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动物标本采集保藏鉴定和信息共享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动物标本采集保藏鉴定和信息共享指南](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0790368.jpg)
- 薛大勇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 ISBN:978750665983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42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469页
- 主题词:动物-标本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动物标本采集保藏鉴定和信息共享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无脊椎动物1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描述术语1
一、头胸部1
(一)背面1
(二)腹面2
二、腹部2
三、步足3
四、螯肢4
五、触肢4
第二节 无脊椎动物标本采集规范4
一、采集的准备4
(一)采集的对象、数量、部位4
(二)采集用具5
(三)化学药品5
二、标本采集方法5
三、野外标本处理6
(一)工具6
(二)处理步骤6
(三)野外记录方法7
四、标本采集注意事项7
五、特殊类群和生境的采集8
(一)洞穴无脊椎动物标本采集8
(二)海洋软体动物标本采集10
第三节 无脊椎动物标本整理、保存规范11
一、标本的整理11
(一)制作标本的工具11
(二)标本制作11
(三)标本标签的制作17
二、标本的保存18
(一)常规保存方法18
(二)标本保存的环境条件18
(三)影响标本保存的因素及相应的保护措施18
三、标本的管理22
(一)标本的使用22
(二)模式标本的管理23
(三)标本的外借23
(四)标本的追索23
(五)标本学名更改24
(六)标本文献收集24
第四节 无脊椎动物标本质量(标本/记录)评价标准24
一、标本分级24
二、标本记录质量24
(一)标本标签的完整性24
(二)标本记录25
第五节 无脊椎动物鉴定与描述规范25
一、标本鉴定25
(一)主要特征与识别信息25
(二)定名人与定名时间25
(三)鉴定人25
二、物种描述26
(一)分类地位26
(二)物种名称26
(三)引证信息26
(四)形态描述26
(五)物种的鉴别特征27
(六)标本基本信息27
(七)生物学习性27
(八)物种的分布及栖息地特征28
(九)经济重要性28
(十)标本照片和特征图28
本章参考文献29
第二章 昆虫31
第一节 昆虫描述术语31
一、概述31
二、外部形态术语31
(一)头部31
(二)胸部36
(三)腹部41
三、内部构造术语43
(一)消化系统的基本构造43
(二)循环系统的基本构造44
(三)排泄系统的基本构造44
(四)呼吸系统的基本构造44
(五)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45
(六)生殖系统的基本构造45
(七)内分泌器官的基本构造46
第二节 昆虫标本采集规范46
一、采集的准备46
(一)标本采集的对象46
(二)标本采集的环境47
(三)标本采集的数量48
(四)昆虫标本采集的装备48
二、昆虫标本采集的方法54
(一)直接观察法54
(二)跟踪搜索法54
(三)网捕法54
(四)振击法54
(五)陷阱法54
(六)引诱法54
(七)器械分离采集法55
(八)吸虫器法55
三、野外标本处理55
(一)三角袋包装55
(二)棉花包包装56
(三)乙醇浸泡56
(四)及时制作56
(五)远程寄送56
四、昆虫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56
(一)全面采集57
(二)详实记载和加注标签57
(三)注意采集的季节和时间58
(四)有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保持生态平衡的观念58
(五)注意“敝帚自珍”58
五、特殊昆虫标本的采集方法58
(一)多型性昆虫标本的采集方法58
(二)寄生性昆虫标本的采集方法60
(三)土壤昆虫及其他节肢动物标本的采集方法63
(四)树冠昆虫及其他节肢动物标本的采集方法69
(五)昆虫化石标本的采集方法73
第三节 昆虫标本整理与保存规范75
一、标本的整理75
(一)制作昆虫标本的工具或装备75
(二)昆虫标本的室内整理77
二、标本的保存81
