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京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北京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1
  • 刘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952687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地区经济-经济分析-北京市-2010;地区经济-经济预测-北京市-2011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北京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新起点——“十一五”时期回顾1

第一章 经济增长 动力转换孕育力量 增长步伐趋于稳健15

一、2010年北京市经济形势分析15

(一)三次产业增速均呈回落态势带动经济增长下行16

(二)投资逐季回落,消费和出口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17

(三)企业景气持续回升,经济效益继续好转19

(四)物价上涨压力不断加大21

二、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21

(一)房地产波动成为北京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21

(二)物价波动需引起密切关注22

(三)资金供给压力依然较大22

(四)居民收入实际增长放缓23

三、2011年北京市经济面临环境分析23

(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不确定性因素加大23

(二)宏观调控政策基调趋于稳健25

(三)国内经济增速相对放缓,自主增长动力进一步恢复26

(四)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将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27

四、2011年北京市经济增长情景展望28

(一)中方案:平稳增长前景,经济增速达到10%29

(二)高方案:宏观环境加速好转,经济增长达11%30

(三)低方案:宏观环境恢复缓慢,经济增速9%以下30

五、2011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31

(一)产业增长相对稳定,但效益改善空间有限31

(二)投资总量合理增长,结构进一步改进32

(三)消费持续稳健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进一步提高33

(四)出口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结构趋于改善34

(五)价格指数上行,通胀压力依然存在34

六、政策建议36

(一)运筹战术与战略,做好长期与短期配合36

(二)坚持房地产调控,构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36

(三)坚持结构调整方向,提升产业发展质量37

(四)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增强消费动力37

(五)关注价格走势,适时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38

专题研究——首都收入分配的总体格局38

第二章 投资 结构调整带来稳健增长 积极转型实现调控目标一、2010年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引导投资结构调整42

