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与研究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本书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ISBN:780208031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30页
- 文件大小:226MB
- 文件页数:683页
- 主题词:课程-教学研究-中小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与研究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消防管理概论3
第一章 消防管理绪论3
第一节 消防管理概述3
一、管理的含义3
二、消防管理的含义5
三、行政和消防行政行为的含义5
四、消防监督与消防监督管理6
第二节 消防管理的产生和发展7
一、火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作用7
二、火灾的危害8
三、消防管理的产生及发展10
第三节 消防管理的性质、任务、意义和作用16
一、消防管理的两重性16
二、消防管理的任务17
三、消防管理的意义和作用21
第四节 消防管理的特点、要素和职能23
一、消防管理的特点23
二、消防管理的要素24
三、消防管理的职能28
第二章 消防管理的方针和基本原则32
第一节 消防管理的工作方针32
一、消防工作方针32
二、安全生产方针33
第二节 消防管理的基本原则34
一、为总体目标服务的原则34
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35
三、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原则36
四、法制原则36
五、科学管理的原则37
六、综合治理的原则38
七、保卫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38
第三章 消防管理的基本手段40
第一节 管理方法的分类40
一、按信息沟通特点分类40
二、按决策方式分类41
三、按精确程度分类41
第二节 行政手段42
一、行政手段的概念42
二、行政手段的优点和缺点42
第三节 法律手段43
一、法律手段的概念43
二、法律手段在管理中的作用44
第四节 宣传教育手段44
一、宣传教育手段的概念44
二、消防宣传教育手段的特点45
三、消防宣传工作的基本任务、内容和方法46
第五节 行为激励手段47
一、行为激励的概念47
二、行为激励的方式48
第六节 其他手段49
一、经济奖惩手段49
二、咨询顾问方法50
第四章 消防科学管理理论及方法53
第一节 现代管理科学中的几种理论53
一、系统论的基本思想53
二、信息论的基本思想54
三、控制论的基本思想55
第二节 ABC分类法56
一、ABC分类法的基本概念56
二、ABC分类法应用步骤57
三、ABC分析图绘制方法57
四、ABC分类法应用举例58
第三节 因果图分析法(鱼刺图分析法)59
一、因果图分析法的基本概念59
二、因果分析法应用步骤60
三、因果分析法应用举例60
第四节 事故树分析方法61
一、事故树分析的基本概念61
二、事故树分析步骤61
三、事故树分析的优点63
四、事故树的常用符号63
五、事故树分析方法应用举例66
第五节 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72
一、安全检查表的定义72
二、安全检查表的种类72
三、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与使用方法74
四、安全检查表应用举例76
第六节 防火安全评价方法80
一、防火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80
二、防火安全检查评分表评价方法83
三、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概率评价方法86
第七节 PDCA循环法与消防目标管理87
一、PDCA循环的涵义87
二、PDCA循环的阶段与步骤87
三、PDCA循环运转特点88
四、消防目标管理的内容89
五、消防目标管理的实施90
六、消防目标管理的考核90
第五章 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92
第一节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概述92
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概念92
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意义和目的92
三、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地位93
第二节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93
一、消防安全教育93
二、消防知识教育94
三、消防技能培训95
第三节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类型95
一、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95
二、工程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96
三、专、兼职消防干部的教育培训96
四、初任职工的教育培训96
五、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97
六、复工和调岗的教育培训97
第四节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和方法97
一、教育培训方法98
二、教育培训形式98
第五节 搞好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要求99
一、要建立和发展安全教育培训机制99
二、安全教育培训要坚持经常化100
三、要建立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00
四、要备有适合各种需要的教材和培训设备100
五、要研究人的心理和个性特点100
第二篇 消防管理基础知识103
第一章 燃烧基础知识103
第一节 燃烧的条件103
一、燃烧的必要条件103
二、燃烧的充分条件104
三、氧指数104
第二节 燃烧类型105
一、闪燃105
二、着火106
三、自燃106
四、爆炸108
第三节 燃烧产物及其毒性110
一、燃烧产物的含义110
二、不同物质的燃烧产物110
三、几种典型的燃烧产物及其毒性111
第四节 火灾及灭火原理113
一、火灾定义和分类113
二、热传播的几种途径113
三、灭火的基本原理114
第二章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防火知识116
第一节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分类及火灾危险性116
一、危险物品的分类及标志116
二、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117
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118
四、易燃液体120
五、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123
六、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128
七、毒害品130
八、腐蚀品131
第二节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安全操作与管理132
一、储存与经营132
二、运输与装卸136
三、生产和使用139
四、销毁143
第三节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电气装置143
一、爆炸性物质的分类、分级和分组143
二、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分类和分级145
三、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电气设备选型145
第四节 火灾特点与扑救147
一、可燃气体火灾147
二、易燃液体火灾148
三、易燃固体火灾149
四、自燃物品火灾150
五、遇湿易燃物品火灾150
