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中医药年鉴 行政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中医药年鉴 行政卷
  • 《中国中医药年鉴》(行政卷)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80231581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716页
  • 文件大小:256MB
  • 文件页数:943页
  • 主题词:中国医药学-2008-年鉴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中医药年鉴 行政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综述篇3

2007年中医药工作综述3

文献篇9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2007~2008年)9

(一)2007年9

推进继承创新 发挥特色优势 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9

坚定不移地大力扶持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全军中医药技术大比武活动总决赛上的讲话12

(二)2008年14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2008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4

二、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人讲话(2007~2008年)16

(一)2007年16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发挥中医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在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在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24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会上的讲话27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2007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9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2007年广东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2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工作总结汇报会开幕式上的讲话37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工作总结汇报会上的讲话38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院校长座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4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在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院校长座谈会上的总结讲话48

抓住机遇 干事创业 扎实推进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汇报会上的讲话5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在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汇报会上的总结讲话53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纪念“衡阳会议”25周年暨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峰会上的讲话55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6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在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等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63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开展中医“治未病”试点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6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在开展中医“治未病”试点工作座谈会上的总结讲话6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在部分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网站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70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全国中医药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73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第三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上的讲话79

团结和谐兴国医 奋发有为创新业——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金秋明月映杏林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82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太平洋健康高层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85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太平洋健康高层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86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努力开创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新局面——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87

加强领导 扎实工作 不断提高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水平——卫生部副部长刘谦在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94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会议总结会上的讲话9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在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97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介绍我国民族医药工作有关情况,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100

(二)2008年103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努力开创中医药事业发展新局面——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2008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03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2008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113

三、相关部门领导人讲话(2007~2008年)116

2007年116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在《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116

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出席全军中医药技术大比武总决赛活动时的讲话118

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陈新年在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19

四、重要文献121

处方管理办法12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继续教育“十一五”规划的通知12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的通知12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12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管理办法等文件的通知13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民族医医院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民族医医院建设工作目标与要求》的通知13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出国中医药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14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的通知14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145

关于印发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等文件的通知147

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151

关于印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目标与要求的通知154

关于印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16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16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临床基地项目建设要求的通知16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项目建设要求的通知164

关于印发《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165

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篇173

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173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新闻发布会173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工作总结汇报会174

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院校长座谈会174

全国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汇报会175

纪念“衡阳会议”25周年暨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峰会176

全国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等工作汇报会177

开展中医“治未病”试点工作座谈会177

全国中医药工作座谈会178

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出师审核会178

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会议179

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大会179

中医中药中国行180

2007年组织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180

“中医中药中国行”(2007)组委会181

面向基层 服务农村 惠及百姓 传承中医国粹 传播优秀文化 共享健康和谐“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181

“中医中药中国行”工作交流会在广州举行183

“中医中药中国行”(2007)表彰名单184

重要工作篇187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187

关于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工作方案(国中医药机党宣〔2007〕21号)18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意见(国中医药党组〔2007〕10号)18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关于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安排(国中医药党组〔2007〕11号)189

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190

二、农村中医药190

各地采取有力措施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作用190

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作用得到高度重视191

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得到加强192

三、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192

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管理办法及大纲出台192

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普遍开展192

四、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19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192

我国重视发挥中医药在艾滋病防控中的作用192

中医药防控流感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9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工作193

五、民族医药193

国家重点民族医医院建设项目启动193

卫生部要求优先支持民族地区卫生工作19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193

我国加强民族医药整理和研究193

全国民族医药博览会举办194

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标准化建设项目完成194

六、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94

《本草纲目》等6部传统医药文献通过专家评审向国家档案局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194

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研讨会召开195

中国传统医药保护专题展在北京推出195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确定传统医药类29人入选195

七、中医“治未病”195

开展中医“治未病”试点工作195

中医“治未病”太平洋健康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195

中医“治未病”科研课题及中医医院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讨论会在北京召开196

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举行196

广东省启动中医“治未病”工程196

八、专题研究196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第十二专题——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研究通过验收196

开展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的11个专题研究197

九、国际合作与交流197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关于中医药领域合作的协议》在北京签订19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关于中医药领域的合作协议》签署197