(一)优化投资环境,刺激民间投资增长42

(二)加强投资审批管理,注重前期评估审查44

(三)规范投资资金使用,加强引导监管44

(四)房地产市场调控连续性增强44

二、2010年北京市投资运行特点44

(一)投资总量增长高开低走,投资贡献下降45

(二)政策效果显著,要素供给结构优化47

(三)投资结构转变有喜有忧48

三、投资领域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51

(一)建设资金需求量大,资金来源日趋紧张51

(二)储备项目仓促上马,后续问题困扰不断51

(三)主要领域投资景气指数下降52

四、2011年投资运行面临环境及形势判断52

(一)外部环境整体偏紧52

(二)2011年北京市投资运行保持稳健54

五、政策建议57

(一)结合“十二五”规划,整理完善项目储备57

(二)加强投融资模式创新,增加资金来源渠道58

(三)推进在建项目进度,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配合59

(四)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59

第三章 消费 拉动作用更加突出 消费热点渐现转换61

一、2010年消费领域运行特点61

(一)消费总量:增长好于预期,延续平稳较快势头62

(二)消费结构:用类商品增幅回落,烧类商品增长最快62

(三)消费热点:前期热点延续,网络购物兴起63

(四)消费布局:新区增速最快,拓展区比重最大65

(五)消费方向:发展型需求扩大,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65

二、消费领域中的主要问题67

(一)消费增长的原动力——居民收入基础并不稳固67

(二)支撑消费增长的主要项目出现增速放缓迹象69

(三)物价快速上涨造成居民消费水平实质性下降70

(四)消费预期不稳,城乡居民消费倾向持续降低70

三、2011年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及趋势展望71

(一)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71

(二)抑制消费需求扩张的因素74

(三)2011年消费领域的趋势展望76

四、政策建议76

(一)以居民社区为中心,完善城乡消费服务体系建设76

(二)开发郊区农村消费市场,挖掘发展新区消费潜力77

(三)加大对休闲旅游、医疗健康和文化教育等消费热点的扶持77

(四)加速开发养老产品,提前布局养老消费市场77

(五)调整细化消费政策,迎接“大消费”时代来临78

第四章 价格 通胀风险在走强 成本推动将是主因79

一、当前北京市价格运行特点79

(一)消费者价格温和上行,生产者价格冲高回落79

(二)供给减少和投资炒作叠加促使生活必需品价格全面上涨82

(三)住宅销售价格波动调整,租赁价格持续攀升84

(四)股票市场价格探底回升85

二、未来影响价格的因素分析85

(一)推动价格上行的因素分析85

(二)抑制价格上行的因素87

三、2011年价格走势判断88

(一)2011年消费者价格指数温和上涨89

(二)2011年生产者价格指数涨幅将扩大91

(三)资本价格震荡上行92

(四)农产品价格继续上扬92

四、政策建议96

(一)加强对生活必需品的监测和预警96

(二)加大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保障力度96

(三)完善低收入群体的价格补贴机制96

第五章 外资外贸 外贸趋于稳定增长 外资流向更高业态98

一、2010年北京地区外贸形势分析98

(一)进出口形势良好,增长趋于平稳98

(二)一般贸易仍为主要方式,加工贸易呈恢复性增长但增速趋缓100

(三)资源类产品的大进大出是拉动北京地区进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101

(四)欧盟仍为最大贸易伙伴,对瑞士贸易总额增长显著103

(五)国有企业为进出口主力,民营企业进口所占比重提升104

二、2010年北京市外资利用情况104

(一)外资利用保持稳定增长,外商独资仍为主要形式104

(二)外资利用结构持续优化,资金流向更高层次业态104

(三)高端产业、大型项目成为外商投资主流107

三、2011年北京市外资外贸形势展望107

(一)世界经济继续复苏但增速放缓,带动外需回升态势趋缓107

(二)贸易保护日益升级,碳关税成为新的工具108

(三)成本上升和本币升值导致企业经营压力加大109

(四)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外资利用水平不断提高109

四、政策建议110

(一)继续改善出口环境,保证出口持续稳定增长110

(二)优化出口结构,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110

(三)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改善外商投资结构110

(四)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增强北京市的全球资源整合能力111

第六章 农村经济 都市农业融合发展 镇域经济稳步推进112

一、2010年农村经济形势分析112

(一)受气候异常和城市化影响,农业总产值小幅下降112

(二)都市型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业服务价值不断提升113

(三)农村投资和消费呈现增速逐月递增的向好态势115

(四)乡镇企业延续复苏之势,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116

(五)镇域经济稳步推进,小城镇集聚功能不断增强117

(六)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119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121

(一)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影响北京农产品基本保障安全121

(二)乡村旅游的整体规模和发展档次尚待提升121

(三)小城镇建设资金的市场化融资机制有待创新122

(四)城乡结合部改造后遗留的系列问题亟待解决123

(五)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速放缓迹象需要关注123

三、2011年农村经济趋势展望124

(一)都市型现代农业比重将继续保持上升态势124

(二)郊区旅游市场处于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期125

(三)重点小城镇建设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125

(四)北京市农民收入有望保持平稳增长态势125

四、政策建议126

(一)进一步提高北京市农产品自给率和品牌化建设126

(二)通过土地试点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小城镇建设126

(三)将农居改造作为新阶段农村建设的主要抓手127

(四)加强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比重127

(五)物价上涨期间,加大对农村低收入群体扶助力度128

第七章 工业 结构调整促进升级 新兴工业产能释放129

一、2010年工业经济发展回顾129

(一)工业成为稳定北京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129

(二)产业结构继续优化,高端产业增长较快131

(三)开发区工业经济急速升温后渐趋平稳132

(四)工业效益稳步提高133

二、当前需关注的问题134

(一)出口持续回落,结构问题依然突出134

(二)工业品上、下游价格再现“剪刀差”,企业盈利空间面临挑战134

(三)制造业之间、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融合度不高136

三、2011年工业经济展望137

(一)2011年工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因素分析137

(二)2011年工业形势判断141

(三)重点行业发展态势143

四、政策建议147

(一)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147

(二)加大自主创新和品牌培育力度147

(三)积极拓展高端产业发展空间147

第八章 服务业 增长趋于放缓 行业发展继续分化148

一、2010年北京市服务业发展现状148

(一)服务业增长呈现高开低走的运行态势148

(二)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速逐季下降150

(三)服务业各行业发展出现分化151

(四)服务业整体经济效益相对改善,行业走势不一153

二、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155

(一)房地产下滑引起服务业增长波动需引起重视155

(二)服务业效益增长存在波动风险155

(三)人才和资金依然是服务业面临的最紧迫问题156

(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度较低,金融业、高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持提升作用尚未充分发挥156

