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系列教材 言语理解与表达深度专项 第1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系列教材 言语理解与表达深度专项 第1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0738676.jpg)
- 李永新,邓湘树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38549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公务员-招聘-考试-中国-自学参考资料;行政管理-能力倾向测验-中国-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系列教材 言语理解与表达深度专项 第1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正确理解言语理解与表达1
第一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概述2
第一节 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的现状分析2
第二节 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重要性3
一、从纵向来看,言语理解与表达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占有重要地位3
二、从横向来看,言语理解与表达和申论考试、面试也有密切关系3
第三节 言语理解与表达的考查内容4
一、对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考查4
二、对语言文字具体应用能力的考查6
第二章 考试趋势与复习要点7
第一节 考试趋势7
第二节 复习要点9
第二篇 有效突破言语理解与表达11
第一章 语义分析12
第一节 词语运用的心理学分析12
一、词语运用的两阶段及心理特征12
二、感性的构成要素14
第二节 语义分析的方法——三步联想法15
一、泛化阶段15
二、分化阶段16
三、高级综合阶段16
四、搭配联想法分析词义示例17
第三节 语义分析在片段阅读中的应用17
第四节 语义分析应用示例19
第二章 语境分析27
第一节 材料语境的构成要素27
一、主题27
二、上下文28
三、情景28
四、角色关系29
五、民族心理30
第二节 语境分析方法——3S法则(Subject-Sense-Spread)31
一、抓住主题31
二、发挥直觉31
三、逻辑拓展32
四、示例33
第三篇 全面复习言语理解与表达37
第一章 选词填空37
第一节 虚词部分38
一、虚词概述38
二、虚词作答十大误区及解题技巧38
三、常考虚词分析43
第二节 实词部分51
一、从语义分析角度把握实词类选词填空51
二、从语境分析角度把握实词类选词填空58
第三节 成语部分62
一、方法技巧点拨62
二、经典例题演示67
第四节 常见近义词辨析列表69
第五节 常见且易错的成语300例83
第六节 选词填空习题及答案解析92
一、精选试题92
二、答案与解析97
第二章 片段阅读102
第一节 题型归纳分析与命题规律总结103
第二节 判断文段的主旨和观点103
第三节 概括文段主要强调的内容112
第四节 判断文段的标题120
第五节 判断对文段内容的理解125
第六节 判断短文的寓意130
第七节 推断所给文字在全文中的位置、作用135
第八节 推断文中代词所指代的内容138
第九节 推断文中某个词语或句子的含义142
第十节 推断下文可能介绍的内容146
第十一节 推断文中空缺处应填的语句151
第十二节 片段阅读习题及答案与解析158
一、片断阅读习题158
二、答案与解析163
第三章 文章阅读166
第一节 题型概述与考点分类梳理167
一、理解词语的含义167
二、把握关键语句168
三、概括具体内容168
四、辨别筛选信息169
五、分析作者观点169
第二节 文章阅读的三种具体方法171
一、筛选法171
二、比较法171
三、排除法171
第三节 科技文章阅读要点分析174
一、要做到“三读清”174
二、要弄清文章的“六关系”176
三、没有办法的办法180
第四节 经典例题演示181
第四章 语句连贯194
第一节 题型归纳分析与命题规律总结195
一、定位选句195
二、排列句序196
第二节 考点分类梳理与经典例题演示197
一、话题的统一性197
二、句式的一致性199
三、行文的照应性200
四、事理的逻辑性202
五、音节的和谐性204
六、意境的协调性206
七、前后的承启性208
八、语意的强调性209
第三节 方法技巧点拨211
第四节 语句连贯习题及答案与解析214
一、习题214
二、答案与解析220
第五章 病句223
第一节 题型归纳分析与命题规律总结224
一、所选病句的错误类型十分具有代表性224
二、所选病句的“病症”十分突出224
第二节 考点分类梳理与经典例题演示225
一、语序不当225
二、搭配不当228
三、成分残缺与赘余232
四、结构混乱235
五、语意不明238
六、不合逻辑239
第三节 方法技巧点拨242
一、凭借语感242
二、压缩句子,提取主干242
三、恰当使用便捷方法243
第四节 病句习题及答案与解析244
一、习题244
二、答案与解析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