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潭县志 1991-2006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潭县志 1991-2006
  • 临潭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ISBN:722603726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873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9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潭县志 1991-2006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9

卷一 建置35

第一章 沿革与区划35

第二节 行政区划37

第二章 乡镇概况38

第一节 镇38

城关镇38

新城镇39

冶力关镇41

第二节 乡43

术布乡43

古战乡44

卓洛乡45

长川乡46

羊永乡47

流顺乡48

店子乡49

王旗乡49

石门乡50

三岔乡52

洮滨乡53

羊沙乡54

八角乡55

卷二 资源开发57

第一章 矿产开发57

第一节 机构57

第二节 资源57

第三节 规划与管理59

第四节 开发60

第二章 水电开发61

第一节 水资源61

第二节 电站建设61

第三章 山野菜 菌类开发63

第一节 资源分布63

第二节 产品产量64

第三节 生产经营64

卷三 旅游与旅游业65

第一章 管理机构65

第一节 风景区管理机构65

第二节 旅游管理机构65

第二章 旅游业开发66

第一节 旅游资源66

第二节 设施建设74

第三章 服务与管理76

第一节 行业管理76

第二节 旅游宣传77

第三节 旅游服务77

第四节 旅游线路78

第五节 旅游效益79

第六节 主要宾馆介绍80

第四章 节庆活动82

第一节 洮州风情旅游节82

第二节 新城端午洮州民俗节83

卷四 人口 计划生育85

第一章 人口规模85

第一节 人口总量85

第二节 人口分布86

第三节 人口密度88

第二章 人口变动89

第一节 人口出生89

第二节 人口死亡90

第三节 人口迁移91

第四节 人口总量变动91

第三章 人口结构92

第一节 民族结构92

第二节 性别结构93

第三节 年龄结构94

第四节 文化构成95

第五节 经济构成96

第四章 计划生育97

第一节 机构97

第二节 人口控制98

第三节 计划生育管理99

第四节 节育措施100

第五节 教育奖惩101

卷五 农业103

第一章 机构103

第一节 管理机构103

第二节 服务机构103

第二章 农业生产104

第一节 种植业条件104

第二节 种植业区域107

第三节 种植业结构111

第三章 农作物生产112

第一节 粮食作物112

第二节 经济作物114

第三节 中药材种植114

第四节 农业投资114

第五节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117

第四章 农田建设119

第一节 土地治理119

第二节 土壤改良119

第三节 农田灌溉120

第五章 农技推广121

第一节 农业科技项目121

第二节 良种繁育推广127

第三节 综合技术推广129

第六章 农业机械系统131

第一节 机构131

第二节 农机监理和农机管理132

第三节 农机化生产132

第四节 农机具推广133

卷六 林业135

第一章 林业管理135

第一节 机构135

第二节 林业体制改革136

第三节 经营管理136

第四节 资源管理137

第二章 森林资源138

第一节 森林资源结构138

第二节 森林资源分布139

第三节 资源面积及蓄积140

第四节 动植物资源140

第三章 森林开发利用141

第一节 木材采伐141

第二节 林副产品开发141

第三节 综合利用142

第四章 植树造林142

第一节 林木种苗培育及良种引进142

第二节 重点工程建设143

第三节 经济林建设143

第五章 森林保护144

第一节 林业法规与司法144

第二节 护林检查144

第三节 护林防火145

第四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145

第五节 森林抚育145

第六节 自然保护区146

第七节 天然林禁伐146

第八节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147

卷七 畜牧业149

第一章 机构149

第一节 管理机构149

第二节 服务机构149

第二章 畜种150

第一节 畜种繁育150

第二节 畜种改良152

第三章 草原154

第一节 草原管理154

第二节 草原保护154

第三节 草场利用154

第四节 退耕还草155

第五节 草原灾害156

第四章 饲草料157

第一节 饲草料资源157

第二节 饲草料种植加工158

第三节 饲草料基地159

第五章 畜牧业科技160

第一节 畜牧业科技项目160

第二节 畜牧业科技推广163

第三节 畜牧业机具164

第六章 畜禽疫病防治164

第一节 疫病防治164

第二节 动物检疫165

第七章 畜牧产业建设165