(五)服务业国际竞争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157

三、2011年服务业发展趋势展望157

(一)发展环境展望157

(二)服务业发展趋势判断161

四、从各行业来看,服务业内部将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162

(一)文化创意产业持续保持高于GDP的增速快速发展162

(二)商务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63

(三)金融业发展将呈现继续趋缓态势163

(四)房地产业继续下滑164

(五)物流业较快发展164

(六)旅游业较快增长165

(七)居民服务业快速发展165

五、政策建议165

(一)整合优势资源,做强文化创意产业165

(二)提升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产业融合发展166

(三)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增强人力资本储备166

(四)继续深化服务业领域改革,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166

(五)把握产业国际化发展趋势,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167

专题研究——北京市企业对“十一五”期间服务业政策总体评价满意167

第九章 高技术产业 创新保持活跃 新兴产业迎来契机176

一、2010年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发展回顾176

(一)高技术产业呈现较好增长态势176

(二)产业集群效应初显178

(三)自主创新保持活跃181

二、值得关注的两大问题184

(一)科技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撑提升作用较弱184

(二)高技术制造业效益增长低于北京市工业总水平184

三、2011年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展望186

(一)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分析186

(二)2011年高技术产业形势判断189

四、政策建议192

(一)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192

(二)深入推进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193

(三)推动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193

(四)逐步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和机制193

专题研究——2009年三大经济圈科技成果情况对比194

第十章 房地产 频繁调控成效显著 持续调整保障优先198

一、年内两轮新政引导住房市场回归理性198

(一)年初新政堪称史上最严厉198

(二)二次调控以期巩固成果199

二、2010年北京市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控效果显著200

(一)土地购置费用支撑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200

(二)信贷调控带来资金来源逐步趋紧,自有资金占比翻番201

(三)政策调控影响土地交易量走出V字型202

(四)住宅市场交易量跌价稳203

(五)写字楼市场明显回暖,需求强劲205

(六)商业用房市场供给放量,需求增长稳健207

三、房地产领域需要关注的问题208

(一)先行指标走势分化,为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埋下隐患208

(二)改善性住房需求明显受到抑制209

(三)写字楼市场过快回暖,或成流动性的避风港209

(四)保障性住房建设只重视数量而忽略了质量210

四、2011年北京市房地产市场运行走势判断210

(一)外部环境保持稳定210

(二)2011年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将进入调整期212

五、政策建议215

(一)进一步加强对土地市场和开发进度的监管215

(二)加强政策调控的连续性、精准度和长期性216

(三)关注楼市中资金流向,降低房地产金融风险217

(四)规范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监管保质保量217

(五)对社会舆论进行合理引导218

专题研究——房地产业对北京市经济运行影响分析218

第十一章 金融 货币政策渐趋稳健 增长速度趋于回落225

一、2010年以来中央及北京市金融相关调控政策225

二、2010年北京市金融领域发展现状226

(一)金融业增速高开稳走,对经济增长贡献有所减弱226

(二)信贷规模增长明显回落,结构渐近合理227

(三)资本市场交易增长趋稳231

(四)保险市场继续稳健发展233

(五)金融功能区建设稳步推进235

(六)金融业经济效益波动上行235

三、需关注的问题235

(一)需警惕房地产波动带来金融业风险235

(二)金融业效益改善面临多方挑战237

(三)金融业尚未完全发挥对北京市本地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238

(四)中央规范地方融资增加北京市平台融资难度239

(五)金融市场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240

四、2011年北京市金融业发展环境及总体走势展望241

(一)国际金融形势变数依然,世界金融格局逐步调整241

(二)国内经济增长趋稳,货币政策更趋稳健242

(三)规划逐步深入实施,市场体系进一步改善243

(四)北京市金融业发展趋势244

五、政策建议246

(一)信贷政策继续向结构优化转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246

(二)通过“风险监管”常态化,提高北京市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能力246

(三)完善科技与资本对接机制,增强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力度246

(四)积极落实现有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消费金融稳步发展247

(五)稳步推进农村金融建设,加大支持城乡建设力度247

(六)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247

第十二章 能源 经济复苏撬动需求 能源运行稳中有紧249

一、2010年北京市能源运行形势分析249

(一)全国能源运行环境总体偏紧,能源价格保持高位249

(二)北京市能源呈现需求增加、效率提高、结构优化的总体特点251

(三)北京市主要能源品种消费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53

二、2010年能源领域的热点问题256

(一)经济复苏进程中巨大的能源消耗导致节能目标难以完成256

(二)能源产品价格机制未彻底理顺引发的诸多矛盾难以消解257

(三)持续扩大的城市用能需求使得资源供应环节压力加大258

三、2011年北京市能源运行形势展望258

(一)国际、国内能源运行环境十分复杂258

(二)北京市能源需求平稳增长,能源运行稳中有紧259

(三)主要能源品种供需形势预测260

四、政策建议261

(一)大力提升北京市能源保障能力和能源综合管理水平261

(二)全面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262

(三)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绿色北京262

专题研究——北京市投资与用电量关联性初探262

第十三章 人民生活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生活品质期待提升266

一、2010年北京市人民生活领域运行特点266

(一)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收入结构符合预期266

(二)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生活品质逐步改善269

(三)经济形势趋好带来就业总量平稳增长272

(四)社保制度加快整合,保障水平不断提升274

(五)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全面加强275

二、人民生活领域需关注的热点问题276

(一)物价上涨过快加大低收入群体生活压力276

(二)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在四大直辖市中下降较快277

(三)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279

(四)公共服务供给仍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279

三、2011年北京市人民生活领域运行展望280

(一)就业持续增长的局面将面临一定压力280

(二)诸多利好因素推动居民收入保持增长281

(三)居民消费结构将保持进一步升级态势282

(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有望进一步提高282

四、政策建议283

(一)完善人口就业政策,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283

(二)从分配环节入手,提高居民收入水平284

(三)挖掘消费领域潜力,推动居民生活品质升级284

(四)继续完善社保政策,解决居民后顾之忧285

(五)对低收入群体建立基本生活消费品动态补贴制度285

专题研究一——人才流出加快反映国内一线城市幸福感指数在下降286

专题研究二——2010年北京市居民关注热点及2011年期盼288

第十四章 “十二五”时期 新阶段 新发展297

一、面临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297

(一)世界经济蹒跚复苏,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因素297

(二)我国依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298

(三)北京市科学发展的持久动力增强299

二、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300

(一)投资、消费双轮驱动,消费主导作用增强300

(二)产业高端化、集聚化、融合化发展态势明显305

(三)经济增长质量稳步提升,财政收入、居民收入较快增加306

(四)价格水平将保持温和上涨,通胀压力依然存在307

(五)人口总量依然较大,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309

专题研究——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及测算3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