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商事法专题研究文库 公司治理前沿法律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白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8239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01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520页
- 主题词:公司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商事法专题研究文库 公司治理前沿法律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导论1
第一章 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董事的义务3
第一节 引言3
第二节 公司社会责任的历史演进、概念和理论争论4
一、历史演进4
二、概念9
三、理论争鸣11
第三节 公司治理的概念20
一、国外学者或组织对“公司治理”概念的描述21
二、国内学者对公司治理概念的描述22
第四节 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24
一、委托代理理论24
二、两种思想和治理模式的对抗26
第五节 在公司社会责任理念下对董事义务的调适28
一、传统的公司治理中董事的义务28
二、通过董事义务落实公司社会责任的原因34
第六节 通过董事义务的设定落实公司社会责任38
一、董事信义义务中引入公司社会责任义务38
二、董事履行公司社会责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41
第七节 我国公司董事落实公司社会责任的义务——以上汽集团发布的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为视角47
一、对上汽集团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中董事义务的评价47
二、对上汽集团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中落实社会责任部分的分析51
三、在公司社会责任下完善对董事义务的法律规制54
第二章 国企高管酬薪与公司治理61
第一节 引言61
第二节 历史沿革及现状64
一、国企高管薪酬历史沿革64
二、公司高管薪酬存在的问题67
第三节 薪酬的概念、理论及重要意义72
一、薪酬概念72
二、国企高管薪酬理论73
三、高管薪酬制度的重要意义75
第四节 我国公司高管薪酬法律框架76
一、规范体系76
二、高管薪酬的确定程序77
三、薪酬水平78
四、信息披露79
五、职务消费80
六、国泰君安高价薪酬案例分析81
第五节 完善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的建议83
一、进一步推动公司高管薪酬改革,完善薪酬管理制度84
二、大力推进企业薪酬规划设计工作84
三、建立健全企业绩效考核体系85
四、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85
五、完善国有企业薪酬委员会制度86
六、强化股东大会、尤其是中小股东对高管薪酬的话语权87
七、严格控制垄断性国企高管的薪酬88
八、区分公共服务性国企与一般竞争性国企,构建不同考核与薪酬标准89
九、完善对上市国有公司高管薪酬的制度设计90
第三章 控制股东与完善公司治理91
第一节 引言91
一、背景和意义91
二、对已有研究的综述98
第二节 上市公司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的界定102
一、上市公司的控制股东102
二、上市公司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的理解104
三、控制权的滥用与资本多数决原则105
四、控制股东的控制权私人收益106
第三节 上市公司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的典型行为——从实证角度分析113
一、控制股东直接干预上市公司运作113
二、违规关联交易115
三、欺诈行为120
四、挪用或侵占上市公司资产125
五、滥用控制权行为的新特点126
第四节 国外关于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的法律规制128
一、美国法对控制股东的规制128
二、德国法对控制股东的规制134
第五节 上市公司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法律规制的完善138
一、约束机制的不健全138
二、对上市公司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的实体规制144
三、对上市公司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的程序法规制155
四、控制股东责任体系的构建160
五、完善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机制165
第六节 隐藏的资产移转与资本维持原则:一种德国法上的特殊视角166
一、大陆法系公司法中资本制度和原则的真貌170
二、资本维持原则与公司资产保护的关系174
三、资本返还的构成要件和形式182
四、资本返还的民事法律后果186
五、公司回购自己的股份与替代资本的股东贷款199
六、资本维持原则与公司资产向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的非法流失202
七、小结203
第四章 劳动者参与公司治理制度205
第一节 公司治理理念的变化——劳动者与公司社会责任205
第二节 劳动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概念、背景和目的206
一、劳动者参与和劳动者参与权206
二、劳动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背景207
三、劳动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目的208
第三节 各国劳动者参与的形式209
一、德国劳动者参与的形式209
二、美国劳动者参与的形式211
三、日本劳动者参与的形式212
第四节 我国的现状和完善建议213
一、我国的劳动者参与现状和法律依据213
二、重构劳动者参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国内学者的观点和建议214
第五章 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与公司治理217