我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俄罗斯联邦卫生和社会发展署在莫斯科共同举办了“中俄卫生周”197

专业工作篇201

一、中医药政策法规与监督概述2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立法工作稳步推进202

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取得新进展202

探索建立中医医疗广告联动监管机制203

加大互联网上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整治力度203

积极参与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204

举办2007年全国中医医疗广告审查工作座谈会204

华北片区中医药监督工作座谈会召开204

2007年查办处理的一批违法案件204

二、医政管理205

概述205

药品零售企业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工作在河北等9个省10个地区开展205

符合中医、民族医特点的中医从业人员准入制度逐步建立20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工作正式启动205

开展中医寻医指南——专科服务信息网络介绍工作206

积极推动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206

积极开展小包装饮片试点推广使用工作206

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通知:符合条件的台湾居民可以参加大陆医师资格考试206

三、教育管理206

概述206

第一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顺利完成207

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顺利完成207

中医药继续教育“十一五”规划及相关管理文件出台208

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管理办法及大纲出台208

《中国中医药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开展208

四、科研管理208

概述20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研究专项“体现中药、民族药特点的新药评价体系”课题通过验收20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研究专项“中药指纹图谱关键技术与对照谱库建立的方法学”课题通过验收209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药生产新工艺新技术的标准规范化研究课题通过验收209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含毒性中药材中成药安全性评价课题通过验收209

“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立项及管理情况209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药项目立项及管理情况210

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07年立项情况21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2006~2007年度课题立项情况21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告第二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13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的研究及其应用”等5个中医药成果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21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实施215

中药领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验收21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项“中医药特色技术和方药筛选评价中心建设”项目启动21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项“传统名优中药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模式研究及试点”和“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模式研究及试点”项目启动216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216

概述216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会见澳大利亚卫生与老龄部常务副部长简霍顿女士216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访香港、澳门217

中国与意大利合作举办的首批中医硕士在罗马大学和米兰大学毕业217

“2007”海峡两岸(鼓浪屿)中医药发展与合作论坛在厦门召开21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率团出访冰岛、英国21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商务部、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合举办中医药服务贸易研讨会21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率团赴苏里南、巴西进行工作访问并与苏里南卫生部签署传统医药合作备忘录21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对俄中医药合作协作组成立暨第一次会议21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率团出访蒙古21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率团出访墨西哥、加拿大21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率团出访日本21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率团出访印度218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接待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一行218

第六届中新中医药合作委员会会议召开218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访问香港参加“中医中药中国行”香港站活动218

中法中医药合作委员会成立218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率团出访韩国、日本218

中欧中医药大会在罗马召开219

六、新闻出版与宣传概述219

举办第三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选活动219

开展第八届中医药好新闻评选活动220

开展2007年度中医药十大新闻评选活动22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中宣部、卫生部和总后卫生部联合举行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典型事迹全国巡回报告会221

王学诗同志事迹简介221

陈海新同志事迹简介221

中医药文化建设研究启动221

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221

七、规划财务管理222

概述222

做好公务员津补贴规范和公积金核定工作222

进一步提高预算、决算编制和财务管理水平222

开展财务和项目监管工作222

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222

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工作222

进一步加强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资金效益分析和工程质量管理工作223

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面组织实施《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项目》223

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展顺利223

“中医辨证论治”纳入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23

组织实施《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发展规划》取得初步成效224

八、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22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224

思想教育工作概况224

组织工作概况225

统战群团工作概况225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概况225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集中教育活动226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226

九、反腐倡廉工作226

概述226

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226

推进制度建设,抓好制度的落实227

高度重视信访举报和案件检查工作227

不断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227

党风廉政责任制得到加强228

深入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228

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228

做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228

十、政务公开信息化建设22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调整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22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政务公开目录22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召开《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方案专家咨询会229

召开部分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网站建设座谈会229

十一、全国人大代表建议与全国政协提案办理工作230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建议的办理答复工作230