六、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火灾151
第三章 电气防火知识152
第一节 电气火灾原因152
一、短路、电弧和火花152
二、过负荷153
三、接触不良153
第二节 电气火灾的预防153
一、低压配电装置154
二、室内配线154
三、导线连接、导线与设备或器具连接157
四、插座与开关157
五、低压电器158
六、照明装置和一般低压用电设备159
七、电动机控制设备与线路160
八、其他小型用电设备161
第三节 电气线路和设备的火险特性及其防火安全措施162
一、线路的火险特性及其防火安全措施162
二、配电盘和开关的火险特性及其防火安全措施162
三、电热器具和照明灯具的火险特性及其防火安全措施164
四、变压器的火险特性及其防火安全措施165
五、电动机的火险特性及其防火安全措施166
六、漏电的火险特性及防火安全措施168
七、有爆炸危险场所电气线路和设备的火险特性及防爆措施169
第四节 静电的产生及预防措施170
一、静电产生的原因171
二、静电引起爆炸和火灾的基本条件172
三、防静电的基本措施172
第五节 雷电的火灾危险性及预防措施173
一、雷电的火灾危险性173
二、防雷的基本措施173
第六节 电气防火管理重点174
一、电气防火管理上存在的问题174
二、电气防火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174
三、对电工人员的管理和技术培训175
四、消防电源及其配电176
第四章 地震与火灾179
第一节 地震的有关基础知识179
一、地震的发生179
二、地震的有关概念180
三、地震预报181
四、怎样做好防震准备182
五、避震的方法182
第二节 地震火灾184
一、地震火灾的发生184
二、地震火灾的教训185
三、地震火灾的防止对策185
第三篇 消防法制191
第一章 消防法规概述191
第一节 消防法规的概念191
第二节 消防法规的特征、作用和效力191
一、消防法规的特征191
二、消防法规的作用193
三、消防法规的效力194
第三节 消防法规的起源及历史沿革195
一、起源195
二、历史沿革196
第四节 消防法的渊源197
一、宪法198
二、法律198
三、行政法规、规章198
四、地方性法规、规章198
第五节 消防行政执法199
一、消防行政执法的基本含义199
二、消防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199
三、消防行政执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201
第二章 消防法律法规204
第一节 相关法律204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4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4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205
第二节 消防法规206
一、行政法规206
二、地方性法规206
第三节 消防规章207
一、国务院部门规章207
二、地方政府规章209
第四节 消防技术标准210
一、按制定部门不同分类210
二、按性质分类211
第五节 消防行政规范性文件212
第三章 政府职责213
第一节 国务院的责任213
一、领导消防工作,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213
二、组织对特大火灾事故的调查213
第二节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214
一、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214
二、经常进行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意识214
三、城市人民政府在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和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的规划和建设方面以及在消防科技工作方面所担负的责任214
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特殊时期的宣传、检查的职责215
五、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的责任215
六、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多种形式消防组织,加强消防组织建设的责任216
七、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统一指挥火灾以外的其他灾害或者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216
八、省级人民政府组织调查特大火灾的职责216
九、决定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停产停业的处罚216
第三节 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217
一、教育、劳动部门的职责217
二、新闻出版等部门的职责217
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217
第四章 单位职责218
第一节 单位的基本职责218
一、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218
二、重点单位的职责219
第二节 单位的其他职责220
一、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单位应承担符合消防安全布局的责任220
二、建筑工程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责任220
三、公众聚集的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的申报责任221
四、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举办单位活动前的申报责任221
五、单位不得在车间或者仓库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责任222
六、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单位和个人的职责222
七、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的规定222
八、消防产品生产、销售、维修单位的责任222
九、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消防队的责任223
十、有关单位建立义务消防队的责任223
十一、发生火灾时有关单位的责任223
十二、火灾扑灭后,未经公安消防机构许可,不得进入、撤除、清理火灾现场224
十三、不得不报告或者延误报告火灾情况224
第三节 单位消防职责的有关措施224
一、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措施224
二、建立本单位实施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考核、奖惩制度225
三、定期进行消防技术训练,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225
四、内部进行经常性的防火安全检查,及时制止、纠正违法、违章行为,对暂时难以消除的火灾隐患,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安全226
五、对公安消防机构指出的火灾隐患,在规定期限内予以消除226
六、完善灭火设备,灭火设备要有专人负责维护管理226
七、防火值班、巡逻人员坚守岗位,不得脱岗,并掌握防火和灭火基本知识226
第五章 违反消防法规的法律责任227
第一节 刑事处罚227
一、失火罪227
二、消防责任事故罪228
三、相关犯罪及刑罚228
第二节 行政处罚229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229
二、行政处罚的种类230
三、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调查取证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231
四、当事人的权利231
五、对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当事人的处理231
