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证据法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证据法学
  • 陈光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2063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61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74页
  • 主题词:证据-法学-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证据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总论3

第一章 证据法学概述3

第一节 证据法的性质、渊源和立法模式3

一、证据法的性质3

二、证据法的渊源4

三、证据法的立法模式7

第二节 证据法学的学科定位及研究对象9

一、证据法学的学科定位9

二、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10

第三节 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12

一、坚持理论思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12

二、坚持比较借鉴国外与立足我国国情相结合13

三、坚持证据法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相结合14

四、坚持普通思维与法律思维相结合15

【案例】湖北佘祥林“杀妻”案——证据法的重要性16

第二章 证据法的历史沿革18

第一节 世界证据法的历史沿革18

一、世界主要国家证据立法概况18

二、欧洲大陆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25

三、联合国司法准则中有关证据的规定31

第二节 我国证据法的历史沿革33

一、古代中国的证据法33

二、近现代中国的证据法42

三、当代中国的证据法47

【案例1】“十五贯”冤案——中国古代审案重查明事实真相50

【案例2】美国辛普森“杀妻”案——对抗制下的证据法52

第三章 证据法学的历史发展54

第一节 外国证据法学的历史发展54

一、欧洲大陆国家证据法学54

二、英美国家证据法学60

第二节 中国证据法学的历史沿革65

一、中国古代证据理论与学说65

二、清末证据法学研究71

三、民国时期证据法研究72

四、新中国证据法学研究74

【案例1】岳飞冤案——“莫须有”之罪79

【案例2】中世纪英国和丹麦搜捕和审判巫师案——宗教迷雾中的证据法80

第四章 证据法的基础理论82

第一节 认识论82

一、哲学上的认识论82

二、诉讼认识论84

三、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86

第二节 价值论93

一、公正93

二、人权96

三、秩序99

四、效率103

【案例1】李娟诉张昆明债务纠纷案——体现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105

【案例2】陕西邱兴华杀人案——程序正当性的缺陷106

第五章 证据法的基本原则108

第一节 概述108

第二节 证据裁判原则110

一、证据裁判原则的产生110

二、证据裁判原则在我国的确立111

三、证据裁判原则的内涵112

第三节 程序法定原则114

一、程序法定原则的缘起与发展114

二、程序法定原则的要求116

第四节 无罪推定原则118

一、无罪推定概述118

二、无罪推定的证据法意义121

三、无罪推定原则与我国证据法123

第五节 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125

一、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概述125

二、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理论基础127

三、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与我国证据法129

【案例1】浙江吴大全“杀人”案——程序法定原则130

【案例2】河南赵作海“杀人”案——有罪推定酿恶果132

【案例3】英国李尔本案——反对强迫自证其罪133

第二编 证据论137

第六章 证据概述137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137

第二节 证据的属性139

一、英美法系——证据的关联性与可采性140

二、大陆法系——证据能力和证明力142

三、我国的证据属性143

第三节 证据的意义149

一、证据是诉讼活动的基本条件149

二、证据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础150

三、证据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手段150

四、证据是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生动材料150

【案例1】杨某强奸案——证据的意义:巧用电子证据认定真凶151

【案例2】方正集团、红楼研究所诉高术天力公司侵权案——证据的可采性:“陷阱取证”151

第七章 证据的种类153

第一节 概述153

第二节 物证155

一、物证的含义和范围155

二、物证的特征155

三、物证的分类157

四、物证的意义158

第三节 书证159

一、书证的含义和范围159

二、书证的特点159

三、书证的分类160

四、书证的意义161

第四节 证人证言162

一、证人证言的含义162

二、证人证言的特点162

三、证人资格163

四、证人的作证义务164

五、拒绝作证的特权165

六、证人的权利及安全保障166

七、证人证言的意义167

第五节 被害人陈述168

一、被害人陈述的含义168

二、被害人陈述的特点168

三、被害人陈述的意义169

第六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170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的含义和种类170

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的特点170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的意义171