全国政协十届委员提案的办理答复工作230

全国政协提案委员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调研230

中药工作篇233

概述233

《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发布施行233

青蒿素复方快速控制疟疾技术方案研讨会召开233

我国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提出:建立完善中药标准规范和技术评价体系233

中药饮片产业创新与发展论坛举行234

我国启动毒性中药材饮片及其制剂相关研究234

《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出台235

超微粉技术首次成功应用于中成药生产235

直属机构篇239

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工作概况239

中国中医药报社2007年工作概况242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工作概况243

中华中医药学会2007年做工作概况245

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2007年工作概况24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2007年工作概况24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2007年工作概况24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2007年工作概况250

地方篇257

1.北京市257

北京市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257

2.天津市260

天津市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260

3.河北省261

河北省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261

4.山西省263

山西省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263

5.内蒙古自治区267

内蒙古自治区2007年蒙中医工作概述267

6.辽宁省269

辽宁省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269

7.吉林省271

吉林省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271

8.黑龙江省273

黑龙江省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273

9.上海市275

上海市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275

10.江苏省278

江苏省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278

11.浙江省281

浙江省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281

12.安徽省284

安徽省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284

13.福建省286

福建省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286

14.江西省290

江西省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290

15.山东省293

山东省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293

16.河南省294

河南省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294

17.湖北省296

湖北省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296

18.湖南省299

湖南省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299

19.广东省301

广东省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301

20.广西壮族自治区305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305

21.海南省306

海南省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306

22.重庆市308

重庆市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308

23.四川省309

四川省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309

24.贵州省311

贵州省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311

25.云南省312

云南省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312

26.西藏自治区314

西藏自治区2007年中藏医药工作概况314

27.陕西省316

陕西省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316

28.甘肃省319

甘肃省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319

29.青海省321

青海省2007年中藏医药工作概况321

30.宁夏回族自治区323

宁夏回族自治区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323

3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2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326

32.大连市328

大连市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328

33.青岛市330

青岛市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330

34.宁波市331

宁波市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331

35.深圳市332

深圳市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332

36.厦门市333

厦门市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333

37.沈阳市335

沈阳市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335

38.长春市337

长春市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337

39.哈尔滨市339

哈尔滨市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339

40.南京市339

南京市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339

41.杭州市340

杭州市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340

42.济南市342

济南市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342

43.武汉市343

武汉市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343

44.广州市344

广州市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344

45.成都市346

成都市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346

46.西安市349

西安市2007年中医药工作概况349

解放军篇353

概述353

组织开展全军中医药技术大比武活动353

联合主办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会议353

狠抓军队中医药学科人才建设354

大力推进军队中医药科技创新354

努力提升中医药服务保障效益354

不断探索军队中医药改革发展新路子354

教育机构篇357

北京中医药大学357

天津中医药大学358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359

山西中医学院360

辽宁中医药大学361

长春中医药大学363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364

上海中医药大学366

南京中医药大学367

浙江中医药大学369

安徽中医学院371

福建中医学院372

江西中医学院373

山东中医药大学375

河南中医学院377

湖北中医学院378

湖南中医药大学379

广州中医药大学381

广西中医学院383

成都中医药大学384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384

贵阳中医学院384

云南中医学院386

西藏藏医学院387

陕西中医学院387

甘肃中医学院387

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388

科研机构篇391

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中医药科研机构391

中国中医科学院391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39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391

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一临床医药研究所39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391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391

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二临床医药研究所39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39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392

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392

二、地方中医药科研机构392

1.北京市392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392

2.天津市392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392

天津市中医肾病研究所392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创疡研究所392

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所392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392

天津市脾胃病研究所392

天津市心身疾病研究所392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392

3.河北省392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392

张家口市中医研究所393

4.山西省393

山西省医药与生命科学研究院393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393

山西省活血化瘀研究所393

山西省针灸研究所393

太原市中医研究所393

大同市中医研究所393

5.内蒙古自治区393

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393

内蒙古自治区医药工业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393

锡盟蒙医研究所393

鄂尔多斯市蒙医研究所394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蒙医研究所394

内蒙古通辽市蒙医研究所394

6.辽宁省394

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394

铁岭市中医研究所394

7.吉林省394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394

吉林人参研究院394

8.黑龙江省394

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研究所394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基本理论研究所394

