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中部农区农户经济活动区位研究 以河南省南阳市6个村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中部农区农户经济活动区位研究 以河南省南阳市6个村为例
  • 高更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3856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12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农户经济-区位经济-研究-南阳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中部农区农户经济活动区位研究 以河南省南阳市6个村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言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4

1.3 研究方法4

1.3.1 社会调查方法4

1.3.2 统计分析与数学建模5

1.3.3 实证分析6

1.3.4 遥感与GIS分析6

1.4 创新之处6

1.4.1 理论创新6

1.4.2 研究视角创新7

1.4.3 数据创新7

第2章 研究回顾与文献综述8

2.1 农户研究8

2.1.1 国外农户研究8

2.1.2 国内农户研究11

2.1.2.1 农户行为研究11

2.1.2.2 农户经营研究13

2.1.2.3 农户兼业研究15

2.1.2.4 农户土地流转研究17

2.1.2.5 农户与环境研究19

2.1.2.6 结论性评述22

2.2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及其评价与扩展23

2.2.1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及其评价23

2.2.2 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发展与扩展25

2.3 农户务工区位27

2.3.1 务工的动因27

2.3.2 务工地的分布30

2.3.3 务工的实施途径32

2.3.4 评述33

2.4 农户农业生产区位研究33

2.4.1 农业地理中的相关研究34

2.4.2 从农业结构调整角度的研究36

2.4.3 评述38

2.5 最后的简要评述38

第3章 农户务工区位研究39

3.1 引言39

3.2 研究区域选择与研究样本概况40

3.2.1 选择村域的科学依据41

3.2.2 选择河南省南阳市3县3村的各自依据42

3.2.2.1 选择河南省的科学依据42

3.2.2.2 选择南阳市的科学依据43

3.2.2.3 3个村选择依据及样本村概况44

3.3 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46

3.3.1 问卷设计46

3.3.2 数据获取47

3.4 研究样本描述性统计48

3.5 务工区位分布特征56

3.5.1 务工距离56

3.5.2 务工地的分布59

3.6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61

3.7 变量设计与说明66

3.8 模型与讨论69

3.8.1 子模型1:务工距离的回归概率参数估计70

3.8.2 子模型2:务工方位的回归概率参数估计74

3.8.3 子模型3:务工地带的回归概率参数估计77

3.8.4 子模型4:务工空间类型的回归概率参数估计80

3.8.5 子模型5:务工城市类型的回归概率参数估计82

3.8.6 务工区位模型小结85

3.9 期望务工地的选择模型86

3.9.1 期望务工距离选择模型及其与实际务工距离模型的对比87

3.9.2 期望务工地带模型及其与实际务工地带模型的对比91

3.9.3 期望务工空间类型模型及其与实际务工空间类型模型的对比92

3.9.4 期望务工城市类型模型及其与实际务工城市类型模型的对比95

3.9.5 期望务工地模型小结97

3.10 村农户务工区位选择:务工簇99

3.11 地形与务工区位选择106

3.11.1 地形与务工距离106

3.11.2 地形与务工方位108

3.11.3 地形与务工空间110

3.11.4 地形与务工城市类型112

3.12 本章小结114

第4章 农户农业生产区位研究117

4.1 引言117

4.2 研究区域选择与研究样本概况119

4.2.1 选择村域的科学依据119

4.2.2 选择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和南召县的各自依据120

4.2.3 定点原则及3个样本村概况122

4.2.3.1 定点原则122

4.2.3.2 3个样本村概况123

4.3 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125

4.3.1 问卷设计125

4.3.2 数据获取126

4.4 农户耕作地块的决定127

4.5 农户农业区位的选择130

4.5.1 黄庄131

4.5.1.1 距离的定义与分类131

4.5.1.2 地块分布概况132

4.5.1.3 距离对地块收益的影响134

4.5.1.4 距离对地块投入的影响139

4.5.1.5 粮食蔬菜种植比例随距离的变化141

4.5.1.6 小结147

4.5.2 蛟龙碑村148

4.5.2.1 地块组成及其距离分布148

4.5.2.2 距离对地块收益的影响150

4.5.2.3 距离对地块投入的影响153

4.5.2.4 种植类型(种植复杂程度)与距离的关系158

4.5.2.5 小结160

4.5.3 北庄161

4.5.3.1 地块概况161

4.5.3.2 距离对地块净收益的影响164

4.5.3.3 距离对地块投入的影响167

4.5.3.4 距离与蔬菜种植区位选择170

4.5.3.5 小结171

4.6 本章小结174

第5章 结语178

5.1 主要结论178

5.2 讨论、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的研究计划184

附录1186

附录2191

参考文献194

后记2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