(一)标本保存的工具81
(二)标本保存的环境82
(三)保护标本的措施82
三、标本的管理83
(一)标本的使用83
(二)模式标本的管理83
(三)标本的借用84
(四)标本的赠送与交换84
(五)标本学名更改84
(六)标本文献收集84
四、特殊昆虫标本的整理与保存规范85
(一)多型性昆虫和社会性昆虫标本的整理与保存85
(二)寄生性昆虫标本的整理与保存85
(三)土壤昆虫标本的整理与保存85
(四)树冠昆虫标本的整理与保存87
(五)昆虫化石标本的整理与保存87
第四节 昆虫标本质量(标本/记录)评价标准90
一、标本分级90
(一)干制标本90
(二)浸渍标本91
(三)玻片标本92
二、标本记录质量92
(一)采集信息(采集标签)的分级92
(二)鉴定信息(鉴定标签)的分级93
第五节 昆虫鉴定与描述规范94
一、标本鉴定94
(一)主要特征与识别信息94
(二)定名人与定名时间94
(三)鉴定人94
二、物种描述94
(一)分类地位94
(二)物种名称94
(三)引证信息94
(四)形态描述94
(五)物种的鉴别特征97
(六)标本基本信息97
(七)生物学习性97
(八)物种的分布及栖息地特征97
(九)经济重要性98
(十)标本照片和特征图98
三、昆虫化石标本的描述与鉴定98
本章参考文献101
第三章 鱼类103
第一节 鱼类描述术语103
一、不同类群外形特征介绍103
(一)圆口类103
(二)软骨鱼类103
(三)硬骨鱼类103
二、外部形态特征术语103
(一)形态特征描述103
(二)鱼体量度术语108
三、生物学习性术语113
第二节 鱼类标本采集规范114
一、采集的准备114
(一)相关文献资料114
(二)标本采集的对象、数量、部位和采集时间114
(三)采集、存放和记录工具115
(四)标本防腐固定液115
(五)其他相关仪器设备116
二、标本采集程序和基本方法116
(一)淡水鱼类标本采集116
(二)海洋鱼类标本采集116
(三)洞穴鱼类标本野外采集116
三、野外标本处理120
四、标本采集注意事项122
第三节 鱼类标本整理与保存规范122
一、标本整理122
(一)标本的室内整理122
(二)标本的制作123
二、标本的保存125
(一)标本保存的工具125
(二)标本保存的场所与环境125
三、标本的管理127
(一)标本的常规管理127
(二)模式标本的管理127
(三)标本的计算机化管理127
(四)标本的使用127
(五)标本的外借127
(六)标本的交换128
(七)标本的出境128
(八)标本学名更改128
(九)标本文献资料收集128
第四节 鱼类标本质量(标本/记录)评价标准128
一、标本分级128
二、标本记录质量129
(一)采集信息的分级130
(二)鉴定信息的分级130
第五节 鱼类鉴定与描述规范130
一、标本鉴定130
(一)主要特征与识别信息130
(二)定名人与定名时间130
(三)鉴定人130
二、物种描述130
(一)分类地位130
(二)物种名称131
(三)引证信息131
(四)形态描述131
(五)物种的鉴别特征137
(六)标本基本信息137
(七)生物学习性137
(八)物种的分布及栖息地特征138
(九)经济重要性138
(十)标本照片和特征图138
本章参考文献138
第四章 两栖动物140
第一节 两栖动物描述术语140
一、不同类群外形特征介绍140
(一)蚓螈目140
(二)有尾目140
(三)无尾目140
二、基本形态术语140
(一)蚓螈目140
(二)有尾目142
(三)无尾目144
第二节 两栖动物标本采集规范149
一、采集的准备149
(一)准备程序149
(二)采集用具149
二、标本采集方法151
(一)钓竿法151
(二)陷阱法151
(三)抄网法151
三、标本采集记录152
四、野外标本处理153
(一)野外处理步骤153
(二)两栖动物的麻醉步骤153
五、标本采集注意事项153
第三节 两栖动物整理与保存规范154
一、标本的整理154
(一)制作标本工具和材料154
(二)标本制作前的整理154
(三)标本实物的制作155
(四)标本标签的制作162
二、标本的保存163
(一)标本存放的场所163
(二)标本存放的环境163
(三)保护标本的措施163
三、标本的管理163
(一)模式标本的管理163
(二)标本的使用164
(三)标本的外借164
(四)标本的追索165
(五)标本学名更改165
(六)标本文献收集165
第四节 两栖动物标本质量(标本/记录)评价标准165
一、标本分级165
二、两栖纲各目标本实物的完整性标准与依据166
(一)无尾目166
(二)有尾目166
(三)蚓螈目167
(四)蝌蚪167
(五)卵团(带)168
三、标本记录质量168
(一)标本标签的质量评价168
(二)鉴定记录的质量评价169
第五节 两栖动物鉴定与描述规范169
一、标本鉴定169
(一)主要特征与识别信息169