第一节 产业建设规划165

第二节 牛羊育肥 商品猪基地建设166

第三节 草产业基地建设168

第四节 奶牛养殖基地建设169

第五节 绒山羊基地建设169

第六节 渔业170

第七节 畜牧业经济管理170

第八节 畜产品经营171

第九节 畜牧业经济效益172

卷八 扶贫175

第一章 机构175

第一节 扶贫机构175

第二节 移民机构175

第二章 扶贫对象176

第一节 国家扶贫对象176

第二节 省扶贫对象 州扶贫对象176

第三节 县扶贫对象177

第三章 扶贫措施与成效177

第一节 整村推进177

第二节 科技扶贫178

第三节 社会帮扶179

第四节 项目扶贫179

第五节 移民点建设与移民180

第六节 扶贫成效181

第四章 扶贫资金管理181

第一节 资金来源181

第二节 资金投放182

第三节 资金管理182

卷九 水利电力183

第一章 水利183

第一节 机构183

第二节 人畜饮水工程183

第三节 电力提灌工程188

第四节 防洪工程190

第五节 引水灌溉工程192

第六节 抗旱防汛193

第七节 水务管理193

第二章 水土保持194

第一节 水土流失194

第二节 治理195

第三章 电力196

第一节 机构196

第二节 输配电工程196

第三节 电力生产与供应197

第四节 电力管理198

卷十 国土管理199

第一章 国土管理199

第一节 机构199

第二节 体制改革199

第三节 土地资源199

第四节 土地开发与利用200

第五节 耕地保护200

第六节 土地监察201

第二章 环境保护201

第一节 机构201

第二节 环境质量202

第三节 生态环境建设202

卷十一 城乡建设与人民生活203

第一章 城镇建设203

第一节 机构203

第二节 规划204

第三节 城镇建设208

第四节 住房建设214

第五节 住房体制改革214

第二章 市政管理215

第一节 市容美化215

第二节 市容管理215

第三章 建筑216

第一节 建筑企业216

第二节 建筑规模217

第三节 建筑管理217

第四章 人民生活218

第一节 收入与消费218

第二节 城乡居民收入与支出对比219

卷十二 经济管理221

第一章 经济计划221

第一节 机构221

第二节 中期计划与年度计划221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与改革225

第四节 工业经济发展227

第五节 固定资产投资229

第六节 项目库建设229

第七节 重点建设项目230

第八节 以工代赈建设项目232

第九节 援藏资金建设项目233

第二章 招商引资233

第一节 机构与项目233

第二节 临潭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238

第三章 统计239

第一节 机构239

第二节 定期统计报表239

第三节 专门调查239

第四节 统计服务241

第五节 统计信息自动化242

卷十三 工业243

第一章 所有制结构243

第一节 国有工业243

第二节 集体工业244

第三节 个体私营工业245

第四节 股份制工业245

第二章 工业门类246

第一节 采矿 冶炼246

第二节 电力247

第三节 建材248

第四节 木材加工248

第五节 纺织 缝纫248

第六节 食品加工250

第七节 药业250

第八节 机械251

第九节 金属制品业251

第三章 工业管理251

第一节 机构251

第二节 工业企业体制改革252

第三节 企业管理254

第四节 技术改造256

第五节 工业规模257

第四章 乡镇企业258

第一节 机构258

第二节 发展规模258

第三节 经营管理258

第四节 重点企业260

卷十四 公路交通265

第一章 公路建设265

第一节 机构265

第二节 干线公路建设266

第三节 县乡公路267

第四节 桥梁建设269

第二章 养护与管理270

第一节 公路养护270

第二节 路政管理271

第三节 交通规费征稽272

第三章 公路运输274

第一节 运输企业274

第二节 货运274

第三节 客运274

卷十五 邮政 电信277

第一章 邮政277

第一节 机构277

第二节 邮政管理278

第三节 邮路建设279

第四节 邮政业务281

第二章 电信282

第一节 机构282

第二节 电信管理283

第三节 电信业务284

第四节 信息网络285

第三章 移动通信286

第一节 中国移动286

第二节 中国联通287

卷十六 粮油289

第一章 粮油管理289

第一节 机构289

第二节 粮食体制改革290

第二章 粮油征购291

第一节 粮食政策291

第二节 粮油收购291

第三章 粮油经营292

第一节 市场管理292

第二节 国家经营292

第三节 个体经营293

第四章 粮油储运加工293

第一节 国库粮存储293

第二节 储运294

第三节 加工295

卷十七 商业供销297

第一章 体制改革297

第一节 商业体制改革297

第二节 供销体制改革303

第三节 物资体制改革304

第二章 经营管理305

第一节 国营305

第二节 集体307

第三节 个体私营308

第四节 农村合作经济309

第五节 商城建设与管理310

第三章 商业门类311

第一节 生产资料购销311

第二节 生活资料的购销313

第三节 药材 药品购销314