六、行政处罚决定的延期和分期履行232
第三节 行政强制措施232
一、什么是行政强制措施232
二、消防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232
第六章 消防行政法律文书234
第一节 制作消防行政法律文书应遵循的原则234
一、必须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制作234
二、内容必须合法、准确234
三、必须按照既定的格式制作234
四、效力具有稳定性235
第二节 制作消防行政法律文书的一般要求235
一、文书的填写要求235
二、文书中的附页235
三、文书中的记录内容235
四、文书文号的填写235
五、当事人签名236
六、文书存根236
七、常用栏目的填写236
第三节 各类消防行政法律文书式样237
第七章 法律救济手段253
第一节 消防行政复议253
一、什么是消防行政复议253
二、消防行政复议的基本特征253
三、消防行政复议活动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254
四、申请消防行政复议的事项范围255
五、申请消防行政复议的期限255
六、申请消防行政复议的形式255
七、消防行政复议申请的受理256
八、消防行政复议申请审理的有关规定256
九、消防行政复议决定及有关的注意事项256
第二节 消防行政诉讼257
一、什么是消防行政诉讼257
二、消防行政诉讼的基本特征258
三、消防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258
四、受案范围258
五、公安消防机构在消防行政诉讼中的权利259
六、公安消防机构在行政诉讼中应履行的义务259
七、消防行政诉讼案件判决结果的种类260
第三节 消防行政赔偿260
一、什么是消防行政赔偿261
二、消防行政赔偿的基本特征261
三、消防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261
四、消防行政赔偿的事项范围261
五、赔偿请求人261
六、赔偿义务机关262
七、消防行政赔偿的请求期限262
八、消防行政赔偿的赔偿期限262
九、消防行政赔偿的方式262
第四篇 建筑防火管理265
第一章 概述265
第一节 建筑物及其分类265
一、按使用性质可分为265
二、按建筑结构形式可分为265
三、按建筑物的建筑高度或层数可分为265
四、几类典型建(构)筑物的概念266
第二节 建筑火灾及其防火技术措施267
一、建筑火灾的起火原因267
二、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267
三、建筑防火技术措施270
第二章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274
第一节 建筑物耐火等级的划分基准和依据274
第二节 建筑物耐火等级的确定275
一、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的内容275
二、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的方法275
三、我国现行规范对厂房、库房及民用建筑耐火等级的要求275
第三节 生产、储存火灾危险性分类279
一、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279
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281
第三章 建筑物的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及防火分隔物282
第一节 防火分区282
一、防火分区的概念282
二、防火分区的划分283
三、玻璃幕墙、中庭及特殊部位和房间的防火分隔292
第二节 防烟分区295
一、防烟分区的概念295
二、防烟分区的作用295
三、防烟分区的设置原则296
四、防烟分区的划分方法296
第三节 防火分隔物297
一、防火分隔物的概念297
二、防火墙297
三、防火门298
四、防火窗299
五、防火卷帘300
六、防火阀301
七、排烟防火阀302
第四章 安全疏散303
第一节 安全疏散的重要性303
第二节 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出口数量、宽度和距离的一般要求304
一、安全疏散允许时间304
二、安全疏散距离306
三、建筑物安全疏散宽度指标306
第三节 安全疏散设施311
一、疏散楼梯和楼梯间311
二、疏散走道315
三、安全出口318
四、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322
五、火灾应急广播与火灾警报装置323
六、消防电梯324
七、避难层、避难间325
八、直升飞机停机坪327
第四节 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疏散328
一、物主有没有为住户提供在紧急情况下可操作的逃生设备,住户是否具备紧急情况下逃生的素质328
二、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的关键因素329
三、高层建筑和其他建筑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有什么不同330
第五章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331
第一节 火灾烟气的形成及危害性331
一、火灾烟气的组成331
二、火灾烟气的危害性333
第二节 火灾烟气的基本状态参数及浓度336
一、火灾烟气的基本状态参数336
二、火灾烟气的浓度338
第三节 烟气扩散与控制区域划分343
一、烟气的扩散343
二、烟气控制区域及其划分344
第四节 防排烟的方式346
一、防烟方式347
二、排烟方式349
第五节 建筑物对防排烟工程设计基本要求351
一、防排烟工程设计的根本任务351
二、防排烟工程设计基本要求352
第六节 建筑防烟、排烟设施评估353
一、建筑防烟、排烟设施的必要性353
二、防烟、排烟设施的设置范围354
三、高层建筑和地下人防工程的自然排烟设施355
四、高层建筑的机械防烟357
五、高层建筑的机械排烟363
六、机械防、排烟系统的检查程序367
第六章 消防供电及电气防火369
第一节 消防设备供电及消防配电线路369
一、消防负荷分级369
二、不同消防负荷等级主电源的供电要求372
三、消防配电线路的防火要求372
第二节 一般配电线路的选型及防火要求373
一、导线电缆的选择373
二、配电线路的基本防火要求374
三、电缆线路防火与阻燃377
第三节 一般用电设备的防火要求379
一、照明装置的防火要求379
二、一般电器设备的防火措施385
第七章 防雷、防爆、防静电388
第一节 爆炸性物质的分类、分级和分组388
一、爆炸性物质的分类388
二、爆炸性混合物的分级和分组388
第二节 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划分391
一、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分类和分级392
二、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与确定393
第三节 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电气设备选型397
一、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397
二、火灾危险区域电气设备401
第四节 建筑防雷、防爆、防静电措施402
一、建(构)筑物的防雷措施402
二、建筑物的防爆措施407
三、防静电措施408
附:静电火灾的产生及其预防411
第八章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417
第一节 概述417
一、室内装修的定义和范围417
二、内部装修的基本特点419
三、建筑内部装修的火灾危险性420
四、内部装修防火的基本原则421
第二节 装修材料的分类和分级423
一、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的分类423
二、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的分级423
三、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423
四、常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举例425
第三节 内部装修防火的一般要求428
一、无窗房间428
二、图书室、资料室、档案室和存放文物的房间428