(二)定名人与定名时间169
(三)鉴定人169
(四)分类地位争议的处理169
二、物种描述170
(一)分类地位170
(二)物种名称170
(三)引证信息170
(四)形态描述171
(五)物种的鉴别特征172
(六)标本基本信息172
(七)生物学习性173
(八)物种的分布及栖息地特征173
(九)保护状态173
(十)标本照片和特征图173
本章参考文献174
第五章 爬行动物175
第一节 爬行动物标本描述术语175
一、不同类群外形特征介绍175
(一)鳄形目175
(二)龟鳖目175
(三)有鳞目175
二、基本形态术语175
(一)鳄形目176
(二)龟鳖目177
(三)有鳞目180
第二节 爬行动物标本采集规范187
一、采集的准备187
(一)相关文献资料187
(二)采集对象187
(三)准备工具188
(四)其他193
二、标本采集方法193
(一)蜥蜴标本的采集193
(二)蛇类标本的采集193
(三)龟鳖类标本的采集193
三、野外标本处理193
(一)野外处理步骤194
(二)爬行动物的麻醉步骤194
(三)标本采集的野外记录194
四、采集的注意事项197
第三节 爬行动物标本整理与保存规范198
一、标本整理198
(一)制作标本的工具和材料198
(二)标本制作前的整理199
(三)标本实物的制作199
(四)标本标签的制作206
二、标本的保存207
(一)标本存放的场所207
(二)标本存放的环境207
(三)保护标本的措施207
三、标本的管理207
(一)模式标本的管理207
(二)标本的使用207
(三)标本的外借208
(四)标本的追索208
(五)标本学名更改209
(六)标本文献收集209
第四节 爬行动物标本质量(标本/记录)评价标准209
一、标本分级209
二、爬行纲各目标本实物的完整性标准与依据209
(一)龟鳖目209
(二)鳄形目210
(三)有鳞目蜥蜴亚目211
(四)有鳞目蛇亚目212
三、标本记录质量212
(一)标本标签的质量评价212
(二)鉴定记录的质量评价213
第五节 爬行动物鉴定与描述规范213
一、标本鉴定213
(一)主要特征与识别信息213
(二)定名人与定名时间213
(三)鉴定人214
(四)鉴定的程序214
(五)分类地位争议的处理214
二、物种描述214
(一)分类地位214
(二)物种名称215
(三)引证信息215
(四)形态描述216
(五)物种的鉴别特征217
(六)标本基本信息217
(七)生物学习性(包括寄主、生态、种群等)218
(八)物种的分布及栖息地特征218
(九)保护状态218
(十)标本照片和特征图218
本章参考文献219
第六章 鸟类221
第一节 鸟类描述术语221
一、外部形态术语221
(一)头部221
(二)颈部224
(三)躯干225
(四)翅或翼226
(五)尾228
(六)腿229
(七)羽毛231
二、鸟体量度术语233
三、内部结构术语234
第二节 鸟类标本采集规范237
一、采集的准备237
(一)采集地的选择237
(二)采集方式237
(三)工具239
(四)野外生活装备245
二、采集方法245
(一)猎捕245
(二)网捕245
(三)诱捕246
(四)鸟巢和卵采集246
(五)鸟类组织器官的采集及野外保存247
(六)鸟类鸣声记录248
三、野外标本处理250
(一)野外标本处理及保存250
(二)野外记录251
第三节 鸟类标本整理与保存规范256
一、标本整理与制作256
(一)室内标本整理257
(二)标本制作257
二、标本保存276
(一)标本防虫和消毒276
(二)标本存放的场所与环境276
(三)保护标本的措施278
三、标本的管理278
(一)模式标本的管理278
(二)标本的使用278
(三)标本的借用279
(四)标本的交换279
(五)标本学名更改280
(六)标本文献收集280
第四节 鸟类标本质量(标本/记录)评价标准281
一、标本的分级281
(一)假剥制标本的分级281
(二)骨骼标本的分级282
(三)鸟巢标本的分级282
(四)鸟卵标本的分级282
二、标本记录质量283
(一)标本标签的质量评价283
(二)标本记录的质量评价283
第五节 鸟类鉴定与描述规范284
一、标本鉴定284
(一)主要特征与识别信息285
(二)定名人与定名时间285
(三)鉴定人285
(四)分类地位争议的处理285
二、物种描述286
(一)分类地位286
(二)物种名称286
(三)引证信息286
(四)形态描述286
(五)物种的鉴别特征288
(六)标本基本信息288
(七)生物学习性289
(八)物种的分布及栖息地特征293
(九)保护状态293
(十)标本照片和特征图293
(十一)鸟类鸣声样品294
本章参考文献299
第七章 哺乳动物301
第一节 哺乳动物描述术语301
一、基本量衡度与描述术语301
(一)外形301
(二)头骨303
