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竞合机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以湘黔桂“侗文化”旅游圈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竞合机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以湘黔桂“侗文化”旅游圈为例](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0688866.jpg)
- 张河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2281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229页
- 主题词:侗族-地方旅游业-旅游业发展-研究-湖南省、贵州省、桂林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竞合机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以湘黔桂“侗文化”旅游圈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研究缘由1
2.研究意义2
3.研究设计3
3.1 研究内容3
3.2 研究目标5
3.3 研究方法5
3.4 技术路线6
3.5 主要特色和创新点6
第二章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8
1.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8
1.1 旅游、旅游活动、旅游现象8
1.2 旅游业9
1.3 区域、旅游区域9
1.4 区域旅游、区域旅游合作11
2.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内在机理的区域响应13
2.1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13
2.2 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分析13
2.3 “旅游行政区经济”的客观存在是激发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因16
2.4 旅游“行政区经济”的表现形式19
3.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特征22
3.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模式解析22
3.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模式总结32
第三章 区域旅游发展竞合机制研究37
1.区域旅游竞合的驱动机制37
1.1 外部驱动力37
1.2 内部驱动力40
1.3 内外驱动力的共同作用42
2.湘黔桂侗文化圈旅游竞合动力机制44
2.1 “侗族文化圈”形成的区域文化趋同性44
2.2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依赖性44
2.3 区域旅游资源的共性与互补性45
2.4 旅游扶贫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性45
2.5 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需要,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46
3.区域旅游竞合的利益协调机制46
3.1 区域旅游竞合的利益相关者分类46
3.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实现途径51
3.3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57
3.4 区域旅游竞合中的利益相关者协调59
4.区域旅游竞合的运行保障机制67
4.1 政策是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影响因素67
4.2 协调是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的关键69
4.3 信息是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基础71
4.4 市场是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的调节杠杆73
4.5 有效地监督控制是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行为的保障74
4.6 培训、研究机制的建立是区域旅游竞合的重要领域75
第四章 湘黔桂侗文化圈旅游开发绩效评价76
1.研究区域及范围76
1.1 地理范围76
1.2 圈层结构77
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80
2.1 国外相关研究80
2.2 国内相关研究82
2.3 绩效评价标准、属性和要素87
2.4 旅游业绩效相关理论87
3.湘黔桂侗文化圈旅游业开发绩效评价89
3.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旅游业绩效评价方法89
3.2 实证研究91
3.3 绩效评价结果比较107
第五章 基于真实性的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皇都侗寨”为例107
1.民族旅游真实性研究概况110
1.1 真实性研究110
1.2 民族旅游研究综述116
1.3 民族旅游中的真实性119
2.理论基础120
2.1 “舞台真实”理论120
2.2 “旅游空间与舞台猜疑”理论121
2.3 涵化理论122
2.4 文化再生产理论122
2.5 旅游体验相关理论122
3.民族文化旅游客体真实性研究——以皇都侗寨为例124
3.1 皇都侗寨文化特点125
3.2 皇都侗寨民族文化旅游符号与当代发展125
4.皇都侗寨文化真实性透析135
4.1 民族文化变迁与真实性的相关分析135
4.2 皇都侗寨民族文化旅游符号真实性解读136
5.旅游者皇都侗寨旅游体验的真实性研究138
5.1 旅游者社会特征及旅游动机分析138
5.2 旅游者对皇都侗寨旅游符号的真实性评价142
5.3 旅游者对皇都侗寨旅游符号真实性评价与实际情形差异144
5.4 旅游者皇都侗寨体验的真实性与满意度相关分析146
5.5 民族旅游符号解读对旅游体验效果的影响148
6.基于真实性的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149
6.1 构建民族文化分离式开发模式149
6.2 完善政府管理体制155
6.3 建立民族社区参与机制157
第六章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区域民族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肇兴侗寨”为例157
1.研究背景162
1.1 利用网络对旅游形象的研究162
1.2 利用网络对肇兴侗寨的旅游形象研究163
1.3 研究意义164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64
1.5 创新之处166
2.相关研究综述166
2.1 国外旅游形象研究综述166
2.2 国内旅游形象研究综述168
2.3 国外内容分析法研究综述170
3.理论基础172
3.1 相关概念172
3.2 旅游形象设计相关理论175
4.肇兴侗寨地方性研究179
4.1 肇兴侗寨地脉分析179
4.2 肇兴侗寨文脉分析180
5.肇兴侗寨旅游者形象感知度调查183
5.1 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183
5.2 肇兴侗寨旅游者感知度分析185
5.3 分析小结194
6.肇兴侗寨旅游形象设计构想195
6.1 肇兴侗寨旅游形象现状分析195
6.2 肇兴侗寨旅游形象设计197
6.3 肇兴侗寨旅游形象传播与推广201
7.总结与展望205
第七章 研究展望209
参考文献209
重要术语索引表220
后记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