第四节 行业专卖314

第五节 饮食服务315

第四章 物资流通316

第一节 物资管理316

第二节 物资购销317

卷十八 工商 物价 质监319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319

第一节 机构319

第二节 市场管理319

第三节 监督检查320

第四节 工商企业登记320

第五节 个体工商业管理321

第六节 商标 广告管理321

第七节 经济合同管理322

第八节 维护消费者权益322

第二章 物价管理323

第一节 机构323

第二节 价格管理323

第三节 物价指数324

第四节 收费管理324

第五节 监督检查324

第三章 质量技术监督325

第一节 机构325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325

第三节 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326

第四节 计量监督与管理326

第五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监督327

卷十九 财税 审计329

第一章 财政管理329

第一节 机构329

第二节 财税体制改革330

第三节 财政收支331

第四节 预算外资金管理333

第五节 财务管理333

第六节 会计管理335

第七节 财政监督检查335

第八节 政府采购控购338

第九节 国有资产管理338

第十节 农业综合开发339

第二章 地方税务340

第一节 地税机构340

第二节 地方税制改革340

第三节 地税收入341

第四节 地方税收征管348

第五节 饮食服务315

第四章 物资管理316

第一节 物资管理316

第二节 物资购销317

卷十八 工商 物价 质监319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319

第一节 机构319

第二节 市场管理319

第三节 监督检查320

第四节 工商企业登记320

第五节 个体工商业管理321

第六节 商标 广告管理321

第七节 经济合同管理322

第八节 维护消费者权益322

第二章 物价管理323

第一节 机构323

第二节 价格管理323

第三节 物价指数324

第四节 收费管理324

第五节 监督检查324

第三章 质量技术监督325

第一节 机构325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325

第三节 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326

第四节 计量监督与管理326

第五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监督327

卷十九 财税 审计329

第一章 财政管理329

第一节 机构329

第二节 财税体制改革330

第三节 财政收支331

第四节 预算外资金管理333

第五节 财务管理333

第六节 会计管理335

第七节 财政监督检查335

第八节 政府采购控购338

第九节 国有资产管理338

第十节 农业综合开发339

第二章 地方税务340

第一节 地税机构340

第二节 地方税制改革340

第三节 地税收入341

第四节 地方税收征管348

第五节 地方税务征管348

第六节 地税行业管理350

第三章 国家税务350

第一节 机构350

第二节 税制改革351

第三节 国税收入353

第四节 税收征管356

第五节 税收稽查357

第六节 行业管理358

第四章 财政优惠及照顾360

第一节 优惠政策360

第二节 税收减免360

第五章 审计361

第一节 机构361

第二节 财政金融审计361

第三节 行政事业审计363

第四节 外资运用项目审计364

第五节 企业审计364

第六节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366

第七节 专项审计366

第八节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367

卷二十 金融369

第一章 金融管理369

第一节 监管机构369

第二节 金融体制改革370

第三节 金融监管371

第四节 金融稳定372

第五节 经理国库374

第六节 支付预算375

第七节 反洗钱375

第八节 中间业务376

第九节 信贷管理376

第二章 商业性金融机构377

第一节 银行377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380

第三节 邮政储蓄384

第三章 货币385

第一节 货币发行与流通385

第二节 货币管理387

第四章 存款388

第一节 对公存款388

第二节 储蓄存款390

第五章 保险392

第一节 人寿保险392

第二节 财产保险392

卷二十一 政权 政协395

第一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395

第一节 机构设置395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395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396