(三)牙齿基本测量309
二、特殊类群的度量与描述术语312
(一)翼手目量度与描述术语312
(二)灵长目肢骨量度与描述术语314
(三)偶蹄目外形量度与描述术语314
(四)食肉目海豹总科(鳍脚类)量度与描述术语316
(五)鲸目外形量度与描述术语317
第二节 哺乳动物标本采集规范320
一、采集的准备320
(一)采集的对象、数量、部位320
(二)采集用具320
(三)化学药品322
二、标本采集方法322
(一)小型兽类322
(二)中型兽类322
(三)大型兽类323
(四)飞行性兽类323
(五)水生兽类323
三、野外标本处理323
(一)基本数据的采集323
(二)野外标本的记录324
(三)标本处理325
四、标本采集注意事项325
第三节 哺乳动物标本整理与保存规范326
一、标本整理326
(一)制作标本的工具326
(二)干制标本的制作327
(三)浸制标本的制作331
(四)骨骼标本的制作331
二、标本保存332
(一)标本存放的环境332
(二)标本存放位置332
(三)标本入库333
(四)标本入库登记333
(五)保护标本的措施335
三、标本的管理336
(一)标本的使用336
(二)标本借出与接收336
(三)标本借入与归还336
(四)其他日常管理336
(五)标本文献的收集336
第四节 哺乳动物标本质量(标本/记录)评价标准337
一、标本分级337
二、标本实物的完整性标准与依据337
(一)小型哺乳动物填充标本337
(二)大型哺乳动物皮张标本337
(三)浸泡标本337
(四)头骨标本337
(五)骨骼标本338
三、标本记录质量338
(一)标本标签的记录338
(二)标本鉴定记录340
第五节 哺乳动物鉴定与描述规范340
一、标本鉴定340
(一)分类性状与鉴定340
(二)材料的分档345
(三)鉴定的程序345
二、物种描述347
(一)分类地位347
(二)物种名称347
(三)引证信息348
(四)形态描述349
(五)相似种比较365
(六)检索表366
(七)物种的鉴别特征367
(八)标本基本信息368
(九)生物学习性368
(十)物种的分布及栖息地特征368
(十一)保护状态369
(十二)标本照片和特征图369
本章参考文献370
第八章 数据库建设373
第一节 动物标本数据库建设规范373
一、数据库建设373
(一)数据说明373
(二)数据结构及注释375
(三)数据要求387
二、数据库数据的增加、删除387
(一)新增数据的必要条件387
(二)数据废除的条件与程序387
三、数据库建设条件387
(一)硬件条件387
(二)软件条件388
(三)人员条件388
第二节 动物分类文献库建设规范388
一、期刊名全称的规范表示方式388
(一)中文期刊388
(二)西文期刊388
二、期刊名缩写388
第三节 动物专家库(命名人/采集人/鉴定入库)建设规范389
一、术语389
二、命名人/采集人/鉴定人中文姓名规范表示方式389
三、命名人/采集人/鉴定人西文名的记录方法389
四、命名人/采集人/鉴定人数据结构和说明389
第四节 数据质量控制与维护规范390
一、数据录入的质量控制390
(一)数据录入标准流程390
(二)数据必填项项目390
(三)特殊情况的处理原则391
二、数据检验392
三、数据维护392
(一)数据使用、访问记录392
(二)数据更新制度392
(三)数据年度审查与报告392
第五节 动物标本信息管理评估规范393
一、数据管理393
(一)数据知识产权393
(二)数据质量393
(三)数据格式393
(四)数据单一性393
(五)数据备份393
(六)数据修订393
二、数据检查评估393
三、数据上报程序394
四、数据安全管理条例395
(一)数据管理人员的责任395
(二)标本管理、标本整理录入人员和数据管理人员使用数据的限制396
(三)专家使用标本数据396
(四)标本数据的调用396
第六节 动物标本信息共享机制396
一、共享方式与定义396
(一)零共享396
(二)可共享397
二、共享的实施398
三、动物标本的共享形式399
(一)实物共享399
(二)信息共享399
本章参考文献400
附录1 新分类单元(新属、新种、新亚种)的描记401
(一)新属的描记规范401
(二)新种的描记规范401
(三)新亚种的描记规范402
(四)新分类单元描记的共同规范403
参考文献403
附录2 产地和分布描述的规范和顺序404
(一)国内顺序404
(二)国外顺序405
参考文献405
附录3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406
(一)作者-出版年制406
(二)顺序编码制407
参考文献408
附录4 手写体与计算机数字化后特殊字符的处理409
(一)斜体和半角409
(二)连字和带音标的字母409
附录5 世界主要动物博物馆名称及缩写410