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学史诗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文学史诗 下
  • 臧修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732334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91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621页
  • 主题词:文学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文学史诗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元代文学1

第一章 元代文学概况1

第一节 元朝多民族国家的建立1

第二节 各民族文学的风采3

第二章 元杂剧的兴起和繁荣9

第一节 杂剧的盛因及体制9

第二节 杂剧的门类和内容10

第三章 “杂剧班头”关汉卿13

第一节 关汉卿的生平13

第二节 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14

第三节 关汉卿的婚姻、爱情剧15

第四节 著名的历史剧《单刀会》17

第五节 关汉卿杂剧的特色及成就18

第六节 关汉卿的散曲19

第四章 王实甫与《西厢记》22

第一节 王实甫的生平与创作22

第二节 《西厢记》的主题思想23

第三节 《西厢记》的艺术特色24

第五章 白朴和马致远26

第一节 白朴的生平和创作26

第二节 马致远的生平和创作27

第六章 前期其他杂剧作家31

第一节 纪君祥和狄君厚的历史剧31

第二节 康进之、高文秀和李文蔚的水浒戏33

第三节 杨显之和石君宝等人的婚姻爱情剧35

第四节 李潜夫、武汉臣等人的公案剧38

第五节 女真作家李直夫和艺人作家张国宾41

第七章 后期杂剧作家46

第一节 郑光祖的生平和创作46

第二节 其他后期杂剧作家47

第三节 钟嗣成和《录鬼簿》48

第八章 前期散曲作家51

第一节 散曲的兴起和繁荣51

第二节 卢挚张养浩王和卿52

第三节 胡祗遹冯子振刘致53

第九章 后期散曲作家56

第一节 张可久 乔吉56

第二节 睢景臣 刘时中等57

第十章 元代诗文(上)62

第一节 元代诗歌发展的概况和特点62

第二节 北方作家的文采63

第三节 南方作家的风格69

第十一章 元代诗文(中)75

第一节 虞集和“元诗四大家”75

第二节 欧阳玄等散文作家80

第三节 萨都剌等西域作家84

第十二章 元代诗文(下)93

第一节 杨维桢和铁崖诗派93

第二节 王冕和贡性之96

第三节 张翥戴良和王蓬99

第十三章 南戏106

第一节 南戏的发展和流行106

第二节 “四大传奇”剧107

第三节 高明的《琵琶记》111

第十四章 《蒙古秘史》114

第一节 成书年代与版本114

第二节 秘史的思想与文化内容115

第三节 作品中的成吉思汗形象116

第四节 作品的艺术成就与影响118

第十五章 蒙古族叙事诗120

第一节 《征服三百泰亦赤兀惕人的传记》120

第二节 《孤儿传》121

第三节 《箭筒士阿尔嘎聪的传说》122

第四节 《成吉思汗的两匹马》123

第十六章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126

第一节 故事梗概及传播126

第二节 丰富的思想内容127

第三节 浓厚的艺术特色128

第十七章 《萨迦格言》与藏族格言诗131

第一节 《萨迦格言》131

第二节 《甘丹格言》和《水树格言》132

第三节 《国王修身论》134

第十八章 早期突厥语民族的英雄史诗137

第一节 维吾尔族英雄史诗《乌古斯传》137

第二节 柯尔克孜族史诗《考交加什》与《艾尔加什》138

第三节 《先祖阔尔特书》140

第十九章 南方少数民族文学142

第一节 社会概况与文学综述142

第二节 纳西族东巴文学的代表作《祭天古歌》143

第三节 纳西族悲剧叙事长诗《鲁般鲁饶》144

第四节 大理“段氏总管”时期的诗文作品145

第二十章 傣族贝叶文学的繁荣148

第一节 贝叶经与傣族文学的发展148

第二节 阿銮故事149

第三节 叙事长诗的勃兴150

明代文学153

第一章 明代文学概况153

第一节 明代汉族文学的成就特色153

第二节 明代汉族文学的发展阶段155

第三节 明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兴衰157

第二章 明初的诗歌与散文(上)161

第一节 明初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与文学发展161

第二节 诗歌、散文创作的地域化162

第三节 越派的主要作家163

第四节 吴派的代表作家166

第三章 明初的诗歌与散文(下)172

第一节 江西派的主要作家172

第二节 闽派的主要作家174

第三节 岭南派作家175

第四节 “三杨”与台阁体176

第五节 独步文坛的解缙、薛瑄与于谦177

第四章 明初的戏剧与小说184

第一节 朱有燉与其他剧作家184

第二节 《太和正音谱》与《录鬼簿续编》187

第三节 《剪灯新话》与《剪灯余话》188

第五章 《三国志演义》193

第一节 作者罗贯中的生平193

第二节 《三国志演义》的素材渊源194

第三节 《三国志演义》的思想内容194

第四节 《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197