黑龙江省中药研究所394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395

黑龙江省黑河市医药科学研究所395

9.上海市395

上海市气功研究所395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395

10.江苏省395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395

苏州市中医药研究所395

11.浙江省395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395

浙江省中药研究所395

12.安徽省395

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院395

黄山市新安医学研究中心395

13.福建省396

福建省南平市中医药研究所396

福建省宁德市医药研究所396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396

泉州市医药研究所396

14.江西省396

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396

15.山东省396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396

济宁市中医研究所396

16.河南省396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396

河南省正骨研究院396

南阳市中医中药研究所396

17.湖北省397

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397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397

18.湖南省397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397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397

19.广东省397

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397

广东省中医研究所397

广东省中药研究所397

广东省潮州市医药研究所397

20.广西壮族自治区397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397

广西中医骨伤科研究所397

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398

广西药用植物园398

南宁市针灸研究所398

21.海南省398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398

22.重庆市398

重庆市中医研究院398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398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398

23.四川省398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398

四川日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研究所398

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经络研究所399

绵阳市中医药研究所399

甘孜藏族自治州藏医药研究所399

24.贵州省399

贵阳药用植物园399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399

25.云南省399

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399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399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399

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399

26.西藏自治区399

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研究院399

27.陕西省400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400

陕西中药研究所400

28.甘肃省400

甘肃省藏医药研究院400

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400

29.宁夏回族自治区400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400

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4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药研究所400

新疆中药民族药研究所400

31.青岛市400

青岛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400

青岛市中医研究所401

32.深圳市401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401

33.沈阳市401

沈阳市中医研究所401

辽阳市中医中药研究所401

34.成都市401

成都市中草药研究所401

成都市中医药研究所401

中医医疗篇405

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中医医疗机构405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405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405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405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405

二、地方中医医疗机构(含教育部所属)405

1.北京市405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405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405

北京中医医院405

2.天津市405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05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405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406

天津市中医医院406

天津市长征医院406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406

3.河北省406

河北省中医院406

4.山西省406

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山西省针灸研究所)406

山西省活血化瘀研究所(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妇科医院)406

5.内蒙古自治区406

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院406

6.辽宁省406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406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406

7.吉林省406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406

8.黑龙江省407

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407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407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07

黑龙江省中医药学校附属医院407

9.上海市407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407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407

上海市中医医院407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407

10.江苏省407

江苏省中医院407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407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407

11.浙江省407

浙江省中医院407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408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408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408

12.安徽省408

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408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08

13.福建省408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408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408

14.江西省408

江西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408

15.山东省408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408

16.河南省408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408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08

17.湖北省409

湖北省中医医院409

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409

18.湖南省409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409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409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09

19.广东省409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409

广东省中医院409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409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409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09

20.广西壮族自治区409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409

广西骨伤医院409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10

21.海南省410

海南省中医院410

22.重庆市410

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410

重庆市中医院410

23.四川省410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410

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410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410

乐山市第二中医院410

24.贵州省410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10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410

25.云南省410

云南省中医医院410

云南林业中西医结合医院410

26.西藏自治区411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411

27.陕西省411

陕西省中医医院411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411

28.甘肃省411

甘肃省中医院411

29.青海省411

青海省藏医院411

青海省中医院411

30.宁夏回族自治区411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411

3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4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411

32.大连市411

大连市中医医院411

33.厦门市411

厦门市中医院411

34.宁波市412

宁波市中医院412

35.深圳市412

深圳市中医院412

36.长春市412

长春市中医院412

37.哈尔滨市412

哈尔滨市朝鲜民族医院412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412

38.南京市412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412

南京市中医院412

39.杭州市412

杭州市中医院412

40.济南市412

济南市民族医院412

济南市中医医院412

41.武汉市413

武汉市中医院413

武汉市按摩医院413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413

42.广州市413

广州市中医医院413

43.西安市413

西安市中医医院413

社会团体篇417

一、全国性社会团体417

中华中医药学会417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421

中国针灸学会422

中国中药协会423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423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423