第七节 当事人陈述172

一、当事人陈述的概念与特征172

二、当事人陈述的效力173

三、当事人陈述的分类174

四、当事人的自认175

五、当事人陈述的审查与判断180

第八节 鉴定结论181

一、鉴定结论的含义181

二、鉴定结论的特点182

三、鉴定结论的种类183

四、我国的司法鉴定体制187

五、鉴定人的权利义务和对鉴定工作的基本要求189

六、鉴定结论的意义189

第九节 勘验、检查笔录190

一、勘验、检查笔录的含义190

二、勘验、检查笔录的种类191

三、勘验、检查笔录的特点191

四、勘验、检查笔录的意义192

第十节 现场笔录193

一、现场笔录的含义193

二、现场笔录的特征194

三、现场笔录在行政活动中的应用情形195

四、现场笔录与勘验笔录之关系196

第十一节 视听资料197

一、视听资料的含义197

二、视听资料的种类198

三、视听资料的特点199

四、视听资料的意义201

【案例1】周守学故意伤害案——司法鉴定的特征202

【案例2】山西李逢春“强奸”案——DNA鉴定结论存在重大差误202

【案例3】黑龙江张金波“强奸”案——被害人虚假陈述204

【案例4】蔡增雄不服海关行政处罚上诉案——现场笔录在行政诉讼中的重要性205

【案例5】王某诉税务机关行政处罚决定违法案——现场笔录的证明力206

第八章 证据的分类207

第一节 证据分类概述207

第二节 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209

一、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概说209

二、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特点210

三、运用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规则211

第三节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212

一、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概说212

二、区分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意义213

三、运用传来证据定案的规则214

第四节 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214

一、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概说214

二、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的运用215

三、区分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的意义216

第五节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216

一、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概说216

二、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特点217

三、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218

第六节 本证与反证219

一、本证与反证划分的标准与概念219

二、反证与反驳性证据的区别220

三、区分本证与反证的意义221

【案例1】河南黄新“杀人”案——间接证据的运用222

【案例2】云南孙万刚“强奸杀人”案——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223

【案例3】李某与银行借款合同纠纷案——间接证据的证明力224

第九章 证据规则226

第一节 证据规则概述226

一、证据规则的概念和演进226

二、证据规则的体系227

三、我国证据规则的形成227

四、证据规则的意义228

第二节 关联性规则229

一、关联性规则概述229

二、关联性规则230

三、我国的关联性规则233

第三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234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概述234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与发展235