三、各类机房428
四、动力机房429
五、楼梯间、前室429
六、共享空间部位429
七、挡烟垂壁430
八、变形缝部位430
九、配电箱431
十、灯具和灯饰431
十一、饰物431
十二、水平通道432
十三、消防控制室432
十四、建筑内的厨房432
十五、经常使用明火的餐厅和科研试验室432
十六、消防电梯轿厢433
十七、消火栓门433
十八、消防设施和疏散指示标志433
第四节 单层、多层、高层、地下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要求434
一、单层、多层民用建筑内部装修防火434
二、高层民用建筑装修防火436
三、地下民用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要求438
四、工业厂房内部装修防火要求440
第五篇 消防监督、检查445
第一章 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基础445
第一节 消防监督445
一、消防监督的概念、性质和作用445
二、消防监督范围448
三、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基本要求449
第二节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451
一、消防安全责任451
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确定及其界定标准453
三、单位消防安全管理455
四、防火检查457
五、火灾隐患整改459
六、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460
七、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和演练460
八、消防档案461
第三节 消防监督检查工作462
一、消防监督检查概述462
二、消防监督检查的形式和内容465
三、火灾隐患的认定和整改467
四、消防监督检查的程序468
五、消防监督检查法律文书和表格(式样)474
第二章 火灾事故调查和火灾统计496
第一节 火灾事故调查496
一、火灾事故调查概述496
二、调查访问498
三、火灾现场勘查501
四、火灾原因的认定508
五、火灾原因调查的处理513
附:影响火场中金属物证组织状态因素分析516
浅谈电气火灾的原因鉴定522
对一起违章操作火灾原因的认定526
第二节 火灾统计管理530
一、火灾统计的意义、任务和范围530
二、火灾等级的划分531
三、火灾统计管理职权的划分531
四、正确地认识火灾指标的统计工作532
五、火灾统计资料的核实和上报制度532
六、公安消防机构的火灾统计监督管理职责533
七、火灾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统计数据的计算和处理533
八、火灾统计管理工作的法律责任533
九、火灾直接财产损失的计算534
第三章 建筑消防监督管理537
第一节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537
一、建筑设计防火审核537
二、建筑消防设施施工安装单位的责任539
三、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测539
四、建筑工程消防验收540
第二节 建筑使用消防监督管理541
一、高层建筑使用消防管理541
二、工业厂房和库房使用消防管理542
三、居民住宅建筑使用消防管理542
四、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使用消防管理543
五、公共娱乐场所建筑使用消防管理544
六、文物古建筑消防管理545
第四章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监督检查547
第一节 公共娱乐场所的火灾危险性547
一、室内装饰、装修使用大量可燃材料547
二、用电设备多、着火源多、不易控制547
三、人员集中,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重大伤亡548
四、发生火灾蔓延快,扑救困难548
第二节 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特点548
一、空间大、面积大,易形成立体燃烧548
二、人员密集,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549
三、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大550
四、报警迟,易形成大火,扑救难度大550
第三节 公众聚集场所火灾形势和原因分析551
一、公众聚集场所火灾形势551
二、火灾原因分析552
附: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及防治对策554
第四节 公众聚集场所存在的消防问题及其成因559
一、管理者消防意识差,重视经济效益,忽视消防安全559
二、消防管理混乱,缺少制度或制度流于形式560
三、无视或违反国家法律和规定561
四、没有或缺乏对付火灾的措施和办法563
五、无视公安消防部门的监督564
第五节 公共娱乐场所的主要防火要求565
一、公共娱乐场所的设置566
二、公共娱乐场所的安全疏散567
三、灭火设施和器材的设置568
四、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568
五、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569
附: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失控漏管现象的成因及治理对策569
第五章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监督检查574
第一节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监督范围574
一、化学危险品的分类574
二、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监督范围574
三、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危险特性575
四、化学危险物品混合接触的危险性582
第二节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使用的监督管理583
一、生产、使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必须具备的条件583
二、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一般审批程序584
三、检查的主要内容及防火要求585
四、城市燃气的消防监督检查587
第三节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储存、经营的监督管理589
一、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必须具备的条件589
二、经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必须具备的条件589
三、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经营、储存消防安全许可证一般办证程序589
四、检查的主要内容及防火要求590
五、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仓库的消防监督检查592
六、液化石油气的消防监督检查593
七、石油库的消防监督检查594
八、汽车加油站的消防监督检查595
第四节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运输的监督管理596
一、运输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必须遵守的消防安全规定596
二、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一般办证程序597
三、检查的主要内容及防火要求597
附:氯气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安全599
第六章 群死群伤恶性火灾的防范608
第一节 群死群伤火灾概述608
第二节 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形成的成因及防范609
一、问题及火灾形成的原因609
二、火灾规律611