中国药膳研究会424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424

中国民间中医中药研究开发协会425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425

二、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性中医药社会团体426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426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427

世界医学气功学会429

三、地方社会团体429

1.北京市429

北京中医协会429

北京中医药学会430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431

北京针灸学会431

2.天津市431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431

3.河北省432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432

河北省针灸学会432

河北省中医药学会433

4.山西省433

山西省中医药学会433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434

山西省针灸学会435

5.内蒙古自治区435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435

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学会436

6.辽宁省437

辽宁省中医药学会437

7.吉林省438

吉林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协会438

吉林省中医药学会438

8.黑龙江省439

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439

9.上海市439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439

10.江苏省440

江苏省中医药系统三会一刊(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江苏中医编辑部)440

11.浙江省441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441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441

浙江省针灸学会442

12.安徽省442

安徽省中医药学会442

安徽省针灸学会443

13.江西省443

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443

江西省中医药学会444

江西省针灸学会445

14.山东省445

山东中医药学会445

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445

山东针灸学会446

15.河南省446

河南省中医药学会446

16.湖北省447

湖北省中医管理学会447

17.湖南省448

湖南省中医药学会448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448

18.广东省449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449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449

19.广西壮族自治区450

广西中医药学会450

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451

广西针灸学会451

20.海南省452

海南省针灸学会452

海南省中医药学会453

海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453

21.重庆市453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453

重庆市针灸学会454

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455

22.四川省455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455

四川省针灸学会455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455

23.贵州省456

贵州省中医药学会456

贵州省针灸学会456

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457

24.云南省457

云南省中医药学会457

云南省针灸学会457

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457

25.西藏自治区458

西藏自治区藏医药学会458

26.陕西省458

陕西省中医药学会458

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458

陕西省针灸学会458

27.甘肃省459

甘肃省中医药学会459

甘肃省针灸学会460

28.宁夏回族自治区460

宁夏中西医结合学会460

宁夏中医药学会460

宁夏针灸学会461

2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61

新疆中医药学会461

新疆民族医药学会462

新疆中西医结合学会463

新疆针灸学会463

30.大连市463

大连市中医药学会463

31.青岛市464

青岛市中医药学会464

32.宁波市464

宁波市中医药学会464

宁波市中西医结合学会464

宁波市针灸学会465

33.深圳市465

深圳市中医药学会465

深圳市针灸学会465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466

34.厦门市466

厦门市针灸学会466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466

厦门市中西医结合学会466

35.南京市467

南京中医药学会467

36.杭州市467

杭州市中医药协会467

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468

杭州市针灸推拿学会468

37.济南市468

济南中医药学会468

38.成都市468

成都针灸学会468

成都中西医结合学会469

成都中医药学会470

数据篇474

一、中医药期刊474

中医药期刊一览表474

二、中医资源486

2007年全国卫生机构、中医机构的机构、人员情况486

2007年按类别分全国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基本情况486

2007年全国村卫生室机构、人员情况486

2007年全国村卫生室收支、服务情况487

2007年全国卫生机构中医药执业人员增减情况487

2007年全国中医机构中医药人员增减情况487

全国中医、中药人员历年基本情况487

2007年全国中医医疗机构的机构、床位、人员数488

2007年全国中医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一)488

