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李达社会主义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李达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 丁兆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3552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19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李达(1890~1966)-社会主义-思想评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李达社会主义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目的1

二、研究现状述评2

(一)李达研究的学术分期及主要成果3

(二)李达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7

(三)进一步研究李达社会主义思想的必要性11

三、本书创新点12

四、主要研究方法12

五、研究路径及各章要点13

第一章 李达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背景、渊源与轨迹16

一、李达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16

(一)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是李达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16

(二)近代中国向何处去的追问是李达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18

二、李达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22

(一)经典作家的科学社会主义是直接和根本理论来源22

(二)日本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在最初意义上施加了影响23

(三)欧洲及前苏联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提供了重要借鉴28

(四)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31

(五)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提供了重要思想素材36

三、李达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轨迹41

(一)社会主义思想的开始形成阶段(1918年6月—1922年秋)42

(二)着力阐述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阶段(1922年秋—1932年8月)46

(三)着力研究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阶段(1932年8月—1949年5月)49

(四)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曲折发展阶段(1949年5月—1966年8月)53

第二章 李达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探索57

一、李达的社会主义理想观57

(一)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58

(二)社会主义的性质61

(三)社会主义的目的66

二、李达的社会主义制度观68

(一)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69

(二)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特征75

(三)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特征78

三、李达的社会主义运动观81

(一)社会主义发展应分为不同阶段81

(二)社会主义发展可经历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82

(三)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和形式83

第三章 李达的社会革命理论85

一、中国社会革命的必然性85

(一)社会革命的内涵86

(二)中国社会革命的根源87

(三)中国社会革命的条件90

(四)中国社会运动的革命手段92

(五)中国社会及社会问题的特性96

二、中国社会革命的对象99

(一)李达对作为革命对象的帝国主义的认识100

(二)李达对作为革命对象的资本主义的认识106

三、中国社会革命的领导权110

(一)中国革命应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111

(二)阐发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114

四、中国革命的前途118

(一)中国革命的直接结果:国家资本主义118

(二)社会主义过渡期理论: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21

(三)中国革命的前途: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23

第四章 李达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126

一、社会主义建设共同规律的探索126

(一)以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127

(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作为领导核心131

(三)有步骤地建立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135

(四)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137

(五)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发展科学文化139

(六)实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同各国工人阶级团结一致141

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144

(一)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144

(二)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47

(三)客观认识我国实现共产主义的长期性150

(四)按照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建设社会主义153

(五)科学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157

三、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与实践159

(一)社会主义文化教育革命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159

(二)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161

四、围绕新宪法而展开的社会主义法律思想166

(一)我国宪法是历史经验的总结167

(二)我国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68

(三)我国宪法是全国人民为建成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旗帜169

第五章 李达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172

一、李达的社会主义思想在其理论体系中的地位172

(一)科学社会主义是李达理论探索的起点、主线和归宿172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李达探索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173

(三)经济学是李达探索社会主义的重要工具174

(四)史学是李达分析社会主义的又一重要工具175

(五)法学、教育学是李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176

二、李达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促进177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系统地宣传科学社会主义178

(二)在思想论战中捍卫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179

(三)及时传播苏俄(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经验181

(四)对中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可贵探索182

(五)直接影响了毛泽东的社会革命和建设理论182

三、李达探索社会主义的方法论意义184

(一)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方法185

(二)运用一般与个别相结合方法188

(三)运用比较分析方法190

(四)运用社会矛盾分析方法195

四、李达的理论探索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学人的启示198

(一)笃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199

(二)坚持真理的精神和勇气201

(三)保持理论与现实的张力203

结语210

参考文献213

后记2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