第一节 强制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的关系217
第二节 我国公司现行信息披露制度与实施223
一、我国信息披露的监管结构223
二、信息披露的主体225
三、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和要求226
四、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227
五、违反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后果233
第三节 我国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运行的现状及监管效果238
一、总体运行状况238
二、以个案为例分析监管中的问题240
三、信息披露监管制度中的问题241
第四节 虚假陈述民事责任体系244
一、构成要件244
二、归责原则246
三、因果关系的确定247
四、损失赔偿的范围和数额的计算249
第五节 虚假陈述民事诉讼中的程序问题251
一、前置程序251
二、诉讼原被告的确认252
三、诉讼方式问题253
第六节 完善我国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255
一、厘清行政监管与自律监管的关系255
二、三种责任方式的相互关系256
三、民事诉讼制度的建立257
四、针对严重侵权行为应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262
第六章 混合所有制下公司治理的特殊问题264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必要性264
一、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形成及作用264
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内涵268
三、涉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269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270
一、股权结构的特殊性270
二、核心高管的特别分配271
三、运营机制的独特性272
四、治理目标的特殊性273
第三节 国外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以新加坡和法国为例274
一、新加坡治理模式274
二、法国治理模式277
第四节 混合所有制下股份公司治理的内在矛盾与难点278
一、政府主导下的股权集中问题279
二、特殊的内部人控制问题283
三、相关利益主体问题288
第五节 混合所有制下公司治理模式的出路探讨294
一、优化股权比例结构294
二、强化监管和建立治理信息共享机制295
三、有序推进经营者的股票期权激励制度296
四、完善董事会制度296
五、短期内可规定外部监事制度299
六、从长期看应逐渐废止监事会制度、完全转向独立董事制度299
七、鼓励积极践行公司社会责任302
第六节 混合所有制下上市公司治理模式的实践探索302
一、上海国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案例——绿地借壳上市302
二、LD股份公司对治理模式的实践探索303
第七节 总结和展望308
第七章 证交所的自律监管与上市公司治理:以公开谴责为例311
第一节 引言311
第二节 “公开谴责”的制度渊源及其作用机理312
一、“公开谴责”制度概述312
二、“公开谴责”制度的历史渊源313
三、“公开谴责”制度的理论渊源315
四、“公开谴责”的作用机理317
第三节 我国“公开谴责”的制度成效321
一、“公开谴责”制度引入与发展的中国背景321
二、我国“公开谴责”的制度依据324
三、我国证券市场中“公开谴责”的经验实证分析327
四、我国“公开谴责”的实效分析332
第四节 我国“公开谴责”效果不佳的成因及其完善路径337
一、我国“公开谴责”效果不佳的成因337
二、我国“公开谴责”效果的完善路径343
第五节 结语346
第八章 资本市场的看门人与上市公司治理: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例347
第一节 引言347
第二节 资本市场中介机构诚信义务概述348
一、资本市场中介机构348
二、中介机构与会计师事务所350
三、资本市场中介机构的诚信义务353
第三节 资本市场中介机构诚信缺失现状356
一、资本市场中介机构诚信缺失个案357
二、资本市场中介机构诚信缺失现状362
第四节 资本市场会计师事务所的具体诚信义务364
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具体诚信义务364
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违反诚信义务的内在原因366
三、美国会计师事务所诚信义务具体规则369
第五节 资本市场会计师事务所的诚信义务的约束机制377
一、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模式377
二、会计师事务所违反诚信义务的法律责任:以民事责任为例385
第六节 我国资本市场中介机构诚信义务的完善394
一、全面促进中介机构自我约束机制的形成395
二、全面构建资本市场中介机构诚信体系397
三、深化资本市场监管体制建设400
四、系统完善中介机构违反诚信义务的民事责任402
第九章 合规与跨国公司的公司治理406
第一节 概述406
一、合规概述406
二、跨国公司治理408
三、合规和公司治理409
第二节 合规对跨国公司治理的必要性410
一、商业环境和商业伦理411
二、市场经济和竞争412
三、全球化趋势的影响413
四、合规的价值和选择414
第三节 跨国公司业务中的合规415
一、合同的合规重点416
二、劳动关系的合规重点419
三、知识产权的合规重点423
四、反垄断与不正当竞争的合规重点426
第四节 西方国家合规比较及全球趋势429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决定因素429
二、美国公司治理及合规430
三、德国公司治理及合规434
四、全球合规框架及趋势438
第五节 合规体系、合规管理和合规审核440
一、构建合规体系的必要性440
二、合规管理框架443
第六节 小结447
第十章 自贸区建设与公司治理法制的创新:尝试自下而上的制度创建新模式449
第一节 对我国以往立法模式的反思449
第二节 通过地方性的立法来推动制度创新451
第三节 通过地方性的法官造法和律师造法来推动制度创新455
第四节 小结462
参考文献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