第五节 《三国志演义》的文学地位与影响199

第六章 《水浒传》201

第一节 《水浒传》的作者之迷201

第二节 《水浒传》的故事来源202

第三节 《水浒传》与农民的革命精神203

第四节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207

第五节 《水浒传》在文学史上的影响208

第七章 成化至隆庆时期的诗歌与散文(上)211

第一节 明中叶政治经济与文学的发展211

第二节 李东阳与茶陵派213

第三节 前七子的复古运动215

第四节 李梦阳与何景明216

第五节 吴中诗人——唐寅、祝允明与文徵明220

第八章 成化至隆庆时期的诗歌与散文(下)226

第一节 唐宋派226

第二节 王慎中、唐顺之与茅坤227

第三节 归有光228

第四节 后七子的复古运动230

第五节 李攀龙与王世贞231

第六节 复古运动的中坚作家233

第九章 成化至隆庆时期的戏剧与散曲(上)238

第一节 李开先与《宝剑记》238

第二节 《鸣凤记》239

第三节 梁辰鱼与《浣纱记》240

第四节 明中叶的其他传奇作家242

第十章 成化至隆庆时期的戏剧与散曲(下)245

第一节 王九思与康海的杂剧作品245

第二节 徐渭247

第三节 许潮与汪道昆248

第四节 散曲创作的繁荣249

第十一章 《西游记》253

第一节 作者吴承恩的生平253

第二节 《西游记》故事的发育脉络254

第三节 《西游记》的主题思想257

第四节 《西游记》的人物形象258

第五节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261

第十二章 万历时期的诗歌与散文(上)265

第一节 社会发展对文学的影响265

第二节 “异端之尤”的李贽267

第十三章 万历时期的诗歌与散文(下)271

第一节 公安派主将袁宏道271

第二节 袁宗道与袁中道273

第三节 竟陵派的代表人物钟惺275

第四节 谭元春277

第十四章 万历时期的小说281

第一节 长篇小说的繁荣281

第二节 作家熊大木与余邵鱼282

第三节 《封神演义》284

第十五章 世情小说《金瓶梅》287

第一节 《金瓶梅》的思想内容287

第二节 《金瓶梅》的艺术特点288

第十六章 万历时期的戏剧291

第一节 传奇创作的高潮291

第二节 沈璟与吴江派292

第三节 吴江派的其他作家294

第四节 万历时期的其他剧作家296

第十七章 汤显祖与“四梦”300

第一节 汤显祖的生平300

第二节 《牡丹亭》301

第三节 汤显祖的其他作品302

第十八章 明末的诗歌与散文306

第一节 动乱的社会对文学创作的影响306

第二节 张溥与吴应箕307

第三节 陈子龙309

第四节 夏完淳与张煌言311

第五节 王思任、刘侗、祁彪佳313

第六节 张岱314

第十九章 冯梦龙与“三言”320

第一节 冯梦龙的生平与著作320

第二节 “三言”的思想内容321

第三节 “三言”的艺术特色323

第二十章 凌濛初与“二拍”325

第一节 凌濛初的生平与著作325

第二节 “二拍”的内容326

第三节 “二拍”的风格特点327

第二十一章 话本小说的繁荣330

第一节 陆人龙与《型世言》330

第二节 小说苑地的其它作品331

第三节 明代话本小说的艺术特点332

第二十二章 明末的小说和戏曲334

第一节 时事小说334

第二节 才子佳人小说335

第三节 神魔小说向讽刺小说的转移336

第四节 袁于令与孟称舜337

第五节 吴炳和阮大铖338

第二十三章 明代汉族民歌343

第一节 汉族民歌的兴盛343

第二节 汉族民歌的思想与艺术344

第二十四章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346

第一节 民间艺人与史诗版本346

第二节 萌芽的成长与变异347

第三节 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349

第二十五章 藏族史传文学与诗歌353

第一节 藏族社会制度对文学的影响353

第二节 史传名著《西藏王统记》与《贤者喜宴》354

第三节 传记名著《米拉日巴传》355

第四节 宗喀巴及其诗歌创作357

第二十六章 维吾尔察合台文学360

第一节 历史背景360

第二节 维吾尔察合台文学的勃兴361

第三节 鲁提菲与艾利希尔·纳瓦依362

第二十七章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365

第一节 史诗的形成发展与传承365

第二节 《玛纳斯》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366

第三节 《玛纳斯》的文学地位与影响369

第二十八章 哈萨克族史诗与民间叙事诗371

第一节 史诗文学的传统371

第二节 著名英雄史诗《阿勒帕米斯》372

第三节 《姑娘吉别克》与爱情叙事长诗373

第四节 黑萨叙事诗374

第二十九章 南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377

第一节 农民起义传说377

第二节 傣族英雄史诗379

第三节 民间叙事长诗380

第三十章 南方少数民族经典文学与文人文学383

第一节 纳西族东巴文学的发展383

第二节 傣族贝叶文学中的“五大诗王”384

第三节 土司家族文人文学385

第四节 大理白族与岭南壮族文人的创作386

清代文学389

第一章 清代文学概述389

第二章 顺治、康熙时期的诗歌与散文396

第一节 清初的诗歌与散文396

第二节 钱谦益397