2007年全国中医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二)488

2007年全国中医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三)488

2007年全国中医医疗机构收入支出情况488

2007年全国中医类医院、门诊部机构、床位、人员数489

2007年全国中医类医院、门诊部卫生技术人员数(一)489

2007年全国中医类医院、门诊部卫生技术人员数(二)489

2007年全国中医类医院、门诊部卫生技术人员数(三)490

2007年全国中医类医院、门诊部房屋建筑面积情况490

2007年全国中医类医院、门诊部万元以上设备拥有情况490

2007年全国中医类医院、门诊部的机构、床位增减情况491

2007年全国中医类医院、门诊部人员增减情况491

2007年全国中医类医院、门诊部收入情况491

2007年全国中医类医院、门诊部支出情况492

2007年全国中医类医院、门诊部资产情况492

2007年全国中医类医院、门诊部负债与净资产情况492

2007年全国中医类医院、门诊部年内基本建设投资情况(一)493

2007年全国中医类医院、门诊部年内基本建设投资情况(二)493

2007年全国中医类诊所的机构、人员数493

2007年全国中医类诊所卫生技术人员数(一)493

2007年全国中医类诊所卫生技术人员数(二)494

2007年全国中医类诊所卫生技术人员数(三)494

2007年全国中医类诊所收入支出情况494

2007年分市、县中医类医院机构、床位、人员数494

2007年分市、县中医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一)494

2007年分市、县中医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二)495

2007年分市、县中医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三)495

2007年分市、县中医类医院房屋建筑面积情况495

2007年分市、县中医类医院万元以上设备拥有情况495

2007年分市、县中医类医院机构、床位增减情况495

2007年分市、县中医类医院人员增减情况496

2007年分市、县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院收入情况496

2007年分市、县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院支出情况496

2007年分市、县中医类医院资产情况496

2007年分市、县中医类医院负债与净资产情况496

2007年分市、县中医类医院年内基本建设投资情况(一)497

2007年分市、县中医类医院年内基本建设投资情况(二)497

2007年全国中医医院机构、床位、人员数497

2007年全国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一)497

2007年全国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二)498

2007年全国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三)498

2007年全国中医医院房屋建筑面积情况498

2007年全国中医医院万元以上设备拥有情况498

2007年全国中医医院的机构、床位增减情况499

2007年全国中医医院人员增减情况499

2007年全国中医医院收入情况499

2007年全国中医医院支出情况500

2007年全国中医医院资产情况500

2007年全国中医医院负债与净资产情况500

2007年全国中医医院年内基本建设投资情况(一)501

2007年全国中医医院年内基本建设投资情况(二)501

2007年民族医医院机构、床位、人员数501

2007年民族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一)501

2007年民族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二)502

2007年民族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三)502

2007年民族医医院房屋建筑面积情况502

2007年民族医医院万元以上设备拥有情况502

2007年民族医医院机构、床位增减情况503

2007年民族医医院人员增减情况503

2007年民族医医院收入情况503

2007年民族医医院支出情况503

2007年民族医医院资产情况504

2007年民族医医院负债与净资产情况504

2007年民族医医院年内基本建设投资情况(一)504

2007年民族医医院年内基本建设投资情况(二)504

2007年分地区中医类医院机构数505

2007年各地区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机构、床位、人员数506

2007年各地区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一)507

2007年各地区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二)508

2007年各地区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三)509

2007年各地区中医医院机构、床位、人员数510

2007年各地区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一)511

2007年各地区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二)512

2007年各地区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三)513

2007年各地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机构、床位、人员数514

2007年各地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一)515

2007年各地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二)516

2007年各地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三)517

2007年各地区民族医医院机构、床位、人员数518

2007年各地区民族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一)518

2007年各地区民族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二)519

2007年各地区民族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三)519

2007年按床位数分组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数情况520

2007年按等级分组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数情况520

2007年中医医院等级情况520

2007年民族医医院等级情况521

2007年中医类医院信息化情况521

2007年中医类医院分级别信息化情况522

2007年各地区万人口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床位数及万人口全国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522

