 家族效应、词频效应、真词/假词效应之间的关系235
3.4 家族密度和词频效应之间的关系236
3.5 家族密度和真/假词效应之间的关系236
4.结语237
第二十三章 终结性情态参数的习得研究238
1.引言238
2.文献综述238
2.1 终结性情状体的类型特点238
2.2 终结性参数的习得240
3.研究设计241
4.数据分析与结果242
5.讨论245
6.结语246
第二十四章 中国学生英语冠词习得情况调查247
1.引言247
2.文献综述248
3.研究方法250
3.1 研究问题250
3.2 研究工具251
3.3 受试和过程251
3.4 数据分析251
4.结果与讨论253
4.1 结果与测试讨论253
4.2 面谈结果256
4.3 讨论257
4.4 教学启示260
5.结语260
附录A Test261
附录B The Interview262
第二十五章 国外语言损耗研究的状况263
1.语言损耗研究的基本概念263
2.国外语言损耗研究的理论模式和研究途径265
2.1 回归假设265
2.2 心理语言学途径266
2.3 语言学途径268
3.国内语言损耗研究的问题270
4.语言损耗研究的启示271
第二十六章 国外语言损耗研究的社会心理因素273
1.引言273
2.损耗年龄274
3.受教育程度275
4.损耗时间275
5.性别因素276
6.语言接触277
7.动机和态度277
8.社区因素278
9.结语279
第二十七章 国外母语损耗研究的动态281
1.引言281
2.国外母语损耗研究的主要理论模式282
2.1 回归假设282
2.2 阈假设283
2.3 干扰假设284
2.4 简化假设285
2.5 标记假设286
2.6 语言休眠假设286
3.我国母语损耗研究的意义287
3.1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现状287
3.2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濒危的表现形式288
3.3 母语损耗研究对于保护濒危语言的意义288
4.结语289
第二十八章 词汇损耗研究概况290
1.引言290
2.国外词汇损耗研究的概况290
2.1 词汇的损耗速度291
2.2 语言层面内各要素间的损耗292
2.3 产出性词汇与接受性词汇损耗293
2.4 不同词类词汇的损耗294
2.5 不同种类词汇的损耗294
2.6 同源效果如何影响词汇损耗295
2.7 高频词与低频词的损耗296
2.8 高水平与低水平被试的词汇损耗297
2.9 系统词汇知识与孤立词汇知识的损耗297
3.关于国内词汇损耗研究发展的思考299
第二十九章 第二语言习得的几种心理语言学模式300
1.引言300
2.联结主义模式301
2.1 平行分布处理模式302
2.2 竞争模式302
3.过程论304
3.1 可加工性理论304
3.2 信息加工理论305
3.3 输入加工过程论307
4.结语308
第三十章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个体差异研究309
1.引言309
2.语言学能研究的新进展310
2.1 Robinson的能力倾向处理交互模式311
2.2 Skehan的语言学能观311
2.3 Sparks等的“语言编码差异假设”312
3.动机研究新进展313
3.1 Dornyei和Otto的学习动机过程模式313
3.2 Dornyei的二语动机自我体系314
4.学习策略研究新进展315
5.认知风格研究新进展316
6.性格研究的新进展318
7.结语319
第三十一章 二语习得研究学科建设的若干宏观问题及思考320
1.引言320
2.二语习得研究的学科定位321
3.二语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322
4.二语习得研究的主要内容323
4.1 情景因素324
4.2 语言输入324
4.3 学习者个体差异325
4.4 学习者的加工过程325
4.5 第二语言输出326
5.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和方法327
6.二语习得研究的成果应用328
7.结语329
第三十二章 中介语语言学学科建构的思考330
1.引言330
2.中介语语言学的学科属性331
3.中介语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332
4.中介语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335
5.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337
6.结语338
参考文献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