三、安全疏散系统的可靠性是遏制群死群伤恶性火灾的防范重点612
第三节 群死群伤火灾事故防治对策614
一、我国近年来人员聚集场所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统计与分析614
二、人员聚集场所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原因分析615
三、人员聚集场所群死群伤火灾事故防治对策618
第六篇 典型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633
第一章 单位消防安全管理633
第一节 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特征633
一、指导思想明确633
二、管理的任务明确633
三、管理与生产经营关系明确634
四、目标明确634
第二节 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组织636
一、单位消防安全领导机构及职责636
二、单位消防组织模式637
三、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及职责637
四、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及职责638
五、单位消防管理职能部门及人员638
六、单位消防队伍639
第三节 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640
一、消防安全规章制度的重要性640
二、消防安全规章制度的种类和内容641
三、消防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642
第四节 单位用火用电管理642
一、用火管理643
二、用电管理645
第五节 单位消防安全检查646
一、单位消防安全检查的作用646
二、单位消防安全检查的形式647
三、单位消防安全检查的内容647
四、消防安全检查的方法650
五、火灾隐患的整改650
第六节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灭火设备管理652
一、消防设备操作管理人员的任务及要求652
二、火灾事故处理程序及日常管理要求653
三、处置误报与火警的注意事项653
四、消防联动设备的操作与检查654
五、灭火器的管理655
六、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及消防水源的管理657
第七节 单位消防档案658
一、消防档案的作用659
二、消防档案的内容659
三、消防档案格式:660
四、消防档案的使用和管理666
第二章 单位的消防自救668
第一节 消防自救活动要领668
一、火灾的发现669
二、报警联络670
三、初期灭火671
四、疏散引导672
五、安全阻隔措施676
六、与消防队的交接677
第二节 火灾事故的处置678
一、基本要求678
二、火灾现场保护的注意事项679
第三章 建筑施工单位现场消防安全管理680
第一节 施工现场用火安全管理680
一、施工现场用火680
二、电焊、气割、气焊的安全技术要求681
三、施工现场安全用火要求及消防措施685
第二节 建筑施工现场火灾防范688
一、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688
二、火灾造成的后果689
三、施工现场消防设计689
第四章 宾馆、饭店消防安全管理691
第一节 宾馆、饭店火灾概述691
一、火灾对宾馆饭店的威胁691
二、宾馆、饭店火灾的特点692
三、宾馆、饭店火灾的发生695
四、宾馆、饭店火灾人员伤亡的原因697
第二节 宾馆、饭店消防组织管理700
一、宾馆、饭店消防委员会700
二、宾馆、饭店各部门的消防管理702
三、宾馆、饭店义务消防队702
四、宾馆、饭店消防计划703
五、饭店火灾隐患的处理706
六、饭店消防档案管理708
七、宾馆、饭店消防中控室的设置和运作709
第三节 宾馆、饭店消防设备及其管理717
一、饭店火灾探测与消防监控717
二、饭店灭火设备及其系统配置719
三、饭店常用消防设备725
四、饭店消防系统的维修和保养729
第四节 宾馆、饭店的防火与火灾处理731
一、宾馆、饭店防火的具体措施731
二、火灾报警746
三、火灾发生时各部门人员的行动751
四、饭店火灾的疏散756
五、宾馆、饭店火灾的紧急抢救762
第五章 商场消防安全管理764
第一节 商场火灾及其预防764
一、商场的特点及火灾危险性764
二、商场防火设计要求766
三、商场电气设备的消防要求768
四、商场的其他防火要求769
第二节 商场的火灾特点与自救770
一、商场的火灾特点771
二、商场火灾的自救772
附:关于仓储式商场消防安全的探讨774
第六章 影剧院与舞厅的消防安全管理777
第一节 影剧院的消防安全管理777
一、影剧院的火灾危险性777
二、影剧院设计防火要求778
三、舞台的防火要求778
四、电影放映室的防火要求779
五、观众厅的防火要求779
六、影剧院的消防设施780
七、影剧院的防火安全管理780
第二节 舞厅的消防管理781
一、舞厅的火灾危险性781
二、舞厅建筑和装饰的防火要求782
三、舞厅的安全疏散要求782
四、舞厅电气设备的防火要求782
五、舞厅的消防设施783
六、舞厅的防火安全管理783
第三节 影剧院火灾的扑救783
一、纳入重点保卫视线、制定灭火作战计划783
二、快速反应,以快制“快”784
三、内外夹攻,以内为主;上下合击,以上为主,立体作战对付立体火灾784
四、大功率车在前,保持初到场十分钟的供水优势785
五、加强防护,选择安全的阵地785
第四节 影剧院等场所的逃生自救786
一、选择安全出口逃生786
二、注意事项786
三、公共娱乐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析786
四、公共娱乐场所的安全疏散787
五、灭火设施和器材的设置788
六、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措施788
第七章 文化与体育单位消防安全管理790
第一节 古建筑单位790
一、古建筑的火灾危险790
二、古建筑单位的防火管理791
第二节 图书馆与档案馆797
一、图书馆与档案馆的火灾危险性797
二、图书馆与档案馆的消防管理797
第三节 博物馆与展览馆800
一、博物馆的消防管理800
二、展览馆的消防管理801
第四节 广播电台与电视台804
一、广播电台与电视台的火灾危险性804
二、广播电台与电视台的消防管理804
第五节 体育馆807
一、体育馆的火灾危险性807
二、体育馆的消防管理808
第八章 学校消防安全管理811
第一节 托儿所与幼儿园811
一、托儿所与幼儿园的火灾危险性811
二、托儿所与幼儿园的消防管理811
第二节 学校的消防管理814
一、中、小学校的消防管理工作814
二、学校教室的防火要求814
三、学校实验室的防火要求816
附:中小学校消防工作现状与对策818
第九章 邮政、电信单位与计算机中心的消防安全管理822
第一节 邮政、电信单位822
一、邮政单位的消防管理822
二、电信单位的消防管理823
第二节 计算机中心824
一、计算机房的火灾危险性824
二、计算机中心的消防管理825
附:现代通信机房的防火探讨828
第十章 医院消防安全管理832
第一节 概述832
一、医院的火灾危险性832
二、医院的一般防火要求832
第二节 医院各部位的消防833
一、放射科833
二、手术室834
三、生化检验和实验室835
四、病理室837
五、药库837
六、药房838
七、制剂室838
八、高压氧舱839
九、病房840
第十一章 仓库消防安全管理841
第一节 粮食仓库消防管理841
一、粮食的燃烧特性841
二、粮食仓库的火灾危险性841
三、粮食仓库的防火要求843
附:浅谈粮食储存场所的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849
第二节 纺织原料仓库消防管理852
一、纺织原料的燃烧性能852
二、纺织原料仓库的火灾危险性854
三、纺织原料仓库的防火措施855
第三节 日用百货仓库消防管理859
一、百货物资分类和储存的火险特点859
二、日用百货仓库火灾原因859
三、日用百货仓库防火管理860
第四节 危险化学品仓库消防管理862
一、危险化学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863
二、危险化学品仓库的消防管理864
第五节 爆炸物品仓库消防管理868
一、爆炸物品仓库的消防设计868
二、爆炸物品仓库的消防安全管理869
第六节 冷藏库、高架仓库与废旧物资仓库消防管理871
一、冷藏库871
二、高架仓库873
三、废旧物资仓库874
第七节 油库消防管理875
一、油库消防管理的作用875
二、油库消防管理原则877
三、油库消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78