三、中医医疗机构运营与服务523

2007年全国医院、中医类医院门诊服务情况(一)523

2007年全国医院、中医类医院门诊服务情况(二)523

2007年全国医院、中医类医院门诊服务情况(三)524

2007年全国医院、中医类医院住院服务情况(一)524

2007年全国医院、中医类医院住院服务情况(二)524

2007年全国医院、中医类医院病床使用情况(一)524

2007年全国医院、中医类医院病床使用情况(二)525

2007年全国医院、中医类医院病床使用情况(三)525

2007年全国医院、中医类医院服务质量与效率(一)525

2007年全国医院、中医类医院服务质量与效率(二)525

2007年分市、县中医类医院门诊服务情况(一)526

2007年分市、县中医类医院门诊服务情况(二)526

2007年分市、县中医类医院门诊服务情况(三)526

2007年分市、县中医类医院住院服务情况(一)526

2007年分市、县中医类医院住院服务情况(二)526

2007年分市、县中医类医院病床使用情况(一)527

2007年分市、县中医类医院病床使用情况(二)527

2007年分市、县中医类医院病床使用情况(三)527

2007年分市、县中医类医院服务质量与效率(一)527

2007年分市、县中医类医院服务质量与效率(二)527

2007年全国卫生部门综合医院、政府办中医(综合)医院院均总收支及病人欠费情况528

2007年全国卫生部门综合医院、政府办中医(综合)医院院均业务收入情况528

2007年全国卫生部门综合医院、政府办中医(综合)医院院均医疗收入、药品收入情况529

2007年全国卫生部门综合医院、政府办中医(综合)医院院均门诊收入情况529

2007年全国卫生部门综合医院、政府办中医(综合)医院院均住院收入情况530

2007年全国卫生部门综合医院、政府办中医(综合)医院院均药品收入情况530

2007年全国卫生部门综合医院、政府办中医(综合)医院院均业务支出情况531

2007年全国卫生部门综合医院、政府办中医(综合)医院门诊患者负担情况531

2007年全国卫生部门综合医院、政府办中医(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负担情况532

2007年全国卫生部门综合医院、政府办中医(综合)医院平均每一职工、医师产出情况532

2007年中医类医院分科床位、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数533

2007年中医医院分科床位、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数534

2007年中西医结合医院分科床位、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数534

2007年民族医院分科床位、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数535

2007年政府办中医类医院按地区分院均总收支及病人欠费情况536

2007年政府办中医类医院按地区分院均业务收入情况537

2007年政府办中医类医院按地区分院均门诊收入情况538

2007年政府办中医类医院按地区分院均住院收入情况539

2007年政府办中医类医院按地区分院均药品收入情况540

2007年政府办中医类医院按地区分院均业务支出情况541

2007年政府办中医类医院按地区分门诊患者负担情况542

2007年政府办中医类医院按地区分住院患者负担情况543

2007年政府办中医类医院按地区分平均每一职工、医师产出情况544

2007年全国中医类门诊部门诊服务情况(一)545

2007年全国中医类门诊部门诊服务情况(二)545

2007年全国中医类门诊部门诊服务情况(三)545

2007年全国中医类门诊部住院服务情况(一)545

2007年全国中医类门诊部住院服务情况(二)546

2007年全国中医类门诊部病床使用情况(一)546

2007年全国中医类门诊部病床使用情况(二)546

2007年全国中医类门诊部病床使用情况(三)546

2007年全国中医类门诊部服务质量与效率(一)547

2007年全国中医类门诊部服务质量与效率(二)、547

2007年全国中医类诊所总诊疗人次数及医师产出情况547

四、中医教育548

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数及开设中医药专业的高等西医药院校、高等非医药院校、研究院所机构数548

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统招研究生、本科、专科毕业、招生、在校学生数548

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在职教育、学历文凭考试、电大注册视听生、自考助学班毕(结)业、入学、在校学生数548