第四节 议案 意见 建议办理情况398

第五节 人事任免398

第六节 决议 决定399

第二章 县人民政府400

第一节 机构设置400

第二节 依法行政402

第三节 人事任免404

第四节 督办督查405

第三章 政协临潭县委员会405

第一节 机构设置405

第二节 全体委员会议406

第三节 常委会议408

第四节 委员视察408

第五节 调查研究409

第六节 提案办理410

第七节 文史资料整理410

卷二十二 政党 社团411

第一章 中共临潭县委411

第一节 机构设置411

第二节 重大决策412

第三节 重要会议415

第四节 组织工作420

第五节 思想政治工作423

第六节 统一战线425

第七节 精神文明建设427

第八节 政法428

第九节 离休干部管理431

第十节 保密工作431

第十一节 信访工作432

第十二节 党校教育433

第十三节 党史研究434

第二章 中共临潭县纪律检查委员会435

第一节 机构设置435

第二节 重要会议435

第三节 廉洁自律436

第四节 案件查处437

第五节 纠风治乱437

第六节 执法监察437

第七节 专项治理437

第八节 党风廉政建设438

第九节 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438

第三章 工商联439

第一节 工商联代表大会439

第二节 工商联工作439

第四章 共青团441

第一节 机构441

第二节 代表大会441

第三节 团组织活动441

第四节 少先队工作444

第五章 总工会445

第一节 机构445

第二节 代表大会445

第三节 工会工作445

第六章 妇女联合会446

第一节 机构446

第二节 代表大会447

第三节 维权447

第四节 妇女工作448

第七章 残疾人联合会450

第一节 组织建设450

第二节 助残扶贫451

第三节 教育就业451

第四节 康复工作452

第五节 宣传文体452

卷二十三 民政453

第一章 民政管理453

第一节 机构453

第二节 社团管理453

第三节 基层政权454

第四节 勘界456

第五节 婚姻家庭456

第二章 优抚安置456

第一节 优抚456

第二节 安置460

第三章 社会福利461

第一节 福利事业461

第二节 福利彩票发行与销售462

第三节 最低生活保障462

第四节 “五保”户供养463

第五节 社会慈善事业464

第六节 老龄工作464

第四章 救灾 救济465

第一节 救灾465

第二节 救济469

卷二十四 人事 劳动和社会保障473

第一章 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473

第一节 机构改革473

第二节 人事制度改革476

第二章 人事管理476

第一节 机构476

第二节 公务员管理477

第三节 职称评聘及管理478

第四节 工资管理478

第五节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安置479

第六节 机构编制管理480

第三章 劳动483

第一节 劳动力管理483

第二节 就业管理483

第三节 安全管理483

第四节 劳动仲裁484

第五节 技能培训484

第六节 劳务输出484

第四章 社会保障486

第一节 机构486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486

第三节 养老保险487

第四节 失业保险488

第五节 工伤保险489

第六节 医疗保险489

第七节 就业服务491

卷二十五 公安493

第一章 机构与队伍493

第一节 公安机构493

第二节 交通警察大队493

第三节 森林公安局494

第四节 消防大队494

第五节 队伍建设494

第二章 治安管理494

第一节 治安管理494

第二节 禁毒 禁赌 扫黄496

第三节 户籍管理496

第四节 出入境管理497

第五节 监所看守497

第三章 刑事侦察498

第一节 案件侦破498

第二节 专项斗争498

第三节 预审499

第四节 重特大刑事案件的侦破499

第四章 道路交通管理502

第一节 机动车辆管理502

第二节 交通事故处理502

第三节 道路安全管理503

第五章 消防503

第一节 消防监督 安全 救援503

第二节 火灾案例504

卷二十六 司法505

第一章 司法行政505

第一节 机构505

第二节 法制宣传教育505

第三节 人民调解工作507

第四节 公证工作509

第五节 律师事务所与法律援助509

第二章 审判510

第一节 法院机构设置沿革510

第二节 审判工作510

第三章 检察513

第一节 机构设置和人员513

第二节 反贪污贿赂513

第三节 审查批捕 侦查监督514

第四节 公诉514

第五节 渎职侵权检察515

第六节 监所检察515

第七节 控告 申诉 检察516

第八节 民事 行政 检察516

卷二十七 军事517

第一章 军事机构517

第一节 县乡人民武装部517

第二节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临潭县中队518

第二章 国防后备力量建设518

第一节 国防动员委员会518

第二节 征兵519

第三节 民兵工作519

第四节 民兵武器装备概况520

第五节 武器装备的管理与使用520

第六节 军事设施建设521

第三章 拥政爱民521

第一节 拥政爱民活动521

第二节 支援地方经济建设521

第三节 抢险救灾522

第四节 军民共建522

卷二十八 科技 气象 防震523

第一章 科技管理523

第一节 科技机构523

第二节 科技队伍524

第三节 科学技术知识的宣传与咨询525

第四节 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528

第二章 气象532

第一节 机构532

第二节 大气探测532

第三节 气象通信532

第四节 天气预报532

第五节 临潭县气候变化特征533

第六节 气象现代化建设535

第三章 防震减灾535

第一节 机构535

第二节 监测535

第三节 地震防御536

第四节 抗震减灾536

卷二十九 教育539

第一章 教育管理539

第一节 机构539

第二节 教育督导540

第三节 教育研究540

第四节 教师队伍541

第五节 教育经费542

第六节 项目工程建设544

第二章 学校教育551

第一节 学前教育551

第二节 小学教育552

第三节 普通中学教育556