四、油库消防组织形式883
五、油库专(兼)职消防人员职责887
六、油库消防安全管理措施888
七、消防监督890
第十二章 煤气、液化气站(厂)消防安全管理892
第一节 煤气站的防火管理892
一、煤气的火灾危险性892
二、煤气厂(站)防火措施894
第二节 液化气站防火管理900
一、液化气的火灾危险性900
二、液化气站防火措施901
第七篇 城市消防水源与建筑固定灭火系统909
第一章 城市消防水源909
第一节 水源设施909
一、天然水源及其基本要求909
二、市政管网及基本要求909
三、消防水池及基本要求910
第二节 室外消防给水管网913
一、类型913
二、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的组成及布置914
三、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基本要求915
第三节 室外消防给水的管理916
一、消防供水图916
二、水源手册917
第四节 室外消火栓919
一、室外消火栓的类型919
二、室外消火栓的流量920
三、室外消火栓的压力921
四、室外消火栓保护半径与最大间距921
五、室外消火栓的布置922
六、室外消火栓的使用和维护923
第五节 室外消火栓系统验收924
一、室外消火栓系统924
二、室外消火栓系统的验收924
三、室外消火栓系统的维护与管理926
第六节 室外消防用水量927
一、城镇、居住区室外消防用水量928
二、工厂、仓库和民用建筑的室外消防用水量930
三、堆场、储罐的室外消防用水量931
四、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防用水量933
第二章 室内消火栓给水设备938
第一节 室内消防给水设备设置原则938
一、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设备的设置938
二、低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设备的设置938
第二节 低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设备939
一、低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类型940
二、低层建筑室内消防用水量941
三、低层建筑室内消火栓943
四、低层建筑室内消防管网945
五、消防水泵接合器947
六、消防水箱948
第三节 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949
一、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设置范围949
二、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类型949
三、高层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用水量951
四、高层建筑消防水源953
五、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管网956
六、高层建筑消火栓957
七、消防卷盘958
第四节 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设备的维护958
一、室内消火栓的检查959
二、供水管路的检查959
三、水源的检查959
第三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960
第一节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概述960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960
二、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要求961
第二节 火灾探测器962
一、火灾探测器的类型962
二、常用火灾探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962
三、火灾探测器的选用要点965
第三节 火灾报警控制器及报警系统构成967
一、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基本功能967
二、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类型968
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控制方式969
四、火灾报警系统的智能化970
第四节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使用和维护971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使用971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维护972
第四章 水灭火系统974
第一节 水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和设置场所974
一、水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974
二、室外消火栓系统的设置范围974
三、室内消火栓系统的设置范围975
四、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范围975
第二节 消防给水系统的分类及组件977
一、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分类977
二、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分类980
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分类983
四、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主要组件986
第三节 室内外消火栓的布置989
一、室外消火栓的布置989
二、室内消火栓的设置990
第四节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992
一、建筑物的火灾危险等级992
二、喷头的选择与布置993
三、管路与报警阀的布置995
第五节 消防泵及泵房996
一、消防水泵996
二、消防水泵房的要求997
第六节 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管理999
一、室外消火栓的检查与维护999
二、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检查与维护999
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检查与维护999
四、消防泵的检查与维护1000
第五章 泡沫灭火系统1002
第一节 泡沫灭火系统的分类、设置及型式1002
一、低倍数泡沫的类型及适用场所1002
二、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的类型及适用场所1004
三、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主要系统型式1006
四、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主要系统型式1009
第二节 泡沫灭火系统的主要组件1011
一、泡沫比例混合器1011
二、空气泡沫产生器1014
第三节 系统的检查及维护管理1017
一、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管理1017
二、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管理1018
第六章 气体灭火系统1019
第一节 气体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和分类1019
一、气体灭火系统的工作机理和范围1019
二、气体灭火系统的分类1020
第二节 气体灭火系统的组成1023
一、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023
二、系统组件1023
第三节 系统的操作、控制和安全措施1027
一、系统的启动方式1027
二、系统的操作与控制1027
三、安全措施1028
四、灭火站室的基本要求1029
