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周代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金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406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71页
- 主题词: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思想史-中国-周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周代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姜建设1
绪论1
一 课题研究的意义2
(一)现实意义2
(二)历史意义:鉴往知来——传统思想的启迪9
(三)学术价值16
二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18
三 研究方法及拟解决问题30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地位30
(二)历史分析与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36
(三)拟解决的问题37
四 相关概念的说明与界定38
第一章 周代生态环保思想的历史文化渊源41
第一节 远古文化中的生态环保因素42
一 文化遗留对理解生态文化的作用42
二 从万物有灵观到图腾崇拜:初民的生态保护44
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的历史传承51
第三节 农业文明与生态环境保护思想56
第四节 对自然界认知水平的提高:阴阳五行思想60
第二章 公元前11至前5世纪的生态环境状况67
第一节 农业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68
一 农业生产工具68
二 农业生产技术70
第二节 人口、战争与生态环境73
一 人口与生态环境73
二 战争与生态环境75
第三节 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状况78
一 草地植被状况78
二 森林茂密,树种多样82
三 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87
第三章 初露端倪的生态环境问题93
第一节 农业生产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93
第二节 战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97
第三节 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02
一 狩猎活动103
二 营造活动105
三 厚葬风气107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110
第五节 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15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思想之滥觞119
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升华:“天人合一”119
第二节 应时而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127
一 重视生态环境的思想128
二 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的内容133
三 老子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137
四 孔子的生态环境思想139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的初步实践141
一 生态环境保护机构和官员的设置141
二 法令、法规的颁布145
三 种草植树146
第五章 公元前5至前3世纪: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148
第一节 社会生产力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49
一 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149
二 开垦荒地对生态环境的改造157
第二节 人口骤增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61
第三节 战争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166
第四节 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其他相关因素169
一 大规模的田猎活动170
二 浩大的营建工程172
三 厚葬风气的盛行173
第五节 社会剧变中的生态环境状况——兼论周代不是生态的“黄金时代”175
一 生态资源严重匮乏175
二 生活条件恶劣177
三 对前代美好生态环境的怀念177
四 对周代是生态“黄金时代”之质疑179
第六章 蔚然成风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182
第一节 诸子关于“天人关系”探讨的新成就182
一 “我为天之所欲,天亦为我之所欲”:墨子的天人观183
二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对天人关系的探讨186
三 “人与天一也”: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187
四 “明于天人之分”:荀子对天人关系的客观分析190
第二节 诸子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193
一 尊重、善待自然万物194
二 以时禁发197
三 取之有度201
第三节 《管子》:趋同走势中生态环保思想的总结203
一 关于天人关系的讨论204
二 对自然环境及其重要性的认识205
三 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内容207
四 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209
五 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批判210
第四节 百川归海:《吕氏春秋》对生态环保思想的大汇总211
一 关于天人关系的阐述213
二 生态环境保护思想215
第七章 更加深入具体的生态环境保护实践221
第一节 生态环保机构和官员的广泛设置221
第二节 保护生态环境的禁令及措施227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的制定230
结语238
参考书目242
后记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