第三节 吴伟业与“梅村体”398

第四节 顾炎武和屈大均399

第五节 王士祯、朱彝尊和陈维崧400

第六节 散文家魏禧、侯方域等403

第三章 清代前期的满族文学408

第一节 满族书面文学的初创408

第二节 清前期满族文学的风貌409

第三节 纳兰性德411

第四节 宗室诗人413

第四章 台澎明遗民诗文和宦台诗作417

第一节 台澎文学的变迁417

第二节 “海东文献始祖”沈斯庵418

第三节 南明遗民作家徐孚远和陈永华418

第四节 清治初期的宦台诗作420

第五章 蒙古族英雄史诗《格斯尔可汗传》423

第一节 史诗的流传及版本423

第二节 主题思想424

第三节 艺术成就425

第六章 顺治、康熙时期的小说428

第一节 时事小说428

第二节 英雄传奇小说《水浒后传》和《说岳全传》429

第三节 讲史小说《隋唐演义》431

第四节 才子佳人小说的繁荣432

第五节 世情小说《醒世姻缘传》和《续金瓶梅》434

第六节 李渔的白话短篇小说《无声戏》和《十二楼》436

第七章 文言短篇小说的艺术高峰《聊斋志异》440

第一节 蒲松龄的生平440

第二节 《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441

第三节 《聊斋志异》的艺术特点443

第四节 蒲松龄的俚曲444

第八章 顺治、康熙时期的戏剧447

第一节 苏州派剧作家和李玉447

第二节 苏州派其他作家448

第三节 吴伟业、尤侗、嵇水仁等450

第九章 洪昇与孔尚任453

第一节 洪昇的生平与著作453

第二节 《长生殿》454

第三节 孔尚任的生平与著作455

第四节 历史传奇名剧《桃花扇》456

第十章 雍正、乾隆时期的诗歌与散文459

第一节 “性灵”说与乾隆三大家459

第二节 沈德潜、翁方纲与其他诗人463

第三节 独耸诗坛的黄景仁466

第四节 京城满族作家群470

第五节 桐城派与其他散文家471

第六节 汪中与清代中叶骈文473

第十一章 翟黎里与维吾尔文学480

第一节 清前期维吾尔文学480

第二节 翟黎里的生平与诗歌创作482

第十二章 藏族传记文学《颇罗鼐传》486

第一节 才仁旺阶的生平与创作486

第二节 《颇罗鼐传》的思想内容487

第三节 《颇罗鼐传》的艺术特色488

第十三章 藏族作家文学491

第一节 仓央嘉措及其情歌491

第二节 《旋努达美》493

第三节 《郑宛达瓦》496

第十四章 雍正、乾隆时期的小说499

第一节 小说发展的新局面499

第二节 文言志怪短篇小说《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500

第三节 满族作家的文言短篇小说502

第四节 世情与神魔合流之《绿野仙踪》504

第五节 炫耀才学的长篇小说《野叟曝言》505

第六节 《歧路灯》下劝戒篇507

第十五章 讽刺艺术的典范—《儒林外史》512

第一节 吴敬梓的生平、思想与著作512

第二节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513

第三节 《儒林外史》的艺术特色516

第十六章 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519

第一节 曹雪芹的家世与生平519

第二节 《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521

第三节 《红楼梦》对封建社会的批判522

第四节 《红楼梦》人物的艺术形象524

第五节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526

第六节 《红楼梦》的巨大影响528

第十七章 雍正、乾隆时期的戏剧531

第一节 杨潮观和《吟风阁杂剧》531

第二节 蒋士铨的杂剧传奇532

第三节 唐庆和他的《古柏堂传奇》533

第四节 其他剧作家534

第五节 “雅”衰与“花”荣536

第十八章 嘉庆、道光时期的诗歌与散文540

第一节 文学领域的基本特征540

第二节 嘉庆三才子和其他诗人541

第三节 台澎诗人544

第四节 满族诗人546

第五节 满族作家的散文和文论著作549

第六节 常州词派550

第十九章 嘉庆、道光时期的小说与戏剧555

第一节 李汝珍的《镜花缘》及其讽刺艺术555

第二节 《红楼梦》的种种续书556

第三节 “雅部”衰弱期的剧作家557

第四节 以《红楼梦》和《聊斋志异》为题材的戏剧558

第五节 地方剧的蓬勃发展559

第二十章 清代汉族民歌563

第一节 民歌的搜集与编纂563

第二节 民歌的思想内容564

第三节 民歌的艺术特色564

第二十一章 清代的弹词567

第一节 弹词的起源和体制567

第二节 弹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568

第二十二章 宝卷、鼓词及其他571

第一节 宝卷571

第二节 鼓词及其他572

第二十三章 满-通古斯语民族神话575

第一节 神话的时代背景575

第二节 满—通古斯神话576

第二十四章 赫哲族说唱文学“伊玛堪”579

第一节 “伊玛堪”的起源579

第二节 文化内涵与艺术成就580

第二十五章 南方少数民族文学582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文学概况582

第二节 民间歌谣583

第三节 民间传说、故事与叙事长诗583

第四节 贝叶文学的传奇小说585

第五节 彝族经籍文学的规模化集成585

后记5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