第四节 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管理1029
一、日常检查和保养1029
二、年度检查1030
三、综合功能检查1032
第八篇 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及编制1035
第一章 消防应急预案概述1035
第一节 消防预案的作用和特点1035
一、消防预案的作用1035
二、消防预案的特点1036
第二节 制定预案的程序和内容1038
一、制定预案的程序1038
二、预案的结构内容1041
三、预案的基本内容1042
第三节 制定预案的必要性1043
一、制定预案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1043
二、制定预案是减少事故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需要1044
三、制定预案是事故预防和救援的需要1044
四、制定预案是实现本质安全型管理的需要1045
第四节 预案编制的原则1045
第五节 预案编制的依据1046
第六节 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1047
第七节 需要编制预案的单位或场所1049
第八节 预案的类型及编写的区别1050
第九节 预案编制的注意事项1051
第二章 消防应急预案的分级与分类1053
第一节 应急救援预案的分级1053
一、Ⅰ级(企业级)应急预案1054
二、Ⅱ级(县、市/社区级)应急预案1054
三、Ⅲ级(地区/市级)应急预案1054
四、Ⅳ级(省级)应急预案1054
五、Ⅴ级(国家级)应急预案1054
第二节 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型及基本要素1056
一、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型1056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素1057
第三节 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1059
一、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1059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程序文件1060
第三章 国外重大事故应急系统简介1064
第一节 美国重大事故应急系统1064
第二节 英国重大事故应急系统1065
第三节 澳大利亚重大事故应急系统1068
第四章 预案编制的前期工作1071
第一节 预案编制步骤及简要介绍1071
一、建立编写组织机构1071
二、搜集、整理信息1072
三、重大危险源的普查、辨识及评价1072
四、预案的编写1072
五、科学评价和实施审核1072
六、预案的演练1073
七、预案的修订1073
第二节 信息搜集与整理1073
一、信息的搜集1073
二、搜集的信息内容1074
第三节 危险源辨识和评价1075
一、危险源普查1075
二、危险源辨识概述1076
三、辨识的原则1077
四、危险辨识的内容1077
五、危险辨识方法1078
六、危险评价及评价方法的选用1089
七、评价方法简介1091
八、活动潜在危险性的辨识1092
第五章 预案的编写1094
第一节 组织及职责的编写1094
一、应急组织机构的类型及组成1094
二、部门人员选拔及职责1098
第二节 工作制度的编写1101
第三节 应急程序的编写1102
一、报警1102
二、接报1104
三、发出应急救援命令1104
四、应急救援行动1105
五、现场处置、结束应急行动1106
第四节 应急救援方案的编制1106
一、通讯联络方案1106
二、事故处置方案1107
三、应急疏散方案1108
四、现场急救1115
五、现场清洁与净化1122
六、恢复与善后1128
第五节 工作图表的编写1131
一、现场平面图1131
二、交通图1131
三、通讯联络图1131
四、疏散示意图1131
五、应急程序图1132
第六节 应急救援组织的装备1133
一、通讯器材1133
二、防护用品1133
三、消防器材1134
四、辅助工具1135
五、急救设备1135
六、抢险与抢修设备1137
七、其他1137
第七节 应急救援网络信息系统1137
一、该系统包括的子系统1138
二、系统的功能介绍1140
第六章 预案的优化1142
第一节 预案的优化标准1142
一、理论标准1142
二、系统标准1142
三、可行标准1143
四、人事标准1143
五、法律标准1143
六、应变标准1143
第二节 预案选优的方法1143
一、经验判断1144
二、量化分析1144
三、模拟演练1144
第七章 应急预案的训练与演习1145
第一节 指导思想及基本任务1145
一、演练的作用1145
二、演练的特点1146
三、演练的基本过程1147
第二节 应急培训1152
一、应急培训计划1152
二、需求分析1153
三、课程设计1154
四、应急培训的基本内容1154
五、特殊应急培训1157
第三节 应急救援训练与演习1160
一、应急救援训练与演习的目的1160
二、训练和演习类型1160
三、训练准备与计划1163
四、演习的组织与准备1167
第四节 评估1170
一、训练和演习的评估1170
二、评估报告1171
三、应急训练和演习注意事项1172
第八章 应急救援预案检查表1173
第一节 基本要求1173
第二节 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及事故预防1174
第三节 应急指挥与控制1176
第四节 应急反应机构1177
第五节 监测、报警与通讯联络1178
第六节 应急关闭程序1179
第七节 应急设备与企业外援助1180
第八节 疏散与警戒1182
第九节 应急培训、训练和演习1183
第十节 重新进入和恢复1185
第九章 企业事业单位应急预案1186
第一节 定义与简介1186
一、定义1186
二、简介1187
第二节 应急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1187
一、国家法律、法规1187
二、地方政府法规(略)1188
第三节 范围和适用性1188
一、企业概况1188
二、适用性1188
第四节 操作的概念1189
第五节 应急分级1190
一、预警1190
二、现场应急1190
三、全体应急1190
第六节 指挥和控制1191
一、最初应急组织1191
二、全体应急反应组织1192
第七节 应急行动1194
一、最初应急反应1194
二、全体应急反应1195
第八节 应急能力1195
一、设施1195
二、设备1196
三、应急电力和照明1196
第九节 防护行动1196
一、企业内1196
二、企业外1198
第十节 通报和通信联络1198
一、现场1198
二、企业外1199
三、公共信息1199
第十一节 保持应急反应能力1199
一、应急预案培训1199
二、培训和教育1200
三、训练与演习1201
四、通讯演习1202
五、消防培训和演习1202
六、应急预案和应急程序复检1202
第十二节 恢复和重新进入1203
一、恢复1203
二、重新进入1203
第十章 石油化学工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与对策1210
第一节 我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系统”简介1210
第二节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要求1211
一、国家对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要求1211
二、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1212
三、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1212
四、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形式1213
第三节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实施1213
一、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与职责1213
二、应急救援组织的必备条件1214
三、应急救援的组织实施1215
第四节 化学事故现场急救基本知识1219
一、化学事故现场急救基本原则1219
二、常用现场急救基本方法1220
第五节 化学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写1226
一、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目的1227
