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煤催化热解制氢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煤催化热解制氢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7/30713622.jpg)
- 舒新前,张蕾,张磊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32335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15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煤催化热解制氢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氢能概论1
1.1 氢能经济展望1
1.1.1 世界能源现状1
1.1.2 中国能源现状3
1.2 清洁能源——氢能4
1.2.1 氢的性质及氢能特点5
1.2.2 氢能的优越性7
1.2.3 世界各国对氢能的开发计划及政策9
1.2.4 氢气的制备方法14
1.2.5 氢气提纯26
1.2.6 氢气储存27
1.3 氢的应用现状32
1.3.1 在化学工业上的应用32
1.3.2 在燃料电池上的应用32
1.4 氢能安全36
1.5 储存和使用氢气如何防火防爆37
1.5.1 氢是安全的燃料37
1.5.2 氢的安全使用38
1.6 氢经济离我们有多远——实现氢经济的“瓶颈”39
1.6.1 氢能制备40
1.6.2 氢能储运41
1.6.3 氢能使用42
1.6.4 氢能教育43
1.6.5 氢能标准43
参考文献44
第2章 煤的热解47
2.1 煤热解原理47
2.1.1 热解的定义47
2.1.2 热解的分类和过程48
2.2 国内外热解的方法48
2.2.1 等离子体热解48
2.2.2 快速热解49
2.2.3 闪速热解50
2.2.4 固体热载体热解50
2.2.5 激光热解51
2.3 煤的热解过程51
2.4 煤热解过程的影响因素52
2.4.1 温度52
2.4.2 压力53
2.4.3 煤阶53
2.4.4 煤的粒度53
2.5 煤在热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53
2.5.1 煤热解中的裂解反应53
2.5.2 煤热解中的二次反应54
2.5.3 煤热解中的缩聚反应54
2.6 煤热解的动力学55
2.6.1 煤的热解动力学研究进展55
2.6.2 煤的热解动力学模型59
2.7 煤热解制氢技术与工艺62
2.7.1 干馏法63
2.7.2 加氢热解法69
2.7.3 煤热解气化制氢零排放技术73
2.8 煤热解制备氢气的用途75
2.8.1 作为氢能源75
2.8.2 用于化工合成75
参考文献75
第3章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78
3.1 催化剂分类78
3.1.1 按聚集状态分类78
3.1.2 按元素周期律分类78
3.1.3 按固体催化剂的导电性及化学形态分类79
3.2 固体催化剂的组成79
3.2.1 主(共)催化剂(活性组分)79
3.2.2 助催化剂80
3.2.3 载体81
3.3 催化剂的制备82
3.3.1 沉淀法83
3.3.2 浸渍法84
3.3.3 混合法85
3.3.4 熔融法86
3.3.5 离子交换法86
3.3.6 热分解法87
3.3.7 水热合成法87
3.4 催化剂的催化作用88
3.5 催化剂的表征89
3.5.1 比表面积分析89
3.5.2 热分析90
3.5.3 X射线衍射分析93
3.5.4 电子显微分析94
3.5.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94
3.5.6 程序升温还原99
参考文献99
第4章 煤催化热解制备氢气的基础性研究100
4.1 粒度对煤热解制备氢气的影响100
4.1.1 催化剂对煤粒催化热解制备氢气的影响100
4.1.2 催化剂对煤粉催化热解制备氢气的影响108
4.1.3 无催化剂时煤粒与煤粉热解产氢量的比较109
4.2 恒温时间对煤热解制备富氢燃料气的影响110
4.2.1 样品和实验条件110
4.2.2 实验装置110
4.2.3 实验结果与讨论110
4.3 升温速率对煤热解制备氢气的影响113
4.3.1 升温速率对煤热解产氢的影响114
4.3.2 升温速率对煤热解动力学的影响115
4.4 热解产物分析122
4.4.1 热解焦分析122
4.4.2 热解液体分析122
4.5 煤粉热解过程的平衡计算123
4.5.1 热解过程计算124
4.5.2 煤热解衡算数学模型129
参考文献129
第5章 固体碱催化剂对煤热解制备氢气的影响131
5.1 固体碱催化剂概述131
5.1.1 固体碱催化剂的概念131
5.1.2 固体碱的分类131
5.2 固体碱催化剂活性中心的形成及作用机理136
5.3 催化作用机理137
5.3.1 固体碱催化剂的表征138
5.3.2 催化热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40
5.4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概述141
5.5 催化剂的筛选及制备143
5.5.1 催化剂的筛选143
5.5.2 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143
5.6 固体碱催化剂的表征144
5.6.1 X射线衍射分析144
5.6.2 固体碱强度的测定144
5.7 固体碱的催化热解分解145
5.7.1 实验过程145
5.7.2 实验结果146
5.7.3 钾离子浓度对氢气产量的影响147
5.8 混合物的催化热分解148
5.9 模拟计算150
5.9.1 计算模型和理论模型的选择150
5.9.2 量化计算结果155
参考文献159
第6章 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煤催化热解制备氢气的影响161
6.1 实验部分161
6.1.1 催化剂的制备161
6.1.2 实验样品162
6.1.3 实验装置162
6.1.4 实验流程162
6.1.5 催化剂的表征163
6.1.6 催化剂活性评价163
6.2 结果与讨论164
6.2.1 催化剂筛选164
6.2.2 四种催化剂的XRD分析165
6.2.3 四种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分析167
6.2.4 催化剂的TG-DTA分析167
6.2.5 催化剂添加量对煤热解制氢的影响169
参考文献170
第7章 NiO/γ-Al2O3催化剂对煤催化热解制备氢气的影响171
7.1 实验部分171
7.1.1 催化剂的制备171
7.1.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装置171
7.1.3 催化剂的XRD、TEM、TPR和XPS测试171
7.2 催化剂活性评价172
7.2.1 不同负载量催化剂的催化活性172
7.2.2 不同焙烧温度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173
7.2.3 不同焙烧时间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173
7.3 催化剂的表征174
7.3.1 不同负载量催化剂的表征174
7.3.2 不同焙烧温度催化剂的表征180
7.3.3 不同焙烧时间催化剂的表征181
参考文献182
第8章 双金属氧化物负载型催化剂对煤催化热解制备氢气的影响183
8.1 实验部分183
8.1.1 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183
8.1.2 双金属催化剂的活性评价183
8.1.3 双金属催化剂的表征184
8.2 结果与讨论184
8.2.1 Cr2O3型双金属催化剂对煤催化热解制备氢气的影响184
8.2.2 Co3O4型双金属催化剂对煤催化热解制备氢气的影响187
8.2.3 NiO型双金属催化剂对煤催化热解制备氢气的影响190
参考文献194
第9章 Ag2O-Co3O4/γ-Al2O3催化剂对煤催化热解制备氢气的影响195
9.1 实验部分195
9.1.1 催化剂的制备195
9.1.2 催化剂的表征196
9.1.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196
9.2 催化活性评价196
9.2.1 Ag负载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196
9.2.2 Co负载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198
9.2.3 Ag焙烧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198
9.2.4 Co焙烧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199
9.2.5 Ag焙烧时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200
9.2.6 Co焙烧时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200
9.3 催化剂的表征201
9.3.1 不同Ag负载量催化剂的表征201
9.3.2 不同Co负载量催化剂的表征209
9.3.3 不同Ag焙烧温度催化剂的表征209
9.3.4 不同Co焙烧温度催化剂的表征210
9.3.5 不同Ag焙烧时间催化剂的表征211
9.3.6 不同Co焙烧时间催化剂的表征212
9.4 结论与展望213
9.5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214
参考文献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