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其他学生情况549

2007年全国高等西医药院校中医药专业研究生、本科、专科毕业、招生、在校学生数549

2007年全国高等非医药院校、研究院所中医药专业研究生、本科、专科毕业、招生、在校学生数549

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攻读博士学位分专业毕业、招生、在校学生数549

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攻读硕士学位分专业毕业、招生、在校学生数550

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分专业毕业、招生、在校学生数551

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专科分专业毕业、招生、在校学生数555

2007年全国高等西医药院校攻读中医类博士学位分专业毕业、招生、在校学生数556

2007年全国高等西医药院校攻读中医类硕士学位分专业毕业、招生、在校学生数556

2007年全国高等西医药院校本科中医药专业毕业、招生、在校学生数557

2007年全国高等西医药院校专科中医药分专业毕业、招生、在校学生数558

2007年全国高等非医药类院校、科研院所攻读中医类博士学位分专业毕业、招生、在校学生数558

2007年全国高等非医药类院校、科研院所攻读中医类硕士学位分专业毕业、招生、在校学生数559

2007年全国高等西医药院校本科中医药专业毕业、招生、在校学生数559

2007年全国高等西医药院校专科中医药分专业毕业、招生、在校学生数560

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留学生基本情况560

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职工数561

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职工数(分职称)561

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聘任制教职工数(分职称)562

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专任、聘请校外教师岗位分类情况562

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专任教师学历情况562

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聘请校外教师学历情况563

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专任教师按职称分年龄情况563

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专任教师按学历分年龄情况563

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专任教师所教专业情况563

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专任教师变动情况564

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指导教师情况564

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资产情况564

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房屋面积情况565

2007年全国中等中医药院校数及开设中医药专业的中等西医药院校、中等非医药院校机构数565

2007年全国中等中医药学校按学生类别分毕业、招生、在校学生数566

2007年全国中等中医药学校分专业毕业、招生、在校学生数566

2007年全国中等西医药学校中医药专业按学生类别分毕业、招生、在校学生数568

2007年全国中等西医药学校中医药专业分专业毕业、招生、在校学生数568

2007年全国中等非医药学校中医药专业按学生类别分毕业、招生、在校学生数568

2007年全国中等非医药学校中医药专业分专业毕业、招生、在校学生数569

2007年全国中等中医药学校培训学生情况569

2007年全国中等中医药学校教职工数569

2007年全国中等中医药学校教职工数(分职称)570

2007年全国中等中医药学校聘任制教职工数(分职称)570

2007年全国中等中医药学校不同职称专任教师的学历构成570

2007年全国中等中医药学校不同职称专任教师的年龄构成571

2007年全国中等中医药学校资产情况(一)571

2007年全国中等中医药学校资产情况(二)571

2007年全国中等中医药学校房屋面积情况571

五、中医药科研572

(一)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572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人员情况572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情况573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按学历统计573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按职称统计573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人员流动情况(一)574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人员流动情况(二)574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经常费收入情况(一)574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经常费收入情况(二)575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经常费收入情况(三)575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经常费收入情况(四)575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经常费支出情况(一)576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经常费支出情况(二)576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基本建设情况576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资产负债情况577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科研仪器设备价值情况577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进口科研仪器设备价值情况577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在研课题情况(一)578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在研课题情况(二)578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课题经费内部支出情况578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课题折合工作量统计578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R&D课题来源579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研究与发展人员情况579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R&D工作量情况579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R&D经费579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R&D按来源分基本建设费580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R&D经常费支出580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科技成果情况580

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对外科技服务活动情况581

(二)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581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人员情况581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情况581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按学历统计581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专业技术职称情况581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人员流动情况(一)581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人员流动情况(二)582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经常费收入情况(一)582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经常费收入情况(二)582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经常费收入情况(三)582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经常费收入情况(四)582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经常费支出情况(一)582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经常费支出情况(二)583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基本建设情况583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资产负债情况583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科研仪器设备价值情况583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进口科研仪器设备价值情况583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在研课题情况583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课题经费内部支出情况584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课题折合工作量统计584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R&D课题来源584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研究与发展人员情况584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R&D工作量情况584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R&D经费584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R&D按来源分基本建设费585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R&D经常费支出585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科技成果情况585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对外科技服务活动情况585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馆藏累计情况585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引进国外数据库情况585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引进国内数据库情况586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自建数据库情况586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计算机有关设备情况586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网络情况586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信息服务情况586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文献服务情况586

2007年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电子信息利用情况587

(三)R&D活动单位587

2007年R&D活动单位人员概况587

200年R&D活动单位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情况587

2007年R&D活动单位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与固定资产(一)587

2007年R&D活动单位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与固定资产(二)587

2007年R&D活动单位R&D活动情况(一)587

2007年R&D活动单位R&D活动情况(二)588

2007年R&D活动单位R&D活动情况(三)588

2007年R&D活动单位论文与专利情况588

(四)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588

2007年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组织工作及人员情况588

2007年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经费收入情况(一)588

2007年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经费收入情况(二)588

2007年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经费支出情况(一)589

2007年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经费支出情况(二)589

2007年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基本建设情况589

2007年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课题综合情况589

荣誉篇593

中医药系统8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93

中医药系统3人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593

9位中医药界人士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593

2007年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第三批全国老中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