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依据1227
三、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步骤1227
四、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主要内容1229
五、应急预案的演练和检查1230
第六节 预案选例1231
一、××化工厂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提纲1231
二、××公司液化烃事故处理预案1235
三、××公司重大事故及灾害应急处置预案1244
四、炼油厂火灾扑救对策1249
五、油品储罐火灾扑救对策1264
第十一章 学校火灾应急处理预案1284
第一节 ××大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1284
一、××大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1284
二、××大学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规定1286
第二节 ××工业大学火灾应急预案与消防制度1287
一、××工业大学火灾应急预案1287
二、××工业大学消防安全管理规定1289
三、××工业大学防火重点部位管理规定1291
四、××工业大学防火检查规定1292
五、××工业大学消防安全培训制度1292
六、××工业大学用火、用电消防管理规定1293
第三节 ××中学内宿生火灾疏散预案1294
第四节 ××小学灭火、应急疏散预案1295
一、建立健全机构,做到组织落实1295
二、制定防范措施,确保措施落实1296
三、以防为主,防患未然1296
第十二章 特殊情况下扑救火灾预案和对策1297
第一节 扑救遇湿易燃物品火灾预案1297
第二节 扑救放射性物品火灾预案1298
第三节 扑救易燃固体、易燃物品火灾预案1299
第四节 扑救毒害品、腐蚀品火灾预案1300
第五节 扑救氧化剂和有机氧化物火灾预案1301
第六节 强风情况下火灾的扑救1302
一、强风情况下的火灾特点1302
二、扑救强风情况下火灾的对策1304
第七节 寒冷情况下火灾的扑救1307
一、寒冷情况下的火灾特点1308
二、扑救寒冷情况下火灾的对策1308
第八节 夜间情况下火灾的扑救对策1310
一、夜间的火灾特点1310
二、扑救夜间火灾的对策1311
第九节 有电情况下火灾的扑救1312
一、火场上触电原因和电气火灾特点1313
二、在有电情况下扑救火灾的对策1313
三、带电灭火注意事项1320
第十节 有毒情况下抢险救灾和灭火对策1321
一、毒物的分类1321
二、火场上常见的有毒物质1322
三、有毒情况下的抢险与灭火对策1324
第九篇 社区消防建设与管理1329
第一章 我国的火灾事故及其社会预防1329
第一节 我国的火灾事故分析1329
一、影响我国火灾事故的因素分析1329
二、我国火灾事故原因分析1335
三、我国火灾事故的发展趋势分析1342
第二节 火灾事故的社会防范1346
一、社会防范的基本途径1346
二、社会防范的主要措施1347
第二章 我国的城市消防工作1355
第一节 我国的城市火灾1355
一、城市火灾的危害与特点1355
二、我国城市防火存在的问题1357
三、城市防火应采取的措施1358
第二节 我国城市消防工作措施1359
一、城市消防规划和消防组织1359
二、城市消防基础设施的布置1361
三、城市危险性仓库的布置1362
第三节 城市消防规划管理1363
一、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的依据1363
二、城市规划消防安全布局1363
三、消防站的布设规定1364
四、消防给水设施1364
五、消防车通道1365
六、消防电信设施1366
第三章 城市社区管理1367
第一节 城市社区和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1367
一、社区的含义1367
二、社区建设的含义1368
第二节 我国社区建设的发展过程1369
一、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的社区问题1369
二、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社区服务活动逐步开展1369
三、从社区服务到社区建设1370
四、社区建设新的发展阶段1370
第三节 实行社区自治的重大意义1371
一、建立社区自治体制是社区体制改革的核心1371
二、社区自治是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生长点1373
三、社区自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1374
四、实行社区自治是建立现代社会组织结构的必然要求1375
第四节 加强社区消防组织建设1378
一、建立健全社区自治组织体系1378
二、培育社区志愿者组织1379
三、发展社区服务组织1381
四、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1383
第四章 社区消防管理模式1385
第一节 社区消防管理模式的概述1385
第二节 社区消防管理模式的分类1385
一、企业主导型消防管理模式1385
二、政府主导型消防管理模式1386
三、市场主导型消防管理模式1387
四、社会主导型消防管理模式1388
第五章 国外社区管理模式分析1390
第一节 社区与政府相结合1390
第二节 政府参与社区管理应以法律的、经济的、间接的方式为主1391
第三节 充分利用社区内现有的资源,让它们共同参与社区管理1391
第四节 西方社区管理模式的产生有它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1392
第六章 建立我国城市社区消防自治管理模式1394
第一节 我国城市消防管理的现状1394
第二节 我国城市社区消防自治管理模式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1395
第三节 我国城市社区消防自治管理模式的运作1397
一、建立矩阵型义务消防组织结构1397
二、志愿消防队伍的组织1399
第七章 社区火灾处置应急预案1401
第一节 社区住宅的新特点及其对灭火工作的影响1401
第二节 居民住宅火灾的灭火对策1402
一、居民住宅火灾蔓延的主要途径1402
二、扑救居民住宅火灾主要进攻通道1402
三、扑救居民住宅火灾的灭火准备工作1402
四、扑救居民住宅火灾的基本作战形式1403
第三节 社区(政府)应急救援预案大纲1404
一、预案介绍1404
二、应急救援相关机构联系方法1405
三、应急响应功能1405
四、污染控制与清洁1406
五、文体化(报告)及后续调查1406
六、检测和更新预案的程序1406
七、危险分析(一览表)1407
第八章 社区消防管理制度1408
第一节 社区消防组织建设规定1408
第二节 社区消防业务建设规定1408
第三节 社区消防工作制度1409
一、社区防火安全委员会工作制度1409
二、社区消防站工作制度1409
三、社区防火安全委员会例会制度1410
四、社区防火检查制度1410
五、社区防火巡查制度1411
六、社区消防安全警示制度1411
七、火灾隐患督促整改制度1411
八、社区消防宣传教育制度1411
九、社区特殊群体消防安全保障制度1412
十、社区公共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制度1412
第四节 社区消防工作职责1413
一、社区消防干事工作职责1413
二、社区民警消防工作职责1413
三、社区义务消防队工作职责1413
四、社区义务消防巡逻队工作职责1414
五、社区消防服务队工作职责1414
六、社区消防宣传队工作职责1414
第九章 物业管理中的消防安全管理1415
第一节 居民火灾分析1415
一、居民火灾原因分析1415
二、居民火灾常见类型1416
第二节 物业消防安全管理1420
一、物业消防管理的内容1420
二、物业消防管理人员的职责1422
三、物业消防常识1424
四、物业消防设施、设备与工具1425
第十篇 消防工作实践与探索1431
关于建立新时期消防工作社会化管理机制的探讨1431
加快消防立法进程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1437
统揽新时期消防工作的指南1441
坚持消防工作基本原则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1447
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改革创新消防执法工作1454
改革和加强重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