三、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243

第四节 传闻证据规则250

一、传闻证据概述250

二、传闻证据规则251

三、传闻证据规则的例外252

四、传闻证据规则的发展变化254

五、我国的相关立法和司法现状255

第五节 最佳证据规则259

一、最佳证据规则概述259

二、最佳证据规则的国外立法状况260

三、我国最佳证据规则的相关立法262

第六节 意见证据规则265

一、意见证据规则概述265

二、意见证据规则的例外266

三、国外关于意见证据规则的规定268

四、我国的意见证据规则269

第七节 口供补强规则270

一、口供补强规则概述270

二、口供补强规则与自白规则272

三、我国的口供补强规则273

【案例1】美国马普诉俄亥俄案——非法证据排除规则273

【案例2】美国唐·邓肯谋杀案——意见证据规则275

【案例3】辽宁李化伟“杀妻”案——口供补强规则275

第三编 证明论281

第十章 证明概述281

第一节 证明的概念281

第二节 证明的构成286

一、证明对象286

二、证明责任287

三、证明标准288

四、证明的手段和方法289

五、证明过程289

第三节 证明的分类290

一、刑事诉讼证明、民事诉讼证明与行政诉讼证明290

二、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292

三、狭义证明与释明、疏明293

【案例1】彭宇撞人案——民事证明的多角度解读293

【案例2】湖北李端庆“强奸”案——不当的证明手段和方法导致错案294

第十一章 证明对象296

第一节 证明对象概述296

一、证明对象的概念296

二、证明对象的特征296

第二节 刑事诉讼证明对象298

一、实体法事实298

二、程序法事实300

第三节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305

一、民事诉讼中证明对象的范围305

二、证明对象的具体化307

三、免于证明的事实309

第四节 行政诉讼证明对象311

一、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案件的证明对象312

二、不作为违法案件的证明对象313

三、行政赔偿诉讼案件的证明对象314

四、行政诉讼程序事实315

【案例1】美国博拉德沃斯“强奸杀人”案——证明不充分造成错案315

【案例2】张某杀人案——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范围317

【案例3】凯立公司诉证监会案——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案件的证明对象318

【案例4】赵秉涌等诉公安机关不作为案——不作为案件的证明对象319

第十二章 证明责任321

第一节 证明责任概述321

一、证明责任的概念和意义321

二、证明责任的源流演变322

三、我国诉讼中的证明责任324

第二节 刑事诉讼证明责任326

一、举证责任326

二、证明职责329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330

一、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330

二、证明责任的倒置336

三、当事人的举证与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342

第四节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343

一、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规则343

二、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与行政程序举证责任分配的关系346

【案例1】“上海土地爷”殷国元案——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347

【案例2】罗满秀不服公安局治安处罚案——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349

【案例3】徐高诉旅游局不履行法定职责案——原告提供特定证据材料349

【案例4】尹琛琰诉110行政不作为案——原告对损害事实的举证责任350

第十三章 证明标准352

第一节 证明标准概述352

一、证明标准的概念和意义352

二、证明标准的设定353

第二节 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355

一、立案的证明标准355

二、逮捕的证明标准356

三、侦查终结的证明标准356

四、提起公诉的证明标准357

五、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357

六、疑案的处理362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364

一、两大法系国家关于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规定364

二、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365

第四节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368

一、行政诉讼证明标准368

二、完善我国行政诉讼证明标准规定的探讨369

【案例1】云南杜培武“杀人”案——刑事诉讼证明标准372

【案例2】顾月妹诉上海工艺美术商厦案——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374

【案例3】贤成大厦诉工商行政管理局案——行政诉讼证明标准375

第十四章 刑事诉讼证明过程377

第一节 刑事证据的收集377

一、收集证据的概念和主体377

二、收集证据的原则和要求379

三、刑事证据收集的一般方法381

四、刑事证据收集的几种特殊方法387

第二节 刑事证据的保全391

一、刑事证据保全概述391

二、我国刑事证据保全的现状及完善392

第三节 各种刑事证据的审查判断393

一、审查判断证据的概念393

二、各种刑事证据的审查判断394

第四节 全案证据的综合审查判断404

一、坚持主观确信与客观真实相统一404

二、坚持证据的数量与质量相结合405

三、符合逻辑和经验规则406

【案例1】四川何珍瑞“杀人”案——违反原则收集证据造成无头案407

【案例2】甘肃彭清“贩毒”案——缉毒警察滥用诱惑侦查409

【案例3】湖北潘楷等“投毒”案——测谎仪作为定案根据造成错案410

第十五章 民事、行政诉讼证明过程412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明过程412

一、证据的收集412

二、举证时限415

三、证据交换421

四、质证423

五、认证425

第二节 行政诉讼证明过程428

一、收集证据428

二、证据调取与证据调查429

三、举证时限432

四、质证433

五、认证436

【案例1】泰隆公司诉国土资源局行政许可案——行政诉讼的举证时限444

【案例2】翔钢公司不服工商局行政处罚案——鉴定结论的审查445

第十六章 推定与司法认知446

第一节 推定446

一、推定的概念与特征446

二、推定在诉讼中的意义448

三、推定的分类449

四、刑事诉讼中的推定453

五、民事诉讼中的推定454

第二节 司法认知455

一、司法认知的含义455

二、司法认知的特征456

三、司法认知的功能456

四、司法认知的范围457

五、司法认知的程序458

六、司法认知的效力459

【案例1】重庆文强案——刑事诉讼中的推定459

【案例2】王某诉朱某人身伤害民事赔偿案——司法认知4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