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法总论疑难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法总论疑难问题研究
  • 汪渊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 ISBN:978710007246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79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民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法总论疑难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及其欧盟私法法典化11

第一节 公权力与私权利关系的理性思考12

一、公权力和私权利关系的历史考察12

二、公权力和私权利关系的理论探索16

三、我国社会中公权力和私权利关系的现状分析19

四、和谐社会中公权力和私权利关系的协调21

第二节 欧盟私法法典化与我国民法典的制定27

一、欧盟私法法典化的背景27

二、欧盟私法法典化的理论准备30

三、欧盟私法法典化的进程33

四、欧盟私法法典化的特征35

五、我国现行民事立法及制定民法典的意义37

六、欧盟私法法典化对我国制定民法典的启示42

第二章 我国事业单位法人制度的反思47

第一节 事业单位法人概念的存与废48

一、问题的提出48

二、事业单位法人概念的生成:一个历史性的错误49

三、事业单位法人的法律属性:一个无法澄清的问题53

四、事业单位法人分类改革实践:凸显概念自身的逻辑矛盾56

五、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法人:并非立法理想的概念选择58

六、结论:我国应放弃事业单位法人概念61

第二节 事业单位法人制度的困惑与出路62

一、事业单位法人的特征62

二、事业单位法人的混合身份63

三、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性与独立性的缺失65

四、事业单位法人的民事能力受到制约68

五、事业单位法人制度的出路70

六、事业单位法人的治理模式71

七、我国事业单位法人制度的立法构想82

第三章 人格权的保护与合理限制87

第一节 人格权的发展与我国的人格权立法88

一、人格权及人格权法的现代发展88

二、我国未来民法典中人格权的立法体例98

三、我国未来民法典中人格权制度的具体构想105

第二节 人格权中财产利益的保护113

一、人格权财产利益的法理分析113

二、人格权财产利益保护的立法比较122

三、我国对人格权财产利益的法律保护现状145

四、我国人格权财产利益的保护模式148

五、我国保护人格权财产利益之立法构想154

第三节 人格权的合理限制160

一、人格权合理限制的正当性依据160

二、人格权限制的限制168

三、人格权合理限制的典型类型分析172

四、我国合理限制人格权存在的问题与立法建议182

第四章 法律行为的效力根源及其国家强制191

第一节 法律行为效力的根源191

一、探寻法律行为效力根源的意义191

二、法律行为效力根源的学说及评析193

三、利益是法律行为效力的根源198

四、利益说与法律行为效力的类型化202

五、利益作为法律行为效力根源的意义205

第二节 法律行为中的国家强制208

一、法律行为中国家强制的正当性208

二、法律行为中国家强制的途径214

三、我国法律行为制度中的引致规范227

四、法律行为中国家强制的限制231

第五章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代理法律制度的完善239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代理法律制度的发展240

一、经济全球化与法律的趋同化240

二、代理法律制度的趋同与融合242

第二节 我国代理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59

一、我国代理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259

二、我国代理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261

第三节 完善我国代理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264

一、我国的代理制度力求与国际代理立法保持一致264

二、妥善处理好法律移植与法律本土化的关系264

三、代理法律制度的立法应坚持民商合一265

四、代理法律制度的构建应以大陆法为体、英美法为用266

第四节 完善我国代理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267

一、关于代理权规定的建议267

二、关于代理行为规定的建议275

三、关于表见代理与无权代理规定的建议283

第六章 取得时效制度的构建与侵权诉讼时效291

第一节 我国取得时效制度的构建291

一、我国建立取得时效制度的理由291

二、我国建立取得时效制度的法律意义296

三、我国取得时效制度的立法例选择299

四、取得时效在我国的适用范围302

五、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308

六、取得时效完成的效力314

七、取得时效的中断317

第二节 侵权责任请求权的诉讼时效319

一、可适用诉讼时效的侵权责任请求权319

二、侵权责任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325

三、侵权责任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334

四、侵权诉讼时效与刑法追诉时效359

五、侵权责任请求权诉讼时效完成之限制362

参考文献369

致谢3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