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反思及其对建构和谐社会的启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反思及其对建构和谐社会的启示
  • 王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习出版社
  • ISBN:978751470444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90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206页
  • 主题词:新马克思主义-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反思及其对建构和谐社会的启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何谓后马克思主义1

第一节 国内外学者的若干意见1

一、维基百科的意见1

二、《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导论》的意见2

三、《法国语境中的后马克思主义》的意见3

四、其他国外学者的意见3

五、国内学者的若干意见4

第二节 本课题关于后马克思主义的界定5

一、后马克思主义的含义5

二、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年代7

三、后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8

第二章 后马克思主义出台的语境10

第一节 后马克思主义出台的现实语境10

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与失误10

二、新社会运动的情景触发11

三、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趋势12

四、世界左翼运动的失利13

第二节 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反思的思想语境15

一、后马克思主义当中的结构主义因素17

二、后马克思主义当中的后结构主义因素20

三、后马克思主义当中的后现代主义因素26

第三章 拉克劳、墨菲的“解构主义的后马克思主义”及其现代性批判路径30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解释范式的失效31

第二节 领导权:拉克劳与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的拱顶石33

第三节 激进民主政治的致思向度44

一、用话语政治替换本质主义政治45

二、用文化政治替换革命政治50

三、用身份政治替换阶级政治55

第四章 后马克思主义的其他主要形态及其现代性批判路径66

第一节 哈特和内格里的后马克思主义及其现代性批判路径66

一、全球统治的新形式:帝国67

二、反抗帝国的新力量:大众69

三、未来社会的新形态:共有社会73

第二节 穆泽利斯的“实用主义的后马克思主义”及其现代性批判路径77

一、经济还原论: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症结的逻辑产物79

二、两类四种还原论:还原论的类型学析分82

三、理论化实用主义:穆泽利斯克服经济还原论的尝试86

第三节 女权主义的后马克思主义及其现代性批判路径91

一、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质疑马克思主义的三重维度93

二、走向后现代: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话题的当代转向95

三、乖谬与虚无: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荒诞之路99

第四节 生态主义的后马克思主义及其现代性批判路径102

一、现代性逻辑:生态危机产生的意识形态根源103

二、资本逻辑:生态危机加剧的制度性根源106

三、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运动取向110

第五节 后马克思主义中的后政治左翼及其现代性批判路径114

一、美国左翼历史概观及当前批判路径114

二、美国后政治左翼的重建意向及思路118

三、美国后政治左翼重建的启示123

第六节 伊格尔顿的后马克思主义及其现代性批判路径128

一、伊格尔顿意识形态问题指向的深层语境128

二、伊格尔顿意识形态释义的多维性130

三、伊格尔顿意识形态思想的要旨:意识形态即话语132

第五章 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反思的真实理路及其对建构和谐社会的启示136

第一节 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反思背后的真实图景136

一、方法论上的“后”(post)主义137

二、性质上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139

三、政治立场上的自由主义141

四、行动上的“精神社会主义”143

第二节 现代性:后马克思主义批判马克思主义的逻辑预设及其归宿146

一、后马克思主义的逻辑预设: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症结147

二、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路径:后现代主义理路149

三、后马克思主义的归宿:现代性梦魇151

第三节 和谐社会如何建构: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反思之后的余思155

一、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反对全球化背后的暗流155

二、坚持理想:反对形式主义165

三、坚持理想:反对虚无主义170

四、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反对唯财富主义175

结语179

参考文献181

后记1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