第四节 信息技术教育562

第五节 “普初” “普九”562

第三章 成人教育563

第一节 扫盲教育563

第二节 职业中学与职业技能培训565

第四章 学校体育566

第一节 体育教学566

第二节 课外体育567

第三节 学校运动会567

第四节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568

卷三十 文化艺术569

第一章 机构569

第一节 行政机构569

第二节 事业机构569

第三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570

第二章 文化管理570

第一节 基础设施建设570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571

第三章 民间文艺571

第一节 民间文学571

第二节 洮州花儿歌手大奖赛572

第四章 文艺创作573

第一节 文学573

第二节 书画 摄影578

第三节 音乐 舞蹈585

第四节 部分科研成果586

第五章 图书 文物589

第一节 图书阅览589

第二节 文物589

第六章 诗文选录591

第七章 文化产业621

第一节 图书经销621

第二节 演出团体622

第八章 档案622

第一节 机构与管理622

第二节 馆藏档案与服务623

卷三十一 体育625

第一章 体育机构与设施625

第一节 机构与设施625

第二节 体育彩票625

第二章 全民健身626

第一节 农村体育626

第二节 职工体育627

第三章 竞技体育628

第一节 临潭县参加省州体育赛事628

第二节 临潭县冶力关全国拔河锦标赛628

卷三十二 医药卫生631

第一章 机构631

第一节 管理机构631

第二节 医疗机构631

第二章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632

第一节 农村医疗卫生体制632

第二节 医院体制改革632

第三章 医院632

第一节 医疗队伍632

第二节 医疗技术633

第三节 医疗设备633

第四节 门诊医疗634

第五节 医院医疗634

第四章 医政管理636

第一节 医疗市场管理636

第二节 农村医疗管理637

第三节 医德建设637

第四节 对口支援637

第五节 技术交流与培训638

第五章 药政管理638

第一节 概况638

第二节 药品管理与监督638

第三节 食品安全监管639

第六章 疫病防治640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640

第二节 地方病643

第三节 计划免疫644

第四节 非典型肺炎645

第七章 公共卫生646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646

第二节 食品卫生646

第三节 学校卫生648

第四节 妇幼保健648

第五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50

第六节 卫生监督检查651

卷三十三 广播 影视 新闻653

第一章 广播电视653

第一节 机构653

第二节 设施建设653

第三节 行业管理657

第四节 自办节目657

第二章 新闻宣传658

第一节 思想教育工作658

第二节 新闻报道管理659

第三节 新闻队伍660

第四节 新闻报道660

卷三十四 民族 宗教663

第一章 民族事务管理663

第一节 管理机构663

第二节 民族政策663

第三节 扶持发展民族经济663

第四节 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664

第五节 藏胞接待安置664

第六节 侨务工作665

第二章 宗教工作665

第一节 宗教协会666

第二节 宗教政策及事务管理666

第三节 宗教场地所普法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668

第四节 宗教界人士的贡献669

第五节 宗教活动场所自养情况669

第六节 朝觐工作670

第七节 活佛转世670

第八节 宗教活动场所变迁671

第三章 宗教教育672

第一节 伊斯兰教经堂教育672

第二节 佛教经堂教育673

第三节 寺办学校674

卷三十五 人物675

第一章 人物传记675

第二章 人物简介689

第三章 人物表718

卷三十六 专记 文录753

第一章 江淮遗风——临潭龙神庙会文化753

第一节 江淮遗风与龙神753

第二节 与龙神相关的历史人物简介756

第三节 龙神庙会758

第四节 龙神庙会的文化内涵760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761

第一节 省级保护项目761

第二节 县级保护项目763

第三章 临潭姓氏文化777

第一节 临潭主要姓氏及其分布777

第二节 临潭部分姓氏谱牒779

第三节 临潭李氏文化785

第四章 洮商经济与洮商精神793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洮商与洮商经济794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洮商795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洮商与洮商经济802

第四节 洮商贡献与洮商精神809

第五章 西道堂研究文录822

文录一 新时期伊斯兰教适应社会发展的探索823

文录二 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的回顾与评述(1935-2002年)829

第六章 临潭口头俗语释义839

附录845

一 牛头城调查与考释845

二 洮州卫城寻古850

三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甘南藏族自治州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之间部分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的意见858

四 临潭县与康乐县边界协议858

五 临潭县、卓尼县边界协议859

六 卓尼县、临潭县联席会议纪要860

七 岷县人民政府和临潭县人民政府联合勘定行政区域界限协议书861

八 临潭历代志书一览表864

编后记8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