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遮蔽与再现 学术职业中的性别政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遮蔽与再现 学术职业中的性别政治
  • 王俊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25076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91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08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女性-教师-职业社会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遮蔽与再现 学术职业中的性别政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导论1

第一章 研究议题1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问题呈现1

(一)研究的缘起1

(二)问题呈现3

第二节 研究意义7

(一)理论价值7

(二)实践意义8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阐释9

(一)学术职业9

(二)研究型大学11

(三)性别政治11

(四)性/性别/社会性别/社会性别制度13

(五)男性气质/女性气质18

第四节 文献综述19

(一)国外文献19

(二)国内文献25

(三)简要评述27

第二章 研究方法30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30

第二节 研究设计33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33

(二)资料收集36

(三)资料分析38

第三节 研究反思39

(一)对研究效度与推广度的反思39

(二)研究者的成长与思考41

第二部分 大学中的人与故事42

第三章 女教师的记忆与叙说42

第一节 初涉“象牙塔”43

(一)女教师选择大学教职的原因及解释44

(二)“教职”还是“母职”46

第二节 身份确立49

(一)“教师”还是“学者”50

(二)教学与研究——具有性别标识的工作53

第三节 学术共同体57

(一)学术“种姓”与土星环58

(二)局里的局外人61

第四节 学术职业阶梯63

(一)艰辛攀爬与无奈出局64

(二)科学公正与性别尴尬69

第四章 大学场域的性别文化72

第一节 理论视角73

(一)布迪厄的场域与资本理论73

(二)文化心理学75

(三)女性主义教育学76

第二节 大学组织文化的性别隐喻78

(一)性别化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78

(二)科层管理和男子气概的理性与效率84

第三节 大学学科文化的性别标识88

(一)女性学科与学科内的性别标识现象89

(二)男性学科与学科内的性别标识现象91

(三)解读学科的性别文化93

第四节 大学空间文化的性别符码100

(一)建筑历史与意识形态100

(二)空间规训103

第三部分 对“学术职业”的性别追问107

第五章 学术职业的性别寓言107

第一节 学术职业的起源与性别108

第二节 标准“学术人”形象的建构112

(一)女人/女性气质与理性的悖论113

(二)女人/女性气质与科学/科学气质的悖论115

第三节 女学者——女性角色的错位与延伸117

(一)角色冲突117

(二)时间片段122

(三)钢索上的舞蹈124

第六章 代际、叙事与能动性126

第一节 作为“劳动”的学术职业127

(一)背景说明127

(二)叙说者的故事及解读128

第二节 作为“理想”的学术职业133

(一)背景说明133

(二)叙说者的故事及解读133

第三节 作为“选择”的学术职业138

(一)背景说明138

(二)叙说者的故事及解读139

第七章 学术职业的性别突围148

第一节 国家责任与策略149

(一)国家责任149

(二)国家/地区策略153

第二节 组织责任与策略158

(一)组织责任158

(二)组织策略160

第三节 个人策略164

(一)对素质话语的反思165

(二)女教师的个人策略166

附录一 研究报告说明函168

附录二 访谈提纲(仅供访谈参考)169

附录三 观察指南(以课题组会议为例)171

参考文献172

后记1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