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安全科学和学科的创立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安全科学和学科的创立与实践
  • 刘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7641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23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453页
  • 主题词:安全科学-学科建设-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安全科学和学科的创立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982年1

1.关于劳动保护的学科、专业建设问题纲要&刘潜1

2.关于建立劳动保护的学科、专业体系的意见&刘潜5

1983年&刘潜9

3.劳动保护科学及其学科、专业建设——科学学问题&刘潜9

4.关于《安全工程》的学科性质及其任务&刘潜19

5.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体会&刘潜21

6.研究生教育工作五年总结&刘潜26

7.关于劳动保护科学体系第二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议题的建议报告&刘潜37

1984年39

8.安全工程专业目录简介的由来&刘潜39

9.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结构与专业设置表&刘潜40

1985年41

10.从劳动保护工作到安全科学(之一)——发展状况和几个基本概念问题&刘潜 侯景明41

11.从劳动保护工作到安全科学(之二)——关于创建安全科学的问题&刘潜47

12.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及其学科发展情况&刘潜54

13.关于安全人机工程学体系的探讨&欧阳文昭 刘潜58

14.一个发展中的交叉科学领域——安全科学&刘潜63

1986年70

15.论学会&刘潜70

1987年74

16.安全科学的理论基础与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结构&刘潜74

17.谈谈安全科学的研究&刘潜 田金城77

18.安全(生产)管理三维结构体制理论初探&刘潜 刘振忠79

1989年82

19.关于在《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中列安全科学一级学科项目及其一、二级学科的意见&刘潜 黄友明82

1991年86

20.关于学报名称——《中国安全科学》的说明&刘潜 徐德蜀86

21.安全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第一部分)&刘潜 徐德蜀89

1992年96

22.安全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第二部分)&刘潜 徐德蜀96

23.安全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第三部分)&刘潜 徐德蜀105

24.关于对“《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送审二稿(试用稿)”的修改建议&刘潜 白绍鸣111

25.安全本质化与本质安全化概念初探&商钧 余溥泉 刘潜 赵秀珍115

26.关于在工程技术职称序列中确立安全工程师名称的建议报告&刘潜117

27.安全科学&刘潜120

28.安全法应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安全法学初探之一&吴荣俊 李红杰 程映雪 刘潜127

1993年132

29.关于出席第二次世界安全科学大会和国际“共同安全”会议情况报告&刘潜132

1994年136

30.关于劳动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三点建议报告&刘潜136

31.必须研究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作用机制——科研立题思考&刘潜139

32.关于单列安全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必要性的论证&刘潜143

33.“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确立与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作用的历史回顾&刘潜 赵秀珍147

34.关于在《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中确立“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的效果反映&刘潜158

35.《单独评审我国安全工程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可行性论证与评审条件研究》的科研立题论证报告&刘潜160

36.功在当代利于后世——写在《安全文化》创刊一周年之际&刘潜164

1995年166

37.关于单列安全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必要性的补充论证报告&刘潜166

38.安全工程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职称)评审条件(试行)(草稿)&刘潜 张宝纯 陈大为170

39.关于对单列安全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可能性进展&刘潜177

40.谈谈安全科学&刘潜178

41.关于对《工业工程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征求意见稿)的修改意见(草稿)&刘潜181

42.学科分类与学会学科建设&刘潜 丁雅娴182

1996年189

43.劳动安全卫生在安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探索&刘潜189

44.关于单独制定“安全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的论证&陈大为 李斌 王东岩 刘潜193

45.关于安全工程子专业设置方案的简要论证&刘潜 王东岩196

46.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知识结构的探讨&张宝纯 刘潜199

1997年203

47.试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张海修 程晓池 刘潜203

48.关于“安全科学与工程”应单列为一级学科、专业的调研报告&刘潜 王东岩206

49.中国大陆安全工程学科专业高等教育回顾与分析&赵云胜 刘潜218

1998年223

50.论我国安全工程(师)专业技术职称的建立&张超 刘岩 刘潜223

1999年227

51.中国安全工程师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刘潜 王东岩 袁化临 赵云胜227

52.关于由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承担“安全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有关具体工作的论证&刘岩 刘潜235

53.迎接中华民族“安全业”的到来&刘潜 陈小敏 杨武平238

54.关于实行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的可行性研究&张超,刘潜242

55.安全科学原理&刘潜247

2000年250

56.从系统安全到安全系统——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袁化临 刘潜250

2001年255

57.安全系统的理论与实践——论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刘潜 袁化临255

58.对安全文化及其与安全科学之间关系的探讨&李升友 胡照伟 刘潜260

59.钱学森科学思想对创建发展安全科学学科的影响&刘潜 袁化临 虞和泳264

60.建立我国安全工程专业执业资格制度的研究&张超 刘岩 冯志斌 刘潜268

2002年274

61.安全科学学科理论创建的历史回顾&刘潜274

62.安全科学学科性质及其基本特征探索&刘潜 虞和泳280

2003年284

63.用安全学科理论指导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廖可兵 刘潜284

64.《安全科学技术基础》课程教材编写初探&廖可兵 李升友 虞和泳 刘潜289

65.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设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论证报告&刘潜 杨书宏 虞和泳293

66.落实、处理工伤保险问题应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周华中 刘潜300

67.安全学科理论能为社会建设服务&刘潜 李升友 虞和泳 张爱军303

2005年310

68.安全法学及其理论基础问题的研究&余群 李升友 刘潜310

69.我国高校创立“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回顾&刘潜315

70.走过二十一年&刘潜317

71.安全科学与工程的春天&刘潜319

2006年322

72.行业管理是产生安全作用机制的基本要素&邱成 刘潜322

73.安全问题的题外论治&邱成 虞和泳 刘潜327

74.“安全科学学”理论与实践——20世纪80年代安全科学学科在我国初创纪实&刘潜 吴宝琴 佟瑞鹏331

75.再论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设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孙华山 吴超 刘潜 吴宗之 杨书宏338

2008年353

76.源头之水——记述安全系统思想的形成&刘潜353

77.安全“三要素四因素”系统原理与综合科学的基本特征&刘潜365

2009年369

78.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在我国确立的进程回顾&刘潜369

79.“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修订&刘潜 张爱军372

80.关于安全科学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和《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中位置确立的回顾&刘潜 张爱军380

附录一 劳动人事部发布的《安全技术与工程学》的(首届)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名单382

附录二 全国劳动保护科学体系首次学术讨论会论文目录383

附录三 关于增列《安全工程》一级学科项目和二级学科、专业的意见384

附录四 全国劳动保护科学体系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目录385

附录五 全国劳动保护科学体系第二次学术讨论会参考资料386

附录六 关于对刘潜同志“建议报告”的处理意见387

附录七 朱光亚书面发言摘录390

附录八 安全工程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391

附录九 2-02(GBM 1-3/1-4/1-5/1-6)工程技术人员400

附录十 安全科学分类主题词中英文摘录402

附录十一 关于表彰刘潜同志的决定413

附录十二 刘潜同志个人科普工作先进事迹414

附录十三 《从劳动保护工作到安全科学》前言416

附录十四 杨沛霆教授为计划出版本文集写的序言418

附录十五 文